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寄生虫》获最佳影片奖,创造奥斯卡历史,如何评价?

史努此


我的心理活动

好看→震惊→恐怖→看似荒唐→沉思→压抑→想看

这部电影也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这部电影的成功似乎更能说明韩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和艺术表现。特别是在台湾、香港、日本和印度电影出海领奖后,韩国电影走向社会,走向城市,走向课堂,走向生活的艰辛段,以笔锋犀利和深思熟虑,赢得了掌声和奖项。

这是开启代表亚洲、代表世界的正确道路。成就,就是把自己的痛苦和人生,搬到镜子前。正好是9102年。千禧年之后,韩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成长历程和成就可以分为20年我曾经听说一些中国导演在西方获奖,因为他们总是向欧美展示中国贫穷落后的一面。韩国和日本早已跨过了中等收入陷阱,但它们的工作仍将以穷人为目标毕竟,所谓的底部是社会的大多数,这部电影就是讲诉底层人的生活!






壹科影视


一本正经小叔叔,一本正经说电影,非常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从今天早上开始直播奥斯卡红毯以及颁奖晚会,经历了一个惊心动魄的上午。

《寄生虫》这部电影的异军突起让我几次三番的欢呼,但到了最后,我心中的有了几多感慨,总结起来一句话,你这问题提的很有意义。


获奖对于《寄生虫》意味着什么?

奉俊昊的《寄生虫》开始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要从去年的戛纳影展说起,《寄生虫》拿到了戛纳的金棕榈,导演奉俊昊说过,戛纳的金棕榈奖杯是他最看重的,此后《寄生虫》又拿到了韩国本国的青龙奖五个大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以及金球奖的最佳影片。无疑,这部话题类型片已经成为亚洲之光。

奉俊昊自己曾经说过,本届奥斯卡《寄生虫》能入围最佳影片、最佳国际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是美国电影界对这部电影最大的肯定,奉俊昊的原话是——因为奥斯卡不算是国际影展。

怎奈何,《寄生虫》成为了最大冷门也成为了最大赢家。

《寄生虫》同时拿到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语片,这就相当于奥斯卡宣布《寄生虫》是2019年全世界最好的电影,而奉俊昊拿到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这就相当于奥斯卡宣布,奉俊昊是2019年全世界最好的导演和编剧。


有的人说:《寄生虫》在本届奥斯卡上的疯狂有点像奥斯卡对于奉俊昊的“捧杀”。

《寄生虫》到底够不够好?

《寄生虫》的故事很多人都已经很熟悉了,去年拿到资源之后我做过比较详细的解读,包括电影的具体情节以及电影的隐藏寓意。《寄生虫》从命题上来看不像是讲一个故事,而更像是诠释一种现象。

社会底层的一家四口,机缘巧合遇到了一个有钱人家,穷人发现富人很好哄骗,掌握技巧就能换取信任,于是一家四口一步一步进入富人的家,妄图鸠占鹊巢但他们发现富人并不是好哄骗,两种人的差异也不是一栋房子那么简单。

《寄生虫》的故事一定是虚构出来的,但选题灵感一定来自真实的生活。作为业内人士,我必须要说从专业角度上来说,《寄生虫》这部电影在结构和内容上是完美的,选题满分,表演满分,故事展开满分,技术层面满分,结局满分,《寄生虫》是一部满分的电影,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说《寄生虫》是一部好电影,但是,好到奥斯卡四项大奖全归他?

同样入围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其他八部电影中,至少有三部是可以和《寄生虫》较量一下的,《1917》的反战题材人文主义,《好莱坞往事》的故事性理想主义,《爱尔兰人》的复古保守主义,你说这个奖给谁更合适,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觉得,给谁都不太应该给《寄生虫》,在国际范围内《寄生虫》够好,所以最佳国际电影《寄生虫》实至名归,但最佳影片是一种态度,不光是好莱坞看待这部电影的态度,更是好莱坞看待亚洲的态度....品,你细品。

《寄生虫》以及奉俊昊将会面临什么?

