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樂觀、投資機會,疫情亦是改善良機

來源丨地產資管網(ID:thefutureX)

央行已經決定在2020年加快建立房地產金融長效管理機制,但受疫情影響,在具體執行動作方面是否有調整需要觀察?


在流動性層面:2020年上半年企業層面流動性將面臨挑戰,而在防範風險的要求下,化解行業槓桿壓力,保障行業資金面平穩的調控思路將會日趨清晰,行業融資政策有望迎來邊際改善,且在疫情衝擊下逆週期調節可能會加大力度。


具體到融資,在疫情影響下,證監會借新還舊、發改委美元債延期等政策出臺,針對此次疫情央行開展史上最大規模的逆回購,注入1.2萬億的流動性,預計境內銀行、信託等前端融資對房地產公司的融資有所鬆動;另外,在需要對沖疫情對經濟下行風險的影響,各地政府會有政策出臺,融資環境相對來說較樂觀。


此外,對金融機構而言,疫情也帶來部分投資機會!


01 新金融聲音榜

融資樂觀、投資機會,疫情亦是改善良機 | 新金融@1月聲音榜


02 企業輿論導向佔比

融資樂觀、投資機會,疫情亦是改善良機 | 新金融@1月聲音榜


本月有關歌斐資產的消息內容負面佔比25%,輿論焦點主要集中在“歌斐資產踩雷”,其次是有關於歌斐資產由於沒有履行「誠實信用義務」及「審慎勤勉義務」,被江蘇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因此新聞端頻頻發出負面新聞。


03 新金融大事記

融資樂觀、投資機會,疫情亦是改善良機 | 新金融@1月聲音榜


一、政策動態

1、央行: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2020年元旦,央行決定於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如果把全面降準和LPR利率基準調整聯繫起來看,就會發現管理層如此操作是要使銀行負債端與貸款端的降息節奏相匹配。

在中性假設下,此次降準約產生220億元利息淨收入,影響行業淨利潤1.4個百分點。此次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假設8000億元全部用來發放貸款,按照1.5%的存款準備金平均利率和5.6%的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計算,該8000億元資金將為銀行帶來320億元的利息淨收入。假設8000億元全部用來置換同業負債,按照1.5%的存款準備金平均利率和3%的同業負債平均利率計算,該8000億元資金將為銀行節約120億元負債成本。若用來發放貸款和置換同業負債的資金各佔一半,則分別為銀行業帶來160億元利息淨收入、節約60億元負債成本,合計約佔銀行業2018年淨利潤的1.4%。


2、與房貸等銀行貸款利率密切相關的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迎來2020年第一輪報價

1月20日,據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9時30分公佈的數據,1年期LPR為4.15%;5年期以上LPR為4.8%。本日發佈的LPR報價將成為農曆春節後新房貸利率的首個參照標準。

據瞭解,這是LPR報價機制改革後的第六次報價。與上一次,即2019年12月20日公佈的報價相比,1年期和5年期以上均為持平。


3、央行加快推進《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等重點立法

央行網站19日消息,2020年1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2020年金融法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要求,加快推進《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存款保險條例》《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等重點立法,以高質量立法推動、保障高質量發展。


4、私募基金備案將試點“分道制+抽查制”

1月17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發佈公告表示,2020年2月7日起,協會對持續合規運行、信用狀況良好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試行採取“分道制+抽查制”方式辦理私募基金產品備案。

業內人士表示,“分道制+抽查制”將為信用資質好的管理人節省備案時間,提升資金利用效率,同時通過扶優限劣促進私募行業信用體系建設。


二、行業動態

1、私募股權基金行業LP也開始失聯

“在私募股權基金行業,過去常常發生GP失聯的現象,但現在,LP也開始失聯。”2020年1月15日 ,北京市廣盛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欣談到。

王欣稱,近期有基金管理人找到律師事務所,稱其基金面臨存續期已經屆滿,退出困難,但LP不同意延期,甚至聯繫不到LP。近年來,隨著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青睞,爭議也不斷湧現。一旦投資人的本金和收益兌現不了,可能引起私募股權基金內部,有限合夥人要求起訴基金和管理合夥人兌現本金和收益。


2、1月9日消息,港交所正式公佈2019年成績單

數據顯示,2019年港交所的IPO 募資額達3128.89億港元,同比漲幅為8.64%,並再奪全球IPO募資額榜首,這也是港交所10年來第6度稱冠。成績背後,也有隱憂。數據顯示,相較於2018年的新上市公司218家,2019年港交所新上市公司僅為183家,其中包括20家由創業板轉主板的公司。也就是說,去年港交所新掛牌的公司同比減少了16%。

