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古詩妙在哪裡?

我叫許俊祺


《讀楓橋夜泊.有感》

楓橋夜下落筆神,

至今讀來意味深。

寒山寺外鐘聲遠,

猶見月色照古人。





奔跑在沒有終點的路上


問題:《楓橋夜泊》古詩妙在哪裡?

引言: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唐朝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在詩中詩人精確而細膩地講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

縱覽《全唐詩》同類詩作,張繼雖然名不見經傳,但作為羈旅詩,無疑這是一首千古絕唱。真正表達出了詩人的羇旅之思,家國之憂,將作者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是寫愁的代表作。

《夜泊楓橋》賞析

“月落烏啼霜滿天”,首句明確地交代了了時間季候。值得琢磨的是,“霜”不可能“滿天”,所以這個“霜”字應當體會作嚴寒;“霜滿天”是一種誇張的手法,是空氣極冷的形象語。

正因為如此嚴寒夜晚,就連烏鴉都無法睡眠,還能聽到它們的啼喚。夜深人靜,半夜月落,這時的月也許是深秋或初冬的下弦。

一位羈旅在船中睡眠,這是帶有羈旅之愁的睡眠。這一夜的睡眠無人作伴,只有江上的楓樹和夜漁的火光和旅人相對。

這一句並不難解,但詩人用擬人化的手法,把“江楓”和“漁火”二中自然界的物象,付之了個人情感。我認為這裡“對愁眠”沒有那麼玄虛,純粹就是“伴愁眠”之意。

後世有一些“好事者”,提出過不同的詮釋——懷疑江楓漁火怎麼能對愁眠,於是附會出一種講法:即愁眠是寒山寺對面的山名。直到現代,還有人引此說來講此詩,大有語出驚人死不休的感覺。

後兩句詩人進一步拓展思緒,道出在這樣光景之下,旅客已經不容易入睡了,何況又聽到蘇州城外寒山寺裡的鐘聲,悠悠地傳來。這時在我們面前展現出怎樣的畫面,我想一千個人將有一千種遐想吧!

如是說

【《楓橋夜泊》隨想】

秋落殘陽夢離別

問鐘聲悠悠

前世滄桑卻不忘

愛會永久

思緒幽幽

邂逅在橋頭 ⋯⋯

白駒過隙幾度秋

夢裡漁火依舊

曾經的霜天寒夜

家國之憂

愛恨情仇

詩人的歸宿,

隨楓葉殆盡

遙望無人橋頭 ⋯⋯

【溫馨提示:兵法天下,詩詞文化。尊崇原創,不忘初心。自古讀書本難,行文不易;既然頭條有緣,文筆相見。如果您認可“兵法天下”,敬請贊轉分享,雅評留言——贈人玫瑰 ,手有餘香;奇文共欣賞,疑意相與析】


兵法天下


有你才幸福,與我共分享:

《楓橋夜泊》這首古詩,妙就妙在“動靜明暗聲色中”,意念及“愁”。

這就是唐朝張繼於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後,在秋冬交接的蘇州河客船上作的一首羈旅詩。全詩如下示: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原文釋義:

月亮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這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清靜寂寞的寒山寺,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上。

關於這首古詩的解析,千人不一面,各有千秋特色。豈不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麼?是的,看看我的逐句分析。

一、月落烏啼霜滿天

01:“月落烏啼”在什麼時候?

確切答案:卯時,5點~7點前。這時候,月亮西墜,烏鴉開始鳴叫。

02:“霜滿天”是真的麼?

這裡的“”,是指天空中的冰晶。古時候,人們對自然現象認識淺,不知霜是空中水汽在地面上或附著物上直接結的冰晶,而以為是天上降的。所以,有了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故此,張繼用“霜滿天”就順理成章了。

總體來說,“月落烏啼霜滿天”,該是張繼經過一天一夜,為避“安史之亂”,坐船在天將破曉之時到了蘇州河楓橋下,看到了月亮西去,烏鴉始叫和滿天因寒冷形成的未徹底散去的冰霧。

二、江楓漁火對愁眠

這句話,並不是“江楓漁火”相“愁眠”,而是有一個第三者。還記得:“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麼?所以,漁火點亮著,張繼因逃難遠程而來,在這漁家欲出行之時人困眼乏、昏昏沉睡,就如同這江邊的江楓在漁火的照射下影去。

不難發現江楓漁火對愁眠,採用擬人手法,把江楓和張繼在漁火的亮光中相對昏睡景象刻畫的很精緻,但張繼與楓樹不同,他有憂家國之愁思而睡不著。

三、姑蘇城外寒山寺

這一句,寫的是張繼因無法安然入睡,迷了一會後,去了“姑蘇城外寒山寺”看看。雖心裡有“”,但也不至於“借酒消愁愁更愁”。於是,在這江南相對安穩的地方,散散心是一種自我解脫吧!

