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稱披掛拳,亦名抹面拳,因多用掌,故稱劈掛掌

百家拳系列 | 古稱披掛拳,亦名抹面拳,因多用掌,故稱劈掛掌

通背劈掛拳八世 陳秀景先生

京武功夫如是說: 大國崛起 民風尚武

大家好,眾所眾知,我的業主是修習傳武國術,愛好冷兵攝影,健康養生傳播是為大愛分享。百家拳系列將收錄在冊國內優秀拳種。以此劈掛拳開篇。

劈掛拳是典型的長擊遠打類傳統拳種之一,古稱披掛拳,亦名抹面拳,因多用掌,故而又稱劈掛掌,擅長中、遠距離克敵制勝,講究放長擊遠,它將中國武術“一寸長、一長強”的技擊理論發揮得淋漓盡致,對於技擊空間的控制,講究遠則長擊,近則抽打,可收可放,可長可短。

劈掛拳歷史悠久,在明代中期流行於民間。愛國將領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對劈掛拳就有精闢的論述。他說:“活足朝天而其柔也。”這是指劈掛拳腿法靈活對該拳“提膝護胸,伸足朝天,左右抹面(十字披紅)”等腿法的妙用之讚譽。並在《拳經捷要篇》中,把“拋架子搶步披掛”一招列入“擇其善者”而編成的三十二勢長拳中。

到清朝中期,河北滄州出現劈掛拳的兩大支。一支是滄州南皮大龐莊郭大發。此人早年在京保鏢、武功非凡,後為皇宮禁軍護衛。這一支傳授的內容是劈掛拳的快套、掛拳等。而另一支,是滄州鹽山大左家村左寶梅(人稱左八爺),他傳授的內容是劈掛拳慢套和青龍拳。


百家拳系列 | 古稱披掛拳,亦名抹面拳,因多用掌,故稱劈掛掌

通背劈掛拳九世 陳培吉 先生

劈掛拳要求單勢與套路相結合,理象會通(拳理與形式),體用兼備(健身與實戰),互為補充,注重力從腰發,用胸部的吞吐和腰部的擰轉折疊配合兩臂的運動,使動作大開大合。在運動上表現為:滾、勒、劈、掛、斬、卸、剪、採、掠、擯、伸、收、摸、探、彈、砸( 鋤)、擂、猛等十八字訣。

在技擊上講究吞吐伸縮,放長擊遠,迴環摺疊,虛實往返,招法珠連,帶攻猛進。主張以快打慢,以長制短,閃進快取。基本攻防規律為高來則掛,低來則劈,橫來則攔,順來則搬。其拳諺雲:“千趟架子萬趟拳,出來一勢打不完。“完戰時講究”擊中目標是小勝,打倒目標乃上乘。

主要勁法有轆轤勁,翻扯勁、吞吐勁、滾勒勁、通透勁等。發力時要求臂、肩、胸、腰、背、胯、膝、腕各關節柔活自然,放鬆不拘,合蓄開發,勢猛力柔,柔中含剛,即蜿蜒蛇行,用之輕鬆,意含鐵石。運力時勁力集中於“吞吐開合,起伏擰轉”。軀幹開合如弓,胸背吞似弦,發出之力尤如離弦之箭,與上下肢及軀幹的起伏擰轉形成調全身之力,以最快帶度集中於一點的合力。

手臂的動作特點是:兩臂條直,摟臂合腕,大劈大掛,放長擊遠。軀幹和下肢的作用特點是:前握後扣,吞胸凸背,縮肩藏頭,擰腰切胯,合膝鑽足,收腹斂臂。其步法多為跨步、輾轉步、激絞連環步。運動時步法靈活多變,連環交織,形成了逢進必跟,逢跟必進,進跟連環,環環相套,敏捷疾速 的獨特風格。


百家拳系列 | 古稱披掛拳,亦名抹面拳,因多用掌,故稱劈掛掌

通背劈掛拳九世 陳培吉 先生


表現在整體上則是:大合大開,猛起硬落。合如伏炮,縮身藏頭開如炮發,上下展炸。兩臂劈掛,柔實抽鞭,長擊準抽,翻騰不息。勁力飽滿,舒展飄逸。即在交錯劈掛的運用中松肩舒背,臂起時綿柔快速,勁力通透,劈落時力猛如炸彈,體現了柔中寓剛的特點。其風格是迅猛快捷,大劈大掛,起落鑽伏,伸收摸探,擰腰切胯,開合爆發。雙臂密如雨,快捷似閃電,劈掛賽抽鞭,發力似炸彈。勁力飽滿,動作舒展,神形自如,灑落驕健,疾帶多變。

下期主題:通背拳

敬請關注京武功夫如是說!功傳有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