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1生造了20個字,此時19個被廢除,只留了1字為何無人敢用?

JOJO悠


儘管中國古代僅僅出了一位女皇帝,但武則天卻在有限的生命裡,在歷史上譜寫了一段不朽的傳奇。在史學家眼中,武則天雖未曾馳騁疆場,策馬揚鞭,卻同樣是大唐盛世的主要奠基者之一。

從一個柔弱的女子,到君臨天下的帝王,武則天的輝煌可謂來之不易。當她登上皇位後,不僅僅滿足於眼前的榮耀,還想著開創萬世之功。在武則天的種種舉措中,便包括創造漢字。

武則天造字的故事,已經是廣為流傳。不過,一旦詳細查閱資料便會發現,這位女皇帝造字的情況也是眾說紛紜。由於武則天退位後,絕大多數文字借已廢棄,加之年代久遠,使得一些史書中的記載也具有出入。

根據學者的研究情況看,影響較大的說法大體有三種:

第一種說法見於《新唐書》。

在《武后傳》中,歐陽修等人力主武則天生前曾造十二字,而且特意給自己的造了個“瞾”字作為名字。《新唐書》中的說法,後來也被朱熹採納,並將其載入《通鑑綱目》一書。

按“十二字”說,武則天所造的字分別為:

照、天、地、日、月、星、君、臣、戴、初、年、正。

在這十二字中,照(瞾)字尚未被廢,但也鮮有人用,具體情況可參見於下圖:

第二種說法見於《通志》。

宋人鄭樵在該書的《六書略》中提及,武則天所造的新字多達十八個,但“日”字和“月”字各有兩種寫法,故稱武則天登基後,曾別出心裁,從新更正了之前的十六字。然而,鄭樵之說在學界被採納的較少,似又不太可信。

第三種說法見於《宣和書譜》。

此書相傳為書法家蔡京所定,裡面亦談及武則天造字一事:

“天后出新意,增減前人筆畫,自我作古,為十九字。”

按照《宣和書譜》的說法,武則天總計造了十九個新字,其中除了《新唐書》中所提到的十二字外,還有七字,分別為:

國、初、證、授、人、聖、生。

當然,以上三種則天造字的記載,僅僅是眾說紛紜的傳說中相對可靠的記載,倒也不一定就準確無誤。如今網絡上相傳的“則天文字”,多采十八字說。

武則天造字後,曾下令普及推廣,並一度得到了使用。然而,這些女皇帝所造的文字(按:有部分當為武則天命人所造),終究還是未能流傳下來。

究其原因,大體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點原因:

首先,武則天所造文字大多比較複雜。

如果略作調侃的話,武則天造字或與王莽改制有相似之處。從字體來看,這些文字大多壁畫較多,書寫難度較大。她意在仿古,卻使之與當時通行的文字顯得格格不入。概言之,就像是違背了漢字的發展規律;

其次,後世皇帝有意剔除武則天的影響。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但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會,比然是不會歡迎女子掌權的。及至武則天退位後,李唐的子孫們與後世的皇帝們,多少有想規避女皇帝的影響,而她所造的文字,自然也就逐漸被廢棄了。

第三,僅僅保留下的“瞾”字實為武則天專名。

則天文字逐漸廢棄後,唯有“瞾”字流傳,主要是因這是武則天的專名,古人自然很少去用它,而今人也在取名時,也十分注意規避氣勢太盛,以防“難以駕馭”。


參考資料:《新唐書》《通志》《宣和書譜》


史海爛柯人


一代女皇武則天,一生造了18個字,但唯有一個字流傳至今,而且一般人還不敢用,就算是換在今天,很多人還都不懂得怎麼念。

武則天造字,是武則天基於政治理由及愚民政策等因素而命人創制的漢字,後世遂稱這些文字為“則天文字”。史學家一般公認則天文字共有十八個字,包括最初由宰相宗秦客獻給武則天的十二字和後來陸續頒行的六個字。

不過這些文字都有其特殊的政治服務作用,在民間無法流行開來,隨著武則天的去世和武周王朝的結束,這批文字已然失去了其時代意義而遭到拋棄,後人便紛紛用回了本字。

據北宋大文豪歐陽修所撰《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傳》記載:

:“載初中,又享萬象神宮。……作曌、天、地、日、月、星、君、臣、戴(初)、載、年、正,十有二文,太后自名曌,改詔書為制書。”