有一点毋庸置疑,韩国电影乃至亚洲电影都会在《寄生虫》拿到好莱坞四项大奖之后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至少投资会蜂拥而至。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统第一时间向奉俊昊发去贺电,表示,《寄生虫》以最韩国的故事打动全世界观众,其充满个性而细腻的刻画、一针见血的台词、脚本、剪辑、音乐、美术和演技都向世界证明了韩国电影的力量。

韩国的影视业将会迎来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第四次飞跃,前三次可以自行查阅。我可以告诉你前三次飞跃的代表演员,第一次是张东健,第二次是裴勇俊,第三次是玄彬。前三次韩国影视业在国际视野中的飞跃主要依靠电视业,但这一次,韩国的电影真正意义上走向世界了,这是好事。

但对于奉俊昊以及他的团队来说,压力巨大。这次的四冠王名头可能会成为奉俊昊的转折点,今后或许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奉俊昊拍摄了有一部优秀作品,人们会说,这是他的正常发挥,他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别忘了他是奥斯卡级别的大导演,而如果奉俊昊拍摄了一部烂片,人们又会说,你看看我就说2020奥斯卡是大乌龙,我就说他不配....

不管怎样,既成事实,一切翻篇,留给我们的无尽的唏嘘感慨。

都说2019年是奥斯卡的“大年”,最佳影片、最佳男主、最佳女主、最佳男配、最佳女配、最佳导演甚至最佳国际电影都出现“神仙打架”的局面,最没有什么比《寄生虫》拿到四项大奖更与戏剧性的结局了!

最后只能祝各自安好,走好前路。

一本正经小叔叔,一本正经说电影,感谢大家留言关注点赞转发,再见。


远见电影院


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国内对奥斯卡的关注可谓是冷清。

困在家中这几天,想必不少人已经出离“崩溃”。

不妨让我们关注一下奥斯卡:

作为难得一遇的奥斯卡大年,最让我们关心的,还是提名影片的质量。

戛纳金棕榈《寄生虫》和威尼斯金狮《小丑》同时入围;《小丑》《1917》《爱尔兰人》《好莱坞往事》获得10项及以上奥斯卡提名;《小丑》(11项)超越《黑暗骑士》(8项),成为入围奖项数史上最多的漫改电影;

《寄生虫》(最佳原创剧本)捧得了韩国第一座奥斯卡奖杯。

导演奉俊昊盯着奥斯卡小金人看了好久。

(嗯,是真的)另外,《寄生虫》还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国际影片(前最佳外语片)!

成为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韩国影片!

奉俊昊本人也再次创造历史,成为首个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的韩国导演。

他在获奖感言里致敬了马丁斯科塞斯,大胆示爱昆汀……让我们看到了迷影精神的传承,一个好莱坞学徒击败了大师,着实让人泪目。





小僧儿看电影


意料之中的是,《寄生虫》会拿到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国际影片奖,奉俊昊拿到最佳导演奖,也在几个前哨奖项中有所暗示。

但还是没想到,《寄生虫》竟然真的拿到了最佳影片奖,成为了这届奥斯卡奖的最大赢家。

这是非英语片的第一次。

仔细想想,不得不佩服学院的魄力和胆识。

我原以为这个大奖会给《1917》,如果从电影角度来说,《1917》当然是无与伦比的杰作,从技术角度看比《寄生虫》要完美许多,但如果从时代维度出发,《寄生虫》无疑是更有历史价值的作品。

《寄生虫》要表达的东西,承载了这个时代的重量。

更厉害的是,奉俊昊导演将这样的重量,表达得是如此轻盈,让全世界的大部分观众都能够理解到这部电影的魅力。

简而言之,这部电影作为类型片,它足够好看,视听语言也做到了为讲故事服务的极致,同时,它又具有艺术上极强的美感,具有雷霆万钧的力量。

它是那种能感染到大部分观众的电影,赞誉和争议,都来自于被感染。

多说一句,为《1917》叫屈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人为《爱尔兰人》叫屈,那就是不懂装懂了,从前哨奖项看,大热门从来都是《1917》,要爆冷,也只能是《寄生虫》。

恭喜《寄生虫》,恭喜奉俊昊,恭喜韩国电影,恭喜电影。

当然,我们中国的媒体、影迷、电影工作者们,完全不必自轻自贱,瞅着韩国的导演连拿金棕榈和奥斯卡就眼红。我们不缺有本事去拿金棕榈的好导演,内地、香港、台湾,都有。我们的电影市场,更是足够让别人眼红。 但必须得说的是,真正的好作品,那种能让人大呼牛逼的好电影能出现,光靠人才涌现不够,光靠市场火热也不够。



