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医者风采】寒风中的守护人

“风里雨里,我在这里等你……”一句略带戏虐的歌词最近在长深高速临沂东出口处的检疫队里流行起来。这是由郑旺镇卫生院、汤河镇卫生院、市经开区人民医院组成的高速路口检疫队,24小时对进入河东的车辆司乘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并向他们宣传防疫知识,全力守护百姓平安。

【“抗疫”一线医者风采】寒风中的守护人

大年初一,接到值勤通知时,郑旺镇卫生院迅速组织王升朋、王西三、朱飞三人值勤小组,到达长深高速临沂东出口值勤。初一当天气温偏低、冷风刺骨,由于第一次参与此类室外长时间执勤活动,工作人员御寒衣物准备不足,不到半个小时,一个个都冻成了冰棍。大半天的时间,工作人员完成检查测量体温4000多人次,同时初步掌握了工作要领。

【“抗疫”一线医者风采】寒风中的守护人


【“抗疫”一线医者风采】寒风中的守护人

刺骨的寒风让人无所躲避,医院给每个人都配备上了黄色军大衣和帽子,可依旧抵挡不住凛冽的寒风。寒冷不是工作中的唯一困难,高速路口处提供的一间简易值班室,上厕所、饮水、吃饭都成了需要切实解决的困难。

“主任,快看这个电子测温仪不显示数值了……”,就那么一小会的功夫,新购置的10个崭新电子测温仪就全部“罢工”了,高速出口处瞬间拥堵了长长的队伍。作为带队负责人,郑旺镇卫生院副院长王升朋也是第一次参加高速路口执勤,只能赶鸭子上架查找原因。紧急联系厂家,电话打不通;查找说明书,根本就没有这个故障提示码;“会不会是电子测温仪也怕冷?”……短暂的慌乱之后,突然有一个电子测温仪恢复了正常。“马上把所有的电子测温仪送到空调底下吹暖风”,果然所有的电子测温仪陆续恢复正常了。事后他们总结出:电子测温仪持续暴露在零度以下的外部环境中,会频繁出现故障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以后,值勤人员的“土办法”就是:用手捂着,放在怀里暖着,想办法去克服它,不给工作添乱。

【“抗疫”一线医者风采】寒风中的守护人

执勤卡口,夜间的风无比刺骨,站在毫无遮挡的风口处,低温达到了零下5摄氏度,鼻孔呼出的气瞬间在口罩里变成了湿漉漉的小水珠后结成小冰渣。穿上两层羽绒服不到半个小时就会被冻透,平日里穿的棉鞋在寒风中变得尤其单薄。值夜班的几个年轻小伙从没喊过一声冷,喊过一声苦,更没有喊过一声累,冷了跺跺脚,腿麻了就原地蹦一蹦,困了就去喝杯热水提提神。从旭日东升到日薄西山再到月朗星疏,就这样他们度过了每个难忘的日夜。

期间,三家医院的职工纷纷主动请缨去高速路口执勤,尤其是有两位老同志张兴堂(59岁)、姚秀斌(56岁)主动请缨接棒,轮值夜班。各家医院也为高速值勤人员做好了后勤保障,包括伙食,又购置了棉大衣、棉帽、手套和暖手宝等御寒物品。

周边村居的热心群众听说他们的事迹后,纷纷送来温暖。年初二,执勤点断水了,当送桶装水的师傅了解到检疫队的工作状况后,百般拒绝了支付的水费,“这10桶水我捐给你们了,直到你们执勤结束,我随时给你们免费供应纯净水,也算是为国家尽一点力”,这是一名单目失明的残疾人,他的生活并不富裕,日常仅仅靠送桶装水为生计。也有些群众自发送来护目镜、酒精、84消毒液、口罩、瓶装水等物资,每一个热心群众的馈赠都像是冬日里的阳光,温暖着高速路口检疫人的心,让他们的付出变得更有意义。

【“抗疫”一线医者风采】寒风中的守护人

刺骨的寒风抵挡不住医务人员的工作细心,抵挡不住守护家园的决心,在抗击疫情的战线上,白色的勇士们将一往无前。

(李玉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