此十二新字,由當朝宰相宗秦客上呈御覽,其中除了“瞾”這個字為武則天個人專用之外,其他十一字皆頒行於天下,並抄賜發行於全國各州。此後又陸續增加了“授”、“證”、“聖”三個字。以及證聖元年(公元695年)六月後,又出現了“國”字。

聖歷年間(公元698年)“人”字附焉,至此,加上武則天獨有的“瞾”字,便形成了完整的十八字“則天文字”。


提到女皇,人們會想到一個氣質雍容華貴的女性形象武則天。女皇一生非常傳奇,在她14時,唐太宗聽說她儀容舉止美麗,遂召她入宮,封五品才女,賜號“媚娘”。後入感業寺為尼,被高宗再召入宮。

此後她開始傳奇的一生,史上將她與高宗並稱二聖。其實在武則天還沒出身前,就有一術士給她母親算過命,說你若生一女子,則貴不可言。當然無從考究,但給一代女皇武則天添上了神秘的色彩。

除了女皇的政績不談,她還做了這樣一件事——造字,沒錯她模仿倉頡造了20個字。但隨著時間更替,19個字被廢,1個字也不怎麼用。這與歷史因素有關,也與當時的條件有關,未推廣普及開來。

其中有一個字為”曌”。

應為當女皇在感業寺為尼時發號為明空,於是她為自己取了一個名字曌,即日月當空,普及眾生之意。

她雖貴為一代女皇,但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尤其是在當時男性為尊的年代,自然有大臣不服氣了。在那封建的時代,女性不允許管理朝政,但武則天確做到了,成為了傳奇。欲要群臣服氣,就要展現王者的霸氣,而這個曌字無疑是強者的證明。

成為一代女皇的武則天,他的成長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可謂是步步驚心,一步三折。624年武則天出生於幷州,其父為荊州都尉,也算出身於世家。再加上長大後的她天生麗質,儀態萬方,一時風華絕代聲名鵲起。

14歲的她被遠在京城的高宗所知,被召入宮,賜號媚娘。可時運不濟,一直呆在高宗身邊12年,未能晉封。

她也是有志之人,高宗年輕時得一烈馬難以馴服,於是媚娘說給她三件東西可馴服烈馬,分別是鐵製的鞭子還有鐵製的棍子和鐵製的匕首。

先用鐵製的鞭子鞭打馬的背部,讓它吃痛,若馬不服,則用鐵做的棍子打馬的天靈蓋,若馬還不被馴服,則只能用匕首宰了烈馬了。

高宗聽後得知她有大志,怎奈縱有大志無處釋放,於是她便於太子暗中勾結。649年李世民駕崩,李治登基,武則天應無法生育,被勒令於感業寺為尼,651年高宗無法忍受相思之苦,將媚娘接回。

其中各大臣百般勸諫,但都被駁回諫書,後應為高宗生下一皇子,名為李弘,被晉封為二品昭儀。此時的她已感覺權利的快感。歷史上但對於權利的爭奪無一不是明爭暗鬥,工於心計,武則天也不例外。

一次王皇后來看她,走後她便掐死了自己的女兒,當皇上進來和她看公主時,揭開被子發現公主已死,武則天則假裝嚎啕大哭,問丫鬟,則丫鬟回答,王皇后來過。

此時王皇后也欲哭無淚,她愣是把王皇后拉下了臺。以後長孫無忌極力阻止,但高宗立後心意已決,武則天順利上為,這就是著名的“廢王立武”。武則天母儀天下,享受尊榮。

之後,她開啟二聖臨朝,李治死後,改國號為周。而之後的造字,則是為統治做的準備,應為歷朝歷代無女子管理朝政,而她的一腔抱負也得以施展。之後有給自己設無字碑,使後人評論自己,也算為自己一生畫上了句號吧。


大國布衣


這個字到現在也不是無人敢用,我身邊有個朋友單名就是個“瞾”字。小時候,我們還說她名字筆畫多來著,也沒見她有什麼問題,挺好的。只能說這個名字比較大,看她的命道受不受得起罷了,還是比較多人用的,沒那麼可怕。

被廢除的十九個字,也不是不敢用,而是沒有什麼實際的用處。比如有個類似“臣”字的,是一個忠字上面加一橫,表示臣子要一心一意的對待君上,不得有異心。這個字帶有武則天濃重色彩,她性格多疑,對臣子猜忌頗多,所以造了這個字,但實際的用處不大,所以沒有流傳下來。

