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色彩美學、現實隱喻、字幕技巧解讀動畫電影《犬之島》的魅力

看到是一部動畫電影,很多人可能認為是給孩子看的卡通故事,但若從多維度解讀,就能深入體會這部電影的魅力。


前言:2018年上映的《犬之島》是一部定格動畫電影,定格電影動畫是通過將畫面一幀幀地拍下來,使之能夠連續放映,畫面中所有人物通常用黏木偶進行製作。

雖然這部電影在國內上映後的票房反響一般,但當我看到執導這部電影的導演是著名“鬼才”韋斯·安德森時,我就覺得不能錯過。

2010年,韋斯·安德森的首部動畫作品《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榮獲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四年後,《布達佩斯大飯店》在2014年入圍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等9項大獎。又一個四年過去,《犬之島》這部電影依然延續了韋斯·安德森的碩碩戰果榮獲第68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故事發生在一個虛構的日本城市長崎,狗狗的數量在城市中逐漸飽和,導致犬流感爆發。長崎市市長小林為了安撫民心,贏得選舉勝利,下令將所有狗驅逐到遠離本土的垃圾島上,所以垃圾島也被叫做“犬之島”。12歲的小男孩阿塔利的愛犬點點也被強行帶走。阿塔利為了救出陪伴自己的點點,駕駛著小飛機闖入犬之島。在另外五隻狗的幫助下,小男孩開啟了一段營救之旅。最終,小男孩成功阻止了市長小林的滅犬行動,被困島上的狗狗們都重返自由。

雖然這是一部動畫片,也沒有錯綜複雜的故事線,但影片精美的畫面和其背後反映的深刻意義,我都強烈推薦成人觀看。如果僅從故事內容解讀此片,我想很難去深刻體味到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會結合電影的故事情節和導演韋斯·安德森的風格,從“色彩美學、現實隱喻、字幕技巧”三個方面為大家層層剖析:

  • 色彩美學:用色彩喚起情緒,凸顯人物的鮮明個性
  • 現實隱喻:戰爭的殘酷,強權和奴性並行,專制碾壓民主
  • 字幕技巧:巧妙運用翻譯和字幕,更生動地講故事
從色彩美學、現實隱喻、字幕技巧解讀動畫電影《犬之島》的魅力

色彩美學:用色彩喚起情緒,凸顯人物的鮮明個性

熟知導演韋斯·安德森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帶有鮮明的個人特色。只要坐在電影院看上十分鐘,你就能立馬感受到他獨樹一幟的風格:電影運用誇張的配色、高飽和度的顏色和明亮的光線,擅長營造令人窒息的絕美畫面,讓我們彷彿置身夢境。比如《布達佩斯大飯店》開場滿屏的粉紅色,充滿著童話般的少女心。《穿越大吉嶺》中藍黃紅三種色彩充斥,每一幀都像是一張時尚雜誌的封面。

但這次在《犬之島》中,韋斯·安德森一改往日風格,沒有渲染大塊鮮明的顏色給我們強烈的視覺衝擊,反而全片都籠罩在一種暗色的、更為寫實的單色風格中,顏色基調稍顯枯燥單調。這些並非是導演的無意之舉,每一幀色彩的不同運用其實都包含著獨特的用意。下面我分兩個方面為大家解讀:

①喚起觀眾的情緒

根據色彩心理學:不同波長的光作用於人的視覺器官產生色感時,會勾起人類潛意識中對這個色彩的印象產生聯想,從而導致帶有情感的心理活動。

不同色彩會對人的情緒產生不同的影響。而特效畫面及色彩運用,在調動觀眾情緒上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部電影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就在於能否使觀眾置感同身受,身臨其境,感受角色之感受,體會角色之體會。

在垃圾島上,整個小島都是大片的棕色、白色、灰色和黑色。這些平凡暗淡的顏色,將整個垃圾島渲染得毫無生機,希望泯滅,儼然一座“死亡之島”。大片的土黃、土灰色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美國西部牛仔片中的經典場景,彷彿置身在沒有邊界的沙漠之中,吞噬著一切。導演安德森竭力向我們展示,垃圾島就是一個無情之地,充滿著絕望。

