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剧里面随处可见投币电话亭,我们却没有?

王路


美国的电话亭是公用电话时代的产物,欧洲也一样,是他们当时社会先进的表现之一,中国之所以没有,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起飞赶上了手机时代,因此跳过了这一步。

记得刚来美国的时候,随身会带着硬币,以便万一有急事打电话用。当年在街上,时常遇见口称以打电话没有零钱为由要钱的人,现在这一切都不存在了,因为手机普及了,连流浪街头的都拿着手机,我已经有二十年没有用过公用电话了,儿子根本就没有用过。

美国的公用电话也渐渐减少了,街头的电话亭很多被拆除了,因为手机普及后,电话亭的使用率太低,还得花钱维修,不如拆除了。特别在新区,根本见不到电话亭,只是在某个墙边街角有个公用电话。

美剧里常见电话亭,是因为要还原以前的场景。

美国的无线信号覆盖率确实不如中国,原因之一是很多地方地广人稀,零零散散住了些人,怎么可能为他们投入巨资?中国虽然也是农村和乡下,但人口密度高,当然有覆盖的必要了,在这方面没有可比性,因此也没有听到美国农民抱怨手机信号不好。说美国手机信号不好的大多是中国人来美旅游的,这个人群并不是美国电讯公司要讨好的对象。


京虎子


提这个问题,可能是年龄比较轻的小家伙。这也见证了随着中国的发展,这帮小家伙生活在幸福之中。

记得高中的时候,家里要装一个固定电话,需要交3000块,等1个月才能得到。装好了,周围的邻居朋友都来看,老妈还给电话铺了个垫子,再用镂花的布巾盖上,等闲不让碰,过年的时候,无论是给朋友打电话吧拜年,还是朋友打电话过来拜年,那都是红光满面,声音畅亮啊。现在呢,家里装宽带的时候,人家电信免费给你装,你都不要了对吧。

世界上最早的电话亭出现在1878年的旧金山。美国电话亭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但是直到1980年,收费的电话亭,才开始普遍出现在大城市。那个时候,我们普通人的通讯还基本靠吼,

楼下回答的问题里,说中国跳过了电话亭这一步。哈哈,这样暴露了他的年龄啊。中国的电话亭没有被跳过。只是普及率不高,全普及以后,存续的时间不长。

早在光绪年间,中国就有了电话。电话亭也有,但是及其稀少。80年代末期,电话亭开始普及。以下是中国88年的历史照片,可以从人物的穿着中看出。

不但有电话亭,还有小店内,给普通使用的付费电话

20世纪末,电话亭开始在中国的大小城市普及,不但有投币电话,还有插卡公用电话,可以便宜一些。那个时候,很多人手里有一沓用过的电话卡。但是在同时,手机也开始普及了,比方我的第一个手机就是01年买的NOKIA3310。所以5到6年后,电话亭又全面萎缩了。

2018年的时候,外媒还有报道称:“电话亭成为城市里被遗忘的历史”。

中国的电话亭比美国发展的晚,结束的早。所以很多人没有见过中国的电话亭。这是年轻人的一个小确幸。


下乡知中


答案只有一个:

因为伟大勤劳的中华民族崛起了!!!

问出这个问题的人应该是00后,最少也是90后。

对此我采访了一下坐在我隔壁的小东(90后)。小东91年出生,老家在西北的一座小县城内,小时候在村子里,全村就只有一台电视机,放在大队活动室,一到晚上全村的老小去大队看电视。哪个村如果放映电影,周围十里八乡的孩子大人都会赶过去看。虽然来来去去也就那么几部:《地道战》、《地雷战》、《鲁冰花》………


到了小东上小学的时候,小东的父母凭借自己辛勤工作努力奋斗,在镇上安了家,还买了当时很时髦的BB机(这个东西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是什么)。那个时候,城里IC卡固定电话非常多,可以说大街上隔几十米就会有一个。街上也有很多以倒卖IC卡为生的人。

但是小东和他的父母所在的镇上只有一台插卡电话,还在政府大院的门口,走路过去得要十几分钟!小东父母联系亲戚朋友,都是看到传呼机响了之后,走到政府大院去打电话。小东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年冬天,为了和远在老家的爷爷奶奶打电话,一家三口在电话亭边站了半个小时,等前面的人打完电话。

等到小东上初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已经用上了诺基亚手机,记得当时买手机还是一件很轰动的事情,为此都请朋友吃了饭。

