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典学校放假时和新冠肺炎放假时教师工作内容的转变,说说你有哪些感想?

教坛杂谈


现在学校在城镇化得大潮中,越办越大,一个小学都要追求班级多,学生多,上千人的小学,在校长眼里觉得就没面子,最起码要俩千人往上,学生越集中,人数越多,各方面的管理难度都很大。学生学习体验也越来越不好。我们小的时候,一个年级一个班,一个班40来个人,早上三节课,下午4节课,放学做作业,帮家里干点农活,周末就星期天,感觉很好的,你看看现在,什么样的创新都出来了,真不知道,有多大的益处。留恋小学时的时光。


豆米粒特产


2003年非典放假时,我主要是在村里摸查外出务工人员,以及在村口值班。检查外地入村车辆,给外地入村人员测量体温等。

非典时期,我记得我们学校是在五一假期刚过两三天时放的假。是学生放假,老师不放假。前几天,全体教师在学校打扫卫生。当时学校还没有硬化,全是土地,校园里草木非常繁茂。于是每个教师发一个工具,在学校除草。

一个星期后,乡里又把老师分配到各村。先是挨家挨户调查,查家里是否有外出务工人员,把外出务工人员的详细信息记录汇报,当调查结束后,又被分配的各村的村口值班。

我记得我和一位女教师去村里调查时,既没戴口罩,更没穿防护服,没有任何医学防护措施。我们俩因为在村里不熟悉,又害怕谁家养狗,每人手里就拿了一根长木棍。

现在想想都有点后怕。在非典放假期间值班时,我们学校的所有老师,都没有任何医学防护措施,连最基本的口罩都没戴过。如果真遇到患病人员,当时肯定会被传染。

现在, 新冠肺炎放假时期。我们河南多地通知要求:严禁安排一线教师参与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工作。

要求各学校不得安排一线教师参与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工作,要求教师在做好自身防护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网上教学、在线辅导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延迟开学带来的影响。已经组织抽调教师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立即全部停止。 有些学校要求教师配合学校认真做好学生健康状况排查、校园卫生整治消毒、疫情防控宣传,做好网上教学和开学复课准备等工作。

现在我做的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监督学生每天测量体温,协助作好防疫工作;二是按排学习内容,督促学生学习,完成作业。


从两次疫情中我的工作内容可以看出,现在终于把教师放在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再把教师看成万能的,啥工作都让干,啥工作都能干


教坛杂谈


记得2003年非典时候,我们学校也放假,那个时间好像比今年要晚,大概是四、五月,我们这个地方并不很厉害,但是也放假了。老师的工作主要是在家备课。每周抽一部分学生到校门口检查作业。我们隔着铁栅栏的门检查着学校学生的作业。学生诉说着在家的一切,盼望着能够早日回校学习。转眼已经过去了17年,想来那些学生都已成中年人,他们的孩子大概跟他们当初的年龄了相仿。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带着我们进入了庚子年!一场突如而来的新冠肺炎席卷全国。大家不得不留守家中,来抵抗它的肆虐传播!大中小学的学生都不能到校学习了。

作为教师的我们工作内容跟过去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检查作业的手段不同。

过去,让孩子冒着危险到学校去检查,而今呢,微信呀,钉钉都可以检查。

其次交流的手段不同。

那个时候记得还没有手机,只能座机,或者是面对面。而现在微信、QQ、还有钉钉、治学网,都可以交流。

其三最大的不同,恐怕就在上课上。

非典时期上课想都不能想的事,而现在可以利用网络上直播课!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今天上午我们学校就在钉钉网上举行了开学仪式,还郑重地升了国旗!

这些变化带给我的感想是: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不仅我的父辈们期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生活都实现了,而且好多的家庭都拥有了汽车。这也出乎我们六零后的意料!

科技的发展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非典时期我们怎么也想不到今天能用这样的方式上课!孩子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听到全国名师的课!

以后人工智能在生活方方面面的应用,还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也让做老师的我有种紧迫感。

口口相传的教学模式,可能要被网上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所冲击,一定要跟上时代的变化,有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说不定我们这个职业到某一天也会消失。孩子们完全可以在家自学成才!

所以,所以这次让我经历了一次头脑风暴,思想的改变,才能带来行动上的变化!