從色彩美學、現實隱喻、字幕技巧解讀動畫電影《犬之島》的魅力

②凸顯角色鮮明的個性特色

在電影中,除了單調的主色外,安德森在刻畫人物性格時運用了非常鮮明的顏色,去中和整個電影的低飽和度。

首先是紅色和黃色,紅色用以刻畫小林市長的專政獨裁,黃色用以表達小男孩阿塔利的積極樂觀。

紅色和黃色這兩種顏色都帶有很強的情感性。例如,當我們看到紅色,我們通常會聯想到力量、權威、慾望、憤怒、暴力等等。而黃色則常常和快樂、積極、誠實、忠誠關聯在一起。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伴隨著小林市長的畫面總是壓制性的紅色,這代表著他的專政獨裁,和意圖控制一切的慾望。而與之相反,影片中作為拯救一切的英雄阿塔利,代表的則是一種希望和和平,暗示了他可以解救狗狗們,拯救長崎市。

從色彩美學、現實隱喻、字幕技巧解讀動畫電影《犬之島》的魅力

其次是白色,我們通常會將白色和純潔、乾淨聯繫在一起。故事的主人公阿塔利穿著白色的衣服,乘著白色的小飛機出現。研發解救犬流感的科學家們,也都穿著純白的衣服,在潔白無瑕的實驗室操作,這也預示著狗狗們終將獲得自由,被解救出來。

最後,和小男孩阿塔利在一起的五隻狗,首領、國王、君主、老闆、公爵,不同的顏色其實也代表著他們迥然不同的個性。比如,相比另外四隻較淡的毛髮,首領是純黑色。所以當另外四隻狗狗都對小男孩俯首稱臣時,只有首領對毫不在意,放蕩不羈,不願臣服。直到最後,首領被阿塔利洗乾淨,才恢復原本白色的毛髮。這也代表著首領從之前的自由獨立,到俯首稱臣的轉變。

安德森對色彩的運用已經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相較於其他電影,讓我在觀看過程中,更容易被調動情緒,也更能充分理解每個角色鮮明的個性特點。這也讓這部動畫片,從成堆的廉價、商業片中脫穎而出,超越了作為消磨時間的娛樂工具,成為一部真正的藝術品。

從色彩美學、現實隱喻、字幕技巧解讀動畫電影《犬之島》的魅力

現實隱喻:戰爭的殘酷,強權和奴性並行,專制碾壓民主

作為最具影響力的三大國際電影節之一,柏林電影節所具備的政治色彩最為強烈。而《犬之島》又是作為柏林電影節首部擔任開幕片的動畫電影,這讓我們在欣賞和解讀時,就很難忽視電影背後隱含的政治意味。所以在看這部動畫電影時,我們勢必不能簡單地將人看作人,將狗看作狗,每個角色背後可能都隱喻著更深層次的現實生活。

那麼在這部電影中,我們可以讀出導演的哪些影射呢?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是對歷史的隱喻:動盪的時代,殘酷的戰爭

電影開篇,小男孩阿塔利飛到垃圾島後飛機墜落,天空升起一團灰色的蘑菇雲,讓我不得不聯想到歷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5年,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放了一顆原子彈,天空同樣升起了巨大的蘑菇雲。而這裡隨飛機墜落的小男孩,是不是也代表著美國那顆名叫“小男孩”(Little Boy)的原子彈呢?同樣,電影故事雖說是發生在一個叫長崎的虛構城市,但這個長崎和二戰時美國第二顆原子彈的投放地長崎,在日語裡有一樣的發音。而狗狗們在垃圾島上吃著腐爛的食物,跟當初戰爭時,處於水深火熱的平民百姓如出一轍。

從色彩美學、現實隱喻、字幕技巧解讀動畫電影《犬之島》的魅力

第二,是對強權和奴性的隱喻:奴性總是伴隨強權出現。奴性有多重,強權就有多強

為何這部電影的主角是狗,而不是貓呢?我們常說: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也常會用“忠犬”這樣的詞來形容一條狗的秉性。因為相比其他動物,狗更服從人類的命令,更聽話,更忠誠。但這種忠誠,其實就是動物的奴性和人類的強權。

剛遇到小男孩的狗狗首領,還是一個桀驁不馴,不屑於保護人類,對命令絕不服從的獨立自由靈魂。但最終首領也沒有抵抗住潛意識中的奴性,在小男孩狗糧和泡泡浴的軟硬兼施下,他就逐漸放下了自己的原則,心甘情願地成為一條忠誠的護衛犬。

