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投資個股,轉投基金,這樣的觀點你同意嗎?(轉載)


前言:從15年開始接觸股市5年了,持有華夏幸福2年多了。華夏幸福將是我的最後一次個股投資。等這筆投資結束,我會從一個股民轉變為一個基民。以下是我關於個人投資者為什麼不應該投資個股的思考。

1 、風險

投資個股的目的是跑贏指數。如果投資個股只為了賺取平均收益,那不如買指數基金,風險更低。

從風險的角度看,個股的投資風險幾乎總是高於基金。因為基金的持倉比個股組合更分散,行業配置更均衡。

2 、收益

如果長期持有,基金組合的年化收益等同於指數或略低於指數。如果按照規則進行低買高賣,年化收益高於指數。

炒股票的收益大部分低於指數,少部分與指數持平或略高於指數,很少一部分遠高於指數。

3 、難度

個股選擇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還要面臨機會成本的考量。因為個股組合如果太分散就很難跑贏指數,集中持股就必然面臨機會成本的處理。如果重倉股表現一般,就很難實現跑贏指數的目標。投資個股的難度還表現在,個股所處行業不同,增長速度不同,商業模式不同,所以何時算低估該買入,何時算高估該賣出?投資人很難有一個清晰的答案。

相比而言,基金由於分散持有大部分優質股票,機會成本大大降低。不需要研究每個公司的基本面,只需要關注基金的估值高低並進行加減倉操作。

4 、心態

投資個股很考驗投資人的心態。個股的波動常常超過投資者的預期和承受能力。而且,大部分人對自己精心挑選的股票僅僅是一知半解,在股價大幅下跌初期還敢於加倉。等到第二輪甚至第三輪暴跌發生時,很多人不敢加倉,很多人甚至大幅減倉。還有的人早早上了融資,現在正擔心融資爆倉。

指數就不存在這個問題。由於背後是一籃子優質公司,集體遭遇黑天鵝的概率極低。在估值不斷走低,市場情緒愈發悲觀時投資者仍敢於買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