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老师在班级群留言“要用生命给你的孩子辅导吗”引家长发微博怒斥,你怎么看?

腹黑的小忧郁王子璇


说一则亲眼看到的事实。之前咳嗽几个月去医院耳鼻喉门诊看到一个二十几岁的女的做喉镜检查喉咙有息肉一直在哭,医生和她说叫她先吃药少说话,不行用小蜜蜂。她说学校不让用,这学期当班主任才开始说话多的等等…看她难受得泪流面满的样子真的好可怜。我心里在想她应该是一个虽然啰嗦但很敬业的老师,可是她的学生及家长会领情吗?发现身边当老师的朋友蛮多会有喉结息肉的,这应该是当老师的职业病。作为父母家里一两个孩子每天应该都会有上火的时候。一个老师她要面对那么多小孩,有的甚至还没有结婚,压力可想而知。都互相体谅下吧,教学是他的本职工作,上班是有时间的,愿意多花时间教导孩子我们就多感恩,没有的话也不能勉强!


Susa4


孩子的成才取决于各个方面,自我、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等等对孩子都各有影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将对于自家孩子的这一份期望,强加于他人之身,这是不是有点过分呢?

从老师的言语我们不难看出她的细心、耐心,她没有过于推脱责任,也没有对于教师这份工作发出任何不切合实际的怨言,她只是委婉地劝说告诫家长,孩子的学业从来都不只由自己负责,更不只由学校负责,一个孩子的成才需要自身、学校、老师的配合,单靠懵懂无知的孩子,他往往会屈服于简单的欲求,未经人事的他目前还不知学习的重要,自然会动动小脑筋想方设法来换取一点休闲娱乐的机会,全靠学校教学,虽说现当代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基本维持在八、九小时左右,但中国众多的人口和有限的教育资源注定了每个孩子得到的关注是很少的。全靠学校,既加重学校的负担,又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不是鱼与熊掌尽失吗?因此家长应该做到最大限度地参与进孩子的培养中,只有父母才最了解孩子,只有父母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到孩子。

这位家长不但没有理解到老师言语中真正的意思,还断章取义随意将聊天记录发布于社交平台,相信这种行为对这位老师的影响是巨大的,任劳任怨工作的老师可能会因此丢了饭碗,而这位家长呢?大可删了微博,换了头像,改了昵称,编辑一份道歉信息,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

希望认真负责的老师在这件事过后还能做到不辞辛劳,这位家长以及和他有相似想法的人能借此机会好好地反思自己,日后尽自己可能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去。


咸鱼学院



我觉得老师说这话没有什么不对,在理,不过“要我们老师家庭都不要了,用生命给你的孩子辅导吗?”,这句话可能是气话,过激了一点,导致家长被触怒了。

很多人以为当教师挺轻松的,每天上班几节课,完后还有长长的寒暑假,其实了解教师这个职业的人,他们会知道这个职业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累的多。

我女朋友花钱在网上上了一个网课,那是因为口语老师,她负责我女朋友的学习进度,我女朋友录完口语的翻音发过去之后,那个老师就在那边纠正发音,然后反馈过来。

这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那个女老师家里的孩子一直在哭闹,估计娃娃还不大。以和我女朋友所在的那个群有37个人,那位老师要对每一个人负责。一个女人有自己的家庭,还带着孩子,大半夜的为37个人做辅导工作,其实想想都挺累的。

其实这和一个教师在管理一个坐在教室里面有37个人的班级没什么不同,那样只会更累不会更轻松,原因在于那些学习的孩子,并不是每一个都有正确的学习心态,有些孩子很顽皮,管理起来是很艰难的,一旦一个班级表现的不好,学校会施压,家长那边也会问则,其实他们肩上上扛着两边的压力。

我这么说并不是想替教师这个职业开脱,还是希望广大家长能够理解教师职业的不容易,他们也有家庭,他们有自己的孩子。

教育孩子不仅仅是老师的问题,即使你已经把孩子送到了学校里面去,想要让自己的孩子表现良好变得优秀,一个家长这边也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和支持。