這就是詩人張繼的心態顯露,與其愁也一天,倒不如遊樂也是一天!

四、半夜鐘聲到客船

白天遊玩了寒山寺,晚上好興致,睡到了半夜,人還醒著,這時候,寒山寺三更的鐘已然敲響,這客船的人都聽到了麼?

顯然不是,只有張繼聽到了,他就利用這鐘聲表達了對家國的熱愛程度,漸而因“安史之亂”導致的失眠狀態。

《楓橋夜泊》古詩,妙在語言上,動靜、明暗、聲色皆融合有致,燃燃生輝。詩人張繼和同景物,渾然一體,妙在“愁”不解。


杜象應


創作背景

公元753年,歷經多次科舉考試的張繼,終於中了進士,可惜詩人還沒來的及在仕途上大顯身手,安史之亂爆發了,為了躲避戰亂,張繼只有漂泊於吳越地區,在這種顛簸流離的生活中,張繼心眼目睹了戰亂給老百姓造成疾苦,自己也是有家不能會,濃濃的思鄉、渴望和親人團聚的悲楚湧上心頭。

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對戰爭的厭惡,對客居他鄉的憂愁,當這些思緒交織起來,張繼是孤枕難眠,於是在一個淒涼的夜晚,愁緒萬千的張繼寫下了《楓橋夜泊》這首詩。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的妙筆生花之處

  • 用詞動靜結合,營造出一幅讓人身臨其境的畫面

在詩的第一句“月落烏啼霜滿天”中,詩人以月、霜二詞為靜,以烏啼為動,在烏鴉的鳴叫聲中劃破夜空,一種淒涼感鋪面而來,定下了該詩的總基調;在第二句“江楓漁火對愁眠”中,岸邊的江楓為靜,船上的漁火為動,在這一靜一動無話可談之中,將詩人內心孤獨表達。

在詩的後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以“寒山寺”為靜,以“鐘聲”為動,用寒山寺的鐘聲這種動靜結合行為,來襯托乘坐孤寂小船的詩人,無處落腳,只能暫落岸邊休息悲涼景象。

  • 寫景虛實結合,給人一種神秘的美感

在詩的第一句,月亮高懸,烏鴉鳴叫,這是看到實景,而霜滿天如何能看到,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看到也只是黑色,所以說霜滿天是虛景,只是詩人在寒冷夜晚感受到,四面八方侵襲而來寒意,有感而發而已,只是把身在異鄉淒涼感表達出來。

在第二句中“江楓”為虛寫,因為詩人在船上,四周一片漆黑,如何能看清岸邊的楓樹,在“傷春悲秋”的詩詞環境中,楓樹代表秋天,詩人就是想用江楓來抒發內心的悲涼感。在江楓和漁火、烏啼和霜滿天虛實結合下,使得詩中所有景物都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讀起來多了一種神秘感。

  • 語言通俗易懂,讀起來詩意直接映入腦海

在詩中張繼所用的字詞,沒有引用任何典故,都是一些直白詞語,用“月落”點出時間快到早晨,而“烏啼”由於烏鴉也是一般在清晨才開始鳴叫的,“霜滿天”也形容霧水沉重,才能讓人覺得四周全是霜氣。“漁火”很自然讓人想到漁家在天亮之前,就開始準備捕魚工作,一句“對愁眠”將詩人的憂愁表達出來,這種直白的憂鬱一讀就懂。

最後兩句中用“寒山寺”點出地點,用“鐘聲”的響起讓人自然知道這是到清晨了。張繼在這首詩中,雖用詞簡單明瞭,但整體詩意畫面讓人讀起來,直接清晰明瞭。

  • 遵循格律要求,使得該詩自帶音樂之美

七言絕句在文詞的使用上有著嚴格的格律要求,“平仄律動,字腔清朗”,所以優秀的古詩詞基本都可以用吟誦的方式傳唱。《楓橋夜泊》這首詩,本身嚴格遵循平仄去入的起伏感,使得該詩的格律清晰,讀起來朗朗上口,抑揚頓挫而兼具美感。

月(仄)落(仄)烏(平)啼(仄)霜(平)滿(仄)天(平),
江(平)楓(平)漁(仄)火(仄)對(仄)愁(仄)眠(仄)。
姑(平)蘇(平)城(仄)外(仄)寒(仄)山(平)寺(仄),
夜(仄)半(仄)鍾(平)聲(平)到(仄)客(仄)船(平)。

正是基於此,著名音樂家黎英海從張繼這首七言絕句的音樂旋律性入手,進行譜曲創作,很好的將該詩的音樂節奏變化規律展現出來,使得該詩再傳唱後,大獲好評,被稱為“新時期藝術歌曲的里程碑”。


