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大数据如何服务你的菜篮子?

疫情期间,大数据如何服务你的菜篮子?

疫情期间,大数据如何服务你的菜篮子?

遍布全市的M6生鲜,每天成交了多少笔蔬菜水果?市民常逛的农贸市场,每天有多少基地食品运送上门?三江超市卖的小海鲜,由哪家养殖户提供?又销往何处……

疫情期间,大数据如何服务你的菜篮子?

无论是产品来源、交易品种、交易数量,还是销售路径,宁波市重要产品追溯平台都能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为您呈现。

这一大数据服务的开发者,是总部落户于宁波的国研软件。据公司副总经理倪永品介绍,目前,追溯平台已覆盖全市4.8万个市场主体、1800种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并积累了超过8亿条“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追溯数据。

倪永品告诉记者,有了这些数据后,平台便能“计算出”宁波全市肉菜的供给量,并基于宁波区域人口的日均需求量,对供不应求的产品进行预警。疫情期间,政府部门还能预判肉菜价格的波动趋势,从而及时与菜篮子基地对接。

疫情期间,大数据如何服务你的菜篮子?

在辅助政府管理的同时,面向老百姓的公众服务也少不了。去年,国研软件研发的浙江省农贸市场综合管理平台正式上线,它采集了全省1075家“放心菜市场”的食品安全检测,以及主要菜品的单价,数据每日8:30更新。

这样一来,消费者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在线上“货比三家”,了解邻家的哪家菜场价格最优、菜品最佳。这对于疫情期间想尽量减少出行的朋友,显得尤其实用。

记者体验了一把数据查询。打开微信公众号“浙江农贸市场”,点开“菜价公示”栏目,便能浏览全省重点菜市场的菜品与单价,例如2月9日,宁波市中心农贸市场有“透骨新鲜”的鲫鱼出售,只需12.5元一斤。同时,大家还能在“检测公示”栏目确认食品安全合格。

疫情期间,大数据如何服务你的菜篮子?

“这一省级平台还能监测、预警13种主要商品的价格,方便政府准确掌握全省各市、县的农贸大数据,驱动精准施策。”倪永品介绍道,“下一步我们还打算扩展它的功能,打通上下游检测数据,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买得更放心。”

说到未来“大数据+菜篮子”的消费应用,倪永品表示,公司在设想新的O2O商业模式,把积累的多个农贸市场管理平台大数据,与生鲜电商、冷链配送相结合。当然,这种跨界的前提,是找到合适的伙伴。

“此次疫情,也衍生出了对‘非接触式交易’的讨论。如果菜品能确保安全、实现标准化,将来消费者还能从冷藏、冷链的快递柜里,直接提取生鲜。希望在技术更成熟后,这种模式的投入成本也能降下来。”倪永品说。

END

文字:严瑾 编辑:雷军虎 美编:苗雪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