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上的一場“偽音樂節”,在雲蹦迪外還帶來了一些啟示

B站上的一場“偽音樂節”,在雲蹦迪外還帶來了一些啟示


文| 林不二子


雲蹦迪,想一想就覺得不夠帶勁的體驗,在這個受疫情影響的假期卻顯得不同起來。


在2月3日,摩登天空與B站合作開啟“宅草莓不是音樂節”試播後,看著屏幕“雲蹦迪”逐漸成了年輕音樂愛好者們的新選擇。當然,正如名字那樣“宅草莓”並不是真正的音樂節,而是一場於B站上從下午延續到晚間的直播,其把去年草莓音樂節現場內容與音樂人自制“宅視頻”混合的想法,倒是讓這場偽音樂節有了更多的趣味。


如果簡單理解,“宅草莓”是一個為了在疫情期間緩解人們焦慮的線上活動,但透過這個直播,也讓讀娛君想到了關於音樂人自我宣傳的更多可能性。


迪也可以雲著蹦


在摩登天空和B站行動之前,就有樂迷自發的搞起了“雲音樂節”。


據自媒體北方公園NorthPark信息,在春節假期,一些熱愛音樂演出的人聚在一個名為“24小時搖滾聚會”的微信群中,大家在群裡分享自己錄下的現場演出視頻,逐漸湊成了相當豐富的音樂拼盤。而在有人扮演“酒保”有人負責“檢票”的組織化後,視頻內容的播放平臺也發生了轉變,從微信群走到了B站直播間,開啟了專屬於這個假期的“2020臥室POGO雲音樂節”。


B站上的一場“偽音樂節”,在雲蹦迪外還帶來了一些啟示


有意思的是,這場“臥室雲音樂節”的組織者想得非常周到,所有播放的音樂節現場視頻都得到了樂隊授權,而且這次直播產生的收益也都會以抽獎的方式反還給樂迷,真體現了樂迷們的自我創造力和組織能力。


也有可能是受到了“臥室雲音樂節”的啟發,帶動了“官方”的親自下場,從2月4日開始,“宅草莓不是音樂節”在B站開啟了連續4日的直播,直播期間最高人氣達到27萬。


當然,“宅草莓”和樂迷自發的“雲音樂節”還有一些不同,除了播出內容中有2019年草莓音樂節的現場視頻外,還有音樂人們在家錄製的視頻內容,且內容編排也值得回味。下午播放的演出現場是白天內容,晚上播放的演出現場則是天黑後內容,到了飯點也有在家做菜的樂隊“宅視頻”,聽音樂的同時還有了更強代入感,這也成了“宅草莓”的一個趣味點。


B站上的一場“偽音樂節”,在雲蹦迪外還帶來了一些啟示


不過,更讓讀娛君關注的還是“宅草莓”中“宅視頻”的部分。


在這些音樂人、樂隊自制內容中,其實並不都是音樂表演,音樂人大喜教理髮,阿肆展示了新歌Demo後還在家裡教跳舞,再循環樂隊用Switch玩跳舞遊戲,宋冬野給大家表演“吃播”。這些視頻讓樂迷雲蹦迪之後還能看到音樂人們的宅日子,真正實現了樂迷和音樂人的同步宅,這可能也是“宅草莓”作為音樂節線上直播的一個創新點。


B站上的一場“偽音樂節”,在雲蹦迪外還帶來了一些啟示

B站上的一場“偽音樂節”,在雲蹦迪外還帶來了一些啟示


短內容應該為音樂人加分


這次的“宅草莓不是音樂節”可以說是一個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在沒有疫情這樣的影響因素下,讓現場愛好者留在家裡線上看演出,是相當不現實的一件事,不過“宅視頻”內容倒是不一樣的。


就在這次“宅草莓”開播前,新褲子樂隊的彭磊早就在微博上搞起了“每日一歌”,每天都會發一個自己唱歌的短視頻,新歌老歌大放送,再加上偶爾會回應粉絲們的“點播”,在這段難過的日子裡確實帶給粉絲們很多的快樂。


B站上的一場“偽音樂節”,在雲蹦迪外還帶來了一些啟示


雖然像彭磊這樣每天一次的“營業”頻率也是特殊時期的行為,但其實如果把視頻發佈的頻率降低,進行日常化的視頻內容互動,確實是音樂人們尤其是獨立音樂人群體與外界溝通的良好方式。


現在,各大數字音樂平臺都支持音樂人發自制視頻,只不過大部分發布的內容都不夠“接地氣”,要麼是新歌的MV視頻,要麼是新歌的彈唱,基本都是宣傳意識為主要驅動力,同時加上數字音樂平臺本身的用戶群體,也都是樂迷更願意在聽歌外看一看視頻內容,這也就意味著現階段音樂人的自發視頻內容往往只能引起現有粉絲群體的主意。


