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說清楚為什麼巴菲特會成功,而在中國一學就死?

風揚居士


以前有一個傳聞是這樣說的,巴菲特的傳記只會記載他8歲就參觀了紐約證交所,但是不會記載他的父親是國會議員,當時帶他參觀的是高盛董事。巴菲特為什麼會成功?因為他小時候就開始接觸金融,而且起點那麼高,有絕對的人脈,他會成功一點都不會意外,意外的是他太成功。

巴菲特其實一直推崇的就是“價值投資”,這一觀點其實最早由格雷厄姆提出,也就是《證券分析》、《聰明的投資者》這兩本書的作者,更是對證券進行分析的鼻祖。巴菲特其實算是格雷厄姆的學生,並且巴菲特把價值投資真正的發揚光大,成為價值投資最典型的成功案例。

為什麼價值投資到了中國就有些水土不服,其實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巴菲特講過的一句話“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老實說,這句話一千個人有一千種說法,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很溼的雪可以理解為“績優股,業績好,未來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很長的坡意為“找對一個時機,長期堅定持有”。

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在中國很多時候行不通也是有原因的。

  1. 美國牛市非常長,慢牛為價值投資提供堅實的基礎,而國內股市牛短熊長,很難體現出價值。

  2. 中國也有不少好股票,但是股價不會短期內上漲,需要長期持有才有可觀盈利;反觀一些連年虧損的股票,在炒作之下瘋狂上漲,短期利益誘惑投資者。

  3. 價值投資在中國不是沒有用,而是能夠堅持的人太少,大家都在追求短期利益,形同賭博。

  4. 一隻股票能夠持有5年以上的投資者真的沒有多少?何來談價值投資呢?

我們聽過太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巴菲特的投資模式不難,但是能夠做到的卻寥寥無幾。但是我相信在國內股市中一定有利用價值投資獲利豐厚的投資者,他們其實不低調,但是在形同賭博的投資者中,他們的數量真的一點不起眼。

商界書生


這個觀點不知道是怎麼來的。個人說一下對巴菲特的理解吧。

在很早的時候格雷厄姆就寫了一本書叫做《價值投資》,後來巴菲特作為他的學生,把價值投資發揚光大。

我對巴菲特影響比較深的是2001年東南亞經濟危機時一一塊多港幣買進了中石油,然後持有數年之後,在2007年底,中石油在A股上市之前成功的拋出,當時國內很多投資人都在諷刺巴菲特,認為巴菲特買的股票價值實在是太低了,當時中石油在A股上市的發行價是48 ,港股的價格遠遠低於這個,巴菲特出手的價格也也比這個低得多。所以很多投資人,包括一些專業的投資者都認為巴菲特是低賣了中石油,過了一年之後大家才明白股神就是股神。

巴菲特在中石油上收穫頗豐,不但有巨大的價格差,而且還收穫了大量的分紅,這筆投資對他來說是極為成功的。

對於國內企業的投資來說,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同樣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巴菲特投資一般追求的是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他持有股票長時間達到10年甚至更長時間,可中國股市到目前目前為止也才20來年時間,所以你覺得巴菲特在中國股市沒有可行性,那是因為中國股市還沒有那麼長的歷史,人家華爾街200多年曆史,中國股市20多年曆史,還不如巴菲特的個人投資某一個股票時間長,所以沒有辦法比較,更不能說巴菲特的理念在國內就不能實行。

現在國內的投資也開始追求價值投資,長時間投資,證監會也鼓勵長時間投資,特別是包括養老保險,這些大機構們追求的都是長期投資,我相信任何一種好的價值理念都是可以在股市上可以使用的,這一點不分國籍!


閒話柴米財經


誰說巴菲特價值投資,在中國就會一定死,很多人學巴菲特價值投資,說自己是搞價值投資,有幾個人能堅持下來?持有貴州茅臺,五糧液,中國平安,萬科A,伊利股份,雲南白藥,格力電器等等,一大批大牛股!價值投資一直都在,好公司股票在不斷創新高,只是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堅持,做到知行合一!

