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5歲女生,解世界難題,科學交流會坦言“追星”:別讓我媽看到

上海15歲女生,解世界難題,科學交流會坦言“追星”:別讓我媽看到

15歲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是花兒一樣的年紀,多數的女孩子都正處於一個被外界新鮮事物所吸引的年紀,然而這個女孩,卻成了這個年齡段裡一顆最亮的星,當同齡的女孩子們都在把玩著自己心愛的玩偶、或是正在沉迷於一個時時不能過關的遊戲的時候。

她卻在刻苦的,鑽研著最難的數學題,那演算紙的密密麻麻記錄的是她每天努力著的痕跡,她的名字就叫做談方琳,她不僅成了無數網友心中的女神,更是被無數的仰慕者高高捧於星辰之上。

她又是那般出類拔萃,花一樣的年紀,小小的肩膀卻又承載著中國未來最美好的希望,這個女號孩就是談方琳,當今中國最年輕的00後科學家。

上海15歲女生,解世界難題,科學交流會坦言“追星”:別讓我媽看到

聰明不在年長,智慧腦裡藏

有句話說得好,聰明不在年歲上,智慧藏在腦子裡,小小的她便參加了上海舉行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那是全球科學界的英雄大會,全球的科學界的風雲人物、大咖、大腕都聚集於此。

在這些精英里頭,既有學科帶頭人,又有歷屆諾貝爾獎得主,也有很多拉斯克獎、沃爾夫獎、圖靈獎和菲爾茲獎以及麥克阿瑟天才獎等全球頂級科學大獎的得主。

因此這次大會又被媒體稱為“世界最霸氣大腦”的武林大會。然而在這次的大會上,最年輕的參會者便是談方琳了,很自然的也就成了龍鳳群中最亮眼的那一個。

小小年紀轟動科研界

談方琳小小的年紀就名聲大噪,她究竟是做出了怎樣的貢獻?我相信這是很多的網友最想知道的問題,說實話,在沒真正的瞭解她的時候,這也是我最想要了解的事情,當我瞭解了之後確實為這個小女孩感到無比的驕傲。

談方琳小學就讀於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初中就讀於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高中考入了心儀的華師大二附中

上海15歲女生,解世界難題,科學交流會坦言“追星”:別讓我媽看到

在她讀初三的時候,就憑藉課題“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在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中,拿到了全市初中的唯一一個一等獎和主席獎,轟動了整個教育界和科研界。

當時參會的一個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點名要談方琳留下,目的是想要跟她切磋切磋。在此之後談方琳就更加的努力,在她的努力之下,她的研究項目第一次建立了斐波拉契數列和貝祖數的聯繫。經過了半年的時間,談方琳始終都沒有鬆懈,她在科研這條路上策馬揚鞭,最終拿下了解決貝祖數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計問題。

就是因為談方琳的這一發現改進了一個加拿大教授2013年在《美國數學月刊》上給出的一個粗糙的估計式。解決了這位數學家五年都曾未解決的難題。

也正是因為這個收穫,加拿大一個蜚聲全球的數學家Rankin教授指名要拜訪這個中國女孩。並表示對她的這個小腦袋感到甚是好奇。的確,如此小的年紀就做出這樣的成績,怎能不令人感到欽佩。

上海15歲女生,解世界難題,科學交流會坦言“追星”:別讓我媽看到

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機會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要知道這個全球科學界的盛會,不是隨便誰都能參加的,要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和實力才有資格參加的。儘管談方琳的爸爸是華東師大數學系的教授,也無法否定她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收穫到的這一寶貴的機會。

事實上,談方琳剛開始接到通知的時候,是不想去參加的,因為正是功課的緊張期,她怕因此而耽誤了學習,是經過主辦方多次的給校方打電話,又聯繫班主任,談方琳這才放下了諸多的顧慮不再猶豫,最終答應了去參加的。

但是畢竟年紀尚小,社會閱歷不夠豐富,未免對很多事情也會持著一顆好奇之心,面對出席會議中眾多的老外怎會沒有一點緊張的情緒呢,再加上這裡就是群英匯聚的場地,正是一個向前輩們學習、請教的好機會,那便更是會讓談方琳顯得諸多不自在。

幸虧,在她旁邊坐著的老前輩很是和藹可親,他就是世界光遺傳學創始人、2019年沃倫阿爾珀特獎獲得者

吉羅·麥森伯克先生。

上海15歲女生,解世界難題,科學交流會坦言“追星”:別讓我媽看到

在交流的環節當中,談方琳用英語向吉羅教授請教了一個問題,她問了吉蘿教授“認為做課題最重要的個人品質是什麼?”,吉羅教授親切地告訴她:“三不”就是他的訣竅,吉羅教授以愛迪生研究燈泡的艱難歷程來講解這其中所蘊含的道理。

吉羅教授說“對於一個科學工作者來說,最難得的是面對困難和失敗的時候不氣餒、不鬆懈、不喪失自信,要學會調整心態,重新開始”。

這些話使談方琳受到了深刻的啟發,讓他從此明白了科學探索這條道路從來都不是平坦的,但是儘管荊棘叢生,只要堅持不懈努力,披荊斬棘,才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家風決定孩子未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談方琳在獲得連續兩年蟬聯“最年輕科學家”的殊榮之後,央視新媒體直播就曾經有意對談方琳進行一次三十分鐘的專訪,都被談方琳和家長婉言拒絕了這番美意。我想這大概就是受到良好家風教育的結果。

談方琳曾經說過說:“我不喜歡追星,如果非要我追星,我想我追的是科學巨星”。我想,從這句話中就能看出一個孩子的家庭教養吧。

上海15歲女生,解世界難題,科學交流會坦言“追星”:別讓我媽看到

因此在會場上談方琳跟加拿大教授交流的時候有幾個中國記者在場,談方琳才會羞澀地說“剛才的一幕別讓我媽看到了,要不然媽媽又該批評了。”這樣也就很自然的理解了。

談方琳的爸媽雖然都是教師,但是對孩子並沒有那麼嚴厲,循循善誘是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對他們來說,理解孩子比什麼都重要,談方琳的媽媽說“

教給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比一味給孩子增加作業量要好得多”。

我個人覺得談方琳的父母的教育方式非常的正確,只有給孩子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樂觀的學習套態度、熱情的對待生活,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快樂才是父母應該做的。

上海15歲女生,解世界難題,科學交流會坦言“追星”:別讓我媽看到

其實一個良好的家風真的對孩子日後的成長極為重要,然而興趣才激發孩子無限潛能的關鍵,談方琳家長最正確的做法就是讓談方琳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讓她在其中找到了快樂,唯有興趣才是成功的密鑰

。因此才塑造了一個如此優秀的談方琳

談方琳說“堅持做一些數學上的小研究的過程,跟買玩具、吃麥當勞一樣開心”。所以說什麼理想抱負都不如興趣,只有興趣才是力量的源泉,只有興趣才能做到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通過談方琳,我們也會產生很多的感想,其實生活就是這樣,無論你身處怎樣的環境,面對怎樣的困難,始終擁有一顆快樂的心,你就會對你所做的一切有感興趣。進而能夠執著的去堅持,最終贏得果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