但是,如果音樂人們像這次“宅草莓”中的“宅視頻”部分那樣,日常發一發自己在家的動態,或唱唱歌聊新Demo,或記錄一下錄歌時的狀態,這些更貼近音樂人本身的視頻內容,或許就能更加吸引非粉絲群體的目光。


在這方面,可以看看二手玫瑰的主唱樑龍。自去年開始,樑龍多了一個新身份,在音樂人之外也成了網友口中的“美妝博主”,在微博上發佈自己的美妝視頻,用各種口紅色號與妝容搭配吸引了一批新年輕粉絲,這其實就是音樂人利用視頻內容真正打開自我宣傳的思路。


B站上的一場“偽音樂節”,在雲蹦迪外還帶來了一些啟示


音樂人最主要的對外身份與音樂相關,但同時音樂人也是個普通人,在演員、偶像們都利用視頻內容進一步擴大影響力的時候,音樂人群體也可以藉助短視頻與外界溝通。尤其是,在短視頻越來越從娛樂化走向娛樂+資訊化的當下,短視頻內容也不需要足夠精緻才能被看到,只要是真誠的交流與分享,就總能引起某些人的注意與共鳴。


音樂人們還不考慮重視起視頻內容嗎?


哪裡會成為音樂人視頻內容的爆發地?


說到音樂人發佈自己的視頻內容,就需要考慮到適合的發佈平臺。正如前文所說,因為數字音樂平臺最主要的功能,以及用戶屬性和用戶們的使用習慣,讓讀娛君認為,如果音樂人想要藉助視頻內容進行自我宣傳從而吸引新粉,數字音樂平臺並不是最優解。


從目前情況來看,最先吸引音樂人發佈視頻內容的平臺,一個是微博,一個是抖音。


微博是當下明星藝人與粉絲交流的最主要平臺之一,這與微博多年來的社交積累與自我功能調整有關。如果藝人有想要與粉絲簡單溝通的想法,微博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渠道,文字、圖片、視頻、直播多種形式,都能承載藝人想要表達的內容,且評論區的互動也能快速收到粉絲反饋。


但是,微博有一個吸引新粉的難點在於,這個公共廣場太大了,除了熱搜之外,用戶每天刷關注博主的內容就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很難去發現新的博主,這會成為音樂人尤其是新生獨立音樂人,吸引粉絲併成長的一個難點。


那麼我們再看看抖音,作為與音樂相關性非常緊密的短視頻平臺,音樂人在其上發佈自己的視頻內容,確實有更多可能被潛在粉絲髮現,畢竟其能夠根據用戶的興趣進行推薦,如果是對音樂感興趣的用戶,是可能看到音樂人發佈內容的。


不過,抖音也存在一個對音樂人不太友好的一點,就是平臺屬性過於娛樂化。如果音樂人們發佈的內容娛樂性較強,會有不錯的成效,但如果有更多想要表達的,就會難免出現用戶預期與視頻初心的相悖。樑龍在抖音上發佈二手玫瑰新歌的短視頻,其下的評論大部分都在討論髮量的多少,但在B站上的同一個視頻,雖然評論區也有聊髮量的,但彈幕中更多的還是在說音樂本身,這其實就是平臺屬性帶來的用戶反饋差異。


B站上的一場“偽音樂節”,在雲蹦迪外還帶來了一些啟示


說到這裡,其實也就引出了讀娛君相對看好的平臺——B站。從去年開始,B站對外強調自身在音樂領域的積累,從推出“音樂星計劃”“音樂UP主培養計劃”,到今年與QQ音樂達成合作,其正在不斷加強對平臺上音樂內容的扶持,這其實就讓音樂人發佈自制視頻有了一個基礎土壤。


同時,B站上簇擁著大量年輕用戶,他們的喜好非常豐富,遊戲、動漫、音樂、美食等等,每一個用戶都可能流竄於多個圈子,音樂人的生活化Vlog也可以在生活區“大放異彩”,從而吸引觀看者成為自己的音樂粉,這一定對於藉助視頻內容自我宣傳的音樂人群體非常友好。


大部分專心創作的音樂人,並不一定喜歡過度娛樂化,但展現生活創作中的一面,或許並不難。在短視頻越來越成為大眾休閒娛樂的主要形式時,音樂人群體如果還停留在只用音樂交流,可能難免就會被時代留在原地。


這一次的“宅草莓不是音樂節”直播,雖然只存在了4天,但也不妨會成為音樂人們利用視頻自我宣傳的一個啟發,視頻時代已經到來,音樂也應該跟著前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