2019年在港上市中企的總募資額達2268億元,佔港股市場全部募資規模的78%。但其中,2019年11月在港股二次上市的阿里巴巴,就直接貢獻了790.95億元的募資,以此可推斷出,如果沒有阿里的迴歸,2019年中企在港股的募資總額將下降3成。對於港股的未來,德勤在其報告中曾預測,2020年香港的IPO融資額與2019年相比將減少2-3成,約為2200-2500億港元,發行數量也下降至160只左右。


三、地產金融企業動態

1、2020年借殼第一案,高瓴資本回報翻倍 眾VC/PE坐上過山車

2020年A股借殼第一案誕生。1月3日,東音股份發佈公告稱,已完成與羅欣藥業的資產置入及置出交割。羅欣藥業借殼上市至此基本大功告成,只剩下最後登記股份的程序。羅欣藥業是國內大型的仿製藥、原料藥企業,2018年銷售收入達62億元,淨利潤5.2億元。

按目前市場走勢,借殼上市後,其市值有望達到200億元。這一價值200億的借殼,被眾多投資者的分食。2017年至2019年間,羅欣藥業的股份是老股轉讓市場上的搶手貨,林林總總被交易了接近30次,價格也起起伏伏。到借殼上市前,羅欣藥業的股東名單中有高瓴資本、平安資本、前海母基金、物明投資、雲澤資本等眾多VC/PE機構。


2、麗新系向麗新文創約9.48億元作註冊資本等用途

1月20日,麗新制衣、麗新發展、豐德麗及麗豐控股聯合公佈,珠海大橫琴置業已同意向麗新文創注資約9.48億元,當中3.8億元及5.68億元將分別用作麗新文創註冊資本及資本儲備。麗新文創為永輝基業直接全資附屬公司,而永輝基業為麗新制衣、麗新發展、豐德麗及麗豐各自之間接附屬公司。於認購事項完成後,麗新文創將由永輝基業及珠海大橫琴置業分別持有約83.32%及約16.68%權益。

麗新文創主要從事創新方第一期設計、開發及經營,該項目為位於廣東省珠海市橫琴綜合旅遊及娛樂項目,由共有494間客房的凱悅酒店、辦公室、酒店式服務公寓、文化工作室、購物及休閒設施以及2088個停車位組成。創新方第一期總建築面積約為280萬平方呎(不包括停車位及配套設施)。


3、豐盛控股7億向新地集團收購瀋陽新地中心項目

1月15日,豐盛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稱,收購瀋陽一個商業項目。據瞭解,豐盛控股全資子公司南京豐盛大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新世界(青島)置地有限公司、頂佳投資有限公司收購世貿廣場(瀋陽)置業有限公司100%股權,代價7億元。

資料顯示,世貿廣場(瀋陽)置業有限公司主要資產為瀋陽新地中心項目。該項目由新地集團開發建設,位於瀋陽瀋河區,總建築面積為約34.4萬平方米,包括三期辦公樓、一幢裙樓及地下停車場。截至目前,該項目有約26萬平方米未售出。另悉,南京豐盛大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豐盛控股與蘇民開源無錫投資有限公司及蘇民資本有限公司合資,新近成立的一間物業投資合夥企業。


4、華潤底價36億摘西安曲江新區232畝商住用地

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近期披露,1月15日,西安中央文化商務區控股有限公司(華潤置地)以36億元競得西安市曲江新區兩宗商地,土地面積232.067畝,樓面地價6634元/平米。其中,土地起始價34.73億元,配建公租房費用1.24億元,幼兒園建設費用800萬元,總成交價36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上述地塊皆位於曲江新區雁展路以南、長安南路以東、匯新路以西(現曲江國際會展中心)。2017年,華潤集團與西安曲江新區政府簽訂300億的戰略合作協議,擬建設華潤新項目。本次拿地意味著曲江會展中心的拆遷已經進入倒計時。


5、鑫苑置業6億元購房尾款ABS被終止

1月16日,據上海證券交易所信息披露,鑫苑置業購房尾款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的項目狀態更新為“終止”。上述債券的品種為ABS,擬發行金額6億元,發行人為鑫苑(中國)置業有限公司,承銷商/管理人為首譽光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6、傳新城發展擬進行配股融資,籌約3億美元

