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茶館話人生
我認為,人太有惰性了。沒有追求,沒有上進,沒有衡量教師高低的標準,是讓惰性在泛濫。只有職稱一個衡量教師標準,只要你考上職稱你就掙相同級別工資十分正常。沒有職稱的大鍋飯,就是過去"農業村"的土地打不出糧食。一個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己,考取更高職稱,才能教出更出色的學生,或者不會耽誤更好的學生。一個連職稱都不下的教師(格都不及)。他都什麼也不懂,還談教什麼學生!
竹化
桃子老師是一個教師。我以我的親身感受來回答這個問題。
工資只是影響教師工作積極性的因素之一,當然今天我們只談工資對教師積極性的影響。
題主談到即使教師工資上漲工作積極性因職稱在工資上的干擾大家積極性也不會明顯提高,這是肯定的。
實際上同事們平時都很和睦,但是每每漲工資時到顯得挺彆扭。為什麼呢?就是長得多少問題。職稱高的長得多,職稱低的長得少,差距有時還不是一點點。因而漲工資時大家還到不談工資了,大家心知肚明,都感覺彆扭,這都是職稱惹得禍。
教師行業乾的好壞沒有明顯標準,工資唯一掛鉤的兩個因素就是職稱和年齡。由於沒有明顯標準,所以職稱評定中存在種種問題。甲評上了,乙氣不過,因為乙覺得甲還沒有自己教的好,只是甲有人罷了。如此這般,乙的工作熱情減退,甲評了職稱,感覺自己沒有了奮鬥目標了,熱情也隨之減弱,大家回到原點。但是漲工資時矛盾又一次凸顯,因為甲長得多,乙長得少呀!
本來漲工資時件好事,但是由於職稱差別,差距越來越大。職稱沒有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還到成了阻礙教師積極性的絆腳石,不如取之也罷!
我是桃子老師!一家之言,同意的點贊,有異意的評論發表!謝謝!
桃子老師tz
這種擔憂不無道理,工資上漲確能增加教師的生活幸福感,進而增加工作積極性,然而,幸福感是相對的,是與周圍其它人相比較形成的。幹同樣的活,如果漲工資後你的收入與其它老師的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你還能幸福的起來嗎?八十年代,你家有一萬元就超級幸福了,被稱為“萬元戶”,因為村裡你最豪;現在你家有兩萬,但村裡普通人家都有幾十上百萬,你還能有幸福感嗎?老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
當然,人的能力有差異,完全平均化的吃大鍋飯更會打消教師的積極性。如何才能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呢?按勞分配是個好辦法:利益分配按教師付出勞動的質和量進行分配。只要如此,才能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只有讓職稱與利益分配脫鉤才能讓高職稱者放棄躺著獲利的心態,才能讓低職稱者更有獲得感,進而更願意付出,樂意付出!
冰劍2019
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這個說法比較切中當前許多教師的思想實際:即使工資漲得再高,教師的積極性也不會因此有大的提高。原因是:
1、職稱申報評審過程中存在的不正常現象,已經挫傷了部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而職稱的資格條件和名額比例限制,並沒有看到較大調整的跡象,使部分教師感到晉升高級職稱無望而失去信心。這種思想情緒必然會影響到整個教師群體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2、追求個人更高收入和更多利益,是人類的共性,理想和現實的反差又往往造成心理上的焦慮。於是便有了攀比,這山看著那山高。收入上的絕對平均只能養活平庸,不能激發積極性;過大的收入差距又增加了逆反心理。以職稱工資為主的教師收入分配機制不改變,其他的補充措施跟不上,如教齡津貼、10%的加提、績效工資、班主任費、鄉村補貼、車補等,仍然制約著教師的積極性。
3、社會人群中對教師職業略帶歧視性的偏見,也使原本工資收入就不低的教師在人前抬不起頭來。筆者當地退休教師6、7千,有的近8千,為什麼一般不透露自己的具體收入?就是怕被人酸。一位醫院護士長在老師面前直言:每月提成加獎金就萬元以上!小區的有位家庭婦女指著走過去的人說:這是個退休老師,退體金7千多呢!別人只是用眼角斜睨一下,流露中不屑一顧的樣子。酒局上介紹一位老師,同桌幾乎無人與之交流,介紹一位某局幹部,立馬有人寒暄敬酒、相見恨晚。教師的地位和尊嚴到了這步天地,漲點工資又有何用?