白诗诗


在教育一个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肯定要协同合作,各司其职。但这“各司其职”,究竟该如何界定权责?其实这才是引发争论的根本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先认识一点,从小到大我们可能被宣传的意识形态影响太深,很容易将那些过分舍己为人的英雄作为榜样和标杆来要求现实中的人物,却没有意识到:

一、宣传本身就可能带有失实的成分。

二、想要人人都成为英雄,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拿最高标准来要求身边的他人,并认为对方做不到就是对方的问题,那么只会引发自恋式的愤怒和冲突。

这世上当然有舍己忘我的好老师,但绝不可能人人都是这样的老师。老师只要尽到应尽的职责,就不应该受到过分的指摘。留堂给孩子义务补课不是老师应尽的职责,而是额外的付出。如果他想要更多地陪伴家人、照顾家庭,这完全是无可厚非的——他对家人同样有责任和义务。

为什么有很多人过分强调老师的责任?我想这与他们潜意识里规避自身责任有很大关系。

当一个人不太想承担某一责任时,他就会强调他人对此事的责任有多么重大。当别人更多地去承担时,他的担子自然就减轻了。有些家长确实存在自己不想多管,就希望老师帮着多管管孩子的心理。

那么,老师的那句话“要用生命给你的孩子辅导吗”该不该受指摘?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人在被压抑到难以忍受后爆发出的自我捍卫,它当然有着激烈的情绪,但并没有逾越出合理的范畴。


因为它不存在对于他人的人身攻击,也没有说什么过分的、违背事实的话——做老师的,当然没责任要用生命来辅导学生”。如果说,老师在公共场合发牢骚的行为就该被怒斥的话,那么家长在公共场合怒斥老师的行为,又该如何应对呢?

正视自己的问题,不要添油加醋地拿别人的一两句话做文章,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道德和文明的表现。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欢迎关注我的个人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

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首先,可以肯定这位老师所说的没有问题。因为老师说的是真话,绝没有侮辱家长,甚至也没有推脱责任的意思。请换位想想,如果你到了下班时间,你领导要求你加班,你心情如何?你加还是不加?你会怒不可恶地横眉冷对你的领导?或者说尽管你的领导没有留下你加班,而是留下你的同事加班,你敢向领导说难听的话要求其不要留下你同事加班?我用假设法问这些问题,其实就是引发大家学会换位思考,不要动不动就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

  其次,家长看不惯老师的话,要看出其背后的深意。家长看不惯老师的不仅是那句“要老师用生命给你的孩子辅导吗?”,而是在这位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学生交到老师那里,你就得给我负责教好。这不是强盗逻辑吗?连最起码怎样学习的道理都不懂!老师课堂上教学生知识,想让孩子完全掌握,需要靠课外作业作为复习和巩固的手段,更要把课本知识的生活化应用,才能让孩子记的牢固用的熟练。课外复习和巩固工作要靠家长来完成,如果家长把本属于自己的责任推给老师,那实属对孩子极端不负责的行为。

  再次,以自我为中心的强势态度需要家长们警醒。现在很多人不管看什么现象,都不愿意多动动脑筋深度思考,而是靠浅表意识,靠自己的主观好恶直接下结论,这是很可怕的事!前几天我解答了一个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错批学生作业的问题,引发180万余万人围观,近千人的评论,细细看评论者的话,简直不忍让人直视。可以用脑残来形容那些不分是非的评论者。教育当首先尊重教师,再尊重自己,同理老师也要做到尊重家长,力求说出让人容易接受,又合情合理的话。否则,连最起码的尊重都不懂,何以做人?既然是人就要说人话,而不是满嘴倒垃圾。我相信你是一位明事理,有修养的人,你在看问题时应该能先思考几分钟,然后再说出合乎逻辑的话,因为你的修养值得每一个人尊重。

