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冰海戰記》與北歐傳奇,維京人登陸美洲時,哥倫布還未出生

如果說,世界上有一部動漫作品,能讓身處東方的我們,清晰瞭解到1000年前的北歐歷史,深刻體會到那群被稱為“維京人”的傳奇海賊們,是如何在歐洲海域上馳騁四方、肆意妄為,在破壞和重建中翻新文明進程的話,那它的名字,一定會是《冰海戰記》。

雖然這部由幸村誠原著的漫畫作品,已經連載了15個頭年,但那以“托爾茲之子”名義活躍在北歐海域的冰島冒險家的故事,卻才剛剛起步。

論《冰海戰記》與北歐傳奇,維京人登陸美洲時,哥倫布還未出生

維京戰士

冰海戰記:真正的戰士,不需要劍

剛接觸《冰海戰記》的讀者們,會認為它是一部講述“復仇”與“權謀”的寫實作品,的確,該作的前半部分,都是以男主的復仇經歷為主線,戰鬥場景逼真豐富、拳拳到肉!

失去父親的男主角托爾芬,從懵懂的幼童逐漸成長為刀口舔血的職業海賊,為實現以“戰士姿態”為父報仇的心願,他一路追隨著海賊頭子阿謝拉特。在這樣的環境下,托爾芬手染鮮血,犯下無數罪孽,那時候的他被“仇恨”懵逼,再無理智思考其它。

直到醉心於輔佐新王的阿謝拉特,為了守護自己的信念、捍衛自己的國家,不得不犧牲自我,倒在血泊中時。托爾芬這才發現,那位名叫阿謝拉特的“惡魔”,不僅是他的仇人,更是他的“第二位父親”。

從那以後,失去精神寄託的托爾芬徹底沉淪,他變成了最底層的奴隸,重新體驗生活,開啟“沒有劍”的冒險。也正是從此時起,《冰海戰記》的核心主旨才被原作者幸村誠揭開了神秘的一角,這是一個講述不屈與抗爭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們無一例外,都是戰士,而真正的戰士,是不需要用劍的!

論《冰海戰記》與北歐傳奇,維京人登陸美洲時,哥倫布還未出生

托爾芬

維京人登陸美洲時,哥倫布還未出生

這時,那個從故事開篇就出現在托爾芬腦中的地名,再次浮現起來,那就是文蘭,一個物產豐富,沒有戰爭和奴隸的和平之地!而文蘭的真實位置,就在如今的美洲大陸,約處於加拿大東北部沿海一帶。

看到這裡,或許有的讀者心裡會出現這樣的疑惑:最早發現美洲大陸的人,不是15世紀末的哥倫布麼?怎麼在11世紀初期的時候,就有維京人率先抵達加拿大了?其實,想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因為哥倫布對美洲大陸的發現,與維京人對美洲大陸的發現,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歷史上,最早抵達美洲大陸的維京人,名為雷夫·埃裡克森,也就是《冰海戰記》中雷夫大叔的原型,那個最早對托爾芬說出文蘭存在,並追尋了托爾芬數十年,最終將他帶回冰島的大恩人。

但從在美洲發現的維京人定居的遺蹟,以及挪威當地的歷史記載、傳說來看,以雷夫·埃裡克森為首的11世紀的維京人冒險家們,並未在文蘭實現長久的定居。雖然那時候的文蘭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相比起環境惡劣的冰島,猶如天堂一般。

論《冰海戰記》與北歐傳奇,維京人登陸美洲時,哥倫布還未出生

哥倫布的船隊

大海賊“紅髮”與他的兒子冒險家雷夫

可惜的是,這批維京人移民,始終未能得到當地印第安人的認可,在兩個文明的不斷衝突中,跨洋旅行、人數稀少的維京戰士,不得不退出對美洲的開發,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北歐嚴寒之地。

相反,哥倫布對美洲的“發現”,建立起了歐洲對美洲的直接聯繫,並將大航海時代推向巔峰,所以,鑑於哥倫布對人類文明進程的助推程度巨大,時至今日,我們依舊習慣將“發現美洲”的成就,歸功於哥倫布,而不是雷夫·埃裡克森。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在《冰海戰記》裡溫和老實的雷夫大叔,在真實的歷史中,可不是那種能被稱為“善茬”的存在。雷夫大叔的父親是在整個北歐地區,都有很大名氣的傳奇海賊“紅髮”埃裡克。

這位“紅髮”海賊的傳奇之處有兩點,其一,他是最早發現格陵蘭島,並聚集民眾在島上定居的人;其二,他是以流亡海賊的身份,縱橫北歐,也就是說,這位“紅髮”埃裡克是一位戰鬥型海賊,在當時的北歐海賊圈中,很有地位。