祥子和骆驼


你好,我是小腊肉电影,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寄生虫》是由奉俊昊执导,宋康昊、李善均、赵茹珍、崔宇植、朴素丹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19年5月21日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首映,2019年5月30日在韩国上映2019年10月11日在北美上映。

影片讲述住在廉价的半地下室出租房里的一家四口,原本全都是无业游民。在长子基宇隐瞒真实学历,去一户住着豪宅的富有家庭担任家教后,一家人的生活渐渐起了变化。

《寄生虫》获得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这也是韩国电影首次拿下金棕榈大奖。2019年12月4日,该片获第91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12月10日,获第四届澳门国际影展亚洲人气电影大奖。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共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国际影片4项大奖,成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百度来的》

这部电影讲的是从底层边缘小人物的命运,到纵横捭阖的权益纷争……韩国电影人的关注点,始终难以跳脱人与社会的范畴。

我是小腊肉电影,希望回答你满意,





小腊肉电影


大家好,我是川影

当下什么电影最容易火?就是讲人性和贫富差距的电影,最容易火。而寄生虫就是这样的电影。

这部电影最好就好在真实,当下社会什么能改变一个人?钱。一个懦弱的人如果有了钱,那他就不会再懦弱。寄生虫里的一家人因为都进入别墅当仆人,生活有了改善,也渐渐的硬气了起来,敢教训在地下室撒尿的醉酒男子了。

别墅主人也对一家人比较客气,那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能越界,你是什么人就应该做什么事情,那么我会给你表面的尊重和平等,就像在现实世界,有钱人代表有能力,道德好,而不会赚钱就代表无能,道德败坏。真的有平等和尊重吗?所有人都高喊我们应该给扫地阿姨尊重,然而真正尊重的有多少?

醉酒男子在电影里充分体现了现实中的一些人,每天麻木不仁,过一天是一天的生活,活在自己的幻想里,用“梦”来麻痹自己。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这部电影还有很多的细节 情节都和现实相衬托,就像我前面说的很真实。当然还有剪辑手法,拍摄等等都是一流的。能获奖那是实至名归。

如果你有什么要补充的观点,可以评论区留言讨论





川影


《寄生虫》讲述一个贫穷的家庭四口从儿子基宇起,开始想方设法要接近上流社会,想从此飞黄腾达,情况却逐渐失控。电影用小家庭来看大问题,主角们一个个「顺利的」求职过程,延伸出贫富差距与阶级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探讨人们面对生死存亡的心态,以及愿意牺牲什么换取更高品质的生活?本片充满滑稽与荒谬的喜感,其实悲惨又沉重,看完电影之后,仿佛心里也有个重量,拉着思绪慢慢下沉。

奉俊昊导演对于细节的掌握都可以在片中慢慢发掘,无论是对于场景空间变化的描绘(矮房跟豪宅的格局差异),或是角色表现情绪的脸部特写(宋康昊饰演的爸爸真的好猛,上一秒彷徨下一秒愤怒),或是活用特定的事件/物件加重故事核心(无法形容的味道、造景石等),或是编导在剧本内安插的梗(北韩、印地安人、美国人、童军、台湾古早味鸡蛋糕),都使《寄生虫》的故事厚实有料还很有日常感,加上演员们变色龙般的演技,汇集非常丰富的情感。

不过有一点可惜的部分在于,电影中后期开始转折以后,剧情的节奏感变得很急促,收尾只有聚焦在主角家庭的命运,因此其他像是朴社长家的后续状况、男孩解出「救我」的摩斯密码桥段意义为何……等就没有更详尽的描写与解释了;然而,编导选择在电影后半段,开始缩小范围其实能够理解,因为电影的主体还是这四位主角,我们从头看他们受困于贫穷,为了能咸鱼翻身做出不少「努力」,势必要在最终来检视他们努力的成果到底如何?这也是我认为可惜但依旧喜爱这结局的原因。

电影里有一块来自基宇好友送的造景石,说可以招财富或招考运,主角们当作宝供在家里,开始期待改运那天的到来。这块石头,就像主角们想要摆脱贫穷的发财梦,也像是要满足欲望的执着,恨不得拥有自己宽敞的客厅和浴室、一览无遗的庭院美景、不用寻遍角落才能勉强连线的无线网路,或是……改变别人看待自己那种嫌恶的眼光、消除自己身上那股刺鼻的穷酸味。这股庞大的欲望交织着贫穷引起的自卑感、有钱人家的优越感,还有更多扭曲的价值观,造景石不只默默转变主角们的经济状况,也埋下可怕的杀机。