還有一個國字匡內,有個武字,這個字就稍顯狂妄。武則天雖然是中國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君主,是非常了不起,但不至於她創造的字就都是好的。用自己的姓造字,還這麼多個,實在有些多餘。所以,也沒有能流傳下來。

而“瞾”字,作為武則天的名字,也符合她的作為,才流傳了下來。其他的十九個字大都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也太過狹隘,故流傳不下來。


阿楚故事


誰說沒人敢用?我用給你看

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曌


fhbguhj


武則天所造的文字,比較主流的說法是18個,也有17,19,21,23等說法。武則天所造的文字十分複雜難用,武則天死後,自然基本無人使用,今天還為大家比較熟悉的只有一個曌字,但實際使用的也很少。

武則天所造的文字太過於生僻,輸入很難,只能用圖片表示。武則天所造的18個字如下圖,圖中新字的那兩行就是武則天所造的文字。大家實際看下,就能體會到武則天所造的文字何等生僻蛋疼,難怪後來無人使用。

(武則天文字)

武則天所造的這批文字被稱為專門稱為則天文字。這批文字最初有12個,後來陸續增加到18個(也有其它數目的說法)。

把這批文字說成是武則天個人生造,只是個通俗說法,造字也需要相當水平,武則天沒有那麼高的學問。這批文字實際製造者是當時的宰相宗秦客為討好武則天所造。

宗秦客是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和武則天有點親戚關係,宗秦客的母親是武則天的堂姐,因此這層親戚關係以及刻意討好武則天,收到了武則天的重用。

宗秦客有個弟弟宗楚客,和詩仙李白是一家人。宗楚客的孫女,是李白的第二任妻子。

宗秦客和兩個弟弟做官都做到了很高位置,但下場都比較悲慘。宗秦客本人做到了宰相,弟弟宗楚客後來也成為宰相,弟弟宗晉卿做到了九卿之一的司農卿。宗秦客本人後來因為唐贓枉法被貶為縣尉,死在了被貶的地方。宗楚客和宗晉卿則在李隆基發動政變誅殺韋后和安樂公主時被殺,兩人當時都是韋后黨羽。

題目中說到了只留一字無人使用,指的應該是曌字,這個字是被武則天用作自己的名字,寓意日月當空統御天下。在古代,武則天之後自然不會有人用這個字作為女性的名字,其它場合都可以用照字,不會有人用曌字。

在今天,給女孩子起名當然可以用曌字,只是這個字過於生僻,不建議使用。


仁勇校尉


一代女皇武則天,不但是唯一女皇帝,也是造字大師,她一生造了18個字,是歷史上有記載除倉頡以外造字最多的人,不過她造的18字如今只剩1個為人熟知,還基本沒人用。

武則天為什麼要造字?

武則天造字開始於她登基為帝前,當時她已經具備稱帝的實力,但一個女人想要堂而皇之當皇帝,必須證明自己的合法性。為達到這個目的,武則天用了很多辦法,包括改東都洛陽為神都,百官改名,改元等一系列看似“除舊佈新”的手段,為下一步行動營造氛圍。

武則天之心,路人皆知。在這種背景下,鳳閣(原中書省)侍郎、山西人宗秦客不失時機地拍起了武則天的馬屁,他別出心裁,造了12個全新的文字獻給武則天。

武則天一看,甚合吾意,於是採納,又下令讓人造了6個字,然後公佈天下。

武則天造了哪些字?

武則天批准並支持造字,但字卻不是她個人造的,而是上面那位宗秦客。

第一批12個字是:

“照、天、地、日、月、星、君、臣、初、載、年”,其中月有2個新字寫法,這些都是舊字,也就是原本的寫法,新字由於太複雜,只能用圖片呈現。

第二批6個字是:

“正、授、證、聖、國、人”,這些也是舊字。

這些字在史學家一般被稱為“則天文字”、“則天新字”、“武后新字”、“則天遺字”,反正冠名權都是武則天的,發明專利權人宗秦客慘遭無視。

武則天新字的命<strong>運

武則天在位時,靠著強制力把這些新字頒佈公告天下,要求使用,但她一死,立刻就被翻篇了,因為這些字實在太複雜太複雜,比什麼上古的小篆、隸書都要複雜,完全就是人類文字誕生之初的模樣,根本就不具備任何實用性,所以到了唐朝以後就被淘汰了。