小依說說


安史之亂後,唐代詩人張繼路過寒山寺,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佳作《楓橋夜泊》。這首詩原文如下: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首詩著重突出一個“愁”字,作者巧妙地運用了烘托的藝術手法,把小環境中,也即自然環境的月落,烏啼,霜滿天結合起來,來襯托作者憂國憂民的心情。

大的環境,也即當時的社會環境,可謂令人擔憂,畢竟唐朝剛剛結束了一場浩劫,即人人皆知的安史之亂。國家久經磨難,人民生靈塗炭,國家經濟頹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老百姓苦不堪言,卻又無可奈何,作者憂國憂民之情溢於言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作者迫於當時皇權的禁忌與威脅,他不明說,而是巧妙地運用了借代這種藝術手法,借月落烏啼霜滿天,表達了自己的江楓漁火對愁眠。這首詩最為巧妙的地方,就是不遠處的寒山寺,而寺裡悠揚的鐘聲卻又不早不晚在半夜傳來,這更加重了作者的愁緒。

姑蘇(古代的蘇州)城外寒山寺,一個“寒”字,鐘聲響起卻是夜半,江邊的楓樹,在深秋時節就如滿樹火花,漂泊在水中的小舟,孤零零的幾點燈火,這些細緻入微的描寫完完全全烘托出了作者的愁緒。

這首詩之所以久傳不衰,膾炙人口,其絕妙之處就是作者沒有直抒胸臆,而是巧妙運用寫作手法,借景抒懷。





鄭州梁國彥


我認為,這首詩的“妙”,用“襯托”兩個字就能完全反映出來,這也是“妙”處所在。我們先把這首詩摘錄在下面:

《楓橋夜泊》

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下面具體分析。上下襯托:夜月、烏鴉、霜天這些空間景物為“上”,橋、楓樹、漁火等這些為“下”。遠近襯托:山、城、寺這些為“遠”,橋、楓樹、漁火等這些為“近”。動靜襯托:山、橋、城、船等這些為“靜”,而月落、下霜、敲鐘等這些為“動”。明暗襯托:漁火、月光為“明”,黑夜為“暗”。有聲無聲襯托:詩中很多景物沒有聲音,這是“無聲”;而鐘聲、烏啼是“有聲”。甚至每一句詩裡的幾個景物都互相襯托。最後是物象與情緒襯托:所有景象表現出的昏暗、寂寥、空靈與作者孤獨、寂寞、思鄉愁緒以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的狀態,襯托的完美無缺。

可以說,這首詩短短四句,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遠有近、有明有暗、有景有情,物象選擇十分精準、無可挑剔,意境表達厚重飽滿、深幽寂遠!實在是妙,妙,妙!!





九思堂筆記


讀詩,詩歌的背景非常關鍵。這首詩是張繼旅居江南所作,時值安史之亂爆發,剛進士及第的張繼還沒有來得及施展抱負,只能南下逃難。時值壯年,國破人窮,這首詩便是把這些情緒都寫在裡面了。

開放性的愁,氣象更大

愁是小情,是個人心緒的表現。寫愁的詩詞很多,有閨怨、有不得志、有家國情懷,但更多都是封閉的,是小範圍的發洩或紓解,但這首楓橋夜泊卻是開放的,是黏連在一起擺脫不掉的。

黑夜漫天,寒霜瀰漫,是遮天蔽日的愁;

白天愁,晚上還要“對愁眠”,如影隨形,擺脫不掉;

天下是愁的,姑蘇城是愁的,城外之山,山上之寺也是愁的;

愁什麼?為己愁?為人愁?為家國愁?為人世愁?未及明述,卻都包含在內;

夜半三更,卻無心睡眠,這愁緒何時是個頭。

天地、城市、白天黑夜,這愁還在不斷向外擴散,這氣象不可謂不大,少有比肩。

以動寫靜,動靜相宜

首句“落”、“啼”,用動態的事物,把孤寂中的旅人的靜態寫的真切。看“月落”更是把時間難捱,苦悶淒涼之感寫的真切。

二句用一個動詞“對”字,好似在寫深情兩眼對望的情人,相對無言,又盡在不言中。但,對的卻是“愁”,更添淒涼。

三句順接,把視野拉高,猶如俯瞰全城,視線隨著鐘聲的指引切到城外寒江裡小船,尤顯小船裡的旅人之愁;

