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链球菌用什么药?

Mrs-Micky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的某些血清群而引发的一些疾病总称,在养猪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其中多以出血性败血症、急性脑膜炎、急性胸膜炎、化脓性关节炎或淋巴结脓脓肿等症状表现。那么,猪的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发病症状怎么样?而又该如何进行防治呢?下面就由乡民锋哥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关于猪链球菌的相关问题。

猪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

发病猪及隐性带链球菌猪为本病发病的主要传染源,经呼吸道或伤口均可感染。在不同龄段、不同性别及种类的猪群都具有易感性,其中以仔猪及50公斤左右的育肥猪发病居多,而且以发病的哺乳仔猪死亡率居高;另外本病四季均可发病,但春、夏两季节发病较多,其他季节则以局部流行发生。

猪链球菌病的发病症状

链球菌病的潜伏期正常为1~3天,但也有最短的潜伏记录为4小时,而最长的则为一个星期以上。根据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表现症状及病理变化,归纳总结有如下几种发病症状:

  1. 败血型。发病初期表现为加急性病例,多在尚未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多数的病例会以精神沉闷、喜卧、废食及体温高达40℃以上,呼吸急促、流浑浊性滴鼻汁,少数病猪的发病后期会以局部部位呈紫红色,并附有血斑点,可多发性关节炎导致跛行,病程为2~4天,最后多数为死亡告终。
  2. 急性脑膜炎型。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便秘,随后出现生理失调、磨牙、转圈等神经症状,前躯爬行后躯麻痹,最后因内脏衰竭或麻痹而亡,病程一般为1~2天。
  3. 胸膜炎型。以肺炎或脑膜炎型的症状表现,并伴呼吸急促、咳嗽及犬状坐姿,最后以窒息而亡。
  4. 关节炎型。多以前3种病因的后续转发而来,以关节炎症状发生,病猪单肢或多肢关节肿病、跛行,站立困难或久卧不起,病程为15~21天。
  5. 淋巴结脓肿型。多发于刚断乳至出栏的肥育猪,以颌下淋巴结脓肿为多见,咽喉部、可背及颌部淋巴结也深受其害,表现为肿胀、硬结痛疼及采食、咀嚼、吞咽困难,但肿胀变软后上述症状则消失,待脓包破溃后则流出绿色或乳白色的浓汁,病程为3~5天。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1. 彻底清除本病传染源。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而带菌的母猪应尽可能淘汱,已被污染后的环境和各种用具应彻底消毒,急宰猪居宰后发现可疑病变的猪尸体,要经高温消毒后方可食用。
  2. 消除本病感染因素。猪舍内不能有尖锐易引起猪伤害的物体,如食槽破损尖锐物、碎玻璃、尖石头等易引起皮外伤的物体应底清除;注意去势、注射和新生仔猪的断脐消毒,防止通过伤口感染。
  3. 在疫区或疫地合理地使用菌苗进行预防接种。
  4. 猪链球病的治疗。猪链球菌病多为急性型,而且对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必须早期用药且药量要足,最好通过药敏试验选用最有效的抗菌药物。若未进行药敏试验,建议可选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洁霉素、磺胺嘧啶。

①青霉素:每头每次40万-80万单位,肌内注射,每天2-4次。

②洁霉素:每千克体重5mg,肌内注射。

③胺嘧啶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07g,肌内注射。

对已出现脓肿的病猪,待脓肿成熟后,及时切开,排出脓汁用3%双氧水(过氧化氢)或0.1%高锰酸钾液冲洗后,涂数碘图。

以上是乡民锋哥与大家一起探讨的关于猪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到受此问题困扰的养猪户朋友。


乡民锋哥


很高兴能为朋友解答此次问题,朋友的问题是链球菌应该使用什么药?

