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一,就读于很差的985专业没前途,我该怎么办,人生艰难?

溺水的孩子啊


不知道你说的很差是哪一方面,是专业冷不好就业呢?还是专业教研薄弱,属于学校里的薄弱学科呢?

如果是专业属于冷门,那么我想告诉你,只要学得好,没有绝对的冷门。我一个学生当年卡线进了一所二本农业大学的沙漠化治理专业,这个专业不算好,所以他一直努力想转专业,但是转不了,因为根本没有名额。后来他索性不转了,既来之则安之,认真学习吧,反正还不是太讨厌这个专业,事实上,只要不怕苦不怕累,还挺有意思的。慢慢的他竟然爱上了这个专业,并且还立志于科研,想考研究生,所以他就辅修了英语。后来他考上了211大学的研究生,研究生期间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公费去美国交流一年。研究生毕业后又考取了中科院博士,三年后如期毕业,被某211大学以人才引进挖走,工作一年后被评为副教授。

如果是你的专业在学校属于薄弱专业,一般会影响你的专业课的学习。先问问自己是否喜欢这个专业,靠自己的努力能不能学好这个专业。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就要制定好学习计划,广泛阅读,努力学好专业课,争取在就业市场有一技之长,或者能够成功考研考公。如果上述问题有一个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得考虑转专业,但是大部分学校都为转专业设置了很高的门槛,能成功转专业的学生并不多。

你能成功考取985的大学,说明你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千万不要灰心,也不要太急功近利,要相信每个专业都有尖子,每个专业也都有渣子,先静下心来,努力学习试试看。


田园方舟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高考全省2000的名次考入了985院校,大一开学,觉得自己选的专业不太好,就想复读,家人极力劝阻,坚持到下学期,随着课业的复杂,后期就非常不喜欢自己专业,课也不上了,对大学的任何活动学习都没兴趣,学校把家长找去,和孩子进行了苦口婆心的详谈,最后孩子选择复读。2020年参加高考,目前学习状态很好,成绩也很好,没有意外,北航的目标学校应该可以实现。

所以,通过这个事例,我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第一次选择错误,只要认可,应该给孩子一个改正的机会,相对于人生的数十年,相对于孩子未来的职业方向,损失的这一年时间,是微不足道的。


老亮奔儿


我的小儿子今年也是大一,今年也能考上差的985,这个学校没有他要的专业。他想去远一点的211学校,我没叫他去,最后报了西安理工大学。他原来想复读,我劝他去上,其实我也很后悔。既然你去上了就好好学习吧,将来考研生选择一个好专业,放下包袱,世界是你们的。


用户南山孤雁


两个选择,一是对专业还比较喜欢,有一定的科研能力,那么就选择继续读书,读到博士后,出来照样有很好的前途。无论是事业发展前途、还是钱袋子都有很好的结果。二是不太喜欢本专业或者没有科研能力,那么可以选修一个专业,提高能力或者考研换一个专业。能考上985,说明你的智商是出类拔萃的,确定好了目标完全可以发展的很好。

我一个高中同学武汉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就业薪酬一般,但是工作一年后自学金融,转行金融行业销售,三四年时间在深圳买房买车结婚。毕竟能力和智商高,一旦有机会很快就会脱颖而出。


财经实用知识


现在是双一流流行的时代,不过985大学早已深入人心,短期内影响不会消除,而且39所985大学都入选了一流大学建设名单,二者也不矛盾,所以就算是最差的985大学,这张名片依然有很重的分量。



我国只有39所985大学,目前来看,实力较弱的有成为B类的三所,即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除此之外,还有地域较差一点的兰州大学,可是就算是被戏称为“985守门员”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没有那么差。进入985大学,至少将来在保研等深造方面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而且很多用人单位非985、211毕业生不要,所以能进入985大学,即便是最差的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至于说专业有前途,这更不确定,现在你是大一,大学毕业后情况如何未可知,你是否深造未可知,说不定你毕业之后你的专业就业形势就发生变化了呢。再说任何专业都有用武之地,前途更主要取决于你的能力。我邻居的儿子学的是西电的数学,刚入学时数学专业正是就业不乐观的时候,后来他选择深造,目前正在读博,很快就要毕业了,在这几年里,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出现,使数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对这方面的高级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增,目前他有着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所以你不要武断的认为专业没有前途。



我觉得不管你因为什么原因进入了这所你认为很差的985,选择了你认为没有前途的专业,其实情况都没有那么糟糕,至少你还有很多选择。我根据个人经验给你一些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坚持读下去

