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都縣盤古山鎮西曇山寺

西曇山寺坐落在於都縣盤古山鎮工農村崗上組後山的半山腰上,是一座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優越的古寺,也是一座由山名而得名的寺廟。

西曇山海拔高約九百多米,為盤古山鎮境內第二高峰,背靠祁山與祿山山脈,山勢逶迤,峰巒疊嶂,有虎踞龍盤之勢,登頂遠眺,風光無限。山上溪流縱橫,森林茂密,鳥獸眾多,珍貴樹種無數,其中一種叫紫檀的常綠灌木特別多,此樹每年春季開花,花期很短。此山因在盤古山盆地最西邊,山上又生長“紫檀”木多,遂諧音名為“西曇山”。因山靈秀,勝如仙境,西曇山不愧為好山好水好地方,成為佛教之聖地也就不足為奇了。

于都縣盤古山鎮西曇山寺


據說從唐代唐高祖李淵稱帝建唐(公元618年)開始,西曇山靠近山頂上有一塊開闊地帶就開始有人居住。曾經許多工農村崗上組的村民上山砍柴就看見過不少青磚,比現在普通的紅磚更長更寬更平整,山上至今還遺留不少一間間四四方方的石頭地基,地基面上還有少許青磚。

居住在西曇山山上的均為高氏家族,據說是從吉安泰和遷居到此,有人猜測可能是為了躲避戰亂,也有人猜測是躲避追殺……至於何種原因,現無法考證。他們遷居西曇山之後,以耕種植養為主,偶爾裝獵捕野生動物。春夏季他們挖竹筍、採蘑菇、摘野果等,秋冬季伐木燒炭,過著典型的靠山吃山的原始農耕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簡單悠閒,平淡安穩,與世無爭。

于都縣盤古山鎮西曇山寺


為祈求山神的保佑,高氏家族在居住地旁邊一棵最古老的檀樹下設了神壇,敬奉土地山神,祈求高氏家族人丁興旺,平安健康。有句話特別有道理:“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信念和信仰”。這句話也特別符合中國國情,因為封建時代的中國老百姓,探索自然,認識世界的能力還相當有限,封建迷信思想自然比較嚴重,認為人是由神靈來保佑的。

其實山頂上是不太適合人居住的,一是風煞大,二是土地貧瘠,三是比較缺水等,儘管設了神壇祈求土地山神保佑,但是有一年久旱無雨,高氏家族的百姓耕作顆粒無收,全族人陷入困窘和反思當中。於是,不得不重新考慮和定位自己的居住地。

唐玄宗(685~762年)時期,高氏家族離開了居住了一百多年棲息地,從西曇山山頂往下搬遷至海拔三百多米的半山腰上,就是現在的西曇山寺500米旁邊一塊開闊地上,小地名為老庵場,一同搬遷的還有原先設立的神壇,並特意建了一間小庵禪安放神像神壇,這間小庵禪其實就是西曇山寺最早的雛形。

當高氏族人得知許多地方的百姓都在敬奉一個叫許真君的護法神,於是,把許真君請進小庵禪,請上祭拜神壇。許真君為何方神聖?

于都縣盤古山鎮西曇山寺


許真君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人物,為晉代道士許遜,字敬之,南昌(今屬江西)人。傳說他曾鎮蚊斬蛇,為民除害,道法高妙,聲聞遐邇,時求為弟子者甚多,被尊為淨明教教祖。因他有降魔除妖、逢凶化吉、驅邪治病之蓋世法力,能庇佑一方百姓平安,保風調雨順,故每逢初一、十五,逢年過節,高氏族人長輩就會燃燭點香膜拜敬奉。高氏家族人在許真君的護佑下,果然人丁興旺,平安健康,種植養殖年年豐收,日子過得富足而悠閒。