三四句更是把自己置身事外,看見自己的現狀,卻也無能為力,只好讓心情隨著鐘聲遠蕩。

整首詩都是動態的,像活的一樣,而要表達的卻是靜態的。滿屏都是聲音,卻又沒有一點聲音,何其妙也。

筆觸淺,意蘊深

全詩沒有佶屈聱牙的地方,沒有用典,沒有刻意,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像是和朋友說話一樣,淺顯易懂。不刻意渲染,不故意煽情,情緒得當,詞句考究。但埋藏在字裡行間的各種東西就像酒一樣,愈品愈香,讓人沉醉流連。

《楓橋夜泊》
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此詩是我常掛在嘴邊的詩,每次讀感覺都很好。


瘋哥哥l


答:《楓橋夜泊》的古詩妙在,二十八個字勾畫出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

詩的首句,寫了午夜時分三種有密切關連的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時便已沉落下去,整個天宇只剩下一片灰濛濛的光影。樹上棲息的烏鴉大約是因為月落前後光線明暗的變化,被驚醒後發出幾聲啼鳴。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靜謐的環境中,人對夜涼的感覺變得格外敏銳。整個一句,月落寫所見,烏啼寫所聞,霜滿天寫所感,層次分明地體現出一個先後承接的時間過程和感覺過程。而這一切,又都和諧地統一於水鄉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圍和羈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

詩的第二句,接著描繪“楓橋夜泊”的特徵、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朧的夜色中,江邊的樹木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之所以徑稱“江楓”,也許是因楓橋這個地名引起的一種推想,或者是選用“江楓”這個意象,給讀者以秋色秋意和離情羈思的暗示。

透過霧氣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點點的幾處“漁火”,由於周圍昏暗迷濛背景的襯托,顯得特別引人注目,動人遐想。“江楓”與“漁火”,一靜一動,一暗一明,一江邊,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組合頗見用心。寫到這裡,才正面點出泊舟楓橋的旅人。

“愁眠”,當指懷著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對愁眠”的“對”字包含了“伴”的意蘊,不過不象“伴”字外露。這裡確有孤孑的旅人面對,霜夜江楓漁火時,縈繞的縷縷輕愁,但同時又隱含著,對旅途幽美風物的新鮮感受。

詩的第三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楓橋西一里,初建於梁代,唐初詩僧寒山曾住於此,因而得名。楓橋的詩意美,是因為有了這所古剎,便帶上了歷史文化的色澤,而顯得更加豐富,動人遐想。

詩的第四句,夜半鐘聲到客船。寒山寺的“夜半鐘聲”彷彿迴盪著歷史的回聲,滲透著宗教的情思,而給人以一種古雅莊嚴之感。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這一筆,“楓橋夜泊”之神韻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現,這首詩便不再停留在,單純的楓橋秋夜景物畫的水平上,而是創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藝術意境。夜半鐘的風習,雖早在《南史》中即有記載,但卻妙在詩人把它寫進詩裡,成為詩歌意境的點眼。


張舒雜談生活百科


《楓橋夜泊》是唐朝詩人張繼寫的一首詩: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全詩有景有情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由近及遠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全文以“愁”貫穿始終,是寫愁的代表作之一。寫出了作者的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又無歸宿的顧慮表現出來。

“月落烏啼霜滿天”寫出了初冬夜間淒冷的風景,明月已經西沉,鴉啼聲聲,寒霜佈滿天地之間。接著寫詩人淒冷孤寂的情懷:江上漁火和江邊紅楓,兩兩相對,泛著暗紅的光,在霜寒的夜晚,這一點漁火映著楓葉,顯得格外孤寂。詩人由景生情,愁緒滿懷,難以成眠。為何?接著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聲聲入耳,使獨宿江上的詩人對此悽清風物而生愁思。“客船”點題並上貫全詩,使眼前之景染上了滿滿鄉愁。


詩情小屋


楓橋夜泊【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作品簡介:《楓橋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在這首詩中,詩人精確而細膩地講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此外,這首詩也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是寫愁的代表作。

作品簡介:這首詩句句形象鮮明,可感可畫,句與句之間邏輯關係又非常清晰合理,內容曉暢易解。不僅是中國曆代各種唐詩選本和別集選入此詩,連亞洲一些國家的小學課本也曾收錄此詩。該詩作品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甚至在日本也是很有影響。本詩問世後,寒山寺也因此名揚天下,成為遊覽勝地。

作者簡介: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唐代詩人,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陽市)人。生平不甚可知。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進士,曾擔任過軍事幕僚,後來又做過鹽鐵判官,也屬於幕僚職務。唐代宗大曆年間擔任檢校祠部郎中(另外有史料記載為「員外郎」,而不是「郎中」),祠部負責祠廟祭祀、天文方面的事。《唐才子傳》中說他「博覽有識,好談論,知治體」,提到他是一位重視氣節,有抱負有理想的人,不僅有詩名,品格也受人敬重。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流傳下來的不到五十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