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头,孩子赖床却让父母更头疼,专家:再急也别这样叫孩子

如今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已经有了放缓的趋势,各家各户也开始筹划起,如何让孩子恢复到上学的状态。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月十五一旦过去,孩子的假期就算是到了头,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已经筹划起如何让孩子能够在家也学到知识,毕竟虽然你已经有所放缓,但是为了安全着想,孩子在家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如今一群当头孩子起床却成了家长最难以办到的一个事,因为孩子赖床让父母每天早上开启河东狮吼的方式也是最不可取的,其实专家却建议即使再急也不能够这样叫孩子。

疫情当头,孩子赖床却让父母更头疼,专家:再急也别这样叫孩子

要说叫孩子起床还是我自己感受较为深刻,由于弟弟已经上初一了,所以家里对他的作业辅导也变得非常的艰难。

如今回到家的我,已经成为了唯一能够辅导弟弟作业并且管着他的人。然而前两天家里追剧,让弟弟的作息彻底被打乱,所以每天早上日上三竿还不起床的他,往往成为了被家里狂轰乱炸的对象。

前两天刚下过雪,由于天气温度较低,所以他总喜欢赖床,爸爸下楼叫他的时候,一下子将他的被子掀开,因为这一举动使得弟弟彻底感冒了

其实这样的叫他起床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的抵抗力相对较差,为了他们的安全和健康着想,父母不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叫孩子起床。

疫情当头,孩子赖床却让父母更头疼,专家:再急也别这样叫孩子

1.唠唠叨叨还一直催。

每个家庭当中都少不了的是一个处在"啰嗦老太婆"位置上的人,比如在我家就是我妈充当这样的角色,但是实际上每次她去喊弟弟起床的时候总是会失败,而只有我和爸爸去叫弟弟的时候,他才能够真正起来。

妈妈每次叫弟弟起床,总是站在旁边:"快点起床吃饭,再不吃饭待会菜都凉了,还不赶快起床,大家都跑出去了,你还在家里睡着,等会来人了看着多不好意思呀。"

无论妈妈在旁边说什么样的话,都无法让弟弟有丝毫想要起床的冲动,而且在一直催的情况之下,他还可能会顶嘴,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就此激发。

疫情当头,孩子赖床却让父母更头疼,专家:再急也别这样叫孩子

2.威胁式的叫孩子起床。

这种叫孩子的方式在我爸爸身上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他每次去叫弟弟起床的时候就会威胁他:"如果你再不起来我就把给你买的滑板给扔了,如果你再不起床,我待会儿就把你的饭倒在垃圾桶!"

他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威胁弟弟,弟弟也不得不遵从,因为知道如果自己再不起床,很有可能面临的就是爸爸的棍棒伺候,为了让自己免受皮肉之苦,他也只能够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之下起床。

疫情当头,孩子赖床却让父母更头疼,专家:再急也别这样叫孩子

3.祈求式起床方式。

有一些家长对待孩子总是万般纵容,所以他们在叫孩子起床的时候,看到孩子不愿意起来,就会将所有的衣服给他准备好,甚至在床边一次又一次的叫对方起床。

试图通过祈求的方式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软磨硬泡让孩子内心软化,但实际上这种方式也不可取,因为越是这样孩子就越是喜欢赖床。

疫情当头,孩子赖床却让父母更头疼,专家:再急也别这样叫孩子

其实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如何叫孩子起床上,而是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给孩子树立时间意识。

通过给孩子梳理一定的时间观念和意识,让他们能够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他们就会按照时间点去做事情。

每次在最后截止时间之前,都会努力的在心中绷紧一根弦,这对于他们的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有一定的好处。

2.规律孩子的作息。

父母想要规律孩子的作息,首先就应该规律自己的作息,按时按点的起床吃饭睡觉,把所有的时间都定在一个准确的时间点上。

这样孩子就能够知道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这也是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并且培养出健康且强壮的体魄的前提。

疫情当头,孩子赖床却让父母更头疼,专家:再急也别这样叫孩子

3.努力做到奖惩分明。

当孩子喜欢赖床的时候,就是因为父母在对待孩子的生活习惯方面太过于松弛。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给孩子制定明确的规则,让他们去在做对的时候获得一定的奖励,做错的时候获得一定的惩罚,就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规则意识,这种意识和这种规矩也能够让孩子更加独立。

疫情当头,孩子赖床却让父母更头疼,专家:再急也别这样叫孩子

教育孩子和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是每个家长都必须要做的一个环节。虽然我们有时候会因为周边的环境而有所改变,但是教育孩子的初衷却不会变。

如果想要孩子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那么我们就应该从一些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努力的寻找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