理想需求和現實供求的矛盾,政策制定和實際執行的偏差,個人利益和工作奉獻的碰撞,以及社會對教師形象的扭曲和偏見將長期存在,單純靠提高工資、換取教師的積極性是不現實的。當前緊迫的任務是,如何增強全社會的道德理想信念、崇尚無私奉獻的價值觀意識,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
扯題太遠,歡迎批評!
鷹眼看社會
不患寡而患不均,真的,既使給教師長工資,由於職稱的不同,而導致工資的差異那麼大,低工資老師心裡也不會平衡。說句實話,現在的職稱評定,水份太大了,根本不能反映一個老師的教學能力。那麼多的證書,都是憑能力幹出來的嗎?東拼西湊的論文有幾個不花錢的?反覆做秀的所謂公開課帶著極強的目的性,貓有貓道,狗有狗道。捫心自問,憑這樣的條件評出來的職稱,真的對教育教學有意義嗎?簡直是天大的笑話。排除人為操作,就算是憑真木事評上的,工資相差上千元,差別不大的兩個老師,未評上的能心安平和嗎?答案是否定的。沒關係,沒門子,索性消極怠工。這就是職稱惹的禍,由職稱異工資差引申出來的不滿。
用戶2617617440490
這事我很早就想說了,外地啥情況我不知道,但是我們家這邊啥情況我是瞭解的,現在孩子已經上初中了所以小學初中的老師什麼情況我是有發言權的,我們家這邊補課之風挺嚴重的,校外培訓學校,看護班遍地開花,有沒有文化的都開一個,都知道孩子錢好掙,具體是誰我就不說了,也就高中文化開小學看護班一年剩了十萬,我小時候的鄰居三表大學畢業,就是那種拿錢就能去的那種大學,現在也在當補課老師,校外補課真是良莠不齊,前兩天看新聞還看見說要提高教師待遇,我真想呵呵,再提高能提高多少,就說我家孩子小學班主任開看護班,每個孩子收550元/月,孩子回家會告訴我他們班哪些同學都去了,寒暑假補課是七百幾來著?我有點忘了,老師一年穩剩18萬,初中班主任開看護班一個孩子每個月大約1500元每月,大夥自己算一年剩多少錢?國家再給教師提高待遇有十八萬多嗎?在金錢面前誰不動心?有的人會說舉報他她,自己想想,你自己孩子在人家班裡,你真不怕穿小鞋嗎?你還能沒事就給孩子轉學嗎?而且換個角度想,學校老師教學水平肯定比校外培訓學校水平高吧?而且他她瞭解自己的學生吧?他她會真心認真的教孩子吧?跟校外的比?學校老師補課的事其實是公開的秘密,教育局是查的嚴,但是老師招的是本班級的學生,都是小範圍,都守口如瓶,不出去說,教育局能查到啥?查完了換個地方再開,除非你把老師開除公職,但是你教育局還能把所有老師都開除嗎?也就體育老師,地理老師,歷史老師,政治老師,生物老師清白,因為她他沒啥可補的,想開都開不了😀,有的時候被舉報的只能說明這個老師師德太次,比如有個初中班任,班裡孩子都在她家看護班,但是有個孩子沒去,什麼補課班都沒去,因為本身孩子學習好,家庭條件也不太寬裕,這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罵孩子,她家要窮死了,她姥植物人,這個那個的,這樣的老師不能慣著她,一定要舉報她,因為她侮辱學生人格了,對孩子心裡造成傷害了,必須收拾她,但是很多老師還是不錯的,除了開看護班掙錢,對學生還是挺好的,你說學生家長還說啥啊,補就補唄,花錢讓孩子舒坦唄,這事誰也解決不了,除非國家嚴查,不論是校內校外一律不允許開補課班,看護班,這可能嗎?
