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制造业战“疫”突围,请听涂建华怎么说

制造业,中国工业之脊梁。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让诸多制造业企业深陷困境。

重庆,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和突围,牵动着重庆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的心。他们将如何战“疫”?疫情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在危机中寻找商机?

十问制造业战“疫”突围,请听涂建华怎么说

2月9日,界面重庆对话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工商联主席、隆鑫控股董事会主席、隆鑫通用董事长涂建华。“十问”重庆制造业企业如何突围?对此,涂建华全面介绍了他的战“疫”思考。

关于疫情

制造业企业做好打“持久战”准备

界面重庆:面对疫情,隆鑫集团和麾下企业做了那些工作?

涂建华:1月24日,重庆市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确诊病例达到30人。我感到重庆的疫情可能不容乐观,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我就开始着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对内,要求集团及各个产业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及时转发重庆防疫工作的各项要求,要求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同时,对公司人员的出行轨迹挨个排查,做到万无一失。另一方面,我看到全国的医用物资都很紧缺,重庆也不例外,我想到了海外采购医用物资,为重庆的抗疫工作作点事情。

大年初一(1月25日)。我安排隆鑫通用和渝商集团分别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渠道采购一批医用物资支持重庆的抗疫工作。隆鑫通用,经过多方努力,采购了第一批医用手套、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价值数十万元的物资。其中包括400箱20万双丁腈手套。1月26日,我在网上成立了隆鑫抗疫工作班子,召集重庆市工商联、隆鑫控股及旗下产业公司相关人员,落实海外采购事宜及落地重庆的对接工作。

十问制造业战“疫”突围,请听涂建华怎么说

界面重庆:海外采购的情况现在进展如何?

涂建华:隆鑫旗下的德国公司这段时间一直在忙这件事,他们和德国各大药房及生产商联系,采购的物资现在正陆续集中在杜塞尔多夫。同时在美国的采购一并展开。这些物资包括:35000个n95口罩、20000个医用外科口罩、100000双丁腈手套、43000套医用防护服、10000套隔离衣、10000套手术衣、5000副护目镜、100000套医用靴套、100000医用帽子、10000瓶消毒液、10000瓶洗手液、160件活力碘、200套喷雾器。价值300多万元。这批物资将分五批空运到重庆。第一批2月10日到重庆。

除了海外采购,国内采购的物资也在陆续到位,第一批149箱丁腈医用手套已于前两天发往九龙坡和万州。

在这次抗“疫”战争中,隆鑫控股旗下的公司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重庆同呼吸共命运。隆鑫通用、渝商集团、瀚华金控捐款捐物总价值达800多万元。

正如渝商抱团发展的理念一样,今天,我们正在“抱团”抗击这场来势凶猛的疫情。

十问制造业战“疫”突围,请听涂建华怎么说

界面重庆: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涂建华:我感触最深的,是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坚强领导,这是抗疫致胜的关键,全民行动是打赢这场战役的基础,而各方的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是打赢这场战役的重要保障。

隆鑫是在重庆成长起来的企业,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从党委政府到社会各界,这座城市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我在内部的工作群里谈到,现在重庆的疫情也比较严重,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支持全市抗击新冠疫情的工作,这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隆鑫人以责任担当感恩重庆。现在很多医用物资国内都很紧缺,海外采购一定要抓紧,要加大力度,要当作一场大仗来打。

在隆鑫海外采购抗疫物资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对口联系隆鑫工作的重庆市高检常务副检察长陈胜才通过不同的渠道沟通协调相关方面,大力支持隆鑫的海外采购事宜。重庆市海关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布置相关工作。机场海关和报关公司具体指导报关流程。市经信委、市商务委、市红十字会、市工商联等有关部门紧密配合,主动安排落实海外物资通关程序,主动提供需要捐赠的医疗机构名单。大家齐心协力,为这批海外物资落地重庆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我十分感谢。

十问制造业战“疫”突围,请听涂建华怎么说

界面重庆:包括隆鑫集团在内的制造业企业,遭受怎样的挑战和压力?在海外市场这板块,我们如何赢得新的商机?

涂建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什么时候能够出现疫情拐点,大家都在等待。这对隆鑫工业版块带来很明显的影响,现在复工的压力很大,防控疫情的扩散目前还是第一位的。由于疫情原因,公司的海外客户订单无法准时交付,导致物流费用增加或部分订单违约,影响客户关系。同时,因交货时间延迟,导致部分客户取消订单。这方面的损失还是不小的。供应商方面,因各地供应商复工时间多有延后,尤其是湖北境内的供应商,导致零部件不能及时供货,对我们一季度生产安排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员工能不能准时返岗,或返岗之后要进行隔离观察,所以,即使复工,也会面临员工不足,导致产能不足的问题。