而如今,小东自己使用着最新的中国制造华为mate20,再想起当年的日子,不禁一阵唏嘘。





回顾这短短的十几年,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高铁、飞机、北斗卫星,无不展示着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

美国🇺🇸的手机基站密度不如中国,很多地方都没有信号。以前看到英国人在地铁里不玩手机,其实是因为他们的地铁没有手机信号!现在通了信号,也都在玩手机。

中国🇨🇳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是也有很多地方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们要正视国家的不足,但也不能妄自菲薄,羞于承认自己国家的优点。

我个人坚信,中国人,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双手,通过智慧和劳动,把国家建设的越来越好!为后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谈天说地江暮雪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懂了吧,没有电话亭,超人在哪里换衣服?

哈哈,不胡说了,说正经的。

其实美剧里面随处可见的投币电话亭是以前的事情了。

以前美国的电话亭确实不少,而当时中国普及手机后就很少看到电话亭了。

为什么以前美国明明普及手机,还有这么多电话亭,原因大概如下:

第一,地广人稀,通讯信号覆盖问题。

美国不存在国家通讯商,所有通讯设备都是向私营公司招标。

所以,美国很多地方比如:公园、山区、城郊等地,手机信号很差甚至干脆没信号。

为啥?美国地方政府不敢随便花钱。

目前中国信号基站建设了约500万个,而美国只有约20万个!!

正是由于有些地方几乎没信号,所以公园里、山区枢纽、加油站、便利店、汽车旅馆这些地方往往会设有公用电话。

第二,针对穷人

以前即便美国大城市,比如纽约、旧金山也有很多的穷人,比如无家可归者。

这些人虽有基本生活保障,但通常无钱或者不愿长期交纳手机的费用。

实际上,他们也几乎不需要打电话。

这些电话亭,就是为这些穷人准备的。毕竟,他们偶尔也要和家人联系,或者和雇主联络试图找份工作。

然而,这也是过去式了。现在美国大城市多覆盖了共用无线网。

比如纽约,从14年开始拆掉大量付费电话亭,代之以免费的公共WiFi信号站,为用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高速上网服务。

第三,针对意外情况或者老人

即便是美国老人,也不是人人都会出门带着手机,有的高龄老人甚至不会用手机。

这些电话亭,也是为老人们偶尔使用的。

同时,有时候遭遇抢劫或者盗窃,受害者最容易被抢走的就是手机。

那么,受害者也需要共同电话亭进行报警。

这也是它的作用。

大体就是这些原因了。


萨沙


喜欢看美剧的朋友可能都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在美国好像随处可见投币式的电话亭,而在中国却很少见。公用电话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国内其实也有公用电话,IC卡电话亭,相信很多人不会陌生。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国内是IC卡电话而不是投币式电话亭呢?

首先公用电话亭在国内普及的时候大概是在90年代中后期,IC卡相比携带硬币更方便一些,其次投币式的电话只能识别1元硬币,并且无法找零,相对用户来说会增加使用费用。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口众多,总有一些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人打歪主意,为了避免金钱损失,使用IC卡更为安全。在美国,硬币的使用非常广泛,外出购物找零时几乎都使用硬币,老美用起来也已经习惯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天几乎人人都有至少一部手机,非常方便,街上的公用电话亭也越来越少,这便是时代发展的一大标志。

在美剧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投币式电话亭如今在美国也越来越少,不过为什么某些剧情的需要,投币式电话亭的出场率还是非常高的。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在不愿意别人追查到打电话的人的信息的时候,公用电话便起到了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公用电话只会出现在特殊的环境中。


肖恩阳


为什么中国没有美国到处可见的投币电话亭?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美国的手机基站覆盖率相对于中国来说比较低,使得上个世纪出现的电话亭延续工作到现在。

现在全球有500多万座4G基站,其中中国就占据了300多万,美国约有30万,中国4G基站的数量是美国的10倍。

鉴于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5倍,中国人均4G基站数是美国的2倍,这是为数不多的在总量和人均上都超过美国的现代化基础建设。

有过美国旅行经验的人,都会感慨美国的手机覆盖并不高,公路上经常没有信号,甚至黄石公园和科罗拉多大峡谷都没有信号。因此投币电话机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电信补充。

而中国作为全球闻名的基建狂魔,这些年狂建基站,电信覆盖率在全球大国中遥遥领先。现在资费不断下降,小摊小贩儿都用微信和支付宝收账,即使流浪要饭的身上也会揣部手机。所以说,电话亭的作用已经没有必要。