1月13日,據外媒消息,新城發展計劃進行配股融資。

配售價為每股8.6港元至8.78港元,較1月13日收市價9.05港元折讓3%-5%,配股融資規模為約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67億元。另悉,花旗銀行為此次配股的獨家承銷商。

消息稱,新城發展配股集資所得將用作一般企業用途。


7、ESR與GIC出資5億美元成立合資公司 擬投資中國物流地產

1月13日,ESR官方宣佈,與新加坡主權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同意組建合資公司,承諾股權投資總額為5億美元。

據接近ESR的相關人士稱,成立該合資公司,擬在中國開展項目;目前雙方已達成協議,正在等待監管機構批准。

據瞭解,截至2019年6月30日,ESR直接持有的物業的公允市值及其所管理的基金和投資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超過約202億美元,而其已竣工物業及在建物業的總建築面積加上待施工及日後發展的土地之總建築面積合共超過1530萬平方米;其中,集團於中國地區持有的資產總建築面積約662萬平方米,其管理的基金和投資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逾43.9億美元。


8、新風天域以近100億元估值從復星及TPG手中收購和睦家的交易落定

2016年,新風天域成立,團隊選擇將投資重點繼續落在“醫療健康”上。在過去三年中,新風天域團隊進行了一系列康養和醫療方面的自建和收購,涉及領域包括功能性康復、老年康復、居家護理等。

2018年6月28日,新風天域旗下的新風天域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與大多數上市中概股所不同的是,新風天域公司是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此類公司也被稱為“空白支票”公司——沒有資產,只有現金,上市後的唯一任務,就是尋找高成長髮展前景的非上市公司,與其合併,使其獲得融資並上市。

這種往往由知名投資人牽頭成立的公司,已成為當下美國市場上日益常見的創新融資形式,黑石、TPG、凱雷等國際知名的私募基金在近年都通過這樣的創新方式進行了成功的融資。然而,採用這樣的上市形式,新風天域公司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卻是先驅。

新風天域收購和睦家時披露的公告顯示,和睦家廣州院區全牌照開業第8個月的年化收入足以追平北京院區開業7年的收入,而上海浦東新院全牌照開業第5個月的年化收入便可追平上海浦西老院區開業2年的收入。因此,未來幾年隨著和睦家在過去幾年開業的新醫院產能的爬坡,公司業績預計會有顯著增長。


四、抗疫行動

金融機構的“抗疫行動”,除捐款外,多為聯合被投企業共同發起。

1、面對湖北醫療機構防護裝備和醫療物資仍然短缺的緊張局面,多家VC/PE也紛紛伸出援手

張磊執掌的高瓴資本設立1000萬元專項基金採購救援物資、蔣錦志執掌的景林資產捐贈1000萬元、沈南鵬執掌的紅杉中國捐贈16萬件醫用物資、黎輝執掌的大鉦資本捐贈200萬元、但斌執掌的東方港灣捐贈166萬元、朱立南執掌的君聯資本捐贈100萬元、曾李青執掌的德迅投資捐贈100萬元、由何愚、陳峰共同執掌的黑蟻資本捐贈100萬元、薛宇寧執掌的晟道投資攜江中食療捐贈4.22萬元物資。


2、中信資本被投企業貢獻力量抗擊疫情

在中信資本的被投企業中,哈藥、環球醫療、世紀康瑞、麥當勞及順豐等企業一方面緊急動員部署,通過急送藥品、醫療人員馳援疫區、調配物資、開通運輸通道等多種方式,發揮企業自身資源優勢,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同時也在努力維持正常的經營秩序,承擔應盡的社會責任。

3、鼎暉投資承諾300萬元馳援武漢,17家被投企業共同抗擊疫情;復星醫療集團全球調配醫療物資支援抗疫前線;華平投資馳援湖北,捐贈價值800萬元醫療物資等等。


04 前10企業影響力分解圖

融資樂觀、投資機會,疫情亦是改善良機 | 新金融@1月聲音榜


05 一月新金融熱詞榜

融資樂觀、投資機會,疫情亦是改善良機 | 新金融@1月聲音榜


結語

本次疫情將對中國經濟產生衝擊,在疫情掣肘下,積極財政或將遭遇規模、時滯、效力的瓶頸,因此貨幣政策難以缺席。

從可行性來看,疫情或將推動通脹更快下行,同時得益於前期調整,金融體系對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進一步下行已有準備,從而為貨幣政策提供了發力空間。

但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低開高走,行穩致遠的長期趨勢不會動搖,地產金融機構需要把握機會。長效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