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个红手印


  “尊敬的院领导:扶危渡厄,医者担当。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请求去支援一线科室。我们深知,只有国家这个大家庭安宁了,我们的小家才能祥和……”


  这是一封来自韩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请战书”,上面摁满了密密麻麻的红手印。像这样的请战书,在韩城市医院还有很多,共有335名医护人员和后勤人员在上面摁上了生命的印记。
  这一摁,就是把生命交给了祖国和人民。80后强文丹就是其中的一员。她2008年7月进入韩城市人民医院后,一直在感染性疾病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月30日,当韩城首例确诊病例出现时,她主动请缨,要求到抗疫一线去。可是,领导和同事都劝她再考虑考虑,因为她的情况比较特殊。前不久,受妊娠高血压的影响,她的女儿才6个月就早早出生,情况十分危重。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女儿终于出院。由于孩子太小,医生再三叮嘱她,一定要按时复查,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及康复训练。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她深知干预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于是谨遵医嘱,按时给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可是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科室的同事都写下了请战书,她毫不犹豫地在上面摁下了红手印。领导和同事们劝她考虑考虑再做决定。可是她说,自1月中旬疫情发生后,她就手把手教父母康复手法,让孩子和他们培养感情,如今,孩子已安排妥当。
  于是,她全身心投入工作,在病房里亲切地跟患者拉家常,及时安抚患者,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情绪,照顾患者的饮食,终于使患者的情绪平稳。如今,强文丹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没有见到女儿了。每当休息的时候,她通过视频看着咿呀的女儿,防护镜后面的眼睛里蓄满了泪水。当大家都夸赞她时,她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感染科的护士,应该去最需要我的地方。”

  疫情发生后,感染科的医师刘振华立即请战,站在了防控最前沿。1月23日下午,武汉回来的第一个发热病人就是他接诊的。尽管全方位做好了防护,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面对未知的风险,他依然有短暂的恐慌,但他很快就调整好心态,一丝不苟地按照流程进行检查,从容面对。2月5日一大早,感染管理科职员潘平芳来到院办公室,在请战书上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并按上了鲜红的手印。她说,之前以为只有一线人员才有资格请战,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普通同志也可以报名参加,于是就决意来报名。她说:“我不是共产党员,但我是医务工作者,形势日益严峻,我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不仅仅是感染科,韩城市人民医院的发热科、呼吸科、急诊科等科室的医护人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纷纷要求到一线去。就连行政、后勤科室的人员,也纷纷在请战书上摁了红手印。
  行政科的请战书是这样写的:在危难面前,我院医务人员逆风而行,纷纷奔赴一线与疫魔博弈。作为行政人员,更不能置身事外。我们要求去市上组织的集中观察人群指导防控队伍,到各宾馆进行疫情防控。信息科的李洁早早就摁上了手印。李洁刚离开,人事科的干事刘芳也来到办公室。她已经先李洁一步报了名,这次来替信息科上班的丈夫张伟报名。刘芳说,他们的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参加过当年抗击“非典”的战役,现在退休在家。他们照管孩子,让刘芳夫妻去新冠肺炎战场并肩作战。

  据了解,在335个红手印的背后有夫妻、有父子、有母女携手,为了抗击疫情,共同出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