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南疆止步于两广云南,没有拓展到南亚地区?

亘古怀念说史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做事总是以利益为重。

中国古代最喜欢西域,只要强盛的王朝都会把西域牢牢掌控在手里即使三国时期,曹魏仍然经营着西域,范围包括今天新疆以及中亚许多国家。

更别说我们历史上引以为傲的汉唐盛世,汉朝开创了丝绸之路,把西域纳入中国版图。唐朝更是在西边开疆扩土,一度与阿拉伯帝国发生接触,争夺中亚霸权。直到唐玄宗后期腐败,高仙芝在与大食的战争中失败,唐朝才退出中亚。

后来唐朝发生安史之乱,无法在经营西域,西域被吐蕃所占,后来西域又被阿拉伯东扩影响影响,才有了如今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状况,西域在唐朝是信仰佛教的,所谓西域三十六佛国。

中原王朝这么喜欢玩西域扩张,是因为这里有一条黄金路_丝绸之路。

通过丝绸之路可以和中亚,西亚,非洲,欧洲进行贸易往来,获取丰厚利润。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不喜欢往南扩呢?

首先我们看看南边的越南。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公元前214年,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今日的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骆越)归属于象郡管理。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改称“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广州。越南中北部成为南越国的一部份。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国各朝代(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的直属领土,越南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北属时期”或“郡县时代”。

东汉末年(公元192年),今越南中部的占族人区连杀死汉朝的日南郡象林县令,占据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区,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林邑国(后称占婆国),与东汉以顺化为界。隋朝时被隋炀帝派兵灭国,置三郡,唐朝时复国,与中国以横山为界。1190年至1220年,占婆被真腊占领,后复国。

再来看看南亚大国印度。

中国和印度有喜马拉雅山脉作为天然屏障,两国历史上从来井水不犯河水。

往东南亚到印度全是原始森林,当时中国都还没有征服这些地区,这些地区比较湿热,病毒多,中原人忍受不了。

往新疆过去要经过帕米尔高原以及青藏高原等,大致是唐朝和尚玄奘所走的路线,人家可是走了十几年,军队哪有能力支持这样的征服。

再说印度并没有中国王朝看上的东西,虽然它确实土地肥沃,但是古代中国自许天朝物产丰富,根本看不上印度。

中国对印度开疆扩土发生在元朝,忽必烈统一全中国,征服越南等地后,看上了印度这块肥肉。但是出师不利,当他们到达印度时,听到了狮子的叫声。中国没有狮子,更别说蒙古。忽必烈害怕,就问大臣。宰相看着战争民不聊生,早就不想打仗,因此和忽必烈说这是天意,上天不人攻打印度,因此回朝。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向南扩充疆域主要是利益关系以及自然环境。

云南历史上独立过好多年,有南诏,大理段氏等国,即使被中原统一,也仍然保留土司制度,许多大土司拥兵自重,在内部实行奴隶制,中原王朝很难实现直接统治。

再说广东以及海南,在古代中国看起来就是流放罪人的地方,苏东坡就被贬到黄州,即今天海南,在当时到这些地方十分荒凉,而且传染病多,死亡风险高。





珞珈山下话青史


翻开我国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国南方的疆域几乎定在了云南,再远一点也就定在了今天缅甸的位置,而北方的疆域确是在不断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地理位置

首先,东南亚的国家在现代之前几乎是一直视我国为宗主国,而我国古代的大一统一般都是重视名声的,所以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对东南亚动兵。其次就是战略重心,我国的战略重心一直都是在北方,因为游牧民族的原因,我国古代王朝一直将兵力投入到北方之中,任何王朝的统治能力都是有限的,并且进入东南亚地区只有两条路,一是水路,二是自云贵高原进入。即便进入以后,也会因为热带雨林的原因导致水土不服,所以古代王朝没必要对已经称臣纳贡的国家动用武力。

疟疾

我国封建王朝的兵力主要由北方人组成,而南方多瘴气,更别提热带的东南亚了,在那个未开化的年代,去了就得病。在古代,一个感冒都有可能要了一群人的命。

根据史料记载,唐朝进攻南诏时率领了70万士兵,最后三分之二还没打仗就因为疟疾而死,连大将都被抓了。

《孙子兵法》早就写过:“军无大疫,是谓必胜”。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疫病对军队的影响有多大。即便到了现代,中国远征军也因为热带气候的原因导致失败。麦克阿瑟也曾说过自己的士兵三分之一得了疟疾,三分之一照顾得了疟疾的人,只有三分之一能战斗。

经济价值

我国幅员辽阔,在现代之前一直都是世界领先者,而东南亚在当时被我国视为蛮夷之地。这就好比一个亿万富翁根本不会看的上需要耗费百万才能得到价值十万的回报。

而且东南亚在我国以农耕为主的时代根本没有利用价值,再加上当时的人们对海洋文化没有太多了解,觉得东南亚也没有战略意义。

总的话说,在古代我国需要重点对付游牧民族,没精力管东南亚。东南亚一直称臣,没有名号去大。东南亚的经济价值对古代中国没有意义。


调侃历史


中国疆域止步于云南两广既有历史原因,也因客观条件限制。

华夏起于北方的黄河流域,中国古代多以北方为重心,逐鹿中原,定鼎九州,湖南都是南蛮之地,遑论岭南了,往西南发展实在鞭长莫及,不是优选,所以无心于此。古代西与北两个方向都存在游牧民族的巨大边患,备边除患是当务之急,所以往往无力南拓。