在抗疫期间及疫情过去后的一段时间,我想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发力,争取让我们的损失降到最低。一是增强ODM能力,提高海外合作中的技术优势,增强客户粘度,同客户抱团度过难关。二是关注并且持续建设海外基地。借助电商平台,更高效地触及海外市场,建立一支更高效地服务海外的团队。三是以出口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完善相关机制,提升客户满意度,实现可持续的业绩增长。四是积极维护客户关系,规划后续合作。抗疫期间,有些工作不能停,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和海外客户沟通,及时告知疫情进展以及中国政府采取的有力措施,向海外客户传递中国防控疫情的信心,获取老客户的信任,规划后续业务合作。

十问制造业战“疫”突围,请听涂建华怎么说

界面重庆: 针对制造业企业,您有何建议和意见,企业应该怎样应对疫情?

涂建华: 制造企业在目前一定要平衡好生产经营和抗疫的关系。不能因为企业的眼前利益而影响全国抗疫的大局,当然也不能因为抗疫而让生产经营完全停摆。即使部分复工的企业,我觉得首先要做好企业内部的防疫工作,最好设立专门的防疫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市里的各项防疫要求,全面加强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管理。

此次疫情正值中国传统的春节,疫情的发展对制造业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大量劳工无法按期返岗。因此,制造企业应更加重视智能制造,推进少人化和柔性生产,聘用更多高技能和多技能的工人,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劳动力的波动。

同时,制造企业要更加主动地拥抱数字化转型。重视对大数据分析和AI等技术的实际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深层次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协作效率,提高生产与运营的透明度,帮助企业更高效地应对市场需求的波动,缩短新产品上市周期,乃至创新商业模式。同时,充分利用工业互联平台,实现生产现场全要素的在线可视化和移动化作业。

关于企业

“重塑隆鑫”打造企业现代化的经营体系

界面重庆:今年隆鑫控股新春团拜会上,您发表了题为《巨变时代 重塑隆鑫迎接新的挑战》的讲话,为何提出重塑?怎样重塑?我们是经过怎样的考量?

涂建华: 我1983年下海创业,带领隆鑫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隆鑫很快就要奔五了。时间不等人,可以说,隆鑫的发展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隆鑫如何高质量地发展?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重塑隆鑫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对内部来说,重塑隆鑫是隆鑫升级转型的需要。对外部来说,重塑隆鑫是这个巨变时代对一个企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巨变时代,外部世界在变,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我们必须在巨变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充分把握“大变局”和“机遇期”的辩证关系,在巨变中寻求历史的发展机遇。

我认为,巨变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我们面临的世界格局在发生巨变。主要是中美关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二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在发生巨变。粗放型经济已经不可持续了,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高质量发展已成必由之路。三是企业发展的模式在发生巨变。传统的企业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了。从产品思维到用户思维,从单一产业到产业闭环,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这些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它最终改变的是商业价值的重建。四是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在发生巨变。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新族群已经成为消费主力,我们如何让我们的产品和这一族群紧密关联,在技术创新与顾客需求之间实现完美的连接,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十问制造业战“疫”突围,请听涂建华怎么说

任何一家企业能够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能够与环境互动,并和环境发展的趋势在一起,在环境的各种变化中把握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面,勇于进行自我变革,自己革自己的命是最痛苦的事情,最痛苦往往也最有价值。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企业,其管理理念必须跟得上外部环境的变化,管理思路必须与企业的发展规模相适应,其管理方式必须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匹配。隆鑫之前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我们实行股权激励等对隆鑫的发展都曾取得过很好的积极作用,但这些年,说实话,我们在管理上、在经营模式上没有很好的与时俱进,造成了隆鑫今天的困难局面,所以我们必须痛定思痛,自我革新,重塑隆鑫是我们继往开来的重要战略抉择。

我想,“重塑隆鑫”的目的就是通过隆鑫生态圈的建设,打造企业现代化的经营体系。内容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隆鑫与外部环境的具有“亲”“清”关系的政商生态圈。二是隆鑫与市场、合作伙伴的市场生态圈。三是隆鑫内部的管理、协同生态圈。

“重塑隆鑫”是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各方利益,同时涉及管理的顶层设计和组织构架的调整,可以说动一发而牵动全身。“重塑隆鑫”,主要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重塑观念,大家要充分认识到重塑隆鑫的重要性。二、重塑管理,理顺控股公司和各产业公司责权利关系。三、重塑机制,建立确保顶层设计高效运转的运行机制。四、重塑组织,控股的组织结构要服务于集团的整体利益。五、重塑协同,探索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配置的产业体系。六、重塑市值,各上市公司要加强市值管理,提升赢利能力。

十问制造业战“疫”突围,请听涂建华怎么说

界面重庆:2019年,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制造实体,隆鑫控股登上了首届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百强榜,我们实体经济如何借助“一带一路”、营商环境打造等方面的优势“走出去”?

