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鄉有哪些獨特且有趣的喝茶習慣和茶文化呢?

迷迭香Love


我的家鄉是位於甘肅省蘭州市的一個小鎮,我們這裡的人雖然不種茶但是對茶的卻是情有獨鍾,而且喝茶的習慣估計也算的上是獨特了。

大家早起都是要吃早飯的,包子稀飯,油條豆漿什麼的早餐也很豐富,但是我們這裡的人就很奇怪,早餐就是煮罐罐茶,喜歡吃甜的再在茶杯裡放一塊冰糖,隨便就什麼饅頭呀,大餅呀家裡提前做好的餅類都可以,早餐就一杯茶,一塊餅就解決了。大家可能覺得是我們這裡的人懶不願意做早飯而糊弄,其實起源不知道是不是有這個原因,但是我記得記憶裡家裡早上就是這樣的習慣,問爸爸媽媽他們也不知道這個習慣起源於何時因為他們也是從上一輩傳承下來的,到現在你早上給父母一頓豐盛的早餐不如一杯濃茶來的精神,爸爸經常說早上不喝茶就幹不動活,就沒有精神。

在家鄉家裡來客人,招待客人的第一道程序就是先給客人煮茶喝,不管是什麼時候來都一樣,喝過兩三罐茶待客的飯菜可能也就做好了,再上桌吃飯。

在我的家鄉大家都喝一種茶叫春尖,我沒有具體研究過這到底屬於什麼茶,但是這種茶好像我在外面沒有見過,記得以前在出去回家就喜歡給家裡帶茶葉,因為爸爸喜歡喝茶,但是不管買回來的時龍井,碧螺春還是鐵觀音,大紅袍,甚至在出差時買過黑茶,跟白茶爸爸都覺得不如家鄉的茶好喝,有的覺得煮了淡,有的說太涼喝了肚子不舒服,更奇怪的是說味道怪的.所以之後再不從外邊待茶葉回去,就在老家縣城買。

媽媽喝的茶跟爸爸還不一樣,因為媽媽說茶涼性喝了喂不舒服,專門喝一種塊裝的茶,老家說是是熟茶,我沒有看具體叫什麼名,不知道是不是茶葉通過加工弄熟了以後壓成型的,反正就是一個長方形的塊狀茶,也不貴,這就是媽媽的茶葉。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經常在外條件不允許,對茶也沒有父母輩這麼喜歡了,我的父母被對茶是鎮的情有獨鍾,日常是見不到他們喝白水的,渴了就要煮茶喝,除非農忙時節需要下地幹活,才會泡茶喝,收工回家第一件是不是著急做飯,而是需要煮一罐茶,喝了茶解了渴,也解了乏才能開始做飯。

我覺得我的家鄉對茶的喜歡也算是獨特了,不知道大家怎麼覺得呢?






香寶愛生活


我的家鄉是淮安。淮安的茶文化可謂是歷史悠久。早在宋代,張耒在詩中就寫到:“春寒客古寺,草草過鶯花。小榼供朝酒,溫爐煮夜茶。柏庭鳴曉吹,樓角麗朝霞。莫嘆萍蓬跡,心安即是家。”“溫爐煮夜茶”道出了張耒當時一再被貶職,所以借茶消愁的心境。

著名的《淮陰竹枝詞》唱道:“管家湖上踏青莎,為讀《茶經》幾度過。寂寞荒陂何處是,雨前猶聽採茶歌。”也體現了淮安人對茶的喜愛。

縱觀淮安的茶文化,在茶藝、茶禮、茶境、修道四大要素中都有一說。茶藝:備器、選水、取火、候湯有講究;茶禮:茶事中的禮儀、規範有講究;茶境:茶事活動的場所、環境有講究;修道:通過茶事活動來怡情修性、悟道體道有講究。

在民間,茶的概念是寬泛的,有上乘綠紅茶葉沖泡的茶,有蓮子芯沖泡的茶,有麻油茶饊茶,有炒米茶、杏仁茶、大麥茶、雞蛋茶、竹葉茶、蠶豆殼茶等等,不管是貴客還是親朋好友、男女老少上門,好客的淮安人都會相應地端出某種茶來招待,精製的茶具配以古樸的茶盤,一句“請用茶”恭讓中略顯文雅。別看有的茶取料偏俗,甚至有些不可思議,但淮安人祖祖輩輩口手相傳,他們會從不起眼的茶中講出許多茶的故事,到哪個季節該喝哪種茶,有清熱解暑、消渴開胃、祛溼利尿等功效,還有點科學依據呢。