链球菌属于猪场中的常见细菌病,常见的有四种类型,败血链球菌、脑膜炎型、关节炎型、淋巴结脓肿型。

其中哺乳仔猪,保育猪容易感染脑炎型链球菌的,育肥和母猪容易感染关节型和淋巴结脓肿型。败血性也在100斤以上的猪群中发病。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常见的链球菌的几种分类和治疗方案


败血链球菌

症状表现:病发病急、传播快,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C~43C,精神沉郁、突然死亡,零晨易死。少数病猪在病的后期,于耳尖、四肢下端、背腹皮肤广泛性充血、潮红。

治疗与预防:败血性链球菌死亡率比价高,一般在95%以上,用药推荐:板蓝根+头孢+氨基比林另外一边磺胺。预防用药:荆防败毒散+氟苯尼考+黄芪多糖


脑膜炎型链球菌

症状表现:多见小猪,神经症状,如磨牙、转圈、前肢爬行、四肢游泳状。

治疗与预防:青霉素+磺胺嘧啶钠,第一次加倍注射,连用三天。预防主要避免小猪在哺乳期间出现外伤,如若出现及时用碘伏涂抹,粘上创可贴。

关节炎型链球菌

症状表现:正关节肿涨, 跛行,甚至不能起立,最常见。

治疗与预防:关节型链球菌,初期可以使用磺胺嘧啶钠三倍剂量注射,若恢复正常即治愈。如没有恢复就不用再用药,等待关节肿胀处变软,用从下方割开一个口,把脓液挤出,撒上青霉素粉即可。


淋巴结脓肿型链球菌:

症状表现:颈部、颌下、体表淋巴肿胀,先坚硬、有热痛感,然后软化、破溃、流脓。

治疗与预防:脓包型链球菌,等待自然变软后,使用手术刀刺破,让脓液流出,拌料使用阿莫西林连用半个月即可。


以上是链球菌常见的四种情况,能帮助朋友解决养猪中碰到的常见问题。


猪缘语论


猪链球菌病属于猪场常见的疾病之一,成年猪和仔猪都易感染,其中链球菌败血症和链球菌脑膜炎病死率最高,该两种疾病多见于仔猪;而淋巴结的化脓性炎症以成年猪最为常见。另外链球菌还可以引起病猪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乳房炎和皮下脓肿等疾病。

败血症型链球菌

该病急性型发生后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眼结膜潮红,呼吸加快,病猪发病后期的耳端、腹下和四肢内侧会出现紫红色斑。慢性型发生后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关节周围肿胀、疼痛、跛行、站立困难。

脑膜炎型链球菌

猪群发生该病后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便秘。头颈歪斜,步态不稳,做圆圈运动,空嚼,倒地呈划水动作。

淋巴脓肿型链球菌

症状主要发生在淋巴结部位,发病淋巴结肿胀、坚硬,有热痛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脓包成熟后中央变软,自行破溃后会流出绿色、无臭味脓汁,然后全身症状减轻。

链球菌病的鉴别诊断

临床上猪链球菌病要注意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疾病相区别。鉴别诊断时可以根据病猪的剖检症状进行,也可通过采集病死猪的脓汁、关节积液、心血等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培养、鉴别。

猪得链球菌用什么药?

链球菌病属于细菌性感染,所以在选择药物是应以抗生素为主,链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所以大多数抗生素对该菌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根据笔者的经验以下几种药物效果比较理想,阿莫西林、头孢喹肟、泰乐菌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磺胺类药物等。但是需要注意不同型的链球菌病应该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

  • 1、败血症型链球菌

该病发病后死亡率很高,多数无治疗价值,发病后可尝试肌注维生素C一边、阿莫西林+鱼腥草注射液一边,早上注射;磺胺类药物一边,地塞米松一边,晚上注射,一天重复一次。

另外大群猪应该加药进行预防,推荐黄连解毒散+复方阿莫西林(带有克拉维酸钾,可提高阿莫西林的抗菌效果),连用7天。

  • 2、脑膜炎型链球菌

因该菌会穿过病猪血脑屏障导致脑部炎症,所以治疗时应使用可穿透血脑屏障的药物,这里首推磺胺嘧啶钠,该药可以说是专门为治疗脑部感染而生。发病猪治疗时若病猪表现出典型的神经症状,应先肌注甘露醇或速尿,降低病猪颅内压,防止其急性死亡,待神经症状缓解后再一边肌注磺胺嘧啶钠和地塞米松,注意分成两次肌注,一边肌注清开灵注射液+阿莫西林,晚上再补一针复合Vb,促进其神经的恢复,一天一次,连用3天。

