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時間擬訂的憲法文件!王朝覆滅之際,工作效率居然這麼高

清朝末年,風起雲湧。外有帝國列強步步緊逼,內有革命浪潮波波頻起。

我的上一篇文章說到清王朝內外交困之際,開始了清末新政,整了個預備立憲,來忽悠各方人士。把臣民當傻子看待,最終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搞了個《欽定憲法大綱》保證清王朝清王朝皇權永固,對議院、人民權利限之又限,還有模有樣的組了個內閣,結果是皇族內閣。

離心離德,遭受唾棄,原本對清政府保有幻想的改良派,紛紛倒向了革命。

三天時間擬訂的憲法文件!王朝覆滅之際,工作效率居然這麼高

湖北---九省通衢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漢口,乃東方芝加哥!湖北,乃九省通衢!革命如潮水,席捲各地,南方各省紛紛宣佈獨立。清政府的統治陷於土崩瓦解,列強明面上保持中立,實際上在尋找新的在華利益代理人。


三天時間擬訂的憲法文件!王朝覆滅之際,工作效率居然這麼高

武昌起義-辛亥革命

清政府為挽救時局動亂,資政院僅僅用了三天就擬訂了《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又稱《十九信條》。想不到腐朽的清政府,在這時能有這工作效率,早幹嘛去了?原來先前忙著把臣民當猴耍了。

腐朽清政府被逼出來的高效率

朋友們,以後誰說清政府腐朽無能,你就反駁他:清政府挺行的,三天就能制定憲法性文件。你再再看看那,美利堅合眾國,還搞啥費城制憲,沒我大清有效率。


三天時間擬訂的憲法文件!王朝覆滅之際,工作效率居然這麼高

美利堅表示佩服大清的高效率

大清1905預備立憲,拖拖拉拉,之前規定到1916年實行君主立憲。怎麼革命黨起事了,效率就提高呢?三天就能制定憲法性文件了?總結下來,就是欠收拾,捱打了,就能辦事了。

3天編制的《十九信條》實際上是清王朝的應急政治策略,所以啊,也甭想這個文件有啥誠意了。狼來了的故事說多了,人民也不是傻子,誰信吶?

咱們接著看這《十九信條》寫了啥

《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

首先這個《十九信條》頒佈於1911年11月3日。以下簡稱信條。

信條是一部臨時憲法,採用君主立憲制,信條還是強調大清帝國皇帝萬世不易,這和1908年的《欽定憲法大綱》規定相同。可想,這清王朝還是惦記它的皇位。(這錢穆先生說過,公共的,沒私心的,叫做政治。清朝沒有政治,清朝有的是法術,不能稱之為政治,為了一姓、滿洲特權階層,充滿私心)

信條規定皇帝權力限於憲法所規定(這一條是迫於形勢)

憲法由資政院起草,皇帝頒佈。

內閣對國會負責;總理大臣由國會公舉,皇帝認命;其他國務大臣由總理大臣推薦,皇帝認命;皇族不得為總理大臣及其他國務大臣並各省行政長官;軍隊對內使用時要有國會決議的特別條件;不得以命令代替法律;預算、決算由國會審核批准。《十九信條》比起《欽定憲法大綱》而言,相對擴大了議會和總理的權力,但是還是沒有保護人民權利。只不過是清王朝挽救局勢的煙霧彈,革命洪流已經不可阻擋。

三天時間擬訂的憲法文件!王朝覆滅之際,工作效率居然這麼高

法國大革命

法國:那是叛亂!不,陛下,那是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