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正月十五已过,新冠肺炎却依然顽强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喘息。


确诊病例数字还在持续增多,万众期待的“拐点”还是没有出现。


商场、工厂、小区门口,随处可见的横幅依旧写着“戴口罩、勤洗手、对抗新冠肺炎”的宣传语。


大多数人已经在这种精神高度紧张的环境里,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越来越多的人心中开始出现了这样的疑问:


“确诊病例什么时候可以减少一些?”


“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进行到哪个阶段了?”


“这场属于全国人民的抗疫战斗,何时才能结束?”


“春天,还要多久才能真正的到来?”


的确,2020年开端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给每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一记重创。  

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很多人在朋友圈高呼渴望出门上班,第一次体会到能够工作是多么的幸福。


也有一些人拍摄了连续数日宅在家中,已经濒临“发疯”的视频。


更有一些网友形象的描述自己最近的心情:“我终于懂得狗的心情了,我也想出去遛遛。”


每个人都渴望新冠肺炎能够早日离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恢复到以往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


自从疫情爆发后,我们坚信钟南山院士一定能带领全国上下,取得这场抗疫战争的胜利。


每看一次钟南山院士的专访,心里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但同时每一次看到已经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镜头里日渐消瘦的模样的时候,我们心中又猛然的痛了一下。


其实,冲锋在抗疫战场前线的除了钟南山院士外,这位和钟南山院士同等重要的“大神”也在夜以继日的为我们付出着,她的名字叫做李兰娟

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李兰娟院士——抗疫女战士

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_

如今,全国上下都在期盼着新冠肺炎疫苗何时才能研制成功?


2月2日凌晨,73岁高龄的李兰娟院士带着她的10人团队,再次出征疫情重灾区武汉,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工作。


2月4日,李兰娟院士的团队在武汉发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经过研究证实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李兰娟院士说,抗艾滋病药物克力芝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效果不佳,且有毒副作用。她建议将以上两种药物列入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这项重大的研究突破,向我们透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新冠肺炎疫苗研制工作取得了重大的发现和突破,并且在药物的选择上会优先考虑会不会给病患造成毒副作用或后遗症。


医者仁心,说的正是李兰娟院士。短短两天的时间,就能取得飞跃性的研究进展,73岁的李兰娟院士是如何做到的?


在一次记者采访中,我们得知了答案——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


73岁的高龄,身处重灾区武汉,每天只睡3小时。当记者提到:“您只睡3小时太少了”的时候,李兰娟院士只是简单的回答了一句“你们放心好了。”

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早一天完成病毒株的分离,快一步研制出新冠肺炎疫苗,就能少一个感染者,这场抗疫战争就能早一点取得胜利。


这位被称为“铁人”的女战士,用自己的专业和意志,与时间赛跑,和死神抢人,除了致敬,我们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对李兰娟院士的敬佩之情!


如果你足够了解李兰娟院士,你应该知道,当初提出建议,让武汉暂时“封城”以缩小感染范围的人也是她,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但是为了遵从自己真实的内心判断,顶着巨大的压力,李兰娟院士还是毅然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从“赤脚医生”到中国院士

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_

过硬的专业水平,大爱的中国精神,或许谁也想不到,今天的李兰娟院士,其实是个差点初中就辍学的贫家女孩。


1947年9月13日,李兰娟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李兰娟的父亲很早就得了眼疾,无法正常工作,家里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了李兰娟母亲的身上。


李兰娟从小聪慧,非常喜欢读书。


1960年7月,13岁的李兰娟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到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


但不幸的是,由于家庭原因,李兰娟只读到了初二,就面临着辍学的危机。


对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来说,辍学无疑是一件残忍的事情。李兰娟的班主任实在不忍心让成绩优异的李兰娟辍学,最后提出了让她把行李留在学校,暂时请假回家的解决方法。

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回到家里的李兰娟,一边帮着家里干活,一边继续着自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的时候,李兰娟凭借过人的成绩,再次回到了校园。就是这样,李兰娟硬是靠着奖学金,省吃俭用的完成了初中的学业。


曾经以为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熬过了这样坎坷的初中求学经历,李兰娟是不是就能顺利的读完高中,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继续完成学业呢?


非常可惜的是,命运之神这次并没有特别照顾这个热爱读书的女孩。


李兰娟的高中求学生涯依旧坎坷,更令人感到无奈的是,虽然李兰娟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都没有放弃学习,但最终在进入大学门槛的前一刻,意外还是发生了。


那一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李兰娟还未参加高考,就被号召上山下乡了。虽然没能进入大学,李兰娟却没有任何的抱怨。


高觉悟的李兰娟决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去黑龙江接受“再教育”,遗憾的是,她没有被批准。

