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老婆讓我洗碗,一個大男人該洗碗嗎?

天涯明月無情劍


肯定該洗,而且應該天天洗。如果實在不想洗,就像我們小區的王叔一樣幾乎每件衣服人都寫起:我只吃飯,不洗碗。看看抗議成功否?


春暖花開263253306


今天我老婆讓我洗碗,我個大男人該洗碗嗎?在回答這個問題前看了幾十個答案,大多數人說該洗,我覺得大家說得都對,但理由不十分充分,我覺得我很有資格說這件事,因為我已經洗了三十五年碗了!從結婚到現在一直都是我洗碗,你捨得讓你老婆又做飯又洗碗嗎?本來我是想取了老婆就是寵的,什麼都不用做我又做飯又洗碗的,可是做了兩次之後老婆說做得不好吃,她就做飯了,我只能洗碗。其實結婚前在我們家我已經做了好幾年飯了。只要是她做飯幾乎每次吃飯時我都表揚她菜做得好吃,她也挺高興,更樂意做飯了。兒子也說媽做得菜好吃,單位有幾個同事吃過夫人做的菜也都十分讚許,碗也就洗得更多了。如果你不洗碗也不是不行,但你自身要具備不洗碗的條件,比如你是大男人事業有成,錢掙得多可以僱阿姨幹一切家務,或者是你爹媽家有礦可以養著你不幹家務,或者你老婆疼你,死活要寵你別人也沒話可講,如果沒有這些條件還不幹家務那隻能證明一件事:你老婆瞎眼了,找你這麼個不成氣的東西!做這點小事還叫喚怎麼能做大事?跟老婆都計較還有不計劃的事嗎?


劉寶山60


我爸從來不幫我媽,大男人主義,而且都是我媽一手帶大我們的。後來他們離婚了!

現在我媽很幸福,因為我繼父洗碗,我媽做飯,有點不舒服,繼父還會照顧她,我媽說第一次感覺有人關心照顧你的那種感覺,當初她生病我爸不但不照顧還不讓她在城市看醫生,一定要去鄉下,


呵呵呵2002


遇到這樣的事,你就想想,這個家不僅是你老婆一個人的,也是你的家。為什麼男人就不能洗碗呢?我和我老公都工作,我老公的工作比我累多了,但是他也會分擔家務。他說不管我做不做他都會做,這是自己的家啊!所以不是你掙錢了你就可以當大爺,你娶的是媳婦不是保姆!兩個人一起分擔家務可以增進感情。想不通就想想這是你的家!你得管!


清思伴樂


和老公結婚七年了,他洗碗拖地次數兩隻手數的過來,剛結婚時讓他幹活他媽說她大兒子也不會幹家務活,現在她說我管不了她兒子,為了倆孩子先忍著吧,忍不了就罵他一頓,等哪天實在受不了決不回頭,離婚後也絕不再找。


新銳and悅兒


你老婆太過分了 怎麼能讓你洗碗。你一個大男人怎麼能去洗碗 快跟她離婚 然後請個保姆,但你有沒有那個本事請保姆呢?最後求你做個人放過你老婆吧早點離婚讓她去尋找她的良人[微笑]


孑然212406199


你老婆如果讓你餵奶,你說“一個大男人該餵奶嗎”是對的,因為你沒那玩意兒。讓你洗個碗就嗞哇亂叫,還是男人嗎?我們南方男人還做飯做菜呢。換個問題:你老婆讓你摸奶,你還會叫喚嗎?


142383937山風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從你的問題中,我們暫且得到這麼幾個信息:

1.今天洗碗,說明平時做家務不多

2.是老婆讓你洗碗,非情願,非主動

3.覺得大男人做家務很丟臉


很多家庭的常態是:

妻子滿身油汙地做好飯,丈夫跟個大爺似的等著菜上桌

孩子哭得昏天黑地,他卻像耳聾一般,一動不動打遊戲

吃完飯窩在沙發打遊戲、看電視,無論你有多忙,家裡有多亂他都不搭把手.....


"媽媽幹活,父子如山,一動不動”這種典型的家務分配方式,恐怕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很多男人認為男人做家務“不光彩”——“上外頭說去好像是怕女人似的”——可以看出,家務勞動的性別化差別不是簡單地在家庭中可以輕易打破的一種習慣,在背後支持的是關於男性氣質的整體論述。


對此很多寶媽心裡一定在怒吼:“憑什麼所有的家務,都是我一個人來做!”

很多夫妻在走進婚姻以後,經常會為家務事爭吵甚至離婚 


比起婚姻中的巨大災難,日常的瑣碎煩惱更加難以躲避。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一種現象:很多男人總是認為家務事就是女人應該做的。

當一件事,成了你應該做的,他們認為無需去感激。

“女人本來就該多做家務”,有這種想法的男人,他們心裡是怎麼想的?