這18個新字很快就被歷史遺忘,惟有其中一個很多人都知道——曌。

曌據說是武則天親自造的,但史學家更傾向是那位宗秦客的手筆。

曌,是個典型的會意字,取“日月當空”之意,很明顯是把武則天比喻成“日月當空,普照天下”,這馬屁拍的悄無聲息,又效果奇佳,極端高大上。

曌字還有一個深意,日,象徵陽,男人;月,象徵陰,女人;日月當空,陰陽一體。

古代認為女人不能當皇帝,否則是陰陽不合,乾坤顛倒,必定遺禍無窮。

“曌”這個字象徵陰陽一體,很好解決了武則天女人身份這個問題,深得武則天歡心,於是把這個字當作自己的名字,取名叫武曌。

據說武則天曾規定曌是自己一人專用,任何人不得使用,所以這個字只偶爾在一些石刻、碑文上出現。到後來,一說起“曌”,大家就把讓它和武則天聯繫在一起,成了專屬文字。

其實唐朝滅亡以後,誰也不會再把武則天的規定當回事,只是“曌”這個字,由於和武則天緊密聯繫在一起,男人取名肯定不會用,因為這是女人用的名字;女人也不會用,因為誰要是用了豈不是表示自己想當皇帝?所以事實上根本不存在不敢用的說法。

參考資料:《新唐書》、《唐大詔令集》、《通志·六書略》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究竟造了多少字?

武則天造字的數量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有十二字說(《新唐書》卷76《則天順聖皇后傳》),十六字說(《中華大字典》),十七字說(《佩觿》),十八字說(《集韻》),十九字說(《宣和書譜》),二十字(《隋唐史》)6種主流說法,每種論點都有可以考證的史料。但是具體造了幾個字不是我們今天談論的重點,因為武則天造字多是化簡為繁,將原來的字變得複雜從而成為新結構的則天文字,倘若把所有化簡為繁的文字拿出來恐怕就不止十幾二十個了吧,就此,我們本著寧缺毋濫的精神,列出二十種則天文字。

武瞾的文化改革運動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稱帝之後,為了彰顯功績,武瞾開始了一場大規模的文化改革運動,別出心裁的造了許多新字。其中很多文字是由簡化繁成新字,當時的人使用不便且使用時間不長,於是就逐漸在民間棄用,多出現在刻碑,古籍中。以至於流傳至今且別人熟知的大概只有“瞾”zhao了。

且說這個“瞾”字,是武則天在改國號前一年改定的,作為自己的字。《佩觿》講“唐,天后以瞾代照。”“瞾”字日月行空,朗照大地,武則天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顯示了女皇的威儀和政治野心。作為中國空前絕後的女皇帝的精神文字載體,這也是此字能傳下來的原因了。

再看其他的造字。

就四個字形容:晦澀難寫


想來是因為晦澀難寫的原因才導致其他文字沒有流傳下來吧


筆白書雄


武則天一生所造字數,有十二字、十六字、十七字、十八字、十九字和二十字六種說法,其中可靠性最高的應該是十八字的說法。

所以,武則天1生造了20個字,此時19個被廢除,只留一字無人敢用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呢。

【武則天故里】

為何大家不愛用武則天造的字

武則天一生,雖然造字頗多,但並不是很受歡迎,究其原因,很簡單——太複雜了。

從上述的字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字看上去實在是太複雜了。

以“照”字舉例,它在唐代的寫法也是“照”,而武則天將它改為“曌”之後,複雜了許多,可這對普通人而言完全沒有必要。

這個字是武則天時期宰相“宗秦客”的作品,他為了討好武則天,特地獻上了這個字,作為武則天的名字。

因為“曌”,寓意著“日月當空,普照天下”之意。

《新唐書·卷四·本紀第四》:則天順聖皇后武氏諱曌,幷州文水人也。

關於這個最有特色的“曌”字,還有則小故事。

傳聞,宗秦客在當宰相之前,夢見了一位女神。

女神問他:你是否願意做我的臣子,為我輔助人間的帝王,管理人間事務呢?

宗秦客聞聽此言,這樣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他表示非常願意。

末了,宗秦客問女神姓名,女神回答了一個“空”字。

宗秦客思考,究竟什麼算空?

他望著天上的日月星辰,自覺有了答案,“日月當空,普照天下”,不就是最配得上女神身份的解法嗎?

(嘖,好一個馬屁!)