在避难所里面,儿子基宇紧紧抱着造景石,一边喃喃自语的特写让我很有感触,印象中他说:「是石头黏着我……我说真的,是它一直黏着我。」看到这里我不禁笑了,基宇不想舍弃石头,代表他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成功」的机会,重考大学都已经四次了,还有什么比改变现况和带给家人财富更重要?基宇的执着有多深,石头就有多重,所以「石头黏着我」听起来就像他在自我安慰,合理化自己与家人这些荒谬的行径,呼应到结局另一个关于石头的特写,显得更加讽刺。

在看《寄生虫》的时候,让我想起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这部同样也是用一个家庭遭遇到的状况,来放大社会上的问题,藉由角色间细腻的互动以及真挚的情感,重新解释家庭组成和亲情的定义。一直以来都很喜欢这两位导演安排群戏的方式,把一群演员都丢进同一个场景、画面里,好像没有剧本或台词般让他们自由发挥、对谈和互动,可能依偎着、可能在吵架、可能在吃饭,都是生活的日常小事,稀松平常却特别深刻(奉俊昊导演之前的《汉江怪物》也有个奇葩的家庭)。


MZ视界


这是韩国电影拿下的第一个金棕榈奖,也是继2018年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之后亚洲电影再一次荣获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对于奉俊昊,可能很多国内的小伙伴并不是很熟悉,但提起他的作品或许大家都有所耳闻。

就比如说《杀人回忆》、《汉江怪物》和《雪国列车》。

其中《杀人回忆》更是让奉俊昊一举拿下了第2届韩国电影大奖最佳导演。

国内豆瓣也给出了8.7分的高分,位列Top250排行榜第123名。

不少影迷评价韩国电影“文有李沧东,武有奉俊昊”,足见其地位之高

而这部《寄生虫》也不负众望,在戛纳电影节一经上映场刊评分便高达3.5分,受到了评审团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再加上国内一些影评人老的推崇,豆瓣评分更是不俗,9.2分的综合评价,其中五星好评达到了67.5%。

其实整体看来,《寄生虫》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具备戛纳电影节的卖相。

因为以往入围戛纳电影节的作品总是晦涩难懂,意味深长。

而这部《寄生虫》虽然也充满了对于社会问题的隐喻,但相对来说比较商业化,这也让它的戛纳之旅更加传奇。

故事围绕着两个身份、地位、背景都差距悬殊的家庭展开。

生活在简陋地下室里的基泽一家,四口人几乎都是无业游民,身为一家之主的基泽更是整日游手好闲。

直到积极向上的长子基宇通过同学的推荐来到富豪朴社长的家里应聘家教。

为了应聘成功,他为自己编造了一系列豪华履历,就连文凭也是伪造的。

自此,这两个天差地别的家庭便被卷入一连串的意外事件当中。

经常观看韩国电影的小伙伴都知道,先欢乐,后悲伤,这是众多韩国电影一贯的作风。

这部《寄生虫》也不例外。

电影的前半段以欢乐为主,基泽一家人为了“寄生”在朴社长家里“不择手段”。

甚至从一开始的基宇被雇用,变成了一家四口人全部被朴社长雇用。随着一场大雨的冲刷,电影的基调也随之改变。

先前的欢乐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无尽的悲伤。

不得不说,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观众的心情反差巨大,不免跟随着片中人物的经历发生变化。

就像我们常说的“先给一个巴掌,再给一个甜枣”,这部电影则是“先给一个甜枣,再给一个巴掌”,这种感觉让人难以释怀

导演奉俊昊近些年来的关注点始终在阶级差异和阶级矛盾上。

在《寄生虫》里,这个社会问题被表现得更加明显。

朴社长的小儿子多颂明明在绘画方面没有什么天赋,却被父母当成天才。

基宇和妹妹基贞明明能力很强,却始终受困于贫穷,抬不起头来。

可见阶级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成年人身上,在孩子身上也一览无遗。

似乎穷人家的孩子不管多么聪明都无济于事,富人家的孩子哪怕再愚钝也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或者说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看到这儿,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愤愤不平,包括小麦也想问一句:凭什么?

然而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社会,这就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真相

那么片名“寄生虫”所指代的究竟是穷人家还是富人家呢?

