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其“南北宗”的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加之他当时显赫的政治地位,其书画风格名重当世,并成为清代艺坛的主流。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文集。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明董其昌书白羽扇赋轴》

《明董其昌书白羽扇赋轴》尺寸: 257x83.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写于壬申(1632年)秋,董其昌已经七十八岁高龄,仍然不失一贯的秀逸畅快的节奏,令人觉得余韵无穷。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明董其昌书陆畅诗轴》

《明董其昌书陆畅诗轴》董其昌以草书抄录唐陆畅〈惊雪〉:“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晖。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此作书于绫本上,整体的书写效果与纸本相当不同,墨色的深浅变化较不明显,稍微晕染的性质也让整体线条精致度下滑。相较董其昌纸本书法对于材质与用笔的讲究,绫本的特性让他在书写态度上无须如此精谨,用笔也可以比较率性而不假修饰。无论是书写或是视觉表现上,此作都反映出较多应酬书法的特性。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明董其昌行书卷》

《明董其昌行书卷》天才俊逸,能诗文书画。精于题品。兽画山水,风格清润。分山水画为南北宗。尊南宗为文人画正脉。画风与画论与后世影响颇巨。书法自成一家。初学颜虞,后弃唐书而追魏晋,转学锺王。自谓于率易中的秀色。清代康乾间,备极推崇。影响书坛几代人。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杜甫谒元皇帝诗》

《杜甫谒元皇帝诗》纸本大小52.51*185.27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幅墨迹实为临摹唐代大书法家徐浩所书写的杜少陵诗《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董其昌晚年楷书承颜鲁公圆劲朴厚之风。而我们要知道,在唐代,事实上徐浩的书名要远远超过颜真卿。据说,徐浩曾传授颜真卿以笔法,可谓颜鲁公的老师。那么,董其昌临徐浩的文本,则是其追索笔法的用意了。你看,董其昌写清楚了,他所临的版本“相传为徐季海所书,虽方实圆,脱去虞褚姿媚态,余每临之,此其一也。”董其昌追颜真卿朴厚之书,更往上追溯到徐浩。古人学书,用心之深可鉴。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杜甫谒玄元皇帝庙诗》

《杜甫谒玄元皇帝庙诗》轴洒金笺纸本,行书,181.5*46.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卷为杜甫诗《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摹徐浩所书版本,行书誊写,工整隽秀,颇有颜书之圆劲朴厚之精髓。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楷书勒稿本卷全图》 绢本,横4143cm,纵26.8cm,书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辽宁省博物馆藏。是董其昌亲笔书写的明朝万历皇帝对其父母、妻子封赏的诏书。卷首有乾隆御笔题跋,原收入清宫《石渠宝笈》。董其昌楷书《楷书勒搞本卷》为高丽笺纸乌丝栏格楷书告身二通,装裱成一卷,前段为追封其父董汉儒、母沈氏告身,后段为封董其昌本人及夫人龚氏等告身。前者书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闰八月二十四日,后者书同年同月二十八日,二者仅隔四天。引首有乾隆长题,讲述诰封产生及演变。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紫茄诗卷》

《紫茄诗卷》 长卷,长414厘米、高24.5厘米,清新隽逸、秀美绝伦,然又不乏老辣,虽不能说是董氏极品,但也是其上乘代表作。此卷作品疏朗闲适,轻歌曼舞,是一种典型的文人士大夫不计温饱、寄情翰墨的精神生活写照。此卷《紫茄诗》行草长卷,董其昌落款纪年为“丙子三月望”,也即明崇祯九年(公元 1636年),董其昌已八十二岁高龄,并于这一年的十一月份去世。所以此卷书作实为董其昌之绝笔,弥足珍贵。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行草书罗汉赞书卷(试笔帖)》

《行草书罗汉赞书卷(试笔帖)》纸本,纵31.1厘米,横631.3 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是一幅不经意之作。顾名思义,是在墨研好后,用笔试墨的浓淡、色泽,是处于创作前的一种准备状态。这幅作品为横幅,字的大小参差错落,一行多则三字,少则一字,线条流畅,映带连属,气韵飞动,既有怀素的狂劲,又见二王的韵味。从墨色上看,润泽淋漓、浓淡相宜。董其昌作书追求“古淡”,他说:“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画禅室随笔》)这幅作品便有一种清新淡雅的意境。这幅作品可以说是不刻意工而工之作。

不刻意工而工是指书法家在创作时完全放松自己,去掉功利思想,“陶钧万物,贵在虚静”,心里无任何负担,一任毫端挥洒,正如王静安所说的一种“无我之境”。这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一种境界。试想董其昌在试墨时是一种漫不经心地书写,他把精力放在墨的效果上,心理随墨的有无而律动,正是所谓不刻意工,然而写完之后又十分工。这幅作品具有一种不可重复性,董氏无法再创作出同一作品来,这就是一种意境。如果不是试墨,而是进行创作实践,心里无形中有一种压力,或担心写不好,更过多地考虑“法”,这种纯自然而然的意绪便荡然不存了。董氏的这幅作品也启示我们在书法创作中尽管寻求一种“无我之境”,一种“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境界。

关注工笔小强,后续更新更多作品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