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身不是一个喜欢拍照的人,但是旅游的时候,是应该去享受当地的人文和环境,还是一直拍照以便以后回忆?

李进


以我对旅游都经验,游客基本如下

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了景点就拍照


丫e先生


先享受人文环境!发现最美的瞬间!用手机记录下自己映像最深刻的地方!

旅行不是为了拍照,而是为了遇见心中那份最期待的美好!我本身是个特别爱拍照的人,但是我很明白拍照是为了记录下心中最美好的瞬间,以至于在往后我回忆的时候 看见照片就能激起心中在这个旅行地最美好的瞬间。就像以下我的几张图片。

1⃣看到第一张中的小女孩,我就想起当我见到她,素不相识她竟然甜甜的叫我“白马哥哥”,因为那天我穿了一件白大衣!

2⃣第二张就想起丽江白沙古镇的纯朴与美好,老人慢慢悠悠走在路上即便是为了生活,但前方就是美好的玉龙雪山,让人对生活也充满向往。

3⃣第三张是在丽江民宿的阿拉斯加,我一去熟悉了我的味道后就对我撒娇。

4⃣第四张是在大理,当时的我很迷茫,但是面对着洱海的这份美好时,我突然明白,我得努力,才能有足够能力面对这份美好。

📍所以这才是旅行与拍照最好的打开方式,感受美好,记录美好,这样的旅行即拍下了照片,体验了人文和环境的同时,还记录了下来。






周周的旅行日记


个人觉得其实这两个问题并不冲突,当你在享受当地人们环境旅游风光的时候,同样可以把你认为美好的景色和精彩的瞬间拍照记录下来以便以后回忆。其实我以前出去玩也挺爱拍照的,但是回头真正去回看照片的时候却比较少,我后来告诉自己说,不要把拍照占用太多自己的欣赏美景和感受人文的时间,但往往看到吸引我的景色,也常常忍不住拍照,有时真的也会错失当时的那一个当下的瞬间。但到后面有机会再看照片的时候呢,也会回忆起当时的一些情景,所以我觉得最美的风景,最触动人心的点,看在眼里,印在心中,留在相机里或许是最好的留存的方法。只是需要去平衡两者的时间和节奏。








觅途


题主你好,在大学的时候,我跟你一样,出去玩,不爱拍照,觉得自己看过就好了,但是近两年我的想法变了。

每个人的记忆周期是有限的,如果没有用什么去记录的话,过几年,几十年,就全忘了。还记得当时去爬华山,没留下什么照片,现在能记得并不多,如果当时拍了照片并且用文字视频记录下来,现在翻出来看看,我想会感慨万千。

若干年后,你拿着这些照片跟你的后人分享,也多了一份欢乐,而不仅限于你当时看到美景时的愉悦。


嘿马游迹


我觉得应该享受当地的人文和环境,也要记录当地的人文与环境。

所以,要拍照,但不是人物的拍照,而是多去拍摄一些人文景观的照片,以便在今后能够完整地想起那些曾今走过的岁月。


其实,我们在旅游的时候,会出现以下几种状况。

一是,每到一处,认真观看和了解当地的人文和观看景观,而忽略了对景观环境的拍照。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想回忆那段岁月的时候,因为手中没有照片资料,会感觉模糊,记忆不是很深刻。如果当时有照片记录下来,这样就会唤起我们更加清晰的记忆,这就是视觉与记忆的叠加效果。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时候,就是到你想要回忆一些游玩过的景点时,只是大致想起,但当你拿起拍照过的照片时,会唤起你当时的感觉。所以,要多拍摄一些人为和景观。

二是,每到一处,忙于拍摄个人照片,而忽略了对当地人文和景观的了解,也忽略了对景观的拍照。回去一整理,一大堆个人照片,其实重复的很多。今后再回忆那段岁月就会有些模糊,想使用几张景观照片都带人物,很是麻烦。尤其当今是网络信息传播时代,有时会使用到一些旅游拍摄的照片,可能带人物不太合适,但由于拍摄时人物照居多,使用就麻烦。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时候,就是想发一些以前拍摄的旅游照片,一找没几张能使用,因为都带人物,纯景观照片太少,很是遗憾。

以上,是我的一些感受和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紫禁城下的胡同


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两件事并不冲突的,如果心里有纠结的话,也没必要去做什么选择,两个一起做就好了!

就拿我个人来说吧,很早以前,我也和你一样总是觉得出去旅游就应该放下一切包袱,不用手机和相机,也没必要非得要一路去拍照个不停。

说的更直白点,那就是我觉得旅游就应当全身心地去感受当下的美景,不让任何其它如照相之类的杂事打搅我的雅兴!