價值投資選股其實不難,難在一直持有好公司的股票,最終靠內在價值迴歸,和企業內在價值增長,靠複利,滾雪球!



永輝程序化交易


為何一些中國股民盲目沉迷巴菲特投資理念,終究未能夠在股票市場上獲得巨大成功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多少中國股民把巴菲特投資理念用來炒股?試圖獲取中短期的暴利,而巴菲特本身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炒股,而是一種股權投資乃至一種資本運作。

美股市場牛長熊短,多年來優質上市公司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投資回報率,市場環境的持續健康成為巴菲特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與此同時,就是巴菲特的投資眼光,獨特的判斷分析能力,並在不斷的併購靈活的資本運作過程中,獲得了持續性的發展與壯大。

或許對於成功而言,很難完全複製,但巴菲特的成功確實具有一定的參考性,而對於資本運作的大資金,大機構而言,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或許會顯得更為有效。

對於普通公民來說,不少人沉迷與巴菲特投資理念,但其更注重中短期的獲利,試圖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資產增值的目標,至於部分熱衷於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普通股民雖然時刻抱有中長期價值投資的思想,但更多的時候受至於監管政策等因素的變化,而不得不靈活調節投資策略,而在中國股市裡,有的政策市場的稱號,而政策的變化也足以影響到市場乃至股票價格的運行趨勢,這與國外成熟的市場有著明顯的區別。另外國情也不一樣!


苑慶磊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是價值投資,長線投資。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市場相對比較規範,上市公司財務透明,管理嚴格,數據真實,所以巴菲特選擇麥當勞、通用電器等公司的股票,長期持有就能夠賺到豐厚的利潤回報。

國內改革開放才40年,很多上市公司相對管理不規範,財務作假,中小散戶學巴菲特的這些理念沒有用武之地,反而往往會帶到坑裡。


炮哥有約


巴菲特能取得巨大成功,而在中國一學就死,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土壤”不一樣。

要知道美國的資本市場發展了200多年了,是一個非常成熟的資本市場,而中國的股市發展了不過30年而已。美國的很多公司都有百年曆史,經歷了世界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獲得了巨大成功,從而給到了投資者以巨大回報,這就是巴菲特價值投資的根基所在。

反觀中國市場,中國改革開放不過40幾年,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時期又是在加入WTO之後,很多企業年齡不超過20歲,就像一個小孩子能給你什麼回報呢?小孩子還處於培養期,是要花錢的!

第二,“環境”不一樣。

由於美國資本市場非常成熟,所以在保護投資者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注重企業的分紅。而中國資本市場在這一方面還具備一定的提升空間。就拿近期美股與A股的表現來說,美股上市公司大量回購自家股票,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美股;而A股上市公司在限售股解禁,大股東瘋狂套現。

第三,“莊稼”不一樣。

在A股市場上,優秀的公司數量相對有限,而美國股市和港股市場裡優質的公司數量多。近些年中國牛逼的互聯網公司基本都是在境外上市的。中國股市裡的大牛股還是相對較少的,掰著指頭就能數過來。

第四,投資者不一樣。

A股市場上還有大量的“散戶”,追漲殺跌,每次牛市就像是一場鬧劇,缺乏理性。而美國資本市場上,早已經完成了去散戶化,機構投資者佔據主導地位。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見解,歡迎有不同觀點的朋友評論區留言!

如果你覺得我分析的有道理,歡迎點贊、加關注,謝謝!