  最后,和谐离不开大家保持良好的心态。现如今在社会上流行一种极不正常的风气,就是有一大批人对老师不满,但是你不满能不让孩子去学校读书吗?既然孩子每天照旧去学校,咱身为家长就得想想怎样与老师和谐相处啊。尽管有极少数教师师道尊严很差,但是哪个行业没有类似的现象,这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用不着用愤世嫉俗的扭曲心态,不加分辨地对老师们怒目而视。现在国家正提倡构建和谐社会,而家庭是社会的单个细胞,凡是说话偏激,思想偏执的人,你在家里是否也会对家人如此?恐怕我这么问会有一部分人汗颜。因此,还是让自己好好调整一下心态吧,别动不动就心浮气躁,时间长了对你的肝不好哟,你得多保重身体,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幸福离不开你的身心安康!

  


寒石冷月


这次教师与家长互怼,虽然是一件极其微小的事情,不就是两句气话吗?但也充分展示了现在教育理念的矛盾。不讲大道理,真心为老师们说几句公道话。记得我小时候,父母都是让老师“孩子皮,狠狠给我打”,那时候家长全都尊重老师。现在教师环境真的不如以前了,正如这个教师说的“学习态度不行,打不得说不得”。果然吧,刚说出这句话,学生没有反弹,家长开始喷了。活生活的现场“教学”啊,老师真心不容易。

老师说的一点也没有错啊,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心声,每一个字透着“好心”,每一个字都透着“无奈”,就是最后一句话,让这位家长抓住了小辫子,上纲上线。这句话有毛病吗?!教师也是一门职业,你就是给教师戴再多的“天使、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帽子,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啊,也有家庭,也有孩子,也有生活,凭什么“用生命来对待你家的孩子”?家长的要求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教师是一项职业,而且是一项“崇高”的职业,所以,经常被家长进行“道德绑架”。教师也是挣工资吃饭的,相对来说,教师的收入和福利待遇,以及当下的社会地位,与他们头上顶着各种“闪闪发亮的大帽子”不相称的。有些家长,站着说话不腰疼,一方面让马儿跑,一方面还不给喂草。从这位家长的“抨击”,可以看出,教师两面不讨好。所以,我刚才一开始就说,这就是教师所处的社会“环境”,怎么做都不对,怎么说都不是,反正,家长怒怼,你们就得受着。真的有点心疼这位教师了。

现在的教育与我们小时候已经不同了。独生子女比例很大,就这么一根独苗,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当然可以理解。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再穷不能穷教育。高考之间的竞争是硬实力的竞争,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是升学率硬指标的竞争。学校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孩子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名校周围的学区房可以坐火箭,升学率的学校连学生都招不全。这一切都是社会浮躁心态造成的,谁都明白,谁也深陷其中。

有时候,面对教师与家长的冲突,高高举起的板子,落不下去,打谁也不对啊。教师委屈,可是家长是高风险啊,谁敢那孩子的一生做赌注啊。万一孩子学习不好,谁也没有回头路啊。家长敏感一些、过激一些,好像能得到其他家长的支持,因为所有家长都在焦虑着。这些压力,最后都传递到教师身上。教师的压力几何倍数增加。

最后,还是希望请这位家长向老师道歉,这位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字字在理,包括最后一句话“用生命给你家孩子辅导吗”,没毛病,什么气话不气话的,本来就应该这样说。


职场火锅


我觉得这位老师说的话没毛病,只是不太中听罢了。

要求老师像圣母一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不去反思自己的教育问题,以及孩子自身的问题,是不合适的。如果老师推卸责任,不承担原本应尽的义务那是失职,但是无条件奉献肯定不可能的。

从这条留言可以看出来,这位老师早就积累了一肚子怨气,肯定也和孩子家长不是一次两次存在分歧了。更重要的是,这种现象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只在厦门存在的,而是一直就有的普遍现象。