涂建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拥有广泛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国际影响,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隆鑫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海外产业布局,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隆鑫通用旗下广州威能公司凭着专业的技术和服务,在海外智能电源领域有一定影响力,“一带一路”国家是其主要的市场。

比如,印尼美加达项目位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市东的勿加泗,属城市综合体项目,是当地的超级大盘。广州威能超能发电机工程技术团队采用35台625kVA超能防音型柴油发电机组作为该项目的应急电源,从产品性能到服务体系,均完全满足客户需求。

比如,印度尼西亚卡尔腾(Kalteng)电厂项目坐落于印尼中加里曼丹省Tumbang Kajuei村附近,是迄今为止该区域内第一座燃煤电厂项目。由于印尼卡藤尔项目没有市电,威能提供11台总容量共1550kVA的发电机组作为主用电源,为该项目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供应。

广州威能还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中国企业,击败国际竞争对手,共同中标受到全球关注的雅万高铁项目,提供代表“中国智造”水平的动力设备。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方案“走出去”第一单,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高铁建设水平。

十问制造业战“疫”突围,请听涂建华怎么说

除了智能电源产品,隆鑫通用制造的通机产品,还畅销巴基斯坦、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国家,服务这些国家基础建设;隆鑫还在埃及等国家建设摩托车建造基地,造福当地经济;与欧洲“一带一路”国家意大利共同研发活塞式飞机发动机,集合全球智慧,打造新的航空动力产品。

近年来,渝商集团的环保及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旗下齐合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废金属回收公司、全球最大的废金属回收上市公司之一。业务广泛涵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废料、报废汽车、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及再生铝锭制造。集团拥有超过200个处理加工厂及料场,在多个“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业务。

关于工商联

携手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经济保卫战”

界面重庆: 您作为重庆市工商联主席,在这场战疫行动中,如何带领工商联下属企业抗击疫情?做了哪些工作?

涂建华: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关键时期。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对疫情防控工作及的整体部署,1月26日,市工商联向全市民营企业及各地渝商发出了《关于积极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二是要投入疫情阻击战,三是要全力配合疫情报告排摸,四是发扬“重信重义、自强不息”的渝商精神、引导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助力抗疫。

《倡议书》在第一时间发布后,广大民营企业、各地渝商紧急行动起来,全力配合疫情防控,踊跃捐款捐物。据截至2月8日的不完全统计,全市民企和商会组织捐款捐物达2亿多元,企业捐赠90多笔、商会捐赠30多笔,有力支持了重庆抗疫战斗。

当前,在企业面临复工生产的特殊时段,各级工商联正靠前站位,精准服务,为民企疫情防控提供宣传引导、知识解读,并开展了对民营经济情况的调研,了解疫情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十问制造业战“疫”突围,请听涂建华怎么说

界面重庆:占据“半壁江山”的重庆民企,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您有何建议?

涂建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重庆民企的经营和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少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用工企业,本身就面临着经营困难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压力,由于难以复工,订单无法完成,造成的损失将更加深远、影响更大巨大。一些民营制造企业正进入了生死时速。具体影响还要等疫情结束后才会有更准确的评估,但带来的损失将是全面的、长期的,这将催动更多的企业痛下决心自我变革。

重庆民营企业本身存在规模体量小等问题;很多还是以传统产业为主,新产业、新业态不多;缺少牵动性、引领性龙头企业;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力不足。此次疫情,带来了雪上加霜的沉重打击,我们需要给予足够重视。战胜疫情是迟早的事,但我们马上就会面临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保卫战”,国家经济发展需要企业健康成长,这是整个国家不能输的战斗。

疫情严峻复杂,民企复工难、开业难,没有生产和经营活动,企业就无法维持。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和机构,为民企在税收、用工、信贷、金融扶持等方便提供更优惠的政策,拿出更多具体、务实的行动,调拨专项资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减少经济损失。

界面重庆: 中央出台了“28条”意见、重庆市出台了“20条”措施,对于疫情,您对政府有何建议和意见?

涂建华: 中央出台了“28条”意见,极大增强了重庆民营企业走出困境、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疫情当前,重庆市颁布“20条”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战疫。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为民营企业全力战胜疫情,恢复生产、减少损失提振了信心。

我认为,面对疫情,当前紧要的事情就是要做好科学防控,加大力度隔绝病毒传播;从后期看,在加大对疫情防控一线的重点企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的同时,重视制造业特别是用工量大、外贸比重高的制造企业后续发展,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专项金融支持、保险、进出口、用工等方面,在这个特殊时期给予专门的支持政策;从远期看,要从根本加强疫情防治体系建设,包括开展相关的全民教育,提升该领域的医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育,提升政府和公共机构、社区、乡镇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执行水平等。

我坚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科学决策下,市工商联将带领全市民营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各项政策,积极配合各职能部门的抗疫工作,紧密合作,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

文|秦勇

图片|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