阿塔利來到垃圾島,看似是來拯救狗狗們,其實也是為了進一步統治他們。在和首領單獨相處的過程中,阿塔利就多次想要馴服首領,將棍子扔出去,強勢地命令首領幫自己撿回來。在成功馴服了五隻狗狗之後,他要求狗狗向他宣誓忠誠,並說:“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我的狗了”。看似溫暖的畫面,卻令我感到異常殘酷。這根本就不是擁有與被擁有,這是征服與被征服。阿塔利在宣佈自己的控制權。影片的結局也揭示了,最後小男孩將點點從垃圾島帶回來,但卻將他軟禁起來,就是避免他再次領導其他的狗反抗自己的政權。

無論阿塔利最終在市政廳演講時,如何表達狗是我們最好的朋友,我會好好對待狗,他這一切的背後都是冷冰冰的支配,贏得狗心不過是為了實現政治目的。所以人和狗的關係並不是朋友,而是典型的君主大臣、主任奴僕的關係。

從色彩美學、現實隱喻、字幕技巧解讀動畫電影《犬之島》的魅力

第三、是對專政統治的隱喻:在專制下,真正的民主從來沒有存在過

阿塔利最終打敗殘暴的小林市長後,成為了新的領導者。儘管領導人的風格從喜愛貓變成喜愛狗,狗狗們看起來獲得了自由,不用再在垃圾島上等死了,但這個自由的範圍只存在於一個小小的籠子裡。而且,犬之島雖然消失了,我們不知道會不會再出現另一個貓之島。

其實到最後,改變的只有上層統治階級的喜好,只能看作統治階級爭權的更替,而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地位並未發生任何變化。人始終是統治者,而不管是狗還是貓,或是其他動物,終究處於被統治地位。故事的結尾,一切好像都變了,但一切似乎又從未改變。

從色彩美學、現實隱喻、字幕技巧解讀動畫電影《犬之島》的魅力

字幕技巧:巧妙運用翻譯和字幕,更生動地講故事

韋斯·安德森在這部電影中還有一大嘗試,就是對電影字幕和翻譯的巧妙運用。通常我們在看一部國外影片時,電影都會配好對應的字幕。但字幕對觀眾來說,往往只是幫助我們理解內容的工具,並不會將其看作是電影故事的一部分。但在《犬之島》裡,安德森從字幕和翻譯上下了很大功夫。

影片中,所有的狗狗講的都是英語,大部分人類講的是日語。但當人類講日語時,影片底部不會出現日文的字幕翻譯。而在電影裡,涉及到英語和日語的溝通時,如播報電視新聞,小林市長頒佈新政策時,都會出現同聲翻譯的角色。最有意思的一幕,發生在阿塔利剛偶遇五隻狗狗時,五隻狗狗盯著小男孩,小男孩手舞足蹈,說著飛快的日語,雙方似乎都不能很好地理解對方。

對於非日語的觀眾來說,我們就好像被放置在五隻狗狗身體裡,只能通過小男孩的肢體語言,行為動作來猜測他想表達的意思。這創造了一種非常奇妙的感受,一瞬間我似乎突然理解了,平常陪伴著我們的寵物們,在聽人類講話時是怎樣的一種感受,理解是多麼的重要。如果兩個群體能夠充分理解,可以減少很多相互傷害的行為。

安德森這種別出心裁又妙趣橫生的方法,不僅加深了觀眾在觀看影片時對每個角色的理解,增強了和觀眾的互動和交流,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講故事方式,讓字幕和翻譯不再與電影內容割裂,而成為相互配合的整體。

從色彩美學、現實隱喻、字幕技巧解讀動畫電影《犬之島》的魅力

結語

想要真正看懂《犬之島》,譚子認為就不能將其看作一部簡單的動畫片,也不能單純從故事內容上去分析。如果只從故事內容分析,我們只會看到電影有一個完美的結局,狗狗被拯救,長崎市恢復平靜,我們理解不了色調為什麼發生變化,悟不到對現實的思考,也看不到字幕翻譯上的巧妙。

因此,今天這篇文章就淺析了我對《犬之島》的一些分析和思考。


往期好文推薦:

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