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民警徐小凯排"疫情”俘获网上“通缉犯”

法新融媒讯(文/图 曹亮 张娟)近日,开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公安分局杏花营派出所民警徐小凯,在办理一起案件时,慧眼辨真伪,查获报案人竟是网上通缉的在逃犯罪嫌疑人李某朋。大家无不对其慧眼辨真伪的功力竖起大拇指。

  2月5日,杏花营派出所民警徐小凯在办理一起案件时,发现报案人李某对其个人信息含糊其词,无法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当前,正值疫情防控重要时期,难道其中“另有隐情”,该男子遂引起徐小凯的注意。

  该男子50多岁,称自己与案件当事人是工友、也是同乡。民警徐小凯在询问其个人情况时,自称叫李玉某,身份证不慎丢失,回家过春节都无法买上车票。其使用的手机号码也不是他本人实名注册,注册人是同龄女子李某。工地上都知他们是夫妇关系,家住省内某县。

河南开封:民警徐小凯排"疫情”俘获网上“通缉犯”

  面对民警询问,男子像背天书,操着豫东口音,对答不漏破绽;女子虽有些神色慌张,言辞闪烁,但一直跟民警兜着圈子。徐小凯将法律给他讲了一罗筐,对方就是抱着葫芦不开瓢。只觉得一下遇到了一面“橡皮墙”,有劲难以施展。正在此时,所长李延军、副所长陆朋飞赶来,就案件进展情况,同徐小凯等办案民警进行研判:李所长说:报案人表述事情时条理清晰,不是那类糊涂人,如此报不清自己的姓名、家门,很反常。老公安办案都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不排除报案人身上藏有案情。他最后强调说,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不允许有一户一人漏查;咬住青山不放松,把报案人的身份查个水落石出……。临走,李所长特别提醒民警,在不惊动对方的情况下,可采用人像比对措施……

  根据他们提供的身份信息,办案民警在人口信息网没有查询到相关身份信息。小凯找工地项目负责人了解情况时,得知李玉某二人系熟人介绍,且是“天工”,不过这两口子人缘不错,工作起来眼里特别有“活”,不爱上街和结交朋友,春节为省车费,都沒回家与儿、女团聚。“不过去年他的儿子、女儿曾先后来过工地,还留有电话号码。告诉工地负责人说,若他们的父母在工地上有什么突发情况,可打电话告知他们”,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民警喜出望外,遂打通了李玉福儿子和女儿的电话,也许他们曾订立过共守同盟,对民警的询问,一家四口口径一致。并说兄妹俩现分别在南方两个城市打工,春节没回河南。

河南开封:民警徐小凯排"疫情”俘获网上“通缉犯”

 疫情防控,责任重大,必须查清报案人的身份,才算达到派出所強调的“‘防疫’”不走形式,疑点不可疏忽”的严守死防要求;从报案人本人及家人身上寻查无果,最终经信息研判,真相大白:男人不叫李玉某,真名叫李某朋,妻子现名少了中间的某字,两人是河南淮阳县人,因经济犯罪,被当地警方网上通缉。在后来的日子里,一家人惶惶不可终日,南北地域分开,儿子、女儿分别去了南方,两口子经人介绍混入开封某建筑工地,改名蛰伏,身份证都不敢使用,特别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见民警来工地访查或者听到警笛声,吓得魂不附体,觉都睡不着。

  当晚案件发生时,大约在22时许,李某朋慌乱中使用了妻子的手机,做了报警人。这正应了那句话: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 2月6日下午,杏花营派出所将李某朋移交给河南淮阳警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