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之後,再無殭屍

右上角點擊關注我的頭條號,不間斷更新電影影評、娛評及影單推薦!精彩永不斷電!

如今喪屍電影在全球範圍內深受歡迎,無論是《生化危機》系列還是16年的《釜山行》都因源於西方的喪屍題材而大受好評。但或許很多人都已經遺忘,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曾崛起過一種電影類型——殭屍。

談起香港殭屍電影,人們立馬會想到林正英所塑造的道長形象和身穿清朝官服,青面獠牙的殭屍,哪怕現在也百看不厭。由此可見,殭屍題材電影在香港電影發展史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縱觀整個香港殭屍電影的發展,可以將其分為三個時期:80年代前的萌芽和發展時期,80年代的黃金時期,90年代至今的沒落時期。


《殭屍》之後,再無殭屍

1985年《殭屍先生》橫空出世,這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將殭屍融入現代社會的電影,在沒有巨星加盟的情況下,橫掃2000萬票房,在當年榮獲第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的諸多獎項,從此開創了香港殭屍片的黃金時代。

但在《殭屍先生》之後出現的殭屍電影都因情節老套,模仿嚴重而飽受爭議,自此,殭屍電影開始逐漸落寞。

1989年林正英為了重振殭屍電影,不計成本,開拓創新,在保留殭屍電影原有的基礎上大膽加入了吸血鬼,推出《一眉道人》,雖為盈利,但因拓寬了新思路,被視為香港殭屍電影的中興之作。

到了90年代初,殭屍電影已經逐漸銷聲匿跡,林正英為了為殭屍題材強行續命,耗盡心血拍攝了《殭屍道長》。

1997年,林正英因肝癌過世,從此以後,香港殭屍電影衰敗至今。

殭屍片只能作為童年的印記,留在我們的回憶裡。

時隔十六年,由新人導演麥浚龍發佈的處女作《殭屍》(又名《七日重生》)在香港上映,引起了無數人腦海中的回憶,它打破了人們腦海中潛意識存在的"殭屍已死"的想法,讓人們不由地對"殭屍復活"感嘆和憧憬。


《殭屍》之後,再無殭屍

甚至豆瓣上有人評價道:"《殭屍》之後,再無殭屍"。

確實,這部香港殭屍電影在新時代最後的輓歌,為每個人心中還沒有做完的殭屍夢輕輕地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影片講述了過期演員錢小豪搬進一幢陰森恐怖的筒子樓後遇到種種靈異的事情,遭遇厲鬼和殭屍,最終和道士阿友聯手打敗殭屍的故事。


《殭屍》之後,再無殭屍

作為一部殭屍題材的恐怖電影,片中不乏糯米、黑狗血、墨斗、符咒等傳統殭屍電影元素,這並不新奇,但巧妙的是,《殭屍》不同於往日的殭屍電影,影片花了更多的筆墨去講述的是殭屍形成的過程:住在筒子樓的第二個道士九叔是一個養小鬼延壽的自私之人,為了續命,他不惜設局殺死老友東叔並煉屍,卻不料被視夫如命的梅姨弄巧成拙,最終使東叔變成了殭屍。

這樣的劇情設計將原本沉浸在老套的故事情節中的觀眾猛地拉進電影,將原本一筆帶過的情節突然放大在你眼前。

這是新時代殭屍電影中的一部崛起片,也是一部致敬片。


《殭屍》之後,再無殭屍

無論是片中《鬼新娘》的經典配樂,或是錢小豪當年拍攝《殭屍先生》時留念的老照片又或是鏡子現女鬼,這些電影中這些微小的細節無疑都是在紀念林正英,紀念當年紅火的香港殭屍電影,但令人驚訝的是,麥浚龍的致敬並非一味地跟隨經典,一味地模仿,而是做出了跨越式的改變,他邀請了數名當年出演殭屍電影的老戲骨出山,同時也邀請了日本恐怖大師清水崇作該片的監製。


《殭屍》之後,再無殭屍

由於有了日本恐怖大師清水崇的參與,《殭屍》做出了一個新的大膽嘗試:在傳統的利用殭屍烘托恐怖氛圍的基礎上,加入了濃濃地日式恐怖電影的味道。無論是電影鏡頭的色調還是劇情發展的刻畫,都能看見日式恐怖的影子。例如孿生女鬼的出現,瘋女人眼中"2442"房間的恐怖場景。但令人歎服的是,日式恐怖的女鬼和香港傳統的殭屍在電影的結構上並沒有發生衝突,反而互相呼應。