大群猪饲料中添加氨基多维+复方阿莫西林+黄连解毒散,连用7天进行预防。

  • 3、淋巴脓肿型链球菌

治疗时应先促进脓肿成熟,然后手术切开后处理,具体操作方法是当发现病猪有脓肿时可在脓肿表面涂抹鱼石脂软膏,促进脓肿成熟,待脓肿中心部位皮肤变薄出现波动时就说明脓肿已经成熟了,此时可以行手术切开,排出其中脓汁,可选用0.1%高锰酸钾或0.1%新洁尔灭冲洗伤口,最后向伤口中灌注青霉素粉针。同时病猪肌注长效阿莫西林+鱼腥草注射液,一天一次,连用3天。

需注意发生淋巴脓肿型链球菌育肥猪育肥后早日出手,而母猪则建议在合适时机进行淘汰,因为该病彻底治愈比较困难,很容易复发。

链球菌病的预防

链球菌属于猪场内的常在菌,所以在预防该病时一个是要注意猪舍内的清洁干燥,做好消毒,另外一个就是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抗病力。

另外,目前已有链球菌的有效疫苗,若是猪场内链球菌高发可以考虑接种疫苗,一般仔猪21-28日龄首免,间隔7天后加强免疫一次,免疫后21天可产生有效保护力。

若是猪场内链球菌发病率不高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前文提到链球菌对多数抗生素都比较敏感,而且目前猪场采取的“三针保健”,断奶后饲料中加药保健都可以有效预防,药物可以根据上述分析进行选择。


果然悠


猪链球菌病是由革兰氏阳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以急性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和淋巴结炎和肺炎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猪链球菌病在保育期间发病率最高,猪场管理者很是头疼,经常出现脑炎和关节炎,使用抗生素效果不佳,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一两头。那么,关于链球菌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呢?是打疫苗还是做好断奶仔猪保健呢?


【发病猪群】

发育猪群从哺乳仔猪到育肥猪,甚至个别成年母猪也有脑膜炎和关节炎发病,主要感染猪群集中保育阶段。

【发病类型和临床表现】

1、急性败血症型

链球菌感染后前期感染没有抑制住,细菌大量繁殖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后期随着血液循环进去全身内脏器官,由菌血症到败血症,引起猪只急性死亡,一般没有发现症状,就突然发现死亡,死亡猪都外观上看全身发红、发紫。

2、脑膜炎型

脑膜炎是细菌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水肿、充血、出血,导致猪只出现神经症状,表现磨牙、转圈、四肢划船状,角弓反张,眼珠转圈。从产房到育肥都有可能发病,甚至成年公猪和母猪。

3、关节炎型

多发生在保育期和育肥前期,发病猪只关节肿胀或跛行,后肢不敢着地或站立困难,也有拖着后腿走路的猪,一般这样的猪采食正常,十几天都不死亡。

4、肺炎型

多数发生在保育期,而且以继发感染为主,尤其是在猪群蓝耳、圆环发病后,病猪表现咳嗽,后期可能出现脑膜炎或者关节炎。

5、化脓性淋巴结炎型

主要是下颌淋巴结肿胀、热痛、发炎,脖子下面发红,治疗不及时出现发炎、皮肤坏死等症状。

链球菌发病原因?