二是人的素质问题,现在有些地方还保留着一些电话亭,但也不是投币式的。

投币检测的无非就是硬币的质量厚度和形状,这是很好冒充的,以往在可以投币的公交车上屡次发现有人用假币蒙混过关。

还有人发明了针对投币式电话亭的歪招,在硬币上打个眼儿拴上绳,投进去打完电话再拉出来。

这两个具有强烈对此的原因。反映出了中国发展的特性,那就是我们的工业信息化脚步非常快,基础建设走在了世界前列,发展成就引人瞩目,值得我们自豪。

但我们国民的普遍道德水平,并没有跟随这样的速度同步提升,尚有相当比例的道德水平低下素质恶劣的人,他们影响了整个的社会风气,抬高了社会生活的成本。

大搞生产建设易,改造思想境界难。


奥卡姆剃刀


不是中国没有,而是已经被淘汰了。

早在九十年代,全国各地到处都是投币式电话亭,但是因为某些技术上的弊端和被盗损严重,在2000年前后,开始更新换代,取而代之的IC卡电话亭。后来到了0506年左右,手机开始渐渐普及,加上一些报刊亭和便利店也有收费电话,无人电话亭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城市的街头上已经很少看到无人电话亭的身影,但在一些学校、医院和单位里,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壁挂式IC卡电话。


三巴迷


看上图工信部最新的通信产业数据,移动用户数有15.469亿,移动电话普及率达111.3每百人。除了没配手机的未成年人,成年人基本人手一部,还有不少人是一机双号。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8年9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移动通信基站达639万个,其中3G/4G基站总数达到479万个,从总量和人均量来说,都远超美国的30来万个基站。去过美国的朋友都有个感受,那就是美国的3G、4G信号太差了,城区一般,高速公路和铁路上基本没法上网,稍微偏一点的地方经常拿着手机与世隔绝,而且网速慢,和国内真的没法比。这也得益于国家推行的“村村通”工程,得益于国企的优势,像美国的民营通信公司,是不会去偏远山区给你建个基站的。


雪峰3000


投币电话亭是有线电话时代最常见的市政服务设施,我国也曾在核心城市建设过的。

我国有线电话普及很晚,到80年代后期才开始做家庭普及(当时要交千元左右的“初装费”,相当于当时普通2人的年工资总额)。

街头的投币式公用电话亭,在90年代曾在核心城市开始建设,但因数量少、维护保管差,很多被损毁,成为当时公德缺失最容易拿出来说事的例子。

因为市政设施投入少,这类投币公共电话亭,实际使用上就不如临街门店的付费电话更实用和普及更快,到后来甚至在流动人口多的地方甚至发展出专门提供打长途的话吧。

再后来,没等市政设施建设更多的投入到公共电话亭,手机就开始从核心城市逐步普及了,公共电话亭迅速进入被淘汰的境地。

直到十几年前,核心城市残存的公共电话亭,还在不断的试图改造成公共信息查询亭。

而随着只能手机、手机网络的快速普及,这些残存的电话亭连联网查询信息的用途都消失了。

~~~~~~~~~~~~~~~~~~~~~~~~~~~~~~~~~~~~~~~~~~~~

在西方,对公共设施的保护还是比较到位的,公共财产的再利用也很讲究,比如伦敦就在尝试利用其公共电话亭分布密度大的特点,让公共电话亭变为免费WIFI热点。

我国的公共电话亭本来建设密度就很少,保护的也很差,到现在大多数都被直接废弃和当街头垃圾清除掉了(符合拆拆建建的基建狂人风格)。

所以,你看不到我们街头的公共电话亭,是尺短寸长的经济发展节奏造成的——人家大规模建设完,我们还没建多少;别人开始大规模改造利用时,我们已经直接淘汰掉了。


理得心安


美国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拥有手机,也没有电话手表,他们需要联系父母时大多数都会选择公用电话;美国人即使你有一部手机,在周边发现惨案或者交通事故,也会有人用公用电话报警,避免后续麻烦;美国有很多流浪者,他们大部分人是没有手机这玩意的,真不像国内乞讨还能带着二维码,所以他们偶尔和家里联系,也会使用公用电话。美国的信号覆盖率并不高,有很多偏僻的地方,你找信号还不如找电话来的方便。还有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和美国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