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带‘’阳‘’字的有何什么讲究?

gaosheqin


古人给地方取名的时候都不是乱叫的,里面都有很多讲究的,很多地方名字中带“阳”字,这自然也是有原因的,这是为什么呢?

按照古人的说法,山南水北谓之阳,与此相对的,山北水南谓之阴。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说,名字中阳的地方,在它的北边一般都有座山,或者南边有条河。名字中带阴的地方则正好相反。

举个例子,著名的古都洛阳,它就是因为南边有一条洛河,所以才被叫做洛阳。

襄阳市是因为长江的支流汉江,汉江在襄阳市境内以前被称为襄河。

再比如沈阳市,它的南边一条浑河,这条河在古代的名字叫沈水。

上面这几个都是水之北的城市,下面再说两个山之南的。

比如贵阳市,它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处在贵山的南边。

再比如衡阳市,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正好在它的北边。

同理,名字中带阴大家也就能明白了。

比如江阴市,它就位于长江的南边。

再比如华阴市,它就处于华山的北边。


漂浮菌


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简约而深邃的名词,如老子《道德经》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后来,阴阳被引申用于代指方位:向光一面为阳,背光一面为阴。

/谷歌地地球视角下的中国河流水系/ 制图-大地理馆

我国国土地势西高东低,直接决定了大多数河流水系的走向是自西向东。北半球的阳光大部分时间由南向北照射——这种地形地势与河流水系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阴、阳可以用来代指南北。

南宋学者洪迈专门对阴阳地名进行了详细考证,他的《容斋随笔》卷十六《郡县用阴阳字》篇开篇便说:“山南为阳,水北为阳,《谷梁传》之语也,若山北水南则为阴,故郡县及地名多用之,今略叙于此。”

意思是,春秋《谷梁传》就已记载确认了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原则,这种命名方法因为容易辨别方向,很多郡县地名都采用,我(洪迈)现在把这个事详细地在书中说一说。

以高于地面的山为视角,南为阳、北为阴。以低于地面的水为视角,河流北岸则成了阳面,南岸则是阴面。我们能从字面就能推断某城与其区域河流的关系,如沈阳,就是位于沈河以北的地方。

我们在这里捋一捋山、水和阴、阳的对应关系就是:

山南=山阳

山北=山阴

水北=水阳

水南=水阴

对地名来源感兴趣的,并非只有我们。跟洪迈先生提到的《谷梁传》齐名的另一春秋名著《公羊传》就探讨了“京师”地名的成因:

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

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

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

意思是:京师,是天子的居所。京是大的意思,师是多的意思。天子的居所,必须用“大而多”来形容。后来,“京师”多泛指王朝都城。

第一部集中梳理地名的著作是班固《汉书》中的《地理志》,东汉后期的应劭则撰写了专门研究汉书中地名的《汉书集解》,对248个地名进行了注释,并讲述了152个地名的来龙去脉。综合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引,《地理风俗记》《十三州记》,应劭注解过的地名有168个。

其中,44个地名与“阴阳”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阳”地名为41个,“阴”地名只有3个,得名原因都跟河流有关——位于河流之阳,即河北。可见,当时就已经奠定了地名“阴衰阳盛”的格局。

山水与阴阳有四种组合:山+阳、水+阴、山+阴、水+阳,阴阳出现概率都是50%。那么,现实中的地名,为什么更青睐“阳”呢?

负阴抱阳在“河北”

前面提到,应劭注解的44个汉代“阴阳”地名,都跟河流有关。后世诞生的这类地名,仍以河流类居多。

可以说,相比山,此类地名与河流的关系更密切——这是因为,在生活、生产中,靠水比靠山更重要。

/中国河流水系和内外流区地图/ 制图-大地理馆

/“阳”地名多分布在自西向东流的外流区/ 制图-大地理馆

基于已有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河流走向,为了取暖、采光需要,我国多数聚落的朝向是坐北朝南。为了抵御冬季寒风,背后需要有山;为了取水方便和航运需要,前方需要有水。

