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18寸——提尔曼战列舰小述

“杈子本”和提尔曼战列舰的起源

本杰明·瑞安·提尔曼,1847年8月11日出生于南卡罗来纳州。内战时期,他加入了南军,但由于疾病退役。提尔曼脾气火爆,有种族主义倾向,因为声称要把杈子扎进克利夫兰总统的肚子里,也被称为“杈子本”。他于1890年到1894年期间担任南卡罗来纳州州长,并在此时被选为参议员。他不仅在政治上是个风云人物,也积极参与美国海军的建设——他是参议院海军事务委员会的主席。这篇文章,讲的就是提尔曼的一系列“最大化(max)战列舰”的故事。

美利坚18寸——提尔曼战列舰小述
  • “杈子本”提尔曼

1910年,1911年战列舰(纽约级)的设计刚刚完成。但是海军技术日新月异,经过一系列论证后,美国海军修造局(Bureau of Construction and Repair)很快就着手设计1912年战列舰(内华达级),这也成了美国一系列“标准战列舰”(铁王八)的开端。

美利坚18寸——提尔曼战列舰小述
  • 1919年的内华达号战列舰,可见舰艉的防空气球

1911年6月,1912年战列舰的设计工作基本完成,海军总委员会开始制订下一个财年的战列舰建造计划。这次海军要求“更大的吨位,更好的水下防护”(鱼雷的射程越来越远,威胁也越来越大)。总委员会很快向国会申请于1913年建造4艘这样的战列舰,然而其要求并未得到满足。国会里有很多人厌倦了海军不断要求拨款的行为,提尔曼就是主要的反对者之一——他认为与其每年建造几艘没多久就会过时的战列舰,倒不如一开始就建造几艘最大最先进的战列舰以维持领先地位。虽然当时海军对这个想法不感兴趣,这个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的设计。

设计开始

1916年,提尔曼再次要求启动这一计划。很快,海军修造局提出了一系列方案,我们先来看一看最初提出的四个方案。

美利坚18寸——提尔曼战列舰小述

第1个方案,于12月13日提出,排水量70000吨,装备12门406毫米/L50舰炮,最大航速26.5节,采用当时颇为时髦的电力传动提供动力(以下的所有方案都是一样的),水线长975英尺,由9-18英寸的主装甲带提供防护。

美利坚18寸——提尔曼战列舰小述

第2个方案,于12月13日提出,排水量70000吨,装备24门406毫米/L50舰炮(4座六联装炮塔!),最大航速26.5节,水线长975英尺,由7-13英寸的主装甲带提供防护。

美利坚18寸——提尔曼战列舰小述

第3个方案,于12月13日提出,排水量63500吨,装备12门406毫米/L50舰炮(4座三联装炮塔),最大航速30节,水线长975英尺,由7-13英寸的主装甲带提供防护。

美利坚18寸——提尔曼战列舰小述

第4个方案,于12月29日提出,排水量80000吨,装备24门406毫米/L50舰炮,最大航速25.2节,水线长975英尺,由8-19英寸的主装甲带提供防护。

4个方案的副炮全部位于上层建筑,这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训,防止海浪影响副炮射击。

18寸主炮登场

最终最大最强的第4个方案脱颖而出,海军基于此推出了两个新方案。

美利坚18寸——提尔曼战列舰小述

4-1方案,于1917年1月30日提出,排水量80000吨,装备13门457毫米(18英寸)/L50舰炮(5座双联装、1座三联装炮塔),最大航速25.2节,水线长975英尺,由8-16英寸的主装甲带提供防护。

美利坚18寸——提尔曼战列舰小述

4-2方案,于1917年1月30日提出,排水量80000吨,装备15门457毫米/L50舰炮(5座三联装炮塔),最大航速25.2节,水线长975英尺,由8-16英寸的主装甲带提供防护。

尾声

但随着1918年参议员的逝世,提尔曼战舰计划也销声匿迹。但它的很多设计特点为后续的战列舰计划所继承,如著名的南达科他(BB49)。1934年,海军预备设计处推出了两个最大化战列舰设计,长度都为975英尺,宽都为107英尺,因此也可以被视为提尔曼战列舰的发展,它们装备4座双联装20寸舰炮,可能是作为对日本破坏海军条约行为的回应。当然,这些计划都没有被真正考虑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