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從檔案裡流出的照片:1981年老區的學校


這組照片的拍攝地點是山西省興縣,曾經是晉綏根據地的首府,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和八路軍一二〇師師部所在地,是晉綏邊區政治、軍事、文化中心,時人譽稱“小延安”。這組攝於1981年的影像資料,如實反映了新中國建立三十二年之後這裡的教育及生活境況。興縣中學是地、縣重點學校之一。現有住校起夥學生七百餘名。但因經費短缺,長期以來廚房窄小,破舊,難以更新。圖為興中1981年的學生廚房

全國在1980年基本都恢復了被“文革”中止的初、高中升學考試,各地也因此把最好的學校定為重點中學和重點小學而加以建設。校舍緊缺,沒有活動場地,是興縣中小學校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城內東關小學是地、縣重點學校之一,全校共有19個教學班,944名學生,41名教師,師生人均佔室內外面積1.4平方米,圖為東關小學的一孔作三用的窯洞:走廊,正面小門內為飲水處,左面小門內為教導處。

圖為東關小學三年級班的不規格課桌凳,全校現有600名學生使用這種不規格和破爛的課桌凳。


當年重點小學的狀況,確實大大出乎好多人的意料,當有朋友翻開影集看到此頁時,簡直難以置信,不住地發出嘖嘖之聲,由衷感慨革命老區當年的困窘。圖為城內西關小學的教室。

城內西關小學設在大路旁,院內高低不平,校舍年久失修。為減小噪音,堵塞了教室唯一朝路向陽的窗戶,使室內採光很差,白天也須點著燈上課

城關公社喬家溝小學現有6個教學班,學生199人,教師6名。1981年生產隊負擔3名代辦教師報酬款1497.6元,資助辦學經費250元,兩項共支1747.6元;國家負擔3名代教款1242元。由於長期以來經費缺乏,而隊裡經濟力量有限,學生課桌凳既破爛,又短缺。上圖為喬家溝小學一年級班38名學生擠坐著13套桌凳上課。

上圖為喬家溝小學48名學前生,無桌凳,自帶小凳上課。下圖為學前生自帶的小凳子。

碾坪會村是蔡家會公社一個普通山村,地處興縣西南面紫金山腳下。這裡長期以來生產水平低下,經濟力量薄弱,交通很不方便。碾坪會小學現有兩個教學班,教室借用一戶外流社員的兩孔舊窯洞,這既是教室,又是辦公室,也是男、女兩名教師的宿舍和做飯的地方。房主提出300元錢就賣給隊裡,而隊裡卻是有心買窯,無力付款。圖為碾坪會小學校貌。

圖為碾坪會小學的部分學生。該大隊自1960年以來,吃救濟糧,用救濟款。三中全會以來,糧食可以自給,但穿衣、花錢問題仍未解決。這幅照片,比“希望工程”那幅標誌性的“大眼睛”照片,早了整整十年,不是出自專業攝影師之手,擺拍痕跡也很明顯。照片裡孩子們衣衫襤褸,神情各異,他們有的微笑,有的頑皮,也有的似乎不太情願,尤其那位個頭最高的男孩,皺著眉低著頭,一臉的不痛快,他或許是不想將自己的一身襤褸定格在照片裡吧?

地處深山老林的偏僻山莊——牛家坪,有16戶,8個勞動力,耕地280畝,畝產七八十斤。自1972年幹部、社員掏下一孔土窯洞,割了六套雙人桌凳辦起民辦單人小學以來,先後從外地請過6名教師任教。因這裡窮困,待遇不兌現,教師不安心,學生經常流動,所以全村只有兩人高小畢業。圖為牛家坪民辦小學的學生。孩子們穿著厚厚的棉衣,有的還衣不蔽體,他們腳上的鞋子也都明顯地不合腳,有的乾脆就沒穿鞋子。可孩子的笑容仍是那樣天真可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