《殭屍》之後,再無殭屍

除此之外,導演麥浚龍改變以往做法抓殭屍的套路,改用羅庚製造五行結界,更顯中國傳統的思想。

但最讓人讚歎的無疑是將女鬼和殭屍融為一體的想法,女鬼"有魂無魄",殭屍"有魄無魂",兩者合二為一成為近似無敵的屍鬼。


《殭屍》之後,再無殭屍

這些大大小小的創意每一步都是極具風險的嘗試,但事實證明,麥浚龍成功了,《殭屍》成功了。

影片中的角色的刻畫也是重要的一個點,角色相互對稱,分為兩極,卻有著驚人的相同點。九叔和阿友兩位道士一邪一正,小豪和梅姨也是兩個極端,前者傷害自己,後者傷害他人。甚至就連阿鳳母子和屍鬼組合都有著驚人的相似點,影片利用亦同亦異來塑造人物形象,並利用其矛盾和複雜的情感表現出來。


《殭屍》之後,再無殭屍

這不禁讓我們產生思考《殭屍》這部影片所描述的往生往死的主題:生的人沒有勇氣活下去,死的人卻又被執念賦予了新的生命。

這便是殭屍的產生。

這也是人的執念。

然而導演麥浚龍並沒有在影片中強調誰是善誰是惡,因為它不重要,這就好像在詮釋佛教中所歌頌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善與惡,佛與魔,並非絕對,全因執念。

這也是麥浚龍想要在電影中與觀眾討論的東西。

錢小豪因為對家庭與事業的執念,所以來到筒子樓打算自縊;梅姨因為對愛人東叔的執念,不惜一切助將東叔獲得了"新的生命";九叔因為對生的執念,從而讓他想要借屍續命,最終導致殭屍的煉成;道士阿友因為對祖傳使命的執念,讓他拼盡全力挽回局面。


《殭屍》之後,再無殭屍

執念不存好壞,只存深淺,執念太深,"物極必反",這也是影片所要向世人詮釋的東西。

無論是邏輯還是劇情,這部電影都可以堪稱是登峰造極的境界,細膩的細節,恐怖的氣氛,還有複雜的劇情,無疑給這部電影添了分,一切的塑造彷彿是再向電影界宣誓殭屍片不僅僅只是茶餘飯後的娛樂,同樣的,也可以成為一部完美的電影。

當然,電影中的還有一個細節也值得我們去關注,那就是,錢小豪的兒子去停屍房認領的時候,想起的是一個成年男子的聲音,而不是錢小豪回憶的五、六歲的孩子的聲音,這同樣寓意著,錢小豪內心的一種麻木,他只願意把兒子最好的記憶留在心中,這無疑再一次加強了電影中悲劇的情感。

電影的點睛之筆無疑是最後的片段:錢小豪拎著行李箱再一次回到了筒子樓,也依次遇見了之前的排擋夥計,只不過大家都只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住戶而已,他也成功的自縊了,沒人阻止他。


《殭屍》之後,再無殭屍

殭屍之戰只是他的臆想,這個失落的中年人在吊頸的一霎那,以之前瞥見的人物為配角、以令自己風光一時的殭屍片為藍圖,迅速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出血戰殭屍的戲碼,為其平淡失敗的人生,畫上悲壯的句號。


《殭屍》之後,再無殭屍

在電影開頭的橋段,錢小豪一身快要乾裂的泥漿,躺在地上,望著天空,說下了這麼一段臺詞,"我十三歲離開老家,十六歲第一次做男主角,拍過好多戲,到了今日,我只能說全部都是為了生活。但是估都估不到,浮浮沉沉這麼多年,最後還是要回來這裡。好多人說電影世界好荒謬,原來人生比電影荒謬得多……"

確實,對錢小豪而言,他的人生就好像上天與他開了個玩笑。他隨著殭屍片的雄起慢慢火起來,也隨著殭屍片的落寞而慢慢隕落,在電影中,他自殺前唯一的執念就是自己的事業和妻兒。在現實中,他的生涯際遇並不如意,最終也落得個妻離子散的下場。

正如電影中,他進入"2442"房間後第一件事就是掛起了自己曾出演的殭屍裝的衣服,還有一身戎裝——這身戎裝是他所扮演的和李連杰一起拍的《太極張三丰》中的董天寶穿的。這些都是他幾乎半世半世的榮耀。


《殭屍》之後,再無殭屍

也正如電影中最後的片段,他沒有掙扎沒有懊悔,因為他明白,時代已不是那個時代,抓殭屍的道長也已經離世,殭屍電影已經謝幕。

所幸,在殭屍電影未完的末章中,出現了這樣一部為其續寫的輓歌,這份欣慰和驚喜將永遠留在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