既然选择了就硬着头皮走下去,目前你觉得这个专业不太好,将来结果不一定就是这样,所以建议你还是潜下心来认真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你可以选择转专业,当然这个可能难度比较大,需要你成绩非常优秀才可以,这个每所大学的规定不一样,你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要求,做好准备。

你还可以考虑考研,很多专业本科阶段就业的的确不乐观,但是一旦读研或者是读博之后就豁然开朗,选择的余地就大的多了。而且目前每年考研大军人数大增,说明考研也是一个趋势所在。考研时你也可以考虑跨专业考,当然这也需要你付出艰辛的努力。



2、退学复读

这是一个比较冒险的决定,不知道你所在的省份是哪里,现在正是新老高考交接的时候,你退学复读首先要面临着高考政策和形式的变化,这对你肯定有所影响。

而且复读还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很多时候压垮一个学生的不是学业的繁重负担,而是心理上的繁重负担,所以这要求你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当然你还要承受失败的风险,万一你考试发挥不理想,你的分数连现在这个985大学也上不了,这个结果就更不好了吧。到时候你会进退两难,再次复读你浪费的不光是时间,同样还要承受失败的风险,如果你去上大学,这个大学还不如你原来的那个大学,你心里依然会有失落感。



所以,你最好的选择就是坦然接受现实,认真学好自己的专业,你能考上985,说明学习成绩是不错的,学习能力也很强,你还可以考虑辅修第二专业。总之你现在需要改变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现实,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创造更好的明天。


道道快谈


我国985大学只有39所,能考上985大学的,都是学霸级别的学生。不过,进985大学不太好的专业,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考大学时为了985的名份,选择了较冷门的专业,毕竟冷门专业录取分数线会低些。再者就是录取时,被调剂到了自己不太喜欢的专业,无论是何种情况,既来之则安之。


专业无所谓好坏,关键看个人怎么对待。举个例子,拿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说,同样是清华学生,一个学了该专业,找不到工作,无奈去做了保安;而另一个女神颜宁,却到国外留学,然后做出了一番成就。专业无所谓多好多坏,关键看一个人如何去对待。

热门专业相对来说,就业容易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既然学了比较冷门的专业,就要调整好心态,坦然面对,认真学好。北大、浙大都曾有过一个专业只有一个学生的情况,如果照你这种心态,人家岂不更郁闷!但是,人家一个人上课,一个人准备论文答辩,一个人做好该做的,真的挺好?


其实,不少人在211热门专业和985冷门专业之间纠结过,有的学生果断选择985冷门专业。为何?

因为985大学毕竟是全国重点中的重点,学校历史悠久,硬件设施好,师资力量雄厚,学习氛围浓厚,保研率高,在这里还可以交到许多优秀的朋友,这些都是隐形的财富。至于说专业不好,有几种办法:

第一:可以考虑转专业。一般而言985大学转专业还是比较容易,有的学校学生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有的学校有二次转专业的机会,大概就是在大一第一学期期末和大一第二学期期末。不过,想转专业,一定要保证自己的成绩考到本专业的前10%——20%之间。当然,不同学校转专业有不同的要求,你可以通过辅导员详细了解学校转专业的条件。不管能转还是不能转,不放弃努力,保证自己成绩在前几名非常重要。


其次:制定目标,确定努力方向,准备保研或者考研。

985大学的保研率一般都是比较高的,大一开始各方面的努力,争取为自己赢得保研的机会。如果保研竞争激烈,可以考虑考研,通过跨专业考研,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第三:辅修第二专业。

不管采取哪一条出路,最好的出路就是把握当下,努力学习,才能为自己的未来赢得更多的机会。


静静助学


今年大一,就读于很差985,专业没前途。“很差”有多差?就目前来说,曾经的所有985高校中,所谓的差,恐怕就是专指42所中的那3个降为B类的大学之一吧!它们分别是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第四轮的高校学科评估中,代表着顶尖实力的A+(前2%或前2名)档学科,这三所高校收获均吃了大鸭蛋,收获为零!


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等学校268所。在这么多的高校中,985高校共有几所?只有39所!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无论有多差的985高校及其专业,在全国都是1.32%不到的存在,100所高校中才有1.3所啊!你要是觉得没有前途,请问那98.7%的高校还有办下去的必要吗?你让这么多非985高校的学生还怎么活?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人比人能气死人”,有机会上985高校,无论何种专业,将来毕业了,都在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有利优势之地;只有你“人心不足蛇吞象”,才会觉得“人生艰难”!