起初,我也比较抵触网上授课这种方法的,但是这是大势所趋,大浪淘沙,不紧跟时代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所以昨天我也下载了钉钉,尝试着去运用它,发现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另外,我教的是初中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接受新事物是非常快的,如果做老师不能用新的方式、方法与他们沟通交流,很难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喜爱!

这便是我经历这次疫情所获得的感想!

做有温度的教育,期待您的关注!


初中语文摆渡人L


两次疫情考验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的毅力,更凝聚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感!

2003年非典时,我正在读高中,且山东没有被感染病例,但各级部门防范都达最高级,村里也全部封路了;那一年的高考也很紧张,考点都制订了严格的检测措施,考点门口设隔离线,入考点需测量体温,但那时只有一少部分人戴口罩了。

今年的新型冠状肺炎,我已是从事了十几年教育工作的青年教师,疫情造成全国各类学校一再推迟开学,至今没有公布开学时间,老师们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加速了在线教育的发展,以后的教育也必将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也给老师们改变教学方式的压力。

总之,在未来一段时间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才是教育的发展方向,特别是线上教育将迎来爆发式发展!




小财神7313


在线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模式,并不是线下模式或其他模式的替代品。每一种通用型的教育模式都服务于一类特定的教学目的。当教师能够不断迭代与完善出一个精彩的在线课堂时,其实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新时代所需要的混合形态教师,可以应对最适应学生需求的混合教学环境。从这角度看,这次是机会,虽然是一种被动的环境压力。

当疫情结束后,回归线下课堂时,会惊喜的发现,看待面前这些学生的视角与感觉也会发生变化,能够从在线课堂的经验中了解到,他们是有那么多的想法和需求希望得到教师的回应与肯定,这会更加刺激每一个熬过这个困难阶段,蜕变升级的教师,变得更好。

在线课堂不是一个困难,而是一个机会;科技不是一个困难,而是一种技能。用更开放的视角,不仅能发现一个新的世界和机会,也会回头看见一个新的自己。




教研社


非典时期,学生放假回家,老师不放假,在学校打扫卫生、除草,然后定时到学生家中探望、量体温。

我们是农村学校,学校里有个大操场,没了孩子的玩闹,上面杂草丛生。我们每天带着锄头、小铲子之类地去除草,当时,也是很着急,不过当时信息网络没那么发达,我们的信息主要通过电视或文件了解。现在,我们即使足不出户,也能随时了解学生或当前最新的事态发展,感觉科技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吧!


爱小猪的妈妈


这个问题提的好。17年前的非典,我们还懵懵懂懂,有一种看热闹的心情,学校、学生正常上班上课,只能加强了晨检和午检,加强了学校环境卫生的整治,加强了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的盘查,最后就慢慢的淡化了,现在想来有点后怕,当时有点无知之勇。

时隔17年,今年的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全社会整体重视程度非常之高。好在我们的学校、学生都在假期,分散防护,减少了教师、学校的压力,但我们不能隔岸观火,用现在的网络、信息平台宣传政策、要求,讲解防护知识,用网络做一些学业補导。总之,在大的疫情面前,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渺小的,学业和生命相比都是渺小的。让我们一起,共克时坚,就当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挫折教育和应急教育。谢谢!


一叶录州


同样是疫情,不过由于时代有别,教师的工作内容可以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非典时期,网络远不及现在这样发达和普及,教师的工作还得囿于传统教育模式。而今,虽然不能到校上课,但是教师完全可以依托网络和其它现代科技手段教学。这是时代的进步,更是学生的“福音”。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加剧了教师“主播化”身份的转变,当然或许有些教师一时难以适应,甚至有些吃力,这都很正常。时代在发展,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教师变身“主播”未必不好,即便疫情结束了,教师也完全可以把这项“新技能”充分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这对拉近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都大有裨益。


山东知而行教育


那会儿一切正常,唯独不能正常外出。现在要上网课,备课等等。暂时来看是形式大于实质,是一种进步,但具体在此种紧急情况下该怎样还要有个完备的,经实践检验的事儿科学的备案在那儿。我们真要从灾难中学习,除了针对性的措施外,其他的一切民生相关也一定要研究,学习,有个应急预案出来,不然太仓促了。


Sailing099


每一次重大社会变化,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次大的变故,有危,有机,但是不同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表现是大不一样的。有的人就此沉沦,一蹶不振,而有的人会由危转机,危机危机,危中有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