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快递行业应该不应该尽快复工?

山里峰哥


2月10日,快递公司全面复工了。

京东,顺丰,邮政过年都没有停工,有效了保障了国内抗疫前线各种紧缺物质的补给。

如今包括苏宁物流、圆通速递、申通快递、中通快递、韵达快递、百世快递、德邦快递、天天快递、宅急送、跨越速运等13家快递企业都复工。

疫情状态下,快递企业需要尽快复工。为什么快递企业要尽快复工?

同所有国家紧急状态一样,包括战争,公共安全,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火灾)等都需要尽快的进行物质补给。

人类发展至今一直围绕着三种流动在发展:

一、人口的流动。人口的流动是劳动力的流动,是一切生产力发展的开始,人是社会的主体。你去看看所有的历史书,都会介绍包括人口迁移带来的文化,餐饮,风俗,乃至政权的更迭。

二、货物的流动。货物的流动是“商业发展的开端”,行商坐贾的由来就在这里。从担子挑——马车——帆船(大航海时代)——蒸汽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殖民时代)——电力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全球大发展时代)——信息技术(电商物流)。

只有货物流动了,经济才能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三、金钱的流动。如今中国数字支付只是解决了金钱的快速流动的速度。但是国内的金融体系,并没有解决金钱如何向对社会有益,并且当前最需要的地方去流动。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金融存在的不透明性的问题。例如你的捐款到底去了哪里?

当前属于国内抗击疫情,与经济发展都不能放松的状态,中国有14亿人,需要养活!

按照2019年中国99万亿人民币的国民生产总值,不计算所谓工作日,每一天中国的GDP产值是2710亿人民币。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2700多亿人民币。这个庞大的金钱数字,你可能没感觉。

那我们说一下,中国一年粮食的消耗量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夏粮产量数据显示,2018年夏粮总产量为1.3872亿吨,比2017年下降了3.0%(306万吨)。但是预计中国2020年粮食需求求总量是6.7亿吨。

也就是说,大量的粮食来自于进口,中国进口的来源地主要来自于美国,澳洲等地。庞大的中国地域,要让买来的东西运送到各个区域,以防止区域物质短缺带来的商品价格攀升。

我们知道2019年,苹果价格曾经一度飞涨,后期又逐步回落,其绝大部分原因就是来自于大宗商品期货造成的囤货,提高价格的情况。说白了,就是人家把持了货物来源,与物流渠道。

所以物流必须要全面复工,当前国内的物流可不单单是我们看到的所谓的电商物流,还是包括大宗货物,工业设备等等物流体系。这多是民生问题,不单单是经济发展的简单问题。

与古代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是同样的道理

大部分的朋友,只是看到电视剧中后方补给队伍一小波人,事实上古代的军队后方补给人数其实很庞大的。而如今国内的大量物质都依赖于快递行业。

因此,在抗击疫情的前线,也是快递人奋战的地方。向这群兄弟们致敬!


机器人观察


我认为快递行业的快递公司有很多,如果都复工了,至少有将近十家,也就是说同一个小区有将近十个快递员在送,而且在疫情期间很多小区一天的快递量很少,平均一家公司就一两个,所以就十来个快递,就近十个人送。一个快递员要送很多小区,这样直接间接,接触的人就会增加,传染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为了减少接触,个人觉得还是邮政应该承担疫情期的低端快递业务,开放一两个高端的,如顺丰。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艾拉无扰


当前各地疫情依然严峻,疑似和确诊居高不下,各地区控疫是当前的最重要的工作,禁止人员聚集,把控“四同”人员。但网上购物好像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样事物,完全禁止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各地快递公司应该统筹安排,严格做好自身防疫,收货、取货、送货,应严格把控。

自己也是抗疫的一份子,下派至村,并且参与的防疫,我们村8个自然庄,全部封闭,没有特殊事情严禁出入,人口好几千,针对这一情况,想出了切合实际的好点子,“快递小哥”应遇而生,组织人员专门为村民送寄快递,减少人员接触次数。这样在有效控疫的情况下,又解决的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良辰与良玥


我觉得还是不要开工那么早,应配合国家防疫需求再决定,现在都是网络时代,流行网购,快递行业很繁忙,一开工容易人员一下集中在一起拿快递,每次上街都能看到快递门口排着长队取快递,人员集中对现下国家防疫不好。



广西客家仔


现在正是疫情的重要阶段,国家举全国之力在控制疫情的蔓延,快递行业应该暂时停止运营,避免引起病毒传播,如果涉及保障民生或者医疗物资的必须运营的应加强防护!!



