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有我,和大家一起去戰鬥


戰

戰

家住梁溪區北大街街道三棉新村89號504的92歲三無孤老黃鴻奎,看著電視,每天吃著不同口味的食物,對於近期的"疫情",他並不恐懼,午餐志願者給送上門,老人自覺地呆在家裡覺得挺好的,每年大年夜都會有很多志願者跟他一起過大年,今年這個春節過得有點"特別",分餐送上門,"麵筋,蛋餃,八寶飯,扣肉……"年味十足的大菜一個都不少,老人吃的很開心,這個春節過得也很滋味。這幾天,老人跟她說,浴室都關門了,這麼好幾天了,自己想洗澡了,想找人來幫忙……

她就是麗新路社區黨總支書記,也是市三八紅旗手標兵,無錫好人的林水芳。這次面對"疫情"變化,林水芳從小年夜便開始忙碌起來,根據區、街道的統一部署,準備了充分的相關物資,各項工作緊張而又有條不紊的進行。面對困難群眾的需求和困難,她也是想盡一切辦法去幫助解決。接到居民打電話過來說,沒有口罩,出不了門,她就派人送上門;居民年紀大腿腳不便,想買點菜走不動,她就動員鄰居幫著買回來;在家睡不著擔心自己被感染了,她還在社區裡專門設立了心理諮詢熱線來提供心理諮詢志願服務。就剛才孤老提出的洗澡一事,她也在積極尋找志願者尋找解決辦法。

"安全排查、河道整治、志願服務……,整整二個半月,林水芳沒有休息過一天。這次從小年夜開始,每天工作達到十二小時以上,大年夜那天近凌晨才到家,年初一七點便又早早的來到社區,錯過了與家人春節團聚時刻,錯過了母親大年初一的生日時刻,就連自己年初五的生日也是在崗位上泡了一碗方便麵度過的。說起今年的春節的特別之處,林水芳眼睛有點泛紅,多日來連續工作投入防疫戰一中,她沒有一絲的抱怨情緒,臉龐上卻遮掩不了疲憊的神情,她說,作為社區書記,又是黨員,堅守一線是責任,更是使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很多黨員,很多居民群眾一起在戰"疫"。我希望帶著大家一起去戰鬥,來打贏抗擊疫情這場"硬仗"。

為了更好的做好工作,社區成立了"戰'疫'互助小分隊"和助困行動熱線組,每天志願者團隊拖著大喇叭,手拿小喇叭不停的在新村裡走動滾動播放,上門送通知,關照不出門,出門戴口罩……排查,消殺,跑樓道,一遍又一遍的跟居民說,"不要出門,出門必須戴口罩……"那幾天,喉嚨疼,牙齦腫,她吃點消炎藥,第二天又投入戰役中。而目前,針對轄區老年人比較多的特殊情況,從打開一扇門到進入另一扇門,她組織志願者們從家到家送關愛送溫暖,從社區到志願者到服務者家,通過手機微信群,微家鄰里互助隊,從接單到下單,實現黨員志願者買菜,做菜,包餛飩,給轄區三無孤老,殘疾困難家庭、特服家庭送餐上門服務,讓這些困難群眾感受到的不僅僅是飯菜的味道,更是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大家庭的關愛之情。目前,抗疫志願團23名黨員志願者,積極投身於抗疫戰爭中,為38戶困難家庭送去了愛心餐200多份,上門助困幫扶50多次,讓社區很多"宅"在家裡的老人們很安心,很放心!

而轄區中有一戶從湖北過來的在家中居家隔離人員牛師傅,每天通過微信給林水芳發來體溫情況,並且對於社區送上門的油和米,菜和生活物品表示感激時,林水芳也只是淡淡一笑,她說,其實此刻,我們更應該感謝他們,因為離不開他們的配合,理解和支持,群防群控更需要每個居民群眾的共同支持和參與。這個牛師傅在解除隔離後,看到林水芳這個書記時時刻刻地為居民群眾服務,也主動提出要加入這次抗疫的志願服務隊伍中。

疫情來臨,這個春節,她帶領著整個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奮戰第一線,為了大家舍了小家,居民群眾都是看到眼裡,記在心裡,面對三棉新村老新村沒有物業的情況下,為了防止外來人員進入,在路口設置了臨時卡口,24小時值守,林水芳在黨員群裡呼籲招募志願者時,不到一小時,就有七八名黨員同志主動請纓,依靠黨員志願者的力量架起了一道守護平安的抗疫安全門,讓居民群眾放心,看到希望。2月2日,有居民看到林水芳以及社區人員日日操勞,為防疫抗疫忘我工作,為居民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工作時,撥打了12345的市長熱線進行表揚,"這是我應該做的",而林水芳的回覆只有短短几個字。目前,依然會有一些居民通過打社區電話來詢問疫情情況,也會產生很多心理方面的擔憂和焦慮,林水芳說,她會繼續帶著大家做好疫情防禦工作,落實到位,同時,24小時心理諮詢熱線隨時隨地的來幫助有需求的居民群眾進行心理情緒的疏導,助困行動熱線組也會盡力解決他們的困難事,希望大家一起出力,一起戰鬥在第一線,因為我們相信有決心、有信心抗戰疫情,迎來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