  • 這些男人其實在做一件事情:他們在把權利帶回家中,他們把一個家當成了爭權奪利的地方。

"我為這個家掙錢了,我功勞最大,我當然有權利歇著了"。

"你靠我養著,你就得聽我的,也得為我服務了。"

他們認為自己是這個家功勞最大的。既然如此,他們也想當然認為自己應該去享受妻子的付出。一旦一個家變成了爭權奪利的地方,也就會充斥著爭吵。


這樣的一個家庭,自然不會是平等的。

丈夫在無形之中把權利帶回家,想控制妻子,因為他是“一家之主”。

當一個家沒了平等,沒了感激,對於另一半來說就是壓迫了。

很多男人認為家務事就應該是女人做的,男人要是做家務也是幫。

這些男人們,犯了一個錯誤:他們把自己從這個家庭中給完全剖離了。

家是兩個人的家,你掙多少錢那是工作上的能力大小,跟你在這個家裡的付出沒太大關係。工作就是工作,家就是家,而不能將二者摻雜。

當你把工作帶入家庭,那也是對另一半的不公平。


比如:丈夫月薪好幾萬,妻子月收入只有四五千。如果丈夫把工作能力帶入家中,他就會覺得妻子掙得少,多做點家務是應該的。他認為自己為這個家付出的更多,那麼妻子就應該多做點家務進行相應的價值補償。

但其實這是不合理的,妻子雖然沒有掙很多錢,但是她為這個家付出了很多,她要照看孩子,她要做飯做家務她也要掙錢養家。做家務難道不是為這個家付出了嗎,可是丈夫呢,儼然成了一個甩手掌櫃。

家是夫妻雙方共同經營的,男人有享受家的權利,就應該承擔責任和義務


如果家裡有的是錢,可以找家政,找保姆,那主要的家務就讓他們承擔了。或者鍛鍊一下孩子,也可以讓孩子做做家務,其實也是因為孩子處在弱勢的地位。幾乎沒有一個孩子會主動地長期承擔家務的。偶爾做一下,倒是有些樂意的。另外還有一種願意承擔家務的,那是因為愛。

如果老婆懷孕了,又沒有親屬可以幫忙,也請不起保姆,這時候大多數男人就會承擔起家務活。這裡當然主要是因為責任,也是一種愛的體現。


  • 長期以來,許多學者在家務勞動分配上持有兩種對立的觀點:“資源爭論理論”認為家務勞動是大家都不願意承擔的勞動,因此它的分配取決於親密伴侶雙方在關係中的權力大小,而金錢則是決定關係中權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收入相對高的一方更可能逃避家務勞動;

  • 而“性別資源理論”則主張男性被社會認為是謀生者的角色,為家庭提供收入是男性的資源,而女性被社會認為是照顧家庭的角色,所以家務勞動是女性的資源,親密關係正是通過雙方的資源交換合作而維繫的。

我們通過揭示家務勞動分配機制的不平等,能夠覺察到性別秩序如何默默地規訓整個社會。而如何反抗它,無疑是我們最亟待回答的問題。


《婦女的力量與社會翻轉》西爾維婭·費代裡奇(Silvia Federici)激昂地指出,家務勞動有償化並不意味著她們只想要錢,其真正目的是拒絕社會為她們構建的理想女性形象。與工人要求更多薪資的鬥爭相反,即使她們得到了工資,她們也不是為了回到家庭中繼續乖乖承擔家務勞動,她們的最終目的是讓原本隱藏在愛與責任背後的勞動顯形,讓社會看到家務勞動同樣是一種有價值的工作,也讓社會看到家務勞動與其他工作一樣,都會對女性的身體與心靈造成巨大的損耗。

只有當社會承認家務勞動不是女性理所應當的免費服務時,家務勞動才不會自然地屬於女性,女性才不用再被無休止的家務所淹沒。

時至今日,男人做家務還是一件新鮮事。或許我們該重複1975年西爾維婭對世界的怒吼:“為什麼我們的替代方案只有這些?什麼樣的鬥爭才能讓我們實現超越?”


只有當一個男人意識到:他對這個家,有著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反倒會更珍惜了。

我們任何時候都是如此,當你對一個家付出很多,你會更珍惜它;倘若你什麼都沒做,你會覺得可有可無,你會意識不到它的重要性。這也是為什麼妻子不要在婚姻裡太過勤快的原因。

男人呢,也需要對自己的行為多反思,去體諒妻子的不容易,體諒妻子的付出,做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感的好男人。

從離婚原因看做家務

洗衣服、做飯、打掃衛生、帶孩子……這些瑣碎的家務,看似不重要,往往能暴露出婚姻的真相。

有不少夫妻,帶孩子、做家務都是女人自己在做,男人很少分擔,甚至會覺得這是應該的。

浙江高級人民法院曾經公佈過一組數據:2018年全省近5萬起的離婚案件中,排在第一位的離婚原因正是“生活瑣事”,佔比為:34.21%。

其次是分居,佔比為30.16%,然後是感情基礎薄弱和家庭暴力,佔比分別為8.63%和8.44%。而“出軌”僅佔了2.51%。


這些數據,基本看出了離婚夫妻的真相:一方任勞任怨多年,積攢了一肚子委屈,另一方卻毫無所知,坦然享受著對方的付出。

有時候瓦解一段婚姻的,並不是一些原則性的矛盾和衝突,而恰恰是平淡生活中的瑣碎小事。

正是應了那句:“細節,可以成就愛情,也可以磨損婚姻”

——END——


六神有主


男人如果沒有那個經濟實力,僱不起保姆,就應該幫媳婦做些家務。不想洗碗就努力賺錢吧!如果沒有能力,又能裝✘那就等著讓媳婦抽你吧!一個人想獲得財富與靈魂的自由,就在於所有時間是不是都在自己的控制範圍之內,沒有自律就沒有自由。可以說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人只能被別人驅使,從而淪為精神與肉體的奴隸。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做事情因為難而做不好的只佔百分之十,而因為懶惰而不成功的佔到百分之九十。

老婆是一盆花,男人把花請回家,需要了解花的習性才能把花養護好。瞭解了習性才能該澆水的時候就澆水,該旱則旱,該修剪就修剪。

自己養的長壽花盛開了,非常漂亮。和朋友們一起分享。


孫老蔫吧


天啦,吃完飯居然讓你洗碗?!你個大男人怎麼能洗碗呢?!你就應該連吃都不要吃,吃什麼飯呀大男人的,吃個飯還要咀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