山東振杰


因為很多好股票給到你手上,你也沒辦法拿住。

一,對手中持有的股票,沒有進行過深度的研究 論證 對估值沒有概念,沒有對行業進行分析對比,對管理層沒有信心。

買股票就跟選老婆一樣,從接觸到了解,再到深度交流,生活習慣 性格秉性,這些都是需要時間去了佐證的,最終才能確定它符不符合你的擇偶標準。而選擇一個公司,我們首先是需要去深根歷年的財務報表,瞭解他的過去和現在,對行業的寬度 深度和競爭格局進行一個分析判斷。對公司在行業當中的地位 優勢做一個評估。對公司管理層的能力和誠信度要有自己的心裡判斷。對產品和生意模式有一定的瞭解。

二,抵不住外面的誘惑,特別是蠅頭小利的誘惑。抓到的,才是自己的。

“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絕大多數的投資者或者投機者當看到自己的股票不動,而其他股票上漲時,就會蠢蠢欲動,或換股或發牢騷,從而形成追漲殺跌的習慣,丟掉手中的籌碼

三,總想著利益最大化,哪怕非常看好的一個公司

很多投資者明明非常看好某個公司,並且也持有了。但公司的上漲,往往也是螺旋式的,投資者除了想賺取公司正常上漲的錢以外,還喜歡在股票上做高拋低吸賺取股票波動的價格。做得好倒沒有關係,但大多數的人做著做著就將籌碼丟失了。投資還是應該守住自己的能力圈。剋制貪婪,不是什麼錢都是你能賺到的。

四,忍受不了持股的寂寞

對於多數股票而言,不管一年當中的漲幅有多大,一年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震盪或者調整的。真正在上漲的時間其實是非常短的。震盪和調整對於投資者來說是最難熬的。

五,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斷

投資是自己的事,除了自己誰也幫不了你,但很多人對於投資來說不夠自信,寧願去相信所謂的大V 專家,也不願意相信自己的研究成果。試想一下,有時候我們為了買了一隻股票來做大量的研究。但真正到持股的階段,卻又總是會受到外界的干擾,特別是外界對這支股票的質疑,從而搖擺不定。投資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當然這個相信是在客觀理性的情況下。

六,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是人的劣根性之一,跟著大多數人總不會錯,大家一起錯也不至於被責怪。但股市的博弈是少數人獲勝的遊戲。僅僅只有20%人獲利的遊戲。說實話目前整個市場,大多數人都是來投機的。真正用來做投資的人很少。我們身邊的股民朋友,絕大多數也是短線客,有時跟他們聊天,價投在他面前其實就是一個另類。

七,用於投資的錢不是自己的閒置資金,甚至有些是借來的,或者通過配資進來的。

用非閒置資金來做投資是目前大多數投資者的通病,甚至很多人借錢炒股,這些錢都是有可能隨時要還或者隨時要用的。那麼在股市的規劃上面就沒有過長期投資的規劃,就是有長期持股的打算,當你需要用錢的時候,又不得不變現手中的籌碼。

八,過於謹慎,機械化的設置止損

投資是有風險的,我們買入一隻股票很難碰到一買就快速脫離成本區。作為長線持股者,看到的應該是公司的估值是低估 合理還是高估?要做的是判斷未來成長性的成長高度和確定性,短期的波動代表不了什麼。只要公司向好,我們對短期的虧損是要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九,落袋為安的心理

很多人買入一個公司之前,都是經過大量的研究論證的。但公司剛一開始漲,就會馬上兌現利潤,把之前對公司的研究,對公司未來的預期都拋之腦後了。這種人的操作方法,經常都是賺小錢賠大錢。投資股票,除了忘記成本,還要做到忘記利潤,賣出一個公司的理由,不是我們賺了一點小錢。而是公司經營狀況是否惡化?股票是不是漲得已經高估了?成長性是不是已經不好了?或者是我們發現了一個更好的機會。

十,在這裡拋出一個問題,拿不住股票的原因,第十條希望大家來補充,在評論區裡一起探討。


K線博士


低價買好股,然後耐心等待。

“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理念看上去很簡單,然而踐行起來卻很難。

為什麼?

我提供兩個答案:

“買便宜的好貨”的生活常識在股市裡失效了

巴菲特倡導的價值投資的原理極其簡單:買便宜的好貨。

我們生活中的常識也是這麼幹的,但為什麼在生活中看起來運行良好的常識一到股市就失效了呢?