盤古山地區其它村子的村民得知西曇山的許真君無比靈驗,紛紛前來敬拜,而且有求必應,一時名聲大噪。原有的一間小禪房遠遠不夠使用。高氏全族人因此在唐末宋初年間,又重新選址重建了幾間(今西曇山寺現址),正式定名為“西曇山寺”。由於香火越來越旺,敬拜的百姓越來越多,名聲越來越大,成為遠近聞名的一座寺廟,據說鼎盛時期到西曇山寺有修行和管理的多達數十人。

宋代末年,西曇山寺進行了第一次重建。到了清雍正六年(1728年),西曇山再次進行較大規模重建,均為土木結構建築。如今還有碑石為證,並詳細記載了重建的原因和參與重建的相關人事等。

于都縣盤古山鎮西曇山寺


滄海桑田,時世變遷。數十代代居住在西曇山周圍工農村的高氏家族,不知何故竟然陸陸續續遷往廣東平遠梅州等地。到了元朝中期,大約公元1213年,居住在盤古山高氏家族徹底遷離了盤古山地區。遷走之前,把西曇山寺的管理交付給了工農村的楊氏族人。

斗轉星移到清光緒年間,盤古山地區發現了大量極有經濟價值的鎢礦,吸引了不少的外地民工及家屬來到盤古山(當時叫仁風)亂採濫挖,由於當時的開採條件極其簡陋,再加上開採經驗嚴重不足,挖窿鑽洞的開採技術更是落後,因此垮窿塌洞的事常有,自然造成人員傷亡也常有。許多民工的家屬得知西曇山的許真君有逢凶化吉、保佑平安之法力,紛紛前往西曇山寺敬拜,祈求保佑他們的家人挖窿鑽洞時能高高興興去、平平安安回。

新中國成立以後,盤古山地區的鎢礦由國家企業統一規模開採,統一管理銷售,盤古山地區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鄉鎮,一下子就遠近聞名。但許多職工家屬同樣比較迷信,保佑家人平安是人之常情,因為他們的家人畢竟從事井下危險鎢礦開採,所以這些職工家屬首選敬拜西曇山寺的許真君。從清朝末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西曇山寺遠近盛名,成為盤古山地區香火最旺的寺廟。

于都縣盤古山鎮西曇山寺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到了2018年5月,西曇山寺拆除原土木結構的大雄寶殿,在原址上進行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大殿重建,建設歷時近一年,到2019年4月大雄寶殿才基本竣工。再次重建後的西曇山寺大雄寶殿雕樑畫棟,富有中國傳統古建築特色,比原來的大雄寶殿氣派雄偉多了。

在寺廟大殿的右側,一座“財神殿”目前在建設完善之中,等完全建好之後,西曇山寺舊貌換新顏,它必將更好的護佑一方百姓。

(資料整理及攝影:盤古山中心小學教師 林仁輝)

于都縣盤古山鎮西曇山寺


附:西曇山寺簡介

西曇山寺

西曇山寺,位於于都縣盤古山鎮工農村西部崗上屋背山腰間。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清雍正甲辰(1724年)年至戊申(1728年)年重修。此後,數度毀興。20世紀60年代再度被毀。

1980年原址再度重建,1992年常住釋繼清首倡改造殿宇,抬升基礎,擴大佛殿。2005年汪家泰等發起把盤古山公路延伸到山門前。

現有土木建築房屋500餘平方米。寺宇面寬五間,橫列一棟,中為大雄寶殿,右為寮房,左為齋堂、寮房。增設左側披沙為炊房。炊房外建有山門一座。山門左連炊房,右連雜間和圍牆。殿前庭院平曠,殿後青山如岱。大雄寶殿居中高聳,翼角重簷,巍峨壯觀。西曇山寺主祀三寶諸佛苦薩。

于都縣盤古山鎮西曇山寺


西曇山寺創建數百年,紀年真實確鑿。清康熙壬辰年(1712)年“惠光住持於斯”,清雍正六年(1728年)惠祥在寺住持。圍牆上嵌有雍正六年鐫刻的青石碑。1980年重建寺宇後,繼安、繼清、祖旺等相繼住持於該寺。

2006年2月20日經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

于都縣盤古山鎮西曇山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