确实,近年来有些大学专业的就业率不怎么景气,但也是相对而言的,作为一个985名校毕业生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据统计,近两年来“就业率较低”的大学专业,具体包括以下几和类别:①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就业率本身就不是很好,即便是一些211大学的毕业生找工作都不容易,主要还是社会需求岗位并不多,竞争压力大。②生物科学类专业本身就是对学历要求奇高的专业,不一口气读到博都不是很好找工作,即便博士毕业,目前国内发展前景也很一般。③表演专业真正毕业了能够从事相关行业的学生基本上凤毛麟角,而且表演专业前期投入很大,普通家庭是真供不起,投入大,回报率低,毕业后多数还要看运气。④广播电视主持与编导类专业毕业之后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除非是特别优秀或者名校毕业,否则还真是没有太多的机会,并且这类专业毕业之后家里是否有门路和关系是最为重要和关键。⑤电子商务专业的很多学生能够学到的东西都有限,进入社会之后在实践中才能够学到,除非考入名校,要么就报考沿海紧急发达地区的大学,其他意义真不大!


985之名声已经是昨日黄花,现在已经为“双一流”高校所统筹,全部140所双一流大学是目前国内大学中的翘楚。根据今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可知,42所大学进入了双一流大学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原985高校全部赫然在列,95所大学进入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名单,原211大学也基本全部囊括其中,故总共有137所学校进入了“双一流”高校,其中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多地办学,被分别列出,所以才共列出了140所大学为世界双一流高校。能够成为其中任何一所高校的一名大学生,尤其能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绝对可以称得上大学生中的千里挑一了,你还郁闷,你还人生艰难,这种话听起来,咋觉得那么不要脸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今年大一,就读于很差985,专业没前途,我该怎么办,人生艰难”,你这个“人生艰难”,让人看着,为啥总有一种特别欠揍的感觉呢?百里挑一的好大学,千里挑一好大学生,你还说自己“人生艰难”,让其他高校的学生情何以堪!


自在人生wub


首先应该恭喜你,考入了985工程大学。在1200多所本科学校当中,985大学全国一共才39所,即使是最差的985工程大学,能够被录取,也是非常值得恭喜的一件事。

其次我要说,已经在大学就读了,就不要轻易选择复读!

很差的985大学专业,还能够怎么差?已经是985工程大学了,即使你学习的专业就业比较冷,但是学校也会很好,你也并不是一无所获,相反,还是很有收获。

通常,在大学里被录取到了不喜欢的专业,有以下四种处理方式。

第一,本科转专业。一般学校都有允许大一新生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转到其他专业去学习。但是转专业的条件会比较难,甚至比较苛刻。很多大学转专业的条件,是在大一学期末,学习成绩达到本专业的前百分之几,有的是前百分之十,有的甚至是前百分之五,各学校的规定不尽相同。同时,你想转入的目标专业,拥有足够的接收其他专业名额。转专业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同时,如果你能够在本专业学习成绩前10%左右,你还愿意转专业吗?

第二,通过考研转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时,除了医学类专业限制考生的本科专业也是医学相关专业,其他专业几乎不限制考生的本科专业。如果你不喜欢你的本科专业,完全可以在本科期间自觉相关课程,跨专业考取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跨专业考研的人,大有人在。比如我们常见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能看明白这个专业名称的都知道,这个专业就是非法学本科专业的考生,考取的法律硕士。

第三,积极发展其他特长。有人没能在本科阶段转专业,也不想考研。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积极发展其他方向的特长,在就业时,也有可能凭借着一技之长,获得理想的offer。我是机械专业,同班同学本科里特别喜欢计算机,自学软件相关课程,毕业后直接去做了程序员。当然,在没有其他特长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跨专业就业,或应聘那些对专业要求较低的工作。如,考公务员或事业编制。

第四,退学重读。这个方式是最不推荐的。一是退学重读会有很大的风险,退学后未必能够考上更理想的学校和专业。二是成本太高,已经读了大学的投入全部浪费,重读一年高中就需要一年时间,而且重读的费用也很高。想要重读必须要认真考虑和预估一下,自己重读之后,能够考上什么的学校,有多大的把握进入更好的学校和更好的专业。

2019年,云南省有一名考生,本来应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大三,却从大学退学回家复读,然后708分的成绩成为云南理科第8名,考上了四川大学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他也很无奈,五年制不如5+3,也不如八年制直博的医学专业,但是他的年龄大了,感觉到压力了,虽然成绩很高,但是他选择了五年制的口腔医学。

谈这个例子,不是推荐大家去复读,而是告诉大学,复读的成本很大。正常来说,全省第8名的成绩,搞个5+3一体化的医学专业,或者八年制本博连读的医学专业,是很轻松的事。选择五年制口腔医学,也是很无奈的事。

