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寄生虫》不配拿最佳影片的,你误解了奥斯卡

今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无疑是韩国黑色喜剧电影——《寄生虫》。该片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国际影片以及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是影史唯一一部获此殊荣的外语片。


说《寄生虫》不配拿最佳影片的,你误解了奥斯卡

这个消息一出,网上评价两极分化,有说实至名归的,也有说不配的。

我们知道,知名演员陈冲在接受采访时表明自己把票投给了《1917》。社交媒体上也有一些影视大V,直言不讳地表示从质量上而言《寄生虫》确实过誉了。


说《寄生虫》不配拿最佳影片的,你误解了奥斯卡


说《寄生虫》不配拿最佳影片的,你误解了奥斯卡


从故事上看,《寄生虫》确实存在一些逻辑漏洞,但它既然能获得奥斯卡四项大奖的原因,按照存在即合理的原则,就必定有其中的道理。《寄生虫》为什么能获奖呢?

拥有84万粉的影视大V“影评老大爷暗夜骑士”就提出一种可能:

《爱尔兰人》和《1917》分掉了太多美国票,而奥斯卡学院今年邀请的842位新会员评委,有39%来自美国之外的国家,暂时只能这么解释了。


说《寄生虫》不配拿最佳影片的,你误解了奥斯卡

这种说法获得一些赞同,但仔细一想还是不科学。我们知道,奥斯卡的评选规则是这样的,要想获奖需经过两轮投票:第一轮是提名投票,奥斯卡学院下属各部门负责提名,获得提名的影片将在学院本部轮流放映,观后,学院所有会员进行第二轮投票,以得票的多少决定影片是否获奖。

奥斯卡学院的学员是不断增加的,每年都会加入新血液。以前学员以美国人为主,从2016年开始,奥斯卡在邀请评委时更加注重多元化、国际化,在2019年7月新加入的842名成员中,就有39%来自美国以外地区。

奥斯卡学院成员的多元国际化是好事,但这不能作为《寄生虫》获奖的解释,因为在新血液加入之前,奥斯卡那七千多名旧成员还是以美国人为多,再说了,新成员当中那来自美国以外地区的39%以欧洲人为多,他们为什么支持一部亚洲电影?


说《寄生虫》不配拿最佳影片的,你误解了奥斯卡

其实,从奥斯卡这种会员制的评奖机制就可以看出来,质量好的电影并不一定能获奖,除了质量好,还需要知名度够广,这样才能让更多奥斯卡学院会员看到,获得提名。另外从奥斯卡历年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电影也可以看出来,能获得提名的电影都具有一定名气了。

2019最佳影片提名:《寄生虫》《极速车王》《爱尔兰人》《乔乔的异想世界》《小丑》《小妇人》《婚姻故事》《1917》《好莱坞往事》

2018最佳影片提名:《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三块广告牌》《逃出绝命镇》《伯德小姐》《魅影缝匠》《华盛顿邮报》《至暗时刻》《敦刻尔克》《水形物语》

换句话说,能够做到商业性与文艺性相平衡的电影更容易获奖。电影商业性太强容易没内涵,文艺性太强则容易冷门,那些大多数人觉得好的,才是奥斯卡好电影。


说《寄生虫》不配拿最佳影片的,你误解了奥斯卡

至于《寄生虫》为何能得到这么多美国观众的喜爱,我想和导演的运作脱不开干系。实际上导演早就下好一盘大棋,近半年来他频频在美国露面,包括接受《大西洋杂志》、《GQ》、《时代杂志》、《浮华世界》等知名媒体的采访,还登上了美国知名脱口秀节目《吉米A咖秀》。

就连《寄生虫》的推特,都在推特上面形成了一定影响力,通过发布一些嘲讽味很足的博文,吸取大批粉丝。


说《寄生虫》不配拿最佳影片的,你误解了奥斯卡

本身质量够好,加上公关够好,这就难怪《寄生虫》能获得奥斯卡四项大奖了!对于《寄生虫》此次获奖,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