【武周朝名臣】

字造出來,就是為了使用,即便當時的人忌諱,後世的人也無須擔心用字被殺頭之類。

所以,一個字造出來沒人用,要麼就是它太複雜,要麼就是不存在。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腦洞趣味歷史


一農民在嵩山腳下發現一塊金片,上交國家後發現,那塊金片竟然是武后自制名片,內含自制十八字,其中有十七個被廢除,剩下的一個字無人敢用。


封建社會時期一直是男權為上,女人的地位一直很低下。然而半路卻殺出來了武則天,她以一個女人的身份,卻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在當時的條件下,想要達到這樣的位置,也是絞盡腦汁。

至於為什麼要創造這18個字,還是為了彰顯自己特殊的地位。別人沒有做的我來做了,而且還受到了當時人的恭維。發現這18個字,還和嵩山腳下的一個農民有關。

由於嵩山位於登封境內,被譽為天下的正中心。因此很多皇帝登基之後,都喜歡來這裡封禪。武則天封禪的時候已經73歲高齡,在經過嵩山封禪之後,才把年號改為了萬歲登封元年。

在武則天登基四年之後,又再次來到了嵩山。此次宴請群臣,但是自己卻染上了風寒。回去之後一病不起,險些是“出師未捷身先死”。意外的是沒過多久,自己竟然痊癒了。


於是武則天就把這一切的功勞都歸到了嵩山上面,認為它這是暗地裡面保佑自己。於是大病初癒的她,立刻組織人員前往嵩山還願。甚至為此,還特意打造了一片金度牒。開頭上書:

大周國主武曌(照),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嶽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宮九府除武曌罪名。太歲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謹奏。

武則天之所以會打造這塊金簡,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女性當權,於情於理都有點說不過去。所以整天誠心惶惶,生怕上天降劫,懲罰自己。於是就寫了上面一通話,來表示自己的忠心。(胡超是小太監)

他本來是想投給天庭,但是沒想到在千年之後,卻落到了一名農民的手上。該名農民在耕地的時候發現這塊金簡,隨後交給了文物專家。專家鑑定之後,發現上面有很多字並不熟悉,原來這些基本上都是武則天造的。


有關於武則天究竟造了多少字,歷來的說法都不一。有人說是18個,有人說20個,還有人說二十幾個,但是最主流的還是18個。不過這裡並不是說武則天多有文化,而是為了統治的需要。

因為裡面很多的文字都是牽強附會,一般認為製造的字簡體分別是:照、臣、君、月、年、日、星、載、聖、人、初、授、證、天、地、正、國。照字最複雜,放到最後解讀,其他的簡單分析幾個。

臣:本來好好的臣字,被武則天改成了忠心的忠,上面加上一橫,意思是告誡屬下一定要忠心不二。

年:改成了由千千萬萬壘起來字樣,意思是希望自己的大周千千萬萬年都存在。

證:寓意永主久王,永遠的主人,長久的皇帝,來證明自己的正確性。

人:他和臣改的比較相似,就是在生的下面加了一個橫。如果拆開讀就是一生,也就是指代人了。

地:拆開了讀就是山水土,這個也很好理解。就是有山有水的地方,而且地當然也離不開土,所以下面就加了一個土。



國:改成了圀。本來的想法是:“有言國中或者,惑也,請以武鎮之。”也就是中間的玉字換成武,用武則天去鎮壓。

但是考慮到這樣一改,有點把武則天困住的意思,就改成了上八下方的樣子。寓意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面八方的人,都要受到武則天的管轄。

其他的我就不多介紹了,基本上只要拆開都是一個原字。這些字的原意組織起來,就成為了一個新的字。如果造字這麼簡單的話,其實我也可以造。

其實造字並不是武則天的專利,當時唐朝很多皇帝都喜歡造字。比如說李隆基他也曾經造過字。當年距離長安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叫做豳州的地方。但是李隆基認為這個字和幽很像,認為很不吉利。

