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区域布局情况及生产商名单盘点

防护服是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人体的工作服,是保护劳动者不受外来伤害、确保安全与健康生产的重要装备。防护服产品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采矿、医疗卫生、农业、建筑等领域。


防护服分类情况

2020年中国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区域布局情况及生产商名单盘点


自人类发现并认识艾滋病毒(HIV)、乙肝病毒(HBV)以来,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过程中可能受到感染的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2003年非典型肺炎 (SARS)的一次重大爆发中,不断出现医护人员被感染的例子,虽然最后人类暂时取得了胜利,但也使人们意识到了自身的防护工作做得严重不足。自从依靠血液或体液传播的病毒出现后,各国就开始着力开发医用防护服,使得医用防护服行业得到蓬勃发展。


防护性是医用防护服要求具备的最重要的性能,主要包括液体阻隔性能、微生物阻隔性能和防颗粒渗透性能。其次,医用防护服应具备一定的强力,防止其在手术或疫情处理期间被剪刀等锐器刺破。在对患者进行紧急治疗或隔离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患者血液或体液喷射的现象,所以医用防护服还应具备一定的耐液压的能力。此外,医用防护服还应具备阻燃、抗静电等性能。


医用防护服主要性能要求

2020年中国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区域布局情况及生产商名单盘点


我国医用防护服行业部分标准一览

2020年中国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区域布局情况及生产商名单盘点


医用防护服是医疗器械行业的组成部分之一,医用防护服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业自律组织包括中国医疗器械协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等。



我国医用防护服行业监管体制

2020年中国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区域布局情况及生产商名单盘点


我国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第Ⅰ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第Ⅱ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第Ⅲ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由国家食药监局依据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协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公布。我国对医疗器械产品与生产企业按类别进行注册、备案和管理:


1)国家对医疗器械产品实行注册与备案制度。生产第Ⅰ类医疗器械,由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管理;生产第Ⅱ类医疗器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注册证书;生产第Ⅲ类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注册证书。


2)国家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开办第Ⅰ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开办第Ⅱ类、第Ⅲ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截至2020年2月6日,我国医用防护服产品批文总数为48个,涉及43个生产企业。我国医用防护服产品企业主要集中在以河南、湖北为主的华中地区,区域获批企业总数为21家,占全国资质企业总数的48.8%;华东地区获批企业总数为12家,占总数的27.9%。



2020年我国医用防护服获批企业区域集中度

2020年中国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区域布局情况及生产商名单盘点


其中河南省是我国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主要聚集区,区域企业数量为15个,湖北省获批企业数为5个,安徽省医用防护服获批企业数为4个,山东省医用防护服获批企业数为4个,江西、河北、天津、广东四省医用防护服获批企业数仅为2个。


2020年我国各省市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数量对比

2020年中国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区域布局情况及生产商名单盘点


2020年我国各省市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名单

2020年中国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区域布局情况及生产商名单盘点


2020年我国医用防护服生产商及批文一览

2020年中国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区域布局情况及生产商名单盘点


截至2020年2月9日24时,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人数为40235人,疑似病例为23589例,治愈人数为3283人,死亡人数上升至909人。


2020年1月24-2月10日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人数统计:人

2020年中国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区域布局情况及生产商名单盘点

资料来源:中国疾控中心、智研咨询整理


目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继续扩散,医疗防护服等医疗器械作为疫情防控的“标配”仍存在巨大的缺口。为响应国家抗疫号召,多家上市公司正在改造产线,增加疫情防控产品生产。

红豆股份发布了《关于变更经营范围并修改〈公司章程〉相关条款的公告》。公司根据经营发展需要,拟对经营范围新增“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和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同时公司为积极响应国家应对疫情防治所需,缓解部分医疗器械产品的供给紧缺压力,公司将在取得《江苏省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口罩应急生产使用备案批件》后,生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我国医用防护服资质审批进程加快

2020年中国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区域布局情况及生产商名单盘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