1、环境因素

可以说链球菌是一个环境病。首先环境中要有链球菌这个细菌繁殖,其次,猪身上有伤口,就特别容易感染。饲养管理差,环境控制不好的猪场通风差、密度大,给予了细菌繁殖的环境。

2、饲养管理细节

  • 乳猪阶段:猪场在产房期间,在母猪放奶的时候,仔猪一般都会抢奶,那么在抢奶的过程中,小猪腕关节特别容易被坚硬的产房磨损,尤其是产床上有铁篦子,反反复复的磨损,身上伤口暴露,接触环境中链球菌的机会增加,容易感染,而且关节炎发病率升高。
  • 保育阶段:保育猪刚分群时按照大小分群,由于不是一个窝的仔猪,刚开始的时间很容易掐架,咬伤,还有就是保育床上露出的一些铁丝容易滑破小猪,这样身上伤口暴露。其次产床到保育的应激,降低了仔猪的免疫力,抗病力降低,感染细菌的几率加大。

3、疾病因素

如果猪场蓝耳和圆环不稳定,在保育中后期,由于免疫抑制,猪群免疫力下降,副猪和链球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链球菌和副猪就是检验猪场蓝耳是否活跃的主要因素条件。

1、降低密度,加强通风、勤于消毒

尤其是冬季,随着天气转凉,猪场一把通风次数减少,密度加大,这样细菌包括链球菌会大量繁殖,要注意降低密度,加强通风。仔猪出生后,前3天使用高锰酸钾水擦拭母猪乳房和产床,减少仔猪喝奶时,细菌从口而入。

2、仔猪抢奶,腕关节贴胶带

产房仔猪抢奶磨损腕关节严重,是感染链球菌的主要途径。因此,在仔猪出生后,剪牙、断尾时在仔猪的腕关节贴胶带,一般能够保证一周不脱落,等一周以后,腕关节就发育好了,这样减少了伤口感染的机会。

3、包裹产床上的突出的铁丝

使用布条包裹产床和保育床上突出的铁丝,防止刮伤仔猪,造成伤口。

4、降低断奶应激,做好断奶保健

  • 仔猪断奶时,应激比较大的猪场,断奶后可以继续在产床多留几天,让仔猪适应了饲料后再转入保育,如果本窝大小差距不是很大,可以原窝直接转群,减少分窝应激和掐架的情况。
  • 同时针对断奶仔猪做好蓝耳和圆环的保健和相关疫苗免疫,减少由于蓝耳、圆环的免疫抑制导致继发感染链球菌。

个体治疗:一般选择磺胺+头孢(恩诺)或者青霉素+地米肌注,对于脑膜炎的个体,可以使用呋塞米(速尿),减少脑水肿的情况,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群体防控:一般使用磺胺+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拌料,但是治疗永远没有预防效果好。

疫苗免疫:如果猪场链球菌问题短时间控制不住,可以适当考虑链球菌疫苗,免疫一段时间等到猪群稳定,再停掉疫苗。

猪业前沿,每日为养猪朋友答疑解难,定期分享养殖技术,喜欢的朋友请点击关注,谢谢。


猪业前沿


先测体温以知疗程长短,若41.5度,青霉素按剂量使用,注射用水稀释,先注射。然后再注射庆大霉素。这两种药不能混合在一起注射。第二天测体温为41度,第三天40.5度,第四天40度…。每天降0.5度,并不是说无效,这是一个恢复的过程。有伤口,伤口愈合需要7天,如果只想大剂量三天好,那剩下的4天,伤口还会再感染复发。退烧药损害红血球,链球菌病溶血,帮倒忙的药。如果想用林可霉素代替青霉素,不是不可以,就是林可霉素会引起假性肠炎,而腹泻,需要注射痢菌净,岂不是添病?


纯行


本病急性病例,必须早期用药,药量要足,拖延时间或药量不足,或用药时间短,则疗效不佳或转为慢性。链霉素:40千克重的猪,用量400毫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氯霉素40千克的猪,用量为1.2克。每日二次肌肉注射。新霉素40千克重的猪,用量为250毫克。每日分2次肌肉注射。卡那霉素40千克重的猪,用量为600毫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四环素40千克重的猪,用量为2.0克。分2~3次内服。先锋霉素40千克重的猪,用量为4克,分2次肌肉注射。脓肿应切开排脓,用2%的洗必泰溶液冲洗,再涂碘酊或撒碘仿磺胺粉。


用户9759391327112


猪的链球菌用什么药?