/家在河北:古代风水理想宜居地模式图/ 制图-朱胜昔/大地理馆

东流的水系与山地之间的平旷土地,成为最佳选址地——这也是风水师所谓的“负阴抱阳”之宝地。有了前水后山的条件,如果左右各有山护卫、出口再有曲流环绕几道小山做“案”就更完美了——这样一来,国都、城邑、村落就仿佛一个聚宝盆一样。陶渊明为我们描述的桃花源,正是这样一处理想栖居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这种情况下,环抱聚落的那条河流就仿佛一条腰带,仿佛一张弓弦把家园环抱其中,风水师将最佳的水与聚落的组合,称为“金带环抱”。这种选址原则下,聚落一定是紧靠某条河流的阳面,即北岸。

于是,一个又一个聚落,以这种思想为指导,在山水交织的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

/理想条件下的风水龙脉分形与聚落分级图/ 绘图-朱胜昔/大地理馆

资料来源: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

很多人将风水视为神秘之术,其实不然,风水理论中的合理规划设计,不过是常识的运用,至于那些神神道道之说,多为后世居心不测之人以风水名义敛财而夸大而已。

/明代江西省聚落图/省城、府城、县城多在水北、山南|资料来源:明代《江西全省图说》之总图

北半球的河流自西向东而流,因为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的因素,河流对南岸的冲击远比对北岸的冲击更强烈,久而久之,北岸将有越来越多的泥沙淤积成新的沃土,而南岸泥土则流失更为严重。

从安全的角度来说,河北显然盛于河南。因为这个原因,河之阳、比河之阴,更被青睐。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647807684059857415/


大地理馆


中国现今的省会、地级市和区县中,据统计带“阳”的地名多达117个,贵阳、沈阳、咸阳、洛阳、安阳、襄阳等等都是大名鼎鼎,这些名字绝大多数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甚至沉淀了几千年。

中国古代崇山峻岭和大江大河密布,通过山、水的相对方位来确定一个地方既科学,又容易操作。古人给地方命名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体系,山之南或水之北称为“阳”,山之北或水之南称为“阴”,按照山水方位给城镇命名,这个公式简单有准确,例如洛水之北的洛阳,衡山之南的衡阳,淮河之南的淮阴,以及华山之北的华阴。

但对中国人来说,这套城镇的命名规则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知识,更是中国古人智慧和传统文化的体现。

中国古人对宇宙阴阳的认知很早就记载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里面,既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国人对宇宙万物、对大自然二元对立、相容、转化的哲学思想的印证。甲骨文中的“阳”字,可以看到明亮的太阳冉冉升起,人们在祭祀太阳。到小篆和金文,则可以看到太阳照耀的山坡,阳光四射。

从山的角度讲阴阳,很容易理解,因为中国处于北半球,阳光只能照射到山的南面,山的背面则背阴。从水的角度讲阴阳则有多个原因。一是中国地势总体是西高东低,河流大的走向以东西为主,河流在山谷中流淌,河流的北侧是山的南坡,有太阳照射,河流的南侧则是山的背面,太阳被山遮挡无法照射到。二是河流在平原穿行时,水面处于平地之下,同样河流的南侧被平地遮挡,因此为阴。三是与地球自转有关,在地球偏转力的影响下,往往对南侧右岸造成更大的冲刷力,因此南岸更陡峭,更容易遭遇水患,当然建城就更困难。因此中国人建城,一般都是选择在河流的北侧,大山的南面,也就是阳的方位。

一个个城市的名字,本身就是中国古人的智慧和探索精神的伟大证明,读懂城市,也就更能理解中国历史。


沅汰


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洛阳为洛水之北,岳阳为天岳山之南,襄阳为襄水之北。

(阴阳的物理原因在于黄河中游一带在北回归线以北,终年都不会有太阳直射,阳光只会从南面照射过来,所以对于山来说山的南面是可以被太阳照到的,也就是有阳光为阳;而北面则为阴。

同时,对于低于地平面的水系来说,太阳也不会照到河流的南岸,只会照到北岸。所以,水南为阴。

这一说法从中原地带传开的,到后来扩大到个中国,人们还是延用这一说法,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邓武冈