可是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我突然感觉年轻时的这种想法貌似有点太多极端了,而且偶尔也会惋惜当初年少的自己去过那么多好玩的地方却根本就没有留下一张可以回忆的照片……

曾经年少轻狂,以为风过无痕,往事如烟,转身离开就可以放下很多事情。

也总是认为没有必要去用相机把自己之前走过的路一一给记录下来,但是现在我慢慢不这么想了。

出去旅游,如果觉得好看的美景,那就顺其自然地拿起手机拍上几张照片,也根本浪费不了多少的时间,也不会打乱自己旅游的节奏。

不必强求,不必刻意,兴之所致就把眼前的美景拍下来就是,反正也是几秒钟的事情。





咕冬


我是一个“为旅游痴,为摄影狂”的自驾游爱好者,我来谈谈我的感受。

一、因为喜欢摄影,才开始旅游

我主攻的摄影方向是风光摄影,对于人像和纪实摄影,并不是说不喜欢,而是更喜欢在无限风光中去创作。

从早年从网上、画册上看到非常漂亮的风景图片,就要到那里去拍出同样的风景的模仿。

因此就千方百计想到出现在画册的地方去,到了以后就想尽一切办法拍到同样的画面、同样的角度,甚至是同样的时间段的光线。直到拍出最满意的一张图片,才会留意其他的美景和其他的场景。

例如拍摄下面这张箭扣段长城的西大墙的早上第一缕阳光。

这张图片拍摄就是凌晨4点钟爬山,到了这个位置是早上6点多一点,这个景色只能有十几分钟的时间拍摄,错过了时间就要等到第二天。

当时背着20多斤的摄影器材,凌晨4点就开始爬山,当拍到了这样的照片,心情是非常的激动,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虽然没有热泪盈眶,也让自己欣喜若狂了好长时间,每当想起当时的努力和付出,总是会为自己点赞的。

二、为了保护古迹而去拍摄

2012年夏天,西安南郊下了一场暴雨,好友给我打电话,说佛教华严宗祖庭的华严寺发生了滑坡,寺院也有不少地方受损。

作为在盛世唐朝就非常有名的寺院,千年来香火不断,应该得到保护。虽然我不是宗教人士,但保护古迹,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拍摄了一组图片,发到了当地的网络上,呼吁大家保护古迹寺院。

有时我就想,可能我们自己感觉一个人的力量很单薄,但是只要是积极的、向上的,只要你去努力了,一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关中地区的荒郊野外,有不少的露天石雕,就这样风吹日晒,甚至被破坏,看着很令人痛心。

我就利用周末时间,去拍摄散落在田野的文物,并积极呼吁加强保护。通过拍摄,既学到了不少历史知识,也提高了摄影技术,还让周末过得很充实。

三、为宣传景区做贡献

2013年我在北京怀柔的雁栖湖旅游,拍摄了不少照片,其中有一幅图片被景区选中,作为门口的宣传画。

我所在的西安的摄影圈里,有不少好朋友的图片带火了一个个旅游景点。好朋友王XX的“西安最美银杏树”的航拍,带火了秦岭山脚下的古观音禅寺;好友“雄鹰在蓝天”最早拍摄的汉阳陵的百亩银杏林,发到网上后,让这个地方成了网红打卡地;

其实,生活中真的是不缺少美的,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更缺少的是用镜头记录下来并宣传出去的摄影爱好者。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人发现了一个美景,是一个人得到了享受,通过图片传递出去,让大家都来欣赏,这种分享,是快乐的,幸福的。

四、记录生活,见证历史

或许你无意中拍摄的一张图片,若干年后,会被无数人传阅,会成为历史的见证。

从2010年开始,我就拍摄西安南郊清凉山森林公园的建设。从最开始的上塔坡村里的一座清凉寺,周围的农田,放羊的老伯,到开始拆迁,开挖大兴湖,到现在成为南郊人民休闲娱乐的公园。

不久前我发的清凉山森林公园对比图片,引起了不少上塔坡村民的回忆,看到了十多年前自家的老房子,连他们自己都没有留下老房子的照片,居然在我这里看到了,纷纷给我留言。

因此,我今年的计划是完成《长安百村》的拍摄任务,同时增加了视频和航拍,可以更加展示全貌。

喜欢上摄影这么多年了,我也从来不喜欢参加影展,也比参赛,以前一直追求摄影技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走过的路,越来越感觉,其实摄影最根本的就是对生活的记录。

结语:

随着电子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我认为,咱不和别人比摄影技术,每到一个地方,用手机、相机记录下自己的足迹,若干年后,每当翻阅这些照片的时候,总会让人勾起一段美好的回忆。

