山东单县与兖州的牌坊出自谁手?为何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很少能青史留名?

幻云寄形


山东单县的牌坊气势雄伟、结构巧妙、图案严谨、透雕精致,见者叹为观止,可是中国古代这些名扬中外甚至价值连城的手工艺作品,说得出作者姓名的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呢?

不能不说,造成这种尴尬的状况的罪魁祸首,就是被统治者推行的“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制度。


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能工巧匠在社会上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官方书籍《考工记》记载了大量手工技艺。《考工记》为工匠做了定义:

“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

所谓的“五材”,就是石、土、木、金、革。在《考工记》作者看来,工匠就是利用这五种材料,发挥聪明才智,做出用途千奇百怪的“器物”供人们使用。有这种能力的人,在汉代之前社会地位都不低。《考工记》记载:

“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

这就是说,远古时的部落首领,很多都是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他们因为发明了某种实用工具,利国利民,才被推举为首领的。相传夏朝初年的奚仲正因为发明了马车,而被封于薛地。


春秋时代著名工匠鲁班,发明了锯、刨子、钻、曲尺和墨斗,又应楚国国王的请求,发明了进攻敌人城池的利器“云梯”,被后世尊称为木匠和建筑业的师祖。同时代的墨子也是一名杰出的工匠,他的著作《墨子》中记载了丰富的力学、光学和声学知识。


汉代不仅践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规定了“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制度,而且,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念,从此,儒家成为正统思想,“士”的身份成为尊贵的阶层,天下人要想取“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必须刻苦攻读儒家思想,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而作为能工巧匠的技术,却被归为“奇巧淫技”而纳入社会末流。匠人从此社会地位低下,多为没有受过教育的文盲,备受欺凌,为主流社会排挤,更不用说青史留名了。历史上有关工匠的记录,屈指可数,如汉代的胡宽、丁缓、李菊,唐朝的毛顺,宋代木工喻皓,并无专著,仅仅是文学书中提到而已。

明代的科举制度,家庭成分分为官籍、民籍、军籍、监籍、灶籍、匠籍,匠籍层次最低,一旦被编入匠籍,家里必须有人习匠,世代相承,保证技艺不至于失传。


由于匠人地位卑微,他们想的并不是将自己的技艺代代传承,发扬光大,他们最大的心愿,是督促后代子孙学习四书五经,走科举之路。明代进士萧子韶的一首诗说的明白:

“严亲曾习鲁班机,常年制下青云梯。腰间带得纯钢斧,要斫蟾宫第一枝。”

正因为中国古代这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观念,导致中国古代匠人轻视自己的职业,没有深入研究技艺方法,没有将技艺提升到现代科学水平,导致了中国近代工业水平的严重落后。


我爷爷也是匠人,以编制各种竹制的“箩筐”、“簸箕”,箍盛水的“木桶”为生,那时候称这种职业叫“篾匠”或“木匠”,制造的木桶不用钉子,不用胶水,纯手工打造,用几十年竟然滴水不漏,不能不说是奇迹。爷爷一辈子生活清苦,父辈读书后参军去了,也没有跟着他学这活,技艺在父辈时已经失传。农村里现在要找个能干这活的,估计很难了。


综上所述,古代的匠人一是没有得到主流社会对其地位的尊重与认可,二是他们自己从心底里也轻视自己的职业,后代还得通过科举考试“光宗耀祖”,匠人作为不入流的职业实在也入不了史学家的眼,想青史留名实在是难了。


最近这几年,媒体上越来越多提倡“工匠精神”,颂扬“大国工匠”,工匠地位会不会提升,能否青史留名,对此,您怎么看呢?


我是岭南人文历史,热爱历史文化,欢迎关注我,与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