由于我国地处北半球,太阳的光照在我国都是东南~南~西南。因此为了采光取暖,房屋都是坐北朝南,即门窗主要在南面。基于此,加上方便取得水源,一座城镇的集中构建,绝大多数都在江河湖的北面,或是大山的南面。因而,在水之北或山之南的城镇,都冠以某阳,如汉阳、岳阳、衡阳等等,不胜枚举。亦有在水之南岸的,则叫某阴,如江阴……翻开地图一看便一目了然。总之,北半球的居民为了方便生活,有利生存,必须尽量多的获取阳光,获取水源,房屋群落(城镇)建在水系之北或西北的,或名山之南的叫某阳。如果中国地处南半球,房屋朝向就会座南朝北,那么叫某阴的就会很普遍,这些都是基于太阳光直射范围,赤道为基线,向南北各延伸23度多,也就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从时间上区别就是夏至到冬至,夏至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冬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在中国叫某阳的城镇居多。


金猴1004


因为中国位于北半球 \n以我们的视点来观察太阳会是从东方升起经由南方最后落到西方 \n山的南面是向阳坡,山的北面是背光坡 南面的日照一定较北面充足 \n所以山南谓阳、山北谓阴 \n\n水的部分由于中国地形是西北高然后向东南渐低 \n河流在流动时会倾向于往东南方向流动 \n南岸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蚀,形成南湿北乾的情形 \n故称水北为阳、水南为阴


王醵铎



图湖南所有带阳的城市都在河之南

襄阳洛阳等远古时代的地名,起名字都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和风水学说,五行金木水火土,北方五行属于水,南方五行属于火,东方五行属于木,西方五行属于金,中间五行属于土也。南方五行属于火为阳,所以有些地名带‘’阳‘’字,主要是这个地方在某某河的南方,故而名字带有‘’阳‘’字。如汉江以南的襄阳,长江洞庭湖流域以南岳阳,以及湖南邵阳、益阳、衡阳等。河南的信阳、安阳、洛阳,还有贵州省会贵阳等,都在一条江河之南。以河为界,河之南五行属于火为阳,河之南为阳,所谓南阳南阳是也。

另外,名字带阳字的大都为中原地带,汉代多为荆州七郡的地盘。

根据《蜀记》记载,蜀国太师博李兴奉刘弘之命令所做的诸葛亮碑文。李兴提到:“天子命我,于河之阳,听鼓声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也!”

天子命令李兴,于河之阳,根据五行金木水火土,河之南方五行为火为热为阳,河之北方为水为寒为阴。很显然阳指南方,河的南方为阳,所谓南阳南阳是也。古代建造城池很讲究风水的,大都建造在河之南,如湖北襄阳城池,湖南邵阳城池、安徽阜阳城池、河南洛阳城池、四川绵阳城池等等,都是依河之南而建设城池的。古时候大都民房也是面朝南方朝阳而建筑的。

《蜀记》里的“于河之阳”也就是汉江以南的隆中山。登隆山,这里指的是山,不是南阳的土坡卧龙岗,南阳卧龙岗就连丘陵都不是,怎么能称之为隆山?登隆山远望,南阳土坡卧龙岗能说登吗?土坡能远望吗?所以,这里的隆山就是隆中山,诸葛亮故乡是也。

于河之阳,指河之南方,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河的北方。说河之阳指河的北方者,不懂‘’易经‘’五行金木水火土的风水学理论。
河南洛阳安阳信阳都在河之南建筑城池


gaosheqin


.阳从字义剖析,是光明,正义的象征,是不是因此而取名呢?古时时有战乱,民不聊生,生活贫困,而阳代表光明,美好,美满,幸福,末来,驱除黑暗。而人民想要过一个安乐幸福的生活,所以人们以阳而名。


张海挂


中国先哲认为:“阳”是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阳谓之道。就光而言,“阳”指“太阳”,“阳光”;就光线照射而言,“阳”指“阳面”“向阳”;就地势而言,“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因此,把“阳”用于地名时,在临“某山”的南面的地名就叫“某阳”,如我国湖南省的“衡阳”,就是湖南省的“衡山”之南,所以叫“衡阳”;再如,我国河南省的“洛阳”市,就是位于流经“洛阳”市的“洛河”水的北岸(之北),所以,叫“洛阳”。


清音悠韵1


此题的第一篇回答实在太荒谬,竟然好意糊扯阴阳五行,乱谈河之南为阳。稍微有点儿常识的中国人都知道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河之南为阴,河之北为阳,这主要是与太阳的照射光线有关,本可以看作与五行无关,别把一点儿小常识故弄弦虚的讲得那么复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