茶館業之興盛,為茶文化的產業發展“推波助瀾”。河下鎮有條百米多長的石板街,街面商家樓閣相接,幾乎都做茶館生意,故名“茶巷”。鎮上有座建自唐貞觀年間道宮——古天興觀,內有七泉,水質甘美,俗稱七泉山。其三官殿神座下一眼井水質最佳,“茶巷”人家就從此井中取水烹茶售客,很受茶客歡迎。茶館的名字也起得好:如望月樓、香雲館、雲腴閣、小澄潭、隱仙閣、桐蔭園等,有的從早開到晚,茶客們海闊天空神侃窮聊;有的茶館是帶說書的大茶園,如攬秀山房;還有半紅樓則為喜歡聽清音的茶客專享,古楚交響樂“十番鑼鼓”等皆為知音。淮安獨特的地方劇種——淮劇的前身上河調、下河調,也在這裡孕胎萌芽並廣泛傳唱。故樓聯曰:“知樂知音逢知己,新泉新火試新茶。”




錢姐愛美食


說到茶,總是會想到四川成都。四川人愛喝茶,愛泡茶,當地茶館更是數不勝數。

天下茶館數中國,中國茶館數四川,而成都茶館素有“茶館冠天下”之說。

安逸,是成都茶館文化最大的代名詞。

給人印象最深的當然要數那一米多長銅壺,茶藝師滴水不濺的技藝可是秀翻了無數中外遊客。四川獨一分。

坐在茶館中,可看川劇、可聽清音、可溜鳥、可打盹兒或者看看閒書、錄像片、聽評書;要麼就兩三個人 湊在一塊兒擺龍門陣,大家都消遙自在,自得其樂,在這樣的環境中你可以忘卻生活煩惱,感受到成都茶館兒的濃濃的地方特色。出了四川真的就找不到這種風景,體驗不到這樣安逸氣息了。

可以說四川茶館的把鬧而不雜,喧囂而不浮躁的形神演繹得淋漓盡致。





道系喵


茶葉在中國有將近一千年的種植和飲用史,最早茶葉被人們認知,是因為他能消暑解渴,後來隨著社會發展,茶葉逐漸被用來上層交流。

交際的必須物品逐漸發展成茶道,茶藝和茶文化。

我家是在安徽黃山,在黃山境內有出名的茶就有很多:比如大家知道的黃山毛峰、祁門紅茶、太平猴魁、休寧綠蘿等,其中黃山毛峰和祁門紅茶是全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祁門紅茶正是在1915年得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的金獎。太平猴魁是中國送給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的,休寧綠蘿也在業界享有聖譽。

在安徽黃山用茶招待客人是必要的,無論是平時,還是過年、過節,我們這邊一定會給你上好的茶葉,一般來講:夏天會給你炮製綠茶,冬天會給你炮製紅茶喝。





金鼠探店


順德地道生滾粥早餐








BennySo


對於傳統的煙臺人來說,茶就是生活,它不需要隆重的儀式,只需要時間,小小的杯子,熟練的輪轉,品著品著,一天就過去了,一年也就過去了。




美娜8888


大家好,我是古月大廚。其實古月是個客家人,客家人呢非常的好客,也是會最很多的客家美食,這些美食其中也包含了一道客家擂茶,應該有好多朋友也聽說過,下面我來給大家講講製作的過程:

1、準備的材料:茶葉(最好是紅茶)、熟花生、熟芝麻、陳皮、熟黃豆、生薑。

2、準備擂缽,把上面的材料1:1的配比放入擂缽,搗碎成沫。

3、衝入開水泡個5分鐘即可飲用了,可以直接飲用,不喜歡有渣子的可以過濾一下。

4、擂茶有生津止渴,強身健體的功效,當然現在也有女士呢會加入紅棗枸杞,起到美容養顏的功效了。




古月大廚


我老家是甘肅的,自從我記得事情開始,給我的映像就是爺爺每天早上的罐罐茶,還有烤的焦黃的饅頭。



我叫柴曉春


在成都喝茶就是擺龍門陣,搓麻將打牌,品嚐各種小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e2b8a070cb044059bdbb3a4e07c6d7b\

初晨68


湖南嶽陽,這裡喝芝麻黃豆茶,就一包袋裝,裡面芝麻和黃豆泡開就喝,邊喝邊吃,有嚼勁!!老公這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