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职场时代,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一技之长”

一切变化,都是值得思考的奇迹,每一刹那发生的事都可以是奇迹。——(美国)梭罗

后职场时代,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一技之长”

Photo by Louis Hansel on Unsplash

昨天,两条新闻和1个群讨论,让很多职场人看完都会偷偷的抹一把眼泪,接着就要思考2020年作为一个职场人该何去何从?

1、公司账上还有10亿现金的新潮传媒在上班第一天(2月10日),CEO宣布自救之路:从减员10%开始,此次减员规模为500人左右,其中包括20名管理干部。理由是:1、2019年绩效考核271末尾淘汰10%;2、业务减少,人员就相对冗余。减员后员工总数保持在4000多人的合理规模。

2、据证券时报报道,某人力机构2月10日发布调研报告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2020年春节假期延长,企业复工情况不一,超半数的企业推迟复工时间至2月10日,春节后复工(2月3日-10日)第一周的企业招聘职位数较2019年同期下降71.66%,求职者对疫情影响的调整更为灵敏,简历投递数量同比锐减83.35%。同时,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咨询的相关行业、医药/生物工程行业、线上教育行业的招聘职位数占比上升。


3、老王在一个微信群里面看到很多人在讨论,最后的结论是:

1)、对企业来说:2020年企业活下来,是当下对社会最好的交代。

2)、对个人来说:2020年先活下来,再求发展。注意:这里的“活”是有工作,用工作来养活自己。

后职场时代,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一技之长”

Photo by Louis Hansel on Unsplash

看完这3条信息后,平时都习惯于晚上10:30休息的老王,到12:00才睡觉,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

1、2020年,对企业来说,我(薪职网)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活下来;

2、对老王个人来说,我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帮助到更多的职场人。

最后,老王坚信:

1、“求人不如求己”的时代来临,把握时机,调整方向,全力以赴进行“自救”。因为只有方向对了,你才可以“自救”。

2、2020年很多人的命运或许因疫情而改变,但一定要记住:福祸相依相伏。《道德经》在几千年前就给了我们答案。

3、修炼内功,聚势而发

对职场人来说,2020年,你应该知道招聘新趋势,你才能“自救”,才能做到“修炼内功,聚势而发

”。

根据老王春节后对用人单位的人员电话、微信访谈,得出以下3点结论:

1、有实战经验,且具有“一技之长”的管理人员更受企业青睐。根据老王的调查显示,2020年疫情过后,很多企业都考虑调整一些管理层人员,除公司几个高管外,其他人员都必须有实战能力。里面有两个字“调整”,到底哪些该被调整呢?根据老王和多位老板、高层微信或电话聊天,结论如下:

1)、只会传递高层决策任务分解,自己不俯下身子干事的人,是第一个被“调整”的对象。春节前和一位公司的创始人微信聊天,老王问了一个问题:对于只会“发号施令”,不敢或不接触市场(yong hu)的管理者,你会如何处理?

后职场时代,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一技之长”

Photo by Louis Hansel on Unsplash

他对老王说,这个问题很好,他曾经反思很久。他说,他们公司通过第三方结构引进了一位大厂的运营总监。这位运营总监入职都快3个月了,只会层层分解任务,自己从来不去接触市场(yong hu),就连自己的PPT也让下属来做,下面的运营人员都快被他逼疯了……

最后,在试用期内被辞退了。很多人会说,管理者就应该如此。暂且不争论这一点,先看看这位CEO是如何认为的。这位CEO说,作为管理者,必须“听到枪声”,而不是整天在办公室“发号施令”。任正非就说过,管理者必须要听到枪声,到一线作战。

根据老王的判断,2020年,真的淘汰一批听不见枪声的管理者,同时,也会提拔一些听到枪声,又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和领导力的管理者。

2)、自己本身没有“一技之长”技能,只会打嘴炮的管理层,也是调整的对象。一位创始人说,去年,他们公司一位总监,自己做一个汇报公司的PPT还需要几位员工搞几天才完成。像这样的管理层,疫情后必须淘汰。为什么会被淘汰呢?原因很简单,这些只会动嘴,分配完任务后,自己感觉很清闲,把下属或基础员工累成狗,而他们在办公室喝杯咖啡,累了,找人闲聊一下。在经济情况好的时候,这类人还能说得过去,因为潮水没有退,但经济环境不好,潮水退了,谁在裸泳、谁在用心工作,一目了然。

2、具有国际化的高层管理人才需求量加大,尤其具有国际化背景的管理人才。2020年,尤其是医疗行业,将会快速发展。发展医疗行业,就要突破区域限制,从全球各地引进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医疗行业人才。这个判断,在春节前就得到印证。

春节前,老王和一位美籍华人医疗大牛视频聊天时,他说,在美国的医疗领域的华人,尤其是顶尖的医疗专家和管理人员,他们比较看好未来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大多数会考虑回国。

他还告诉老王说,世界的未来看看中美,但中国潜力最大。老王明白了,因为中国人多、钱也多,与之相应的,医疗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变大,而且核心人才和高层人员的岗位竞争,开启了全球化的竞争,并非某一个城市或某一区域的竞争。

3、一线城市用人需求量会继续加大,其他城市人才流动可能会成为泡沫。根据老王这一段的访谈,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大事情发生时,唯有一线城市的反应最快。比如,这次疫情,反应最快的是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等。

这又说明什么问题呢?老王认为,这将会刺激有作为的年轻人或有一定积蓄的中年人前往一线城市生活。

后职场时代,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一技之长”

Photo by Krisztian Tabori on Unsplash

大家都说一线城市压力大,但你没有想过,哪个地方压力小呢?应该没有吧。疫情后,优秀人才将会向一线城市流动,这也符合古人“大隐隐于市”的观点。

针对这个问题,老王和几位职场人网上聊了聊,他们都表示,疫情后,还是要看看一线城市的机会……

既然知道了2020年招聘变化趋势,对于职场人来说该如何做呢?老王建议:

1、放弃任何形式的裸辞。老王在前几天的文章中,已经说过,任何裸辞的行为,都是不成熟的表现。老王再重复一下,提醒职场人,永远不要裸辞!

2、坚持你现在的工作,提升你个人能力,让自己快速成长才是王道。个人能力得不到提升,哪怕你回到十八线城市,你一样被淘汰、一样饿肚子。职场上,唯有提升自己的能力,你才能更好的生活下来

3、“一技之长”你必须要有,现在和未来,没有“一技之长”的职场人,注定被企业淘汰,也注定过不了35岁的门槛;当有了“一技之长”,你不会被35岁、42岁的门槛所阻挡

写在最后

疫情过后,你会发现很多都会变化,但有一点不会变,就是靠你自己的能力、资源来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更有尊严!这种能力就是能使用社会变化的“一技之长”的能力!你准备好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