甲乙影娱


可以开工,社会的运转已离不开快递行业,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结合当前的疫情形势,必须做好对快递从业人员的防护宣传教育。同时,及时添置配备单人防护装备,保护快递人员不被感染。也要加强对快递人员的心理疏导,让快递人员有信心有能力干好工作。



石鼓书生


顺丰,邮政,京东都没有停过。快递员每天要接触很多人,在当下疫情的氛围下,也算是高危职业了,还是不要及早复工的好。也希望大家在疫情期间,只买生活必需品,不要增加快递员的负担,他们真的很伟大。


一个闲人很可爱


疫情之下,出门不方便了,网上买菜、买医疗用品和买零食却很时髦,生鲜、医疗用品、食品的在线销售成绩逆势增长。疫情倒逼,全国物流快递运输需求旺盛,不少地区出现大量包裹堆积,真心呼唤快递企业早日复工。


大师与小丑






燃一颗红心有您该多美


疫情下的快递业:短期内很难复工,特许经营网点压力很大 1月20日买的口罩什么时候到,被困岳阳老家的刘小姐每天都要打开淘宝。根据物流记录,包裹到达长沙转运中心后没有动静,已经一周了。和刘小姐一样,很多人都在焦急地等待快递包裹,但目前看来快递的时限和上门服务要花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受疫情影响,一方面,几乎所有快递公司都在调集运输能力,优先在武汉、湖北等地配送医疗防疫设备;另一方面,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各大快递公司也面临短期内全面复工的问题。 国家邮政局局长马俊生2月7日在专题电话会议上表示,按照计划,本月中旬快递业生产将恢复正常生产能力的40%以上;本月底前,根据疫情变化和发展情况其中,产能比重将继续提高。对于武汉乃至湖北的生产恢复工作,要服从当地政府的统筹安排。 全面复工难 《国家邮政局2019年快递从业人员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76.31%来自农村,15.89%来自县城,仅7.8%来自城市。在防疫和春节返乡潮的双重影响下,大量快递员工无法或不愿返乡工作,造成快递企业全面返乡延误,在“通达系统”中尤为严重。 元通快递宣布,1月28日起正式恢复全网运营,但不包括疫情严重地区;德邦快递根据各省实际情况,在政府安排下,将于2月3日起陆续开通互送服务;申通快递宣布将于2月10日起恢复全网运营;部分快递公司并未发布全面恢复运营的明确时间表。 申通快运告诉《接口新闻》记者,受防疫影响,很多地方的公共交通中断,申通快运的很多一线人员,包括快递员、运营商、司机等,都无法回到岗位上,尤其是在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返工问题最为突出。 同时,一些快递一线员工担心工作中的疫情,不敢回来。去年农历大年初六,在长沙经营运通母亲站的小张和妻子开始工作。今年正月十五以后,他们还在邵阳老家。 小张说:“虽然我的一些同事已经回来工作了,但我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不敢回去。”。 相比之下,坚持“春节不关门”的直营物流企业,如顺丰、邮政特快专递、京东物流、丹鸟物流(菜鸟)、苏宁物流等,现在都恢复了良好的工作状态。 京东物流告诉《接口新闻》记者,京东快递已经科学有序地回到岗位,确保了平台的基本配送工作。据京东物流武汉青山区经理周建斌介绍,公司每天都会统计返乡员工的数据。2月7日,辖区内8个京东物流站点共有45名快递员值班,加上16名众包快递员,退货率为60%,每天都有新的增长。 苏宁物流对《接口新闻》记者表示,其半天配送、准时配送等时效性强的产品正在逐步恢复,3万多名一线物流和服务人员在岗。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接口新闻记者,在特许经营的快递公司中,目前各网点的复工时间是由网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的,比如当地的疫情、当地企业是否恢复生产、库存积压等。李平,湖南省一家快递专营企业表示,往年,他们的网点都是在大年初六复工,今年以来只有五分之一的员工复工。目前,网络上约有2000个包裹没有送达,但他没有全面复工的计划。 李平地级市防疫形势更加严峻,近期确诊病例较多。他说,虽然很多员工都是本地人,但他们不敢让大家回去工作。”这几个月你不做也没关系。恐怕员工的安全问题将由你来承担。总部大概不会管了。”李平说,“现在价格战这么激烈,很多加盟商一直坚持赔钱,也没有休息的压力。”甘肃另一家县级圆通快递加盟商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如果员工有问题,他们都有责任。我该如何承担责任?” 该加盟商告诉界面新闻,总部已经下发通知,从1月28日起恢复全网运营。从2月1日起,陆续有包裹送到上级工地,但数量不大。每隔一天大约有30个包裹。他计算了费用。一个包裹可以得到1元以上的快递费。即使是每天的运输费用也不够。目前,网络上只有他一个人,还没有决定是否通知工作人员返回。 快递物流专家赵晓敏分析,加盟快递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多应由加盟店承担,因此复工的动力不强。这也给快递业现有的运营模式带来了挑战。如果管理不善,甚至可能出现局域网动荡。 由于各地管理部门的政策不同,快递公司网点的退货时间也存在差异。根据上海市邮政管理局通知,本市邮政速递企业应于2月3日如期恢复正常经营;江苏省邮政管理局通知,各类企业原则上不早于2月9日24:00复工,特殊行业适用;2月9日,杭州邮政管理局宣布,各品牌快递企业从明朝起全面复工。 赵晓敏认为,不同地区的政策不尽相同,部分地区快递公司全面复工压力很大。他预计,只有农历正月十八之后,“通达”等大型快递公司才能保证全国网络的相对完整运行。 快递公司积极响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