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临港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飘扬

宜宾新闻网2月10日讯 (张航 记者 李清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的情况下,临港经开区及时设立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并成立临时党支部,与新冠病毒开展了一场近距离、面对面的殊死搏斗。

逆行而上的“超级英雄”

医学隔离观察点,让很多人避之不及。但有这样的一批人,却“逆行”而上,主动请战,成为医学隔离观察点的“抗疫战士”。

党旗,在临港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飘扬

临港经开区及时设立临港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并成立临时党支部。 (临港经开区 供图)

今年38岁、有着两年党龄的临港白沙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贾丽,上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下有年幼的孩子需要陪伴,同样工作任务繁重的丈夫,也需要她的全力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贾丽毫不犹豫地在请战书下签字,按下鲜红的手印,主动请求担任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战斗在第一线。

从1月31日至今,贾丽没有回过家。为了让贾丽能够安心“抗疫”,丈夫主动承担起照顾父母和儿子的责任。贾丽的儿子每天晚上习惯了和妈妈一起讲故事,没有妈妈的陪伴,孩子哭闹不停、晚上睡不着觉,这让贾丽焦急万分。智能通过微信视频、语音给儿子讲故事,讲妈妈战斗在疫情一线与病毒作斗争的故事,懂事的儿子不哭了、不闹了,在纸上写下了“妈妈是超级英雄,我们等您回家”的话语。平时异常坚强的贾丽看到儿子写的这句话时,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党旗,在临港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飘扬

贾丽的儿子鼓励妈妈。 (临港经开区 供图)

停下就会睡着的“抗疫”斗士

根据医学观察需要,医护人员每天必须对观察对象的排泄物进行集中消毒处理。贾丽带领赖羽涵、刘芳、廖治敏等女性医护人员,克服呕吐等反应,主动承担起收集、消毒、清洗收集桶的工作任务。每天早上或下午,贾丽等医护人员从每个房间、每层楼逐一收集,难闻的气味以及负重步行往返120级台阶的路途,没有压倒贾丽等医护人员。

党旗,在临港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飘扬

贾丽和医护人员处理排泄物。 (临港经开区 供图)

初来医学观察点的观察对象,难免会有一些负面情绪。贾丽和她的医护团队,除了严格按照医学观察的要求开展医学观察服务外,还根据每个观察对象的情况,做好无微不至的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有效缓解观察对象的不良情绪。

62岁的医学观察对象陈某某,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症状,不需要进行医学隔离观察,极不配合,不停地找借口让医护人员到房间服务。贾丽和医护团队没有任何怨言,做到了“有呼必到、有求必应”。一天晚上已是凌晨2点,贾丽刚入睡被电话惊醒,陈某某打电话说:“贾医生,我饿了,你马上给我送点吃的东西来吧。”贾丽顾不上疲劳和浓浓的睡意,立即为陈某某送去了食物。通过医学观察期限后,陈某某被解除观察,她向贾丽等医护人员深深地鞠躬,动情地说:“你们是人民的守护者,感谢你们!”

短短几天,贾丽的体重就减轻了6斤。就这样长时间高强度地战斗在防疫一线,贾丽和她的医护团队伙伴们稍有空隙,站着都能“秒睡”。但一旦医学观察对象有需要,她们又将迅速投入战斗中。

党旗,在临港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飘扬

医护人员的最美睡姿。(临港经开区 供图)

两份入党申请书

看到贾丽等党员医护人员冲锋在一线,舍小家为大家,深深地感染了并肩战斗的青年护士周成利、蒋茜。在2月8日元宵节这一天,她们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毅然地在抗疫战场写下了庄重的入党申请书,希望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好好表现,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党旗,在临港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飘扬

郑重写下入党申请。(临港经开区供图)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2月8日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可是这一天,医护团队却继续守护在医学观察点,为观察对象提供关爱服务。她们所在的白沙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带着慰问物资,到观察点鼓励医护人员继续战斗,并为观察对象和医护人员送去了热腾腾的“暖心”汤圆,让医护人员和观察对象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爱意,为大家坚定信念、战胜疫情增添了信心。

贾丽说:“在疫情面前,党和国家有需要,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毫不犹豫地冲在第一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筑起一道防火墙!虽然留给家人的只有背影,但带给群众的是战胜疫情、赢得新生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