喜欢我,就请关注我,我是“花小花游记”。为旅游痴,为摄影狂的小花。图片全是我所拍摄,刚刚成为优质旅游创作者,希望大家喜欢。


花小花游记


感觉这个问题提的有点意思,我来个回答。

问题纠结于在旅游中是否拍照?我的感觉是提问人不喜欢拍照,也不是太喜欢旅游,但很喜欢回忆。

我认为大多喜欢旅游的人都喜欢拍照,景中有我,我在景中,身临其境的当下,留下风光和人物照是自然而然的反应,不是刻意为了今后的回忆去拍照。

首先我有必要提一下学过的知识,什么是记忆。

记忆的基本过程是由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三个环节组成的。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对事物的识别和记住,并形成一定印象的过程。保持是对识记内容的一种强化过程,使之能更好地成为人的经验。回忆和再认是对过去经验的两种不同再现形式。记忆过程中的这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识记是保持的前提,没有保持也就没有回忆和再认,而回忆和再认又是检验识记和保持效果好坏的指标。由此看来,记忆的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记忆的基本过程也可简单的分成“记”和“忆”的过程,“记”包括识记、保持,“忆”包括回忆和再认。

只要你理解了记忆的基本过程,就有了答案。我们旅游时身心融入到特定的自然风光中,如果为了今后方便回忆把拍照当作第一任务,就无法真正欣赏到美景,缺失身心合一的感受。即使拍下了无数美照,也不代表就是真正的旅游,回去时可以通过照片去回忆和想象当时的画面,但这种回忆会很苍白,即使忆起也是片面不完整的,短时间就会忘记,因为它缺少了记忆过程中的识记和保持的过程。真正美好的回忆是将身心融入在欣赏风景中,感官体验到的美丽画面会印在头脑中,在不自觉中拍下照片,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是为了作为日后回忆的凭据去拍照,而是感官刺激后沉浸其中的反应。在一气呵成的连续动作中识记的画面得到了保持的过程。在日后看到照片时就会很完整回忆出当时的鲜活画面。

前者的确是拍下了照片,但是回忆的质量不佳,因为缺失了记忆的第一个识记和保持的过程,后者也拍下了照片,回忆时是完整和鲜活的,即使没有再次看到照片,当时完整的记忆也会保持在头脑里,这个就是人脑记忆的过程。

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只有经过编码的信息才能被记住,编码就是对已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编码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关键阶段。

综上所述,我想您应该豁然开朗了吧。祝您旅途愉快,收获满满的回忆。








彩虹战士Zhanghong


亲,很荣幸能回答您的问题,关于旅行中应该感受当地人文环境和风景还是拍照了留念,我有如下观点以供参考:
旅行,每个人赋予它的意义可能都有所不同,有的人选择去旅行可能是工作辛苦了以这种方式放松自己;有的人去旅行可能就如您是为了了解那个地方的风景人文环境的特别之处;有的人去旅行兴许是因为情感上受伤了去散心;有的人旅行或许也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他又多去了一个地方拍拍照……


但是无论何种原由,它都没有错,个人认为尊崇自己内心的感受就好,如何让自己舒心轻松喜欢就如何做,如果连旅行都要背上心里包袱,顾及别人看法,那似乎失去了它的意义,其实是应该享受人文环境还是应该拍照并不矛盾,也不是只能二选一,不喜欢拍那就不拍,我们静静的去感受也很好,如果特别喜欢那个地方,期望以后回忆能有据可依,也可以轻松的按下快门键。
所以,relax,我们是为自己而旅行,随心而行就好!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给您带去一些帮助。祝您每次旅行都能有所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0b0001b266eda28dda\

小橙子妈妈


我和你很像,我至今把中国几乎所有旅游城市都去过了,像三亚、南京这种自己喜欢的城市甚至去了三四次,我说说自己对旅游的看法:1.旅游是为了让我换一个环境,换一个心情,旅游回来让自己更努力的工作和生活;2.旅游是为了让自己增加见闻,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俗话不是说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喜欢有特点的城市或者是有美食的城市;3.其实算是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吧,想让朋友看到自己多姿多彩的生活(人活着不就为了每天苦中取乐嘛)4.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那么如果是去【自然景观】的地点,比如玉龙雪山、山城重庆、苏杭这种地方那么我一定会拍照片,而且不用背着单反到处跑,手机的滤镜随便一选就会拍出很好的照片来发朋友圈了

如果是去【文化特色】的地方,比如故宫、雍王府、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秦皇陵这种地方,我就会悄悄的跟在景点导游屁股后面,一直听他们讲解,很多跟团的花着钱还不听讲解员讲解,我就每次跟这个导游先从头到尾走一趟,知道里面都是怎么回事,导游都讲解完了,我再回头来对喜欢的地方细细的看,举个例子吧,雍王府的后花园里有一个水池,水池像一个盆,水池周边都是榆钱树,等榆钱成熟的时候就会掉入水池中,就像是铜钱掉进了聚宝盆,雍王府里面窗户、房梁、柱子上一共有9999只蝙蝠的图案,和珅的寓意是他是第一万只蝙蝠,寓意万福,这些都是听讲解员说的,这种知识书中不一定能得到

不管是得到知识,还是结识朋友,还是满足了自己内心,当我们从那个城市回来的时候不遗憾就好啦!那么如果遗憾或者没玩够怎么办?现在交通这么便利,找个周末或者假期再去玩一次就好啦[耶]

最后结尾给大家看看我用普通手机随手拍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