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别无他途的李兰娟选择回到自己的老家夏履桥村。


在那个时代,拥有高中毕业学历的人已经被视为高知识分子,所以李兰娟被安排到夏履中学做代课老师。


特殊的年代,教学工作并没有被人们所重视,工作起来也不算十分繁重。善于学习和探索的李兰娟,在工作之余发现乡里很多的人因为长时间的劳作都患上了腰背疼痛之类的疾病。


于是,李兰娟便联系浙江省中医院学起了针灸。也正是由此开始,李兰娟开始接触了医学。


短短几个月,李兰娟就将理论知识记得滚瓜烂熟,也开始跟着老师开始了临床的实践。之后她利用课余时间,用针灸之数为许多老乡治好了腰背酸痛的疾病。


教书三个月后,村里组建农村合作医疗,因为李兰娟会针灸,村民都推荐她做合作医疗的“赤脚医生”。但是当时做“赤脚医生”远没有做“代课老师”赚的多。


李兰娟家境贫困,这成了她面临的一大难题。


最终,李兰娟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了医学,放弃了“高薪”的教师工作,选择了收入非常微薄的医生工作。


或许是李兰娟崇高的思想感动了上天。1970年,这个求学之路异常坎坷的女孩第一次受到了命运的眷顾。

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因为“赤脚医生”干得很好,李兰娟深受群众爱戴,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深造。自此,李兰娟的医学之路终于开始走上了正轨。


1972年4月,25岁的李兰娟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3年6月,26岁的李兰娟,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因为成绩优异留校,被分配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担任主治医师。


1974至1975年,李兰娟再次有机会去到浙江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系学习深造。


1998年3月,51岁的李兰娟出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这一干就长达10年。


2005年,58岁的李兰娟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获得了更好的学医条件后,李兰娟做了什么呢?

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上世纪80年代重型肝炎肆虐,病死率高达80%,李兰娟一心想要救人,但苦于治疗方法有限,只能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


有一位重症患者离世的时候,浑身是血,连家属都不敢靠近。李兰娟默默的为病人擦洗着身体,穿好寿衣,在胸前别好记录纸。


过程中,她的手指不小心戳破了,李兰娟将血挤掉后,将患者的遗体送进了太平间后,才给自己打了一针预防针。


“我没能治好他,得让他一路走好。”回忆起往事,李兰娟的语气依然十分沉重。


不甘心的李兰娟自此一心投身到肝炎治疗这一难题中去。经过了10余年的反复探索研究,终于在1996年,李兰娟及其团队创建了“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


从此,李兰娟声震全国,成为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当国家要为其申请专利的时候,李兰娟却拒绝了,她愿意无偿的将这一重大研究突破奉献给国家。


H7N9禽流感肆虐的时候,李兰娟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应急指挥办专家,那个时候H7N9禽流感不为人们所知,但与病毒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李兰娟并不慌张,经过研究和实验,最终提出了“四抗二平衡”疗法,大大降低了H7N9禽流感的病死率。

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2003年SARS来袭,当时的李兰娟是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浙江省出现病例的当天,李兰娟就下令隔离密切接触的1000多人。那时候,一晚上隔离1000多个人,在社会上瞬间引起了骚动。


但李兰娟坚持了自己的做法,因为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超强的心理素质,让李兰娟坚信面对SARS这样级别的传染病,早隔离是非常必要的一步。


事后证明,浙江省在抗击SARS的战役中,并没有出现医务人员感染事件,也没有出现“二代感染”,都离不开当初李兰娟的正确选择。


不仅如此,在浙江省发现首名SARS病例的48小时内,李兰娟已经率领团队捡获了病人的病毒特异性核酸,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培养和分离出SARS病毒,完成全基因序列测定,研制出特异性检测SARS病毒基因的实时荧光核酸扩增诊断试剂并获得发明专利。


SARA十周年的时候,有关报道称,曾在浙江治愈的患者中,没有一个人出现严重的后遗症,

这和在治疗过程中,李兰娟院士非常注重激素和抗生素的使用是分不开的。

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李兰娟院士带给我们还有更多

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_

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新冠肺炎爆发后,如今已经73岁的李兰娟院士再次出征武汉,用每天仅仅睡眠3个小时来争分夺秒的研制疫苗。


说实话,星猫园长除了致敬,根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对这位女院士的敬佩之情。


时至今日,这场属于全国人民的抗疫战争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到底还要持续多久是每个人都关注着的话题。


李兰娟院士曾公开表示:只要防控进行的到位,感染的病例就一定会不断减少。


抗疫战场的前线,像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这样大爱救国的人不乏少数。


武汉、湖北乃至全国上下坚守在抗战一线的白衣天使们,和时间赛跑拼命建设医院的工人和军人战士们,每一个在寒冬中把守在小区、市场门口给人们测量体温的志愿者们……


他们,或许是和平年代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一群人;


他们,或许是工资收入最为微薄的那一部分人;


他们,或许从事着最少人想从事的职业;


他们,或许一辈子都得不到别人的掌声和体谅……


但仍旧有那么一群人,热衷着自己收入不高、权利不大的工作,坚守在平时根本无人问津的岗位上,投身在几十年如一日枯燥无味的科研生活中。如果不是心中有爱和信仰,这是很难坚持一辈子的一件事。


李兰娟院士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一条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星猫园长相信,她的精神正在鼓舞着无数颗火热善良的心,对吗?


加油,武汉!


加油,湖北!


加油,中国!


只要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是可以解决的,武汉是能够过关的,中国也是可以取得这场抗疫战争胜利的!



确诊病例何时减少?新冠疫苗进展如何?听听这位“大神”怎么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