有人说表面上指代的是基泽一家代表的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实则是指代朴社长一家代表的上层人士。

就个人而言,小麦觉得一半一半,因为这两个家庭的行为都不能让人苟同。

基泽一家人为了生活苦苦挣扎,他们的遭遇固然让人同情,可从一开始,他们的做法就大错特错了。

我始终坚信每个人所拥有的一切都应该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而不是依靠耍小聪明、不择手段

基泽一家四口四肢健全,然而影片开始,他们游手好闲,全然没有想要改变的意思。

直到基宇的同学带来了朴社长家招聘家教的消息,他们才觉得机会来了。

伪造的文凭,编造的履历,赤裸裸的欺骗。

趁着朴社长一家人不在家的时候,在豪宅里狂欢,享受着不属于他们的东西。

包括后来一家四口全部受到朴社长的雇用,也都是因为女儿基贞精心设下的骗局。

正因如此,基贞的死才让人惋惜不已,她是一家人中最聪明的一个,最后也背负了所有的罪孽。

凭借她的才能和聪颖,如果脚踏实地,从事正经职业,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可惜她把自己的能力全都用在了歪门邪道上,小聪明又怎能滴水不漏、瞒天过海呢?

在社会中,我想很难达到身份地位、财富都人人平等的程度。

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让别人看不起,我想这就是一种平等。

而朴社长一家,他们自认高人一等,看不起穷人,是整个社会的“寄生虫”,这毋庸置疑。

除此之外,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来,上层人士的其他感官都很迟钝,唯独嗅觉十分灵敏。

基泽一家刚刚在朴社长家里全员入职,就被多颂识破了。

他们以为是廉价的生活用品散发出来的气味导致穿帮,其实不过是因为举手投足之间的气质出卖了他们。

基宇曾多次询问家人和朴社长的女儿多惠,自己站在这一群上流人士中间违和吗?

为什么?因为他对于自己伪装的身份并不自信。

在朴社长家里工作之后,基宇无时无刻不带着朋友送来的那块“镇宅石”,哪怕睡觉也要抱着。

为什么?因为他害怕自己伪装的身份会穿帮,或者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一直伪装下去,他不安心。

可见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阶级的差异在他们的思想里全都根深蒂固。

《寄生虫》

他们不曾想过,同生为人,哪里有尊卑贵贱之分?

富人就可以为所欲为,穷人就必须苦苦挣扎吗?

凭什么,又为什么。

就像影片结尾,当基宇将那块“镇宅石”放进水池里之后,才发现它与其他石头并没有什么不同。

也暗示了当你脱下华丽的外衣,或者洗尽铅华,人与人的本质相差不大。

《寄生虫》

如果阶级差异难以改变,穷人如何得到尊重?我想很简单。





萊伯爾影视


今天与《寄生虫》相关的问题好多,我也再啰唆几句。总的来说,剧情是很有创意的,接近完美。剧情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主人公基宇和妹妹及父母蜗居于狭窄的地下室,基宇的同学给有钱人家的女儿做家教,因为要出国留学,就将家教暂时转交给基宇。于是,基宇带上全家住进有钱人家里,继而与人家大小姐相爱,随即又发现人家不为人知的秘密。贫穷与富裕的强烈对比,最是考验人性的。无论奥斯卡金像奖还是戛纳金棕榈奖,都比较偏好揭示人性的影片。


新视a肖子树


电影《寄生虫》在豆瓣的评分8.7分,《寄生虫》的上映时间在19年的五月二十一号的戛纳电影节上映的。然后来说下观看这部电视剧的感受,看完《寄生虫》,我发现很多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有的人看出来阶级,看出来贫穷与富有,韩国社会的贫富差距。但是在我看来讲的就不是阶级的事。讲的是韩国自己。讲的韩国的历史,从电影中朴社长那家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两个字:美国。儿子的印第安控,女儿的外语老师,夫人时不时蹦出的英语和社长公司里的美国奖状。这象征着什么?别忘了,这一家是搬过来的,在搬过来之前有一户人家为了防止北边而修了地下室,那这个年代就能基本确定了。这和韩国史是对应的。我们还可以再来看一个细节,假装自己是美国留学回来的妹妹去应聘时,哼的歌是《独岛是我们的领土》。寄生虫,寄生的可不只是阶级,更多说的是韩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