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鄉村新聞官“十八般武藝”戰“疫”

在清遠市各縣鎮,近來常出現這樣一群人的身影:他們手持喇叭,拍攝短視頻,開著大篷車奔走在村頭,挨家挨戶發放宣傳單……他們是清遠市鄉村新聞官。

“鄉村新聞官”是清遠市創新鄉村治理機制孕育出的一個獨特群體,負責首次農事播報,旨在推動鄉村新聞治理。而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鄉村新聞官迅速轉型,發揮“十八般武藝”,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引導,將疫情防控宣傳的聲音傳到田間地頭、直達村民家門口。

截至目前,清遠市373名鄉村新聞官投身戰“疫”,累計製作、推送、轉發各類相關信息近4萬次,有效解決了農村基層信息傳遞不暢、農民群眾“聽不到”“不相信”等問題,提升了防疫知識的知曉率。

全面覆蓋▶▷

讓防疫聲音直達家門口

跳上消防摩托車,點火,插入U盤,打開播放器……清遠市清城區石角鎮石岐村委會黨總支部書記、鄉村新聞官黃志敏一氣呵成完成上述動作,喊話聲隨之在村裡傳播開來,“如果家裡有人發現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要戴好口罩,儘早到院就診!”

使用消防摩托車,是石岐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的舉措之一。“剛開始的時候,有些村民不太理解我們的做法,覺得我們開著車到處喧譁挺吵的,多宣傳幾次後他們就接受了。”黃志敏說。

在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吉田鎮三水口村,話筒和音箱是鄉村新聞官趙代利的“標配”。在該村人口中,瑤族群眾佔比約80%,並以中老年人為主。趙代利認為,採用瑤語播報很有必要。“我的手機是老人機,網上的信息看不到,全靠村委會的宣傳才瞭解疫情進展。”一位村民如是說。

“老表,非常時期,不用探親!”清新區石潭鎮水西村鄉村新聞官劉逢明製作快手短視頻,以短劇形式展現“霸氣護村”,獲2000餘個點贊。疫情發生以來,新聞官們也活躍在抖音、微信等網絡平臺上,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防疫宣傳。

進村入戶▶▷

多措並舉築起阻疫防線

除了吹響戰“疫”的號角,更多鄉村新聞官也在用腳步丈量著,自己在疫情防控中的職責寬度。

大年三十,加大疫情防控宣傳力度的通知傳來。清城區東城街新橋村黨總支部書記、鄉村新聞官吳燦開接到通知後,逐一到新橋村21個村小組、26個居民點上門排查返鄉人員、進行走訪宣傳,這樣的工作已經持續一個多星期。

在清新區浸潭鎮,多名鄉村新聞官值守疫情服務點,為村民測量體溫。在防疫、宣傳設備不足的情況下,有人將私家車改為“疫情防控宣傳車”,有人請來專業人員,對村內主要公共場所進行消毒滅菌。“我們沒有想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只是想看好自己的村民、百姓,守好自己的家園。”佛岡縣龍山鎮上嶽村鄉村新聞官杜娟如是說。

春節期間往往是村民舉辦婚嫁、文娛活動的高峰期。此次疫情防控,鄉村新聞官們紛紛上門勸阻。清城區東城街道新橋村,9戶人家取消婚禮、聚餐等活動,11戶民宿和約80個攤檔暫停營業;英德市英城街道長嶺村取消群眾聚會6宗。

■防疫金句

“婚禮可以延期,但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不能冒險聚會。這是為了自己的健康,同時也是為了他人的健康著想。我們都要勸說身邊人取消聚會,等疫情過去以後我們再更好地相聚。”

——清城區東城街新橋村黨總支部書記、鄉村新聞官吳燦開

“我們沒有隔離衣、沒有救援服,只有一隻普通的口罩。我們還有一張村民百姓都熟悉的臉,我們沒有想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只是想看好自己的村民、百姓,守好自己的家園。”

——佛岡縣龍山鎮上嶽村鄉村新聞官杜娟

“作為一名鄉村新聞官,就要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搭建起與村民溝通的橋樑,向村民宣傳消息,為打贏這場戰役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吉田鎮三水口村鄉村新聞官趙代利

南方日報記者 蘇晨 通訊員 李榮燦

欄目統籌:李強 殷劍鋒 陳丹佳 黎詠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