在这种现象背后,是老师和家长对孩子教育责任谁多谁少的界限问题,老师觉得家长的责任更多,家长觉得老师的责任更重,时间一长,孩子身上的问题就变成了双方眼里怒火。而事实上,孩子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在很具体的问题上家庭责任更重,在比较共性的问题上学校责任更重。

总之,孩子是自己的,家长还是要勇于先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在我看来,老师说了实话,家长表了实态。老师思维正常、三观很正,到是家长小题大做,“怒”得有些失态了。

先说老师,整段文字分成三部分来看:首先,表明态度,老师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慢的学生老师也愿意交。然后,转折到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学习态度不端正。这样的孩子家长希望老师每天留堂给孩子辅导,做法明显存在问题。公立学校老师没有业余辅导学生的任务,老师不可能对个别学生投入太多精力。要求老师对孩子特殊照顾的家长将孩子教育责任全部推给老师,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不管不顾,显然是家庭教育失责。有鉴于个别孩子和家长的情况,老师才说出不能用生命给你的孩子进行辅导的话语。这个老师的表达不存在问题,只有神经过于敏感的家长才会反应激烈。站在老师的角度想,也许这个老师已经被个别家长的“过分要求”折磨许久,或者是多数家长对于少数人的言行有多反应,才导致老师在群里发表公开言论。所以,我们需要客观分析老师说出这番话的背景和画外音,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老师的所言所思。

现在的老师真的不好干,社会上充当老师名义的人很多。人们将对教育的不满发泄给在职教师,这对一线在职教师是非常不公平的。在我看来,多数在职教师兢兢业业工作,默默无闻付出,是非常值得尊敬的群体。到是现在的一些家长,不懂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不能很好教育孩子,在对孩子的期望和现实产生差异时,将各种不良情绪发泄给老师。

这位发博的家长,声称不是自家孩子问题,只是看不惯老师在公共场合发牢骚的行为。看起来是在路见不平一声吼,实际自己才有在公共平台传递负能量之嫌。


入青0601


这已经是这位老师肯说实话了,很坦诚了。教师和其他职业不一样,负责的是人类的教育,如何评价和量化工作质量和指标,不能以平常的概念来进行!一个程序员做的一手好程序,他就合格了,一个销售员业绩好就是能力强,反过来思考,你让程序员在计算器上编程,让销售在北极上卖扇子,一个老师遇到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有劲没处使,怪的了老师吗?这就是为啥老师都喜欢学习好的,努力的,不喜欢那些耍滑头的。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教师也是有生活和家庭的,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的生活成全你的孩子?你给他发工资了吗?你给他额外的报酬了吗?家长没有资格剥夺一个人的生活权利,教师也没有义务在工作时间以外对你的小孩负责。


风于水中


我对于这种动不动把老师挂在网上求群殴的做法表示非常不赞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这位老师的言论并没有过激之处。家长所指,教师不该发牢骚,这种指责简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教师是一个职业,并不是做了教师就自动添加圣人属性,不用吃喝拉撒,不用顾及家庭,全心全意“奉献”生命。

请把教师当成普通人吧!不要再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教师。

忘了在哪看过这样一句话:拿道德去逼迫别人高尚的人都是小人。

攻击教师,是何居心

很多家长和老师发生冲突之后,就想着把事情闹大先,妄图引起舆论对教师整个行业的抨击。

这样的事例发生过许多次,简直不胜枚举。

如今教师与医生都成了高危行业。医闹的频繁发生,让后辈不再愿意做医生;那么“师闹”“校闹”最终导致的结果将是教师队伍人才不断流失,这难道就是闹事家长想要的结果吗?

提高自我要求,你好我好大家好

作为家长,认清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责任,而不是把教育孩子的事情一股脑全部托给老师。老师做不到,就是不敬业,没有奉献精神。这种认知,不但帮不了孩子,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难堪的境地。

教育孩子这件事,求人不如求己。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别人负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