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時,和平區疾控應急隊才下班

2月9日凌晨4時,結束工作的和平區衛健中心直屬疾控中心應急機動隊的隊員們全身消毒後,忍著刺骨的寒冷,小心翼翼地脫去防護服、雙層手套、帽子、鞋套……接下來,剛剛拿到的採樣樣品還要送到下一站,進行核酸檢測。

和平區疾控應急機動隊每班12人在崗,24小時輪流值班,隨叫隨到。有的隊員家中有年幼的孩子,仍連續工作3天3夜,有的人已快到退休年齡仍堅持在最前線。不透氣的隔離服浸滿了汗水,口罩、護目鏡在臉上壓出印痕,防護裝備下長時間採樣工作帶來的窒息感,讓採樣人員的臉變成了紫紅色,但他們依然堅持工作。

1月20日晚8時,應急機動隊接到了第一起報告,某醫院收治了一名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機動隊隊員們立刻動身,穿上防護服直奔患者病房。深冬的瀋陽寒風凜冽,防護服裡卻浸滿了汗水。經過流行病學調查、咽拭採樣、應急衛生處置等一系列專業處理後,踏出醫院的大門,已是夜裡23時,應急機動隊還要緊急把採樣標本送至市疾控中心進行檢測,而這樣的工作,已成為疫情期間的常態。

除了對病例的流調處置,應急機動隊還承擔了大量臨時性工作。24日除夕夜,急促的電話鈴響起,市疾控中心通報23日一列車上有兩名下車的和平區戶籍人員尚未找到,要求幫助查找。機動隊立即響應,在多次聯繫沒有結果的基礎上,及時上報和平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協調街道和社區查找,最終在其他區找到了二人的現住址,通知轄區相關部門進行健康監測。

在這場看不到硝煙的新冠肺炎防控阻擊戰中,應急機動隊的隊員們不顧身體勞累,冒著隨時都可能被感染的風險,至今已21天,出動60次,累計工作達150小時。

本文來源: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杜一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