於是決定把豳州改為邠州,倘若後來不是在《詩經》當中發現了豳州七篇,可能很多人都忘記了這個地方吧。

我們重新迴歸正題,還是說說那個最重要的字“曌”,也是後世之人不敢使用的字。這個字也是堆砌起來的,拆開了就是日月當空照。

有人說是因為武則天的原名叫武照,後來順著造字的風。有下面的大臣提出意見,把照字也改了,就成了上面的樣子。意思是日月當空,照亮天下所有人。

據說還有一種寓意,是日代表著太陽也就是男人,越代表著月亮也就是女人。武則天作為千古以來第一個女皇帝,希望能和男人的地位一樣,可以照耀當空,所以才有了這個字。

考慮到武則天的獨特性,這一個和他關係最密切的字,則被後世留了下來,也是唯一一個沒有被廢除掉的。之所以後人不敢用,是因為犯忌諱。

雖然武則天是以女性稱帝,但是好歹也是一個皇帝。很多人起名字都會有所避諱,如果自己的命夠硬,才能夠撐得起這個字。


史之策


武則天是中國女權運動的先驅者,雖然她的女權運動以失敗而告終,但給歷史發展留下的震撼卻是深遠的。是非功過,眾說紛紜,有人說她因殘酷冷血鎮壓政敵、個人生活放蕩不羈而臭名昭著,但也不得不承認,她是一個有開創精神的一代女皇。





武則天一生之中,曾自創20個字,卻幾乎全在她死後廢除,不能不說是她的被後世諷的所謂“新文化運動”的失敗。而人們對此更感興趣的是,有一個字沒有被廢除,但是,又從來沒人“敢”用這個字,更不用說以之為自己的名字了。這個字,就是“曌”。

這是她造的第一個字,而且是為她自己的新名字所造:武曌(zhao)。 當然,武則天是沒有語言文字天賦來創造這個奇特漢字的,這是她的老鄉,時任中書侍郎的宗秦客為拍馬奉承而創造出來,並獻之於武則天的。



他以武則天本名“武照”為基礎,將“照”字改為“曌”。 這個字,看似複雜,但意思卻又非常簡單明瞭,武則天一看就明白,“曌”字日月合一,陰陽一體,無非就是日月同輝,當空普照大地。也就是說,她武則天既是天空的太陽,又是天空的月亮,無論白天黑夜,無時無刻,都在照耀大地,其實,也就是每日每時,都在統治著國家,赤裸裸暴露出稱皇作帝的野心。而且,她集女人男人智慧能量於一身,當然也就能統治天下男男女女,當女皇,是天經地義的。

那麼,“曌”字得以流傳後世,而且現在電腦也可以打出這個字,但為什麼後世的人卻從不使用這個字,更沒有以此為名呢?

首先這個字,是專為武則天創造的,也就是說,這個字只能作為她的名而存在,別無他途。於是人們也只能在提到她時用到這個字,而在其他語言環境中,這個字什麼意義也沒有。

既然沒有任何實際的語言表達功能,人們不使用這個字用於文字表達也就很正常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不存在敢與不敢的說法。 既然“曌”字就是武則天的同義語,那麼人們就更不可能用這個字來作自己的名字。因為很多人認為武則天在歷史上名聲不好,殘忍致極,用這個字作自己的名字,等於自討其辱。特別是傳統說法,武則天當女皇就像“母雞報曉”,很不吉利,是不祥之兆,更讓人取名時避之三舍,無人敢問其津。

其實,不敢“曌”字為名,也非不敢,應該說也緣自中國人的某種對帝王名字的避諱。如當代就沒人叫“劉邦”“李隆基”“趙匡胤”“朱元璋”。甚至連王邦、趙隆基、張匡胤、宋元璋也沒人敢叫。為什麼?名字太大了,叫了不吉利。特別是小孩子,叫了大太的名字,不容易養得活。

從這個角度說,人們還真是不敢以“曌”等帝王專用或者用過的字為名。有趣的是,武則天創字改名倒形成了一種帝王取名文化,後來還有效仿者,如南漢的劉龑(劉龑、劉陟、劉巖、劉紵)、北宋的趙炅(趙匡義、趙光義),都學習她而改名。

當然,武則天造字,也是她政治鬥爭的一部分,是為她實行專制統治服務的,也是她個人獨斷專橫品性的體現。她一生迷信文字,認為改變人或物的名稱就能影響其走向。於是在宮廷鬥爭中,將王皇后的“王”改為“蟒”,將蕭淑妃的“蕭”改“梟”,顯然出自侮辱仇恨心理。 但是,歷史文化傳統是有強大生命力的,不會因某個人的喜惡而隨心所欲加以改變。

武則天的改字,只是歷史的一場鬧劇,而這唯一留傳下來的“曌”字,與其說是她創字傑作,不如是她破壞文化的證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