秦南并百越,收两广,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也是最大的一次南拓。

秦攻百越之战,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发动南征的战争,该战是秦朝统一战争中最艰难激烈一仗。秦统一六国后,集全国力量发兵五十万为五军,开始南征百越。秦始皇发动对百越的战争共有三次,统称为“秦始皇三征岭南”。三次战争之中最重要和最惨烈的是第一次战争。战争从公元前219年始至公元前214年结束,共历时五年。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率领五十多万大军分五路南下攻击闽浙与岭南,出兵当年就攻下闽浙,攻广西遭到瓯雒军袭击而大败,公元前218年左右,尉屠睢军进今广西桂林一带,遭到两广越人夜袭,伤亡数十万,尉屠睢战死。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军在任嚣和赵佗的率领下攻击岭南,该战使百越之地纳入了秦的版图,秦始皇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赵佗攻瓯骆地区。

云贵地区于汉时基本纳入版图,但统治极不牢固,时反时叛,是一种事实上的羁系状态。唐朝时随着南诏的兴起,到中唐事实上失去对云南的控制,宋时属大理国。元灭大理国,设云南行省,开始改土归流。

云南真正纳入中国版图是明朝时期。

1381年,朱元璋命令傅友德、蓝玉、沐英率领30万大军南征云南。第二年,云南梁王和大理段氏战败。于是明朝在云南设置了云南布政使司、云南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明朝时期的云南在元朝的基础之上继续推进“改土归流”,朱元璋实行了“移民实滇,开发生产”的政策,使得云南大部分地区和内地相差不大了。

元朝占据云南后,还将势力范围伸向缅甸、老挝和泰国北部,在这里设置了大量的土司机构。明朝建立后,继续元朝对这些土司的册封,经过不断的演化,这些土司形成了“三宣六慰”,在名义上归属于云南都司来控制。不过实际上,明朝对三宣六慰的控制基本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派遣军队驻守。明朝后期,缅甸、泰国等统一,这些“三宣六慰”在名义上也撤销了。

再来看看贵州。贵州从明朝以来的改土归流最终在清雍正时期基本完成,贵州成为了汉地十八省之一。

综上所述,最迟到清雍正时,云贵高原才彻彻底底的成为汉地,如果说云南是彩云之南,那东南亚中南半岛只能是梦中之南了,中华之鞭实在无法达到。

以上说的是历史因由,再来说说现实客观条件。

先说说云南地形。

云南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属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8.64%。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西部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险峻,形成奇异、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云南省地跨长江、珠江、元江、澜沧江、怒江、大盈江6大水系,云南还有是中国最密集的山脉,横断山脉横贯其中,一山接一山,高山深谷随处可见。所以从内地集结兵力物资跨云南而征中南半岛实在是让人望而却步,从抗日时期中国的国际生命线滇缅公路之艰难困苦可见一般。后来日军占领了缅甸,但始终无法从云南攻入中国。古代中国以云贵为基地南征也不可能,云贵历来是贫瘠瘴疠之地,山穷水恶民蛮,民不附,地无产,能稳定当地就不错了。再者中南半岛属热带雨林,曹操大军南下东吴都水土不服,遑论此地了,美国越战尚陷泥沼而不能自拔。

东南亚的中南半岛无法征伐,那南亚的印度半岛呢?这个问题更简单了,看看地形图就明白了,古中国与印度半岛间横亘着青藏高原,这在古代是无法逾越的。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帝国与大唐缠战几百年不落下风。西藏纳入版图是在元朝时间,到清朝才实现对西藏的直接管理,真正纳入版图。









雁77


首先说,中国古代是农耕民族,有耕地就可以生活下去。直至今天,农村人对进城谋生的,也有看法,觉得进城谋生不靠谱,种几亩地心里踏实。

所以自古以来就是,得中原者得天下!

至于南亚,在古人看来就是荒蛮之地,丛山峻岭,耕地稀缺,没有占有的欲望。假如岭南和东南亚是一马平川,土地肥沃,那么,一代雄主秦始皇就把触角伸过去了,早就成为了大秦朝的一个郡了。

南亚以及我国的沿海,就是因为航海事业的兴起,才发展起来的。上海原来不就是一个苦水沿边的地方吗?天津、广州等等,如果没有海上交易,不就是海边的小渔港吗?至于南亚君王们更是看不上眼了。

为什么黄河是母亲河呢?就因为黄河带来了平原,带来了沃土,带来了农耕民族赖以生存的土地。于是南蛮北狄,西戎东夷,对中原地区,羡慕的要命。

所以古代无论国家多么强大时,都没有占领南亚。


漫谭文史


我国是农耕民族,祖先就生活在中原一带,即长江黄河流域。下面从地理,军事,经济,气候方面一一说明没开拓到东南亚的原因。首先在海洋文明兴起以前,中原王朝的威胁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蒙古历来是打击对象。东南亚一带属热带雨林气侯多瘴气,古时是流发犯人所在地,不易农耕,中原王朝看不上。历史上,越南及东南亚一带一直是我国藩属国。








a家和万事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