如果已经在大学就读,不喜欢所学的专业,推荐的处理方式,第一是转专业,第二是考研。如果不行,也可以发展特长,跨专业就业。不推荐回家复读。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估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高考第一志愿


我作为一个高三孩子的家长和多年从事志愿填报领域的从业人员来说说这个问题。看到很多朋友出主意说换专业、考研、考公务员等,这些方法都是顺着题主的意思走,其实有没有考虑到题主的想法是否是正确的呢?帮助题主消除错误的思维也是解题的方法。

首先,题主说自己是大一新生,是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是刚从高中生阶段过来,原来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是学习,生活有家庭照顾,对自己对社会对未来都没有深刻的认识和考虑,说到底还是个孩子!请看下面这个图: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79.0%的受访者大学时想过转专业,60.2%的受访者感觉本专业发展前景不好,62.0%的受访者希望得到引导对专业的正确认识,从这里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和题主是一样的想法,突然进入一个需要面对的世界时迷茫了,这对于一个大一新生来说,这是一个正常心理现象,通过自我心理调节,或者到大二大三时就会逐步消除了。

其次,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2688所高等学校,而其中最好的985院校只有39所(算上分校一共50所),985高校只占到全国高校的1.45%,题主能考上985院校,可以说是很不错的学生,是骄子中的骄子,既聪明又有自制力,天生具有上进心,对未来充满憧憬,不像有些学生整天昏昏浩浩不思进取,题主能有这样的想法也有印证了你是一个好学生将来的工作中也会积极上进,所以说不要纠结自己,应该为你有这样的想法点赞。

再次,题主说专业没前途没具体说是什么专业,其实并没有好专业坏专业之分,你认为差的专业在别人的眼里是好的,每个专业都是有前途的,要不然国家开设大学设立这个专业干嘛呢?有人认为某个专业毕业后无就业问题的忧虑,就是好专业;但是有人就反对,说是这种专业工作好找但挣钱不多,能挣钱的才是好专业;有人认为老专业底蕴深厚成熟、方向稳定、基础扎实,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对此又有人反对,说是新专业虽然学科优势不理想,但是发展前途宽广,一张白纸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容易出成果。 关于专业热门和就业的问题,不是评判专业好坏的因素,就业是一个很难去评估的点,因为有太多的偶然性,就业最终看的是机遇和个人能力,合适的就是最好的,所以说先不要考虑专业有没有前途,先学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题主说“人生很难”,想的太多了年轻人,只要努力肯吃苦就会有收获就会有精彩的人生!


高考志愿填报知识


今年大一就读于很差的985专业很差,究竟差到哪儿?

大家都知道我国985高校一共39所,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 北京大学(北京)、厦门大学(福建厦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南京大学(江苏南京)、复旦大学(上海)、天津大学(天津)、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浙江大学(浙江杭州)、 南开大学(天津市南开区)、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东南大学(江苏南京)、武汉大学(湖北武汉)、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山东大学(山东济南)、湖南大学(湖南长沙)、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海淀区)、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海淀区)、吉林大学(吉林长春)、重庆大学(重庆)、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四川大学(四川成都)、中山大学(广东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海淀区)、兰州大学(甘肃兰州)、东北大学(辽宁沈阳)、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海淀区)。、同济大学(上海)、 中南大学(湖南长沙)。、国农业大学(北京海淀区)、国防科技大学(湖南长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咸阳)、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海淀区)。

在这39所高校中没有一所学校是很差的。你说的很差,是相对于其他高校985高校来说的;还是因为地理位置不好,如兰州大学,地处我国大西北,环境恶劣;或者是专业不好,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很多专业与农业有关,这是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的专业,所以感觉很差。其实你能考上985高校说明你有实力的,我认为只不过你上的985高校不随你所愿,所以自我感觉很差,没有前途,现在很纠结是不是继续读下去。

如果你对自己的学校以及专业真的不是很满意的话,可以凭着自己的实力来改变现状。

第一、如果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的话,可以在大学内申请双学位,学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毕业后不仅有双学位还好就业,而且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何乐而不为!

第二、对自己专业不满意可以申请转专业,不过转专业需要很多条件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学习好,不过既然感觉没前途,好好努力,一定能成功的。

第三、能考上985高校说明你有一定的实力,可以到大四考研继续深造,考取自己认为比较好的高校研究生。

第四、如果真的不想再在这所大学上学,那就复读继续考大学。不过我不支持这种做法,太浪费时间了。

总之你已经是成年人,今后的路怎么走自己做决定。现在你需要调整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现状,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创造更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