論《冰海戰記》與北歐傳奇,維京人登陸美洲時,哥倫布還未出生

雷夫與印第安人

北歐傳奇與維京時期

所以,曾經的維京人,真能當得起“北歐傳奇”的稱號,發現美洲和格陵蘭島這樣的壯舉,同時發生在一對父子身上,並且他們那時候航海的工具,並非15世紀大航海時代所用的大型帆船,而是維京人常用的龍頭船,相當費人力。

可以說,這群從挪威、瑞典、丹麥、冰島等地蜂擁而出,以冒險和劫掠為目標的北歐海賊“維京人”們,也算得上是內能安邦、外可拓荒的頂級人才了。雖然他們的手段有些血腥,但在以冷兵器為主的古歐洲,封建國王們最喜歡的就是這樣身手了得、悍不畏死的戰士!

在《冰海戰記》的劇情主線中,以卡努特大帝(11世紀初,版圖包括挪威、英格蘭、蘇格蘭大部和瑞典南部的卡努特王朝的建立者)為原型的庫奴特王子,也正是在這些維京戰士的幫助下,才得以鞏固自己的疆土,實現他那創造人間樂土的宏圖大志。

不過,歷史的進程就是如此,無論多勇猛的戰士、多強大的軍團,都有失去榮光,迴歸平淡的一天。從公元8世紀開始的,北歐海賊們肆意侵擾大半個歐洲的“維京時代”也是在公元11世紀中後期落下的帷幕。

論《冰海戰記》與北歐傳奇,維京人登陸美洲時,哥倫布還未出生

龍頭船

從那以後,以“維京人”自居的海賊們雖然依舊活躍在大海之上,但他們的職業生涯已然不復輝煌,處於被不斷打壓、不斷削弱的狀態。

像《冰海戰記》中類似阿謝拉特海賊團這樣,周遊歐洲各地打家劫舍,還敢威脅貴族的維京集團,在11世紀末期,就基本消失不見。

餘下的那些海賊們,大都不成氣候,只敢在遠離陸地的偏僻海域上,找些商隊打打秋風了。所以,《冰海戰記》的故事中,為我們帶來的維京人們“肆意妄為”的海賊生活,並不會持續太久,因為男主角托爾芬所處的歷史時代,已然是“維京時期”的末尾,那是維京人最後的輝煌時代。

現如今,維京後裔的身影依舊存在於北歐諸國,如冰島、瑞典等地,當然了,現在的他們早就不再以“海賊”自居,比如瑞典南部的維京人小鎮,就做起了旅遊業,把自己的聚居地變成觀光景點,依靠旅遊收入生活。

論《冰海戰記》與北歐傳奇,維京人登陸美洲時,哥倫布還未出生

冰島風光

十五年磨一劍,描繪“以戰為生”的維京海盜,訴說“不戰為王”的人生真諦

《冰海戰記》的創作以維京時期為背景,托爾芬的人生經歷為主線,為讀者展開一幅恢弘巨大的北歐畫卷。僅從連載之初的人氣來看,幸村誠的選材或許算不上太好,至少在商業化這點上,吃了不少虧。

否則這樣的長篇鉅作,也不至於在15年後才首次動畫化,我相信,國內的大部分粉絲,也都是在看到了動畫版後,才知曉的這部作品。在此之前,或許也只有為數不多的漫迷們,通過它的另一譯名《海盜戰記》,看過原著漫畫。

究其原因,還是由於幸村誠的作品過於缺乏動漫界的流行元素,比如魔幻、戀愛、熱血等。幸村誠筆下的《冰海戰記》,不走尋常路,不討好大多數動漫粉絲,而是由著自己的性子,認真描繪著歷史與人性。好在,就這樣一路堅持過來的幸村誠,成功了,這部披著戰爭外衣的反戰漫畫,也成功了。

論《冰海戰記》與北歐傳奇,維京人登陸美洲時,哥倫布還未出生

年幼的托爾芬與父親

筆者相信,好的作品能給讀者帶來的不僅是觀感上的滿足,更是精神上的昇華。“真正的戰士,不需要劍”說出這句話的托爾茲,戰死了,而“托爾茲之子”托爾芬,則在這句話的支撐下,逐漸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或許,那個“不用劍”的戰士托爾芬,能與歷史上的維京人有所區別,以他自己的方式來和文蘭的土著們和平共處,共同開創美好的人間樂土。而原作者幸村誠秉承的“不戰”與“和平”的理念,也將隨著托爾芬的成長,逐漸傳達給世上的人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