是我們忽視了常識還是常識失效了?我們為什麼會在買一袋洗衣粉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知道要貨比三家、找出物美價廉的最佳結合點,做出理性的消費,而在做出大筆的股票投資操作時卻顯得如此的隨意,似乎丟了最簡單的常識——買便宜的好貨?

問題的癥結可能遠不像大家所說的那樣:缺乏常識。其實後面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在買洗衣粉的過程中我們遵循了一種我們長期以來過度簡化了的思維定勢:

價格-質量以及對比思維傾向;我們從來沒有對生活中品類繁多的商品做過成本分析與估值,所以壓根兒不知道他們便不便宜,我們認為價格越高質量就越好,我們只是通過簡單的價格對比來確定他的質量,以及簡單的價格質量比知道誰更便宜;這種簡單的對比代替了複雜的“某一洗衣粉便宜與否”這一艱辛而複雜的研究過程,其實我們壓根兒就不知道洗衣粉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與品質、期間費用、各種稅費、商家合理的利潤等)。

在通常的情況下,在完全競爭、浩如煙海的商品市場裡我們依賴於“價格—質量”這一過度簡化模型的絕大多數的決定都是有效的,依靠這種簡化的思維我們大大提高了生活效率,但是我們也會有很多愚蠢的決定:比如我們很容易為那些所謂高品質的(實際上只是虛標的高價格)東西付出過高的價格。

股票的背後是一家家複雜的企業, 而巴菲特的常識“買便宜貨”要求我們對企業進行絕對估值。我們在做股票投資時這個過度簡化的思維定勢就失去作用了,我們無法只憑價格上的簡單對比得出企業的優劣,巴菲特倡導的投資理念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要用合理地價格購買卓越的公司。

在這裡要求我們懂得如何去為公司估值,只有正確的為企業估值我們才能知道公司到底便不便宜,而公司的絕對估值是一個綜合各種信息的辯證思考過程,讀懂一個企業是一個艱辛的過程,遠非價格上比較一下或根據價格-質量這一簡化思維工具就能得到。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當我們賴以生存的過度簡化的思維模式失效時,我們的大腦不是去進行艱苦的客觀的企業價值研究,而是避重就輕的選擇另一條捷徑:看看K線表畫畫曲線找找趨勢、聽聽專家的說法、打聽下小道消息、簡單的看一下PE或類似企業的價格對比,並假裝騙自己他們的說法就是有效的,並以此做出了莽撞的投資決定,然後祈求上帝讓自己所買的股票快點兒漲。

當然這種建立在失效的思維定勢之上莽撞的投資決定肯定不會給你帶來確定感和美感,面對市場上爆炸的信息患得患失,飄忽不定,內心充滿了疑惑。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仍有自知之明的人只是拿出“丟了也毫不心疼的錢”來碰碰運氣,正所謂小賭怡情,玩一下而已;這種情況仍敢於大筆投資的就成為了純粹的賭徒,其結局不言自明。

我們大多數人不夠努力以致缺乏成功的基本素養

投資與其他任何工作一樣,成功的人只是少數。

但是談論別的領域從來沒有像談論投資那樣熱烈,一方面是因為股市的參與和退出成本極低且途徑極其簡單,另一方面是因為大多數人誤以為從股市中賺錢只需要坐在空調房裡點擊幾下鼠標就可以,誰都能幹。

其實投資也是要遵守基本的商業準則的和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投資的本質就是投資企業,試圖把投資隔離於商業本質之外的投機者註定是在參與一場零和遊戲的賭博。

巴菲特說,做好投資本質上來講只要學好兩門課:

① 一門是如何評估企業價值

② 一門是如何看待市場波動第一門課涉及到如何評估企業價值,這門課要做好與任何其他工作一樣,考察的是你是否具備在一個領域成功的基本素養,包括激情,努力和樂觀。

沒有激情,夢想和超越常人的近10倍的努力,無法獲得巴菲特這種高屋建瓴式的快速洞察商業本質的能力。這門課需要的是絕對的汗水和勤奮,外加濃烈的興趣,而興趣這個東西是可以後天培養的。第二門課如何看待市場波動,這門課可能與基因有一些關係,也跟從小到大的思維模式有關,更跟後天的對世界客觀真理的追求態度息息相關,更重要的還是在後天。

