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隔離病毒,不隔離愛——四個來自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暖心故事

新疆網訊(記者陳彥仿 劉薇 梁淑芳 李曉青)我們在閤家團圓之時,有人卻奮鬥在抗“疫”第一線,他們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

今天,我們講述四個來自一線的真實故事——

會做“兔子飯”的小叔叔

在金志傑所在的留觀群眾點,孩子們都很喜歡他,因為他會做“兔子飯”。

24歲的金志傑長著一張娃娃臉,看上去像個孩子,孩子們都叫他小叔叔。他是全聚德北京路店的一名烤鴨師傅。1月28日,看到高新區(新市區)團委招募志願者,他毫不猶豫地報名了。目前每天都在為留觀人員提供義務服務。

金志傑說,他服務的地方,最小的留觀兒童只有1歲2個月,還有幾名兩三歲的孩子。他覺得為孩子準備一份兒童餐,是能夠安慰他們的。

說話間,用米飯、胡蘿蔔、紫菜、西藍花、聖女果、黑芝麻等食材做的一份小兔子造型兒童餐完成了,再搭配一份酸奶。有哪個孩子還會拒絕呢?

金志傑在外提供志願服務已經很多天了,一直沒有回過家“。在微信視頻中,我爸向我豎起了大拇指,他說‘你做得對,爸支持你!’”金志傑說,他也想爸爸,但在疫情面前,奉獻出責任才是每個人應該做的。

心在一起就是團圓

“今天是元宵節,記得吃元宵,再發張照片給我,就當和你一起吃了,團圓了。”“女兒這兩天很乖,你放心工作,家裡有我,不用操心。”陸斌知道,這些微信發出去,老婆多數都不會回覆,“有回信息的工夫,我寧願讓她休息兩分鐘。”

陸斌是友好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妻子是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醫護人員,1月28日作為首批新疆醫療隊成員去了武漢。

“一進留觀區六七個小時後才能出來,我們只能相互微信留言。”同為醫護工作者,陸斌理解妻子的心情,任何時候都是這句話:“你放心!”也就是這句“你放心”,能讓妻子專心投入工作。

剛滿兩歲的女兒總是問:“媽媽去哪兒了?”陸斌就會講他自編的《媽媽勇鬥病毒怪獸》的故事,故事裡妻子是一個身著白衣的戰士,勇敢和病毒怪獸搏鬥,打贏怪獸,讓人們獲得健康。

“她時常給我發照片報平安,說一切安好,可看著她臉上被口罩和護目鏡壓出的痕跡,我真的很心疼。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希望我老婆早點回家。”陸斌說。

隔著屏幕,抱抱你

“媽媽,我好想你,咱們抱一抱吧!”幾乎每天晚上,微信視頻裡,9歲的女兒雷甜譽都向媽媽尚華伸開雙臂“隔空”要抱抱。

尚華和女兒已經分離 16 天了,這期間,母女倆只能通過電話、視頻簡單交流,女兒說的最多的話就是“我想抱抱你”。

今年42歲的尚華是烏市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公共場所與學校衛生監督科工作人員,疫情發生後,她一直在社區、發熱門診、公共場所等防疫一線奔波,和同事們一起督導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

由於工作需要不能回家,尚華只能將女兒交給丈夫帶回外地部隊照顧,一忙起來,和家人連通電話都顧不上。

“因為我丈夫是軍人,女兒從小几乎就是我帶大的,從沒離開我這麼久。”尚華說。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尚華從來不提自己的工作,他們也默契地從來不問,只是一遍遍叮囑她,注意防護,不要太累。

“說不怕那是假的,但這是我的職責!群眾需要,我就得上!”尚華說,期盼疫情早日結束,她才能和家人安心團聚。

隔屏訴祝福 相望兩依依

“寶貝,媽媽還要工作。我在這頭吃,你在那頭吃,咱倆就在一起。”這是市第一人民醫院分院居家隔離患者追蹤信息平臺工作人員李海蓉,經常和女兒隔空相聚時的場景。

李海蓉每天要打100多個電話,對居家隔離家庭的健康情況進行回訪,早晚除了詢問體溫監測的數據,更精心負責他們的心理疏導工作。

“老婆,剛才女兒和我視頻說,她都快10天沒見到你了,好想你。閒時,和她視頻一下。”丈夫徐建軍叮囑道。

從寫請戰書申請上一線,李海蓉就把9歲的女兒悅悅送到了姥姥家。

“除夕陪爸媽一家人吃了頓團圓飯,把她留在爸媽家了,再沒見到孩子……”剛還大大咧咧的李海蓉眼淚湧了出來。

趁著午休,她撥通了母親的電話。視頻那頭,女兒開心地喊著“:媽媽,看看給我做的好吃的,我都給你留了一些,可好吃了!”

短暫的隔空團聚後,李海蓉開始了新一輪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