猪链球菌在近几年来发病呈现上升的趋势,不论是规模化猪场还农村散养户都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猪朋友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对于猪链球菌防控,不仅仅需要使用敏感药物,更要结合饲养管理和病毒性原发病进行综合防控。

那么,猪链球菌病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疾病?猪的链球菌该怎样哪些药物治疗?

  •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是链球菌,该病是不仅会感染猪,还会感染多种动物,也会引起人出现脑膜炎,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 猪链球菌的急性病例多为败血症和脑膜炎, 而慢性病例则为关节炎、化脓性淋巴结炎等。

为什么猪链球菌发病率高、难以控制?

第一、多混合感染,很少单一感染。

  • 猪链球菌病常与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瘟等疾病发生混合感染。尤其是其中的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
  • 这使得链球菌病十分复杂,无形中加大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难度。

第二、猪蓝耳病与链球菌有着密切关系。

  • 猪蓝耳病特别容易继发感染猪链球菌病。
  • 链球菌在蓝耳病感染的情况下,会引起链球菌激活,甚至导致发病。
  • 如果猪场蓝耳病比较活跃,链球菌的发病率将明显上升。

第三、链球菌长期、顽固的在猪场存在。

  • 猪链球菌一旦进入猪场就很难除掉,而且慢性链球菌病很难完全治愈。
  • 链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严重,尤其是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的耐药性是比较严重的。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筛选出敏感药物。
  • 而且正常剂量的常规抗生素难以将链球菌完全治愈。

第四、猪的各年龄段、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 各个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尤其是在3~12周龄仔猪。
  • 尤其在断奶、混群时特别容易出现链球菌病。
  • 该病多发于高温潮湿的季节。

第五、应激因素会诱使发病。

  • 圈舍卫生差,温度低,湿度大,通风不畅,饲养密度大等因素会诱使链球菌发病。
  • 链球菌是可以通过口、鼻、皮肤伤口而传染的。
  • 尤其是仔猪因剪牙、阉割、断脐、注射引起伤口感染和消毒不严格的情况下。

  • 加强观察健康情况:对于发病猪要及时发现,并且要隔离治疗,以防病情恶化和传染其他猪只。
  • 脓肿性链球菌:先用鱼石脂软膏涂抹脓包,待脓肿成熟变软后,用手术刀切开,排除脓汁,然后彻底冲洗消毒。
  • 败血症型、关节炎型:大剂量使用头孢噻呋、磺胺间甲氧嘧啶、沙拉沙星等敏感抗生素肌肉注射治疗,配合地塞米松。一天要治疗2次,连续用药3天。
  • 脑炎性:采用凉水浇头部或耳尖放血的方式,减低颅内压。使用磺胺嘧啶、头孢噻呋钠、呋塞米、甘露醇治疗脑炎。

猪链球菌病该如何预防?

第一、饲养管理

  • 保持圈舍适宜温度湿度,适度通风,定期彻底消毒,降低饲养密度,减少断奶、转群等应激。
  • 清除产床、水嘴、料槽上各种尖锐类物品,以免划伤猪只,而感染链球菌。
  • 一旦出现因猪群打架、咬耳等一些外伤,立即可以用碘酊消毒。
  • 新生仔猪在剪牙、断尾、断脐、阉割时一定要对创口进行严格用碘酊消毒。

第二、疫苗免疫

  • 母猪、仔猪要科学免疫猪瘟疫苗、伪狂犬疫苗等基础性疫苗。
  • 同时也要做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控,如蓝耳病、圆环病毒等防控。
  • 也可以在仔猪断奶前免疫链球菌疫苗,但由于链球菌血清型众多,而且各个血清学之间交叉保护比较差。因此,链球菌疫苗的实际防控效果一般。

第三、药物保健

  • 仔猪可以在剪牙、断尾、断脐、阉割时做头孢喹肟三针保健,大大减少链球菌的发病率。
  • 同时在断奶、混群时,在饲料中磺胺间甲氧嘧啶、复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敏感抗生素。
  • 母猪围产期也要做抗生素保健,以预防母猪将链球菌传播给仔猪。

《猪易知》将为养猪朋友分布养猪消息、非瘟进展、市场行情、猪病分析,欢迎养猪朋友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