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村(社区)党员的“小家大爱”

防控,直接考验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能否坚定理想信念、能否真正做到守初心、担使命。连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宣传政策、带头做好防控、带头维护稳定、带头冲锋在前、带头严守纪律,始终坚持战斗在疫情第一线,为全县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构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

社区联防的“夫妻档”

黄涛,银三角棠左村村干部;杨真,银三角银莲社区居委会主任。俩人不仅是村社区党员干部,也是一对夫妻。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战役打响后,夫妻俩便放弃了陪伴一家老小,坚守在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南昌县村(社区)党员的“小家大爱”

南昌县村(社区)党员的“小家大爱”

社区摸排工作量大又琐碎,俩人常常忙得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经常是过了饭点才想起来吃饭。杨真发了条朋友圈“连续36小时未回家,都在社区工作……”对于一个时常头晕头痛还有贫血的女人来说,真是有够呛的。黄涛看到后,有空就会给妻子微信发个“老婆挺住”为她鼓劲,杨真则打趣的回到“老公你可以借此机会减肥了”。

就在昨天,杨真突然发起了低烧,把大伙都吓了一跳,后经确诊,还好只是扁桃体发炎。吃了几片消炎药,就带着病回到了工作岗位。黄涛得知后,几经想劝说妻子回家休息一会,但终究还是忍住了,因为他知道妻子对待工作的那么一股牛性子。

走街串巷的“父子兵”

南昌县村(社区)党员的“小家大爱”

唐志明上户督查重点人员管控情况途中遇到正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宣传的父亲唐细保

自大年三十开始,富山乡张坊村村级监察联络员唐志明每天穿梭在各村中开展防控监督工作,过得忙碌而紧张。“儿子,现在疫情非常严峻,你上户排查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护,注意安全……”七旬老人唐细保是唐志明的父亲,他是富山乡张坊村原支部书记,也是一名老党员。虽然这位老父亲十分担心每天在防疫一线与疫区返昌人员近距离接触,开展监督检查的儿子,但当村里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时,唐细保第一个站出来报了名,他说“我是老党员了,身体还健康,这种时候,越要走在前面。”,“父亲一直都是我的榜样,能和父亲一起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我们爷俩能一起为村里做点事,我觉得很自豪。”唐志明说。

春节前,唐志明搬了新家,在向乡纪委报备后,本来准备正月里请自家亲人们吃个饭,热闹热闹,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的计划。唐志明不顾亲人反对,一一通知大家取消聚餐,还积极劝说他们呆在家中,没事不要出门添乱。

把守村口的“祖孙仨”

刘瑞华是向塘镇剑霞村北头自然村小组长,大年三十当天,他接到了剑霞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当即带领本组干部群众前往疫情抗击一线。妻子很理解他,但又非常担心,叮嘱他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刘瑞华宽慰说:“我会保护好自己,但现在形势严峻,不能只靠村干部几个人,还需要发动党员、群众参与进来联防联控,我是党员小组长,这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未等刘瑞华说完,70岁的老母亲万金秀说:“越是危难时刻,一家人越要心齐,拧成一股绳,才能共渡难关。我们都是党员,是最亲的家人,一线缺人,我跟你一起去,在一起有个照应,我也安心。”女儿刘琪听罢,也主动要求一起到卡口值岗“这样才够格成为一家人,才是一名合格的党员。”

南昌县村(社区)党员的“小家大爱”

三代人放弃了春节团聚,主动向剑霞村党委请战,担负起了剑霞村主要村道口的监测值守任务,配合剑霞村疫情防控小组进行防疫排查工作。

南昌县村(社区)党员的“小家大爱”

刘瑞华的妻子看到祖孙三人日夜坚守,心里十分担心他们的身体状况,尤其是老母亲。她已经有好多天没有心里踏踏实实的在家里待过,但又十分坚定地支持他们“在一线千万要保护好自己,平平安安的一起打赢这场仗。”这是她常叮挂在嘴边的话。

志愿服务的“一家子”

南昌县村(社区)党员的“小家大爱”

“我也是党员,我也要去”。杨鑫是莲塘镇正荣南岸社区党支部的一名党员,在看到社区组建党员突击队的通知后,她向父母说出了自己想参加的意愿,没想到母亲也主动提出要一起加入,父亲虽然不是党员,受母女两人的感染,也要求同去。父母的态度更加坚定了杨鑫的决心,2月1日,一家三口来到正荣南岸社区登记,当天就加入了社区党员突击队,投入到上户摸排、体温监测、预防宣传一线战“役”中。

南昌县村(社区)党员的“小家大爱”

杨鑫在小区门口对出入人员测量体温

“我这几天都在小区出入口给居民量体温,发现口罩没有正确佩戴的居民,我就教他们正确佩戴。爸爸妈妈在上户,发放宣传单。当时在新闻上看到一线的医务工作者都非常辛苦,自己也想着为小区出一点力,给社区的一线干部分担一下。我在外地上班,公司通知上班之前,我都会在这。”杨鑫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