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第三批43名醫療“嘉軍”出征武漢

凌晨2點睡夢中驚醒,接到即日出徵的號令;


中午12點,集結結束,共同踏上馳援武漢的征程!


10個小時,讓我們讀懂了,什麼叫“逆行戰士”!


剛剛,嘉興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43餘名醫護人員集結完畢,正式出發武漢。


剛剛,第三批43名醫療“嘉軍”出征武漢


離別現場,充斥著不捨與擔心。


“我們期待你們平安歸來!健康歸來!毫髮無損地歸來!我們在這裡等你們凱旋歸來!”


現場,記者也用鏡頭和筆記錄下這些柔軟而堅決的畫面。


10小時急速馳援背後的“嘉”速度、“嘉”擔當——


組織篇


市衛健委是在今天凌晨1點接到省衛健委通知,需要立即組建第三批馳援武漢的醫療隊伍。接到通知後,市衛健委第一時間聯繫各縣(市、區)醫院和委直屬單位下派任務,各方積極響應連夜通知組建,於今天早上7點半,按時完成了第三批醫療隊的組建任務。


剛剛,第三批43名醫療“嘉軍”出征武漢



早上10點,醫院舉行了防護培訓和簡短的出征儀式。這些醫護人員今天凌晨接到市衛健委的通知後,都沒有猶豫立刻就答應了下來,並各自做好了準備。


剛剛,第三批43名醫療“嘉軍”出征武漢


這段時間,作為嘉興傳染病收治的定點醫院,嘉興市第一醫院承擔了大量的醫療防衛以及救治工作,醫療人員基本就是一週無休,時間基本就是輪軸轉,像這四位其中一位護士急診搶救室護士虞超勤本來就要作為輪崗替換前一批隔離病房醫務人員,如今被抽調去了武漢,馬上就有同事自願頂上來,在這次的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中,大批的年輕有擔當的新生力量站了出來,在這關鍵時刻毫不猶豫地挑起了重擔。


剛剛,第三批43名醫療“嘉軍”出征武漢


出征前剪去長髮


人物篇

剛剛,第三批43名醫療“嘉軍”出征武漢

隊長範一平和來自凌晨2點的一通電話


今天凌晨2點的一個電話,讓嘉興市中醫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中醫師範一平和熟睡中的妻兒夢中驚醒。


得知即日就要啟程出發趕赴武漢的消息,範一平心情激動,無法再安睡,立即起身準備開始收拾行李。


“怎麼了?誰的電話?是……今天就要走嗎?”妻子小聲問他,怕驚擾到孩子。


“是的,中午就出發了。我是隊長。二寶要辛苦你和老人了。”範一平回答。


“……那你加油,家裡有我,二寶你放心。”妻子的話很簡短,卻似乎是顆溫暖的定心丸。


“我們是醫務人員,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天職!請大家放心,我們一定勇敢去,安全歸來!”出發前,範一平這樣告訴記者。

剛剛,第三批43名醫療“嘉軍”出征武漢

男護士崔正興和他的行李箱


早在年初一,嘉興市第二醫院重症護理主任護師崔正興就主動報名準備馳援武漢,因為不確定具體合適能出發,他早早就將行李整理好打了包。


“原以為會是第一批,神經繃緊後就再沒放鬆過。終於,今天凌晨接到了出發信息,準備好的行李終於要派上用場了。”作為醫務志願者馳援有需要的地方,對崔正興來說並非首次。


2008年汶川地震,他也曾主動請纓,去馳援了1個月的時間。“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不是一天兩天可以的,註定是場持久戰。


我有經驗,也有體力,是‘老兵’了,派我去絕對是組織最正確的選擇。”出發前,崔正興最想和自己正在讀已編輯的兒子說一句話——“兒子,等著敲,爸爸上了前線,比‘奧特曼’還厲害!”

剛剛,第三批43名醫療“嘉軍”出征武漢

醫生爸爸張明和他對孩子的承諾


嘉興市第一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張明是這次醫院派出的4名醫療人員當中唯一的一位醫生,她的夫人是一位武警醫院的護士。


剛剛,第三批43名醫療“嘉軍”出征武漢

張明


“我們是醫護家庭,第一批報名的時候就有準備了,一家子人都特別支持。”張明家是一個“二胎家庭“,兩個孩子一個2歲多,一個今年上二年級。前兩天他的孩子還老問,”爸爸你什麼時候出發啊?”但真的接到凌晨通知出發的電話,兩個孩子還是有些不捨張明冒著風險前往。“爸爸,一定會平安回來的,爸爸保證!”


剛剛,第三批43名醫療“嘉軍”出征武漢

張明


作為這次防控疫情的前端科室,醫院呼吸科的工作原本就處在人手緊張的狀態,科室裡大家的休息時間都是極為寶貴的,而當張明一個個打電話給科室同事交接工作時,他們都表現出了極大的支持和鼓勵。“保護好自己,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剛剛,第三批43名醫療“嘉軍”出征武漢

淚別,一定保重!


據瞭解,嘉興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成員共計43人,他們分別是——


剛剛,第三批43名醫療“嘉軍”出征武漢

剛剛,第三批43名醫療“嘉軍”出征武漢

剛剛,第三批43名醫療“嘉軍”出征武漢

剛剛,第三批43名醫療“嘉軍”出征武漢


截至目前,

嘉興全市已派出71名

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未著白衣時

他們是家中的支柱

是父母眼中的孩子

換上白衣後

他們就是國家召喚

使命必達的先鋒戰士!

你們是嘉興的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