巴菲特等人很快就相信市場波動是隨機的,不能預測的,而有的人卻打死認定能從市場波動中能長久獲利。所以巴菲特的成功本質上就是兩句話:① 買股票就是買公司② 以低於公司內在價格的折扣價購買。

巴菲特的成功濃縮成一句話:投資就是怎樣對一樁生意(一個企業)估值,打折後購買。投資失敗的人有幾個人知道自己所買的企業值多少錢?

這句話的背後,就是超越尋常的努力,話又說回來,哪一個領域的成功是輕輕鬆鬆的?

綜上所述:我們幹投資不能成功的原因在於我們缺乏成功的基本素養(如激情,努力,樂觀),我們幹投資沒有成功,很有可能我們幹別的工作也不會成功,投資僅僅是360行裡的一個行業,他不會脫離成功所需的基本準則。


歌緣是你


這就像去河裡捕魚和在大海里捕魚一樣,環境場地不一樣所用得方法肯定是不一樣的,美國市場已經運行了1-2百年了,中國市場才走了30年,還有很多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遊戲規則需要去改革。

巴菲特在國外是成熟市場,找到貝市場低估的優質股票買入,然後長期持有,等待分紅和股票價格的上漲,在中國太多的投機者,都不願等待股票慢慢的上漲,因為在中國如果按巴菲特的炒股方式去投資去持股的話,肯定有很多的人還沒有等到股票上漲股票退市了都不知道[呲牙]所以在國內炒股必須要學會做T,而且中國的股票市場都是漲跌都10%,而美國則不一樣,所以採用的方法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巴菲特的方法只能說作用不大,也不是完全沒有作用,而需要操作者靈活的去運用,當時我也沒有玩過太多股票,也在股市中交過學費,所以想要在中國的股票市場長期的存活,肯定是需要技術的。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門窗哥小馬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命題,說有意思其實是無關對錯。因為並不會一學就死。中國也有類似的投資者。只是比例比較少或者說類似的投資者在中國並不太受追捧。因為我們喜聞樂見都是點石成金,都是一夜暴富。雖然很多人不承認自己是這樣的,但是實際行動卻是非常貼切的。巴菲特很厲害嗎?或者說學巴菲特很難嗎?其實我們去通透的整理一下他的投資軌跡就會發現一點也不難。因為他的選股思路和技巧都是非常原始的,並沒有什麼特異功能。很多人一看就會。但是為什麼其他人不行。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大部分的人都在學習他的選股思路投資偏好,確很少人去學他的持股方式和行為。其實做做投資是一個非常系統的項目,選股和買賣只是零和一而持股過程才是2到99的變量。我們很多投資者之所以不能成為巴菲特大概就是2和99這一個變量過程沒有學好,或者很多人乾脆不學。因為這個過程是反人性的。很多人覺得投資就是選股加買賣,所以很多人都是韭菜。所以賠錢也是很正常的。經常聽到一些消息說某人買了股票後忘記了再過幾年去看都是十幾倍的收益。但是有多少人會在意這樣的事情。在意了又有多少人去實踐呢?投資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職業,但也是最難的職業。簡單是因為這個幾乎沒有門檻,難是因為我們必須要戰勝我們人性中最可怕的貪婪和慾望。老子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投資這個職業是真的不太適合自己。戰勝了自己的恐懼和貪婪你真的會發現資本市場就是一個遍地黃金的天堂,相反就是地獄了。我相信我們會有越來越多的巴菲特,不是學不會只是需要更大的時間和學習,投資失敗不可怕,沒文化才可怕,做好資產管理,風險評估,資產配置不慌不忙,你就是下一個巴菲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