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领导怀疑不忠诚,该怎么破解?

材料来自《资治通鉴》汉纪一,第九卷。

【材料】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闻汉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乎,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其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翻译】汉王随即再召陈平来见,责问他说:“你事奉魏王意不相投,去事奉楚王而又离开,如今又来与我共事,守信义的人原本都是这样地三心二意吗?”

陈平说:“我事奉魏王,魏王不能采纳我的主张,所以我才离开他去为项羽服务。项羽不能信任使用人才,他所任用宠爱的人,不是项姓本家,就是他老婆的兄弟,即便是有奇谋的人他也不用。我听说汉王能够用人,因此才来归附大王您。

但我赤条条空手而来,不接受金钱就无法应付日常开销。倘若我的计策确有值得采纳的地方,便望大王您采用它;假如毫无价值不堪使用,那么金钱还都在这里,请让我封存好送到官府中,并请求辞去官职。”汉王于是向陈平道歉,重重地赏赐他,授任他为护军中尉,监督全军所有的将领。众将领们便也不敢再说三道四的了。

【解析】:

材料给出的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是陈平刚刚投奔刘邦不久。熟悉汉代历史的人,对陈平这个人一定不会陌生。刘邦账下两大谋士:张良和陈平。刘邦之所以怀疑陈平不忠诚,主要是有刘邦手下人进了谗言,其中两个人带头人就是周勃和灌婴。

周勃和灌婴攻击陈平主要分为三点:第一点,这个人虽然外表很帅气,但其实肚里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在家的时候勾引自己的嫂子,人品有问题;第二点,这个人一开始跟着魏王,然后跟着楚王,现在跟着刘邦,这是不忠诚的行为。第三点,这个人贪污受贿,行贿的人都受到他的优待,不行贿的就待遇很差。


被领导怀疑不忠诚,该怎么破解?

可以说这三点攻击真的是又准又狠,从人品和行为上,对陈平进行了完全的抹黑,如果是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就会成为一个被将死的局,很难能够翻身。因为这三点直戳领导的痛处,这三种行为,在领导看来那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更加刁钻的是,这三点对陈平的攻击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只要领导对你怀疑就足够了。人品这个问题,根本就无法证实,你说你正直,你就正直了吗?怎么证明?不忠诚的行为也是如此,你怎么证明自己忠诚呢?如果你证实不了,那么就证明,你不忠诚!而且,这些问题,即便是没有扳倒陈平,也会让刘邦心里产生一根刺,对陈平产生戒备心理,以后陈平的职场路也艰难了!

可以说,攻击陈平的这三点,让人拍案叫绝,刁钻、难解、破坏力强,往往在忠诚的问题上,根本不需要什么证据,领导怀疑你就足够了。你也就失去了领导信任,在那个时代,领导的信任是一切,失去领导信任,基本上也就宣告职场生涯结束。

然而此时,面对这个难题,陈平却不急不躁,做出了一个经典且巧妙的应对策略,陈平的谋略不愧为汉代说一说二的大谋士。陈平是怎么应对的呢?陈平针对自己三点攻击,也是做出了三点针对性的回应。

一、偷换概念,解释行为

面对不忠诚的指责,陈平进行了偷换概念,陈平对刘邦说,自己之所以离开魏王和项羽,原因是:

“我事奉魏王,魏王不能采纳我的主张,所以我才离开他去为项羽服务。项羽不能信任使用人才,他所任用宠爱的人,不是项姓本家,就是他老婆的兄弟,即便是有奇谋的人他也不用。我听说汉王能够用人,因此才来归附大王您。”

陈平这一段话这就合理的解释了自己为什么离开魏王和项王,不是自己不忠诚,而是他们不用自己。这两个人一个是不采纳他的主张,一个人任人唯亲,面对这样的领导,当然要离开了。

更为重要的是后面这句话:“闻汉王能用人,故归大王。”这句话无形中拍了领导的马屁,陈平说:“我是听说汉王您能够任用人才,所以才归附大王您啊。”把刘邦和魏王、楚王进行了对比,潜台词就是,魏王魏豹和楚王项羽对待人才都不如汉王刘邦呗。

二、解释受贿原因,提醒刘邦待遇不够

陈平说自己赤条条的来,给的工资根本就不够花,所以才接受了其他将领给的钱。其实这也是在提醒刘邦,对自己的待遇不够。潜台词就是,刘邦如果给待遇够的话,怎么可能还去要别人的钱呢?这其实就把自己的错误行为,做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在刘邦看来,不是因为你贪钱才对你不爽,把你喊过来责问你,而是这些事情,是瞒着领导干的,领导感觉到了欺骗,如果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领导往往不会在这个事情上,抓住不放。

三、强调自己价值,让刘邦明白他自己的目的

如果陈平针对对自己不忠诚的指责进行反驳和辩解,那么就是做无用功,因为这些事情,你越描越黑,解释不清楚,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所以,陈平干脆就不解释,也不辩解,而是直接对刘邦说,您用我,是因为我有价值,如果我没有价值,这些钱都还在我这里,没有使用,我把钱放在这儿,我辞官离开。

这直接就提醒了刘邦,你用我是因为我对你有用,能够帮你打天下这就够了,大家彼此也都是在做交易,你用官爵和俸禄来购买我的才华和价值。经过陈平这么一转换,就弱化了关于忠诚问题的影响,让刘邦清楚,要考虑的不是忠诚不忠诚,而是陈平有没有价值可以用,在乱世,作为领导首先考虑的是干才,有价值才能帮助自己打天下。

经过陈平这一番应对,刘邦也是豁然开朗,刘邦也明白了,这都是臣子之间的嫉妒,从而相互攻击,自己用陈平是因为陈平能够帮助自己打天下,这就够了,打下天下之后,再考虑忠不忠诚的问题。刘邦也不愧为英明的领导,明白这些之后,直接向陈平道歉,并提高了陈平的待遇,让陈平当护军中尉,监督全军所有将领,也从此之后,没人敢再说陈平的坏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面对刁钻的攻击,陈平巧妙应对取得了奇效,不仅化解了职场危机,还获得了领导更加的信任以及优厚的对待。而刘邦也不愧为一代明君,在听到对陈平的攻击,不是直接暴怒而起,把陈平抓起来惩罚,而是直接找他当面对质,这也是在给陈平一个解释的机会。

被领导怀疑不忠诚,不用慌乱,也不用辩解,因为忠不忠诚这个问题,不是你辩解就能解释得了的,这个问题只会越描越黑,领导只会更加怀疑你。你可以学习陈平这种方式:1、偷换概念,自己只是正常离职,而不是不忠诚;2、解释自己的动机,给自己行为合理解释,领导往往关注的是你的动机,而不是你的行为本身;3、强调价值,能给公司带来价值就足够了,公司的目的就是生存,就是赚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