嫘祖
的確,目前很多教師工作積極性普遍不高。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發生?可以說,整個社會的功利性太強。
在一個學校之中,年輕教師工作積極性相對來說較老教師會高些,因為年輕人有機會、有發展。
記得我剛步入工作崗位的時候,工作非常積極,一位老教師就說,真羨慕你們,工作有熱情,但是工作十年之後,可能就不會再有熱情了,因為稜角會被磨平。當時我還不太信,工作兢兢業業,每天都會付出別人二倍的努力投入到教學中,不叫苦叫累,一轉眼工作二十年,即發現自己評職沒評上,榮譽沒得到,不得不說對於自己是件悲哀的事情。後來反思自己,情商不行。
目前來看,老師的工資與職稱掛勾,職稱高,工資高,甚至是低職稱教師的兩倍以上,但職稱評定與是否努力工作聯繫不大。
我們學校一個老師,簡直就是個工作狂,早八晚五,一坐一天,越能幹,所有重活、難活都壓在他身上,因為沒有他解決不了的事情,可是一評先進、評職就排後邊。當然沒他能幹的人要不當上領導了,要不評上職稱了。工資待遇也比他高許多。
人真是一種慣性思維,能幹活的人好象活應該這樣的人幹,而不能幹活的人偶爾乾點活,學校領導樂夠嗆,回頭給個榮譽鼓勵一下,苦了這些能幹活的人。另外,工作二十餘年,發現當年不把學校當主業而把精力放外邊的人,這幾年學校要求嚴了,又都回來上班了,通過以前在社會掙到的錢走關係,發論文,也很快評上職稱了。
人都是吃一塹,長一智,長此以往,連一些努力工作的人也不幹了。只能說職稱評聘制度還需要改,真正能鼓勵一些積極工作的人,讓積極工作的人得到應有的待遇。
多試試
把職稱取消吧,我覺得我都快瘋了,我們學校參加工作2年的年輕教師,為了用我們班級孩子錄課,排練了整整兩週。領導聽完後,說不行,現在又換成手工課,又開始新一輪的排練,連她自己都說還得再演一演。弄得學生上課下課的背詞,排練。還一整管我要課,弄的我的課都上不好,。。。。。無語😓
奮鬥202137990
教師工資肯定年年漲。那麼,漲工資不能戰勝高職稱!?——職稱太重要了。
〖一〗
國家已經建立健全了教師工資正常調整機制——基本上是,每年必調薪級工資,隔一年必調基本工資或者說績效工資的格局。這樣,使得教師的工資待遇能夠穩步增長,讓所有的教師不再因為工資報酬和待遇而發愁,從而能夠安心從教,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這種機制已經受到廣大教師的讚譽和支持!
大家都知道,這種政策是從2006年工資改革開始的。06年、08年、10年、12年、14年、16年、18年,連續七年調整基本工資或者績效工資,每一次調整的額度基本上都是平均增幅300元左右。而薪級工資是年年增加一級工資,並且其額度每隔三四年增加10%左右。績效工資從2009年開始,是隨著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在不斷地提高和調整。
〖二〗
工資逐年在增加,為什麼個別人的工作積極性和上進心還是沒有完全被調動起來呢?這與職稱評聘的影響不無關係。
一方面,工資無論怎麼調整,總是存在不小的差距。有的人認為,工作沒有少幹,工資報酬卻非常低,有的和具有高職稱高工資的人相比,月工資相差1000元至2000元,特別是年輕人認為這不公平,不是同工同酬,不是按勞分配。
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問題,就是職稱高的教師,每次調整的幅度都非常大,例如,2018年7月1日調整工資的時候,一級教師調整的幅度大約是初級教師的二倍。也就是說,職稱低的老師怎麼調整也沒有職稱高的老師調整的多。那麼一些沒有得到晉級的老師肯定心裡面不高興,認為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為什麼給高職稱的老師漲了那麼多的工資?難道他們的工作量大了嗎?
所以說,無論哪一次調整工資,職稱低的都趕不上職稱稱高。於是,一些人就認為還是職稱問題,影響了教師的積極性。
〖三〗
我們應該理性看待職稱問題帶來的工資差的問題。國家在設計職稱的時候,在設計調整工資的時候,不會想不到這樣的問題,那這到底為的是什麼呢?
我認為,就是為了獎勵和鼓勵長期從教人員。你堅持在教育戰線上長期工作,國家肯定要對你的這種貢獻有所表示的。怎麼表示呢?工資相對高就是一種具體的表現方式,而年輕人的工資低,也就是因為他的工作年限短,如果時間長了,到像我們這樣大的時候,一定比現在我們這樣的老教師的工資要高得多得多。
〖四〗
年輕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早日晉級高級職稱,因為職稱就代表著個人的水平和地位,代表著個人的工資待遇——職稱太重要太重要了!
理性看待職稱與工資高低問題。不能因為職稱和工資而影響工作!
————————
本頭條號關注教育教學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學生的全面健康的成長是我的奮鬥目標!
謝謝關注與點評!
中小學教育者
我是一名一線的農村教師,錢多錢少沒關係,瑣屑雜事多也沒有關係,問題學生多也沒關係。因為我熱愛教育,忠誠教育,願意為家鄉的事業打拼。像我這樣的教師在農村中大有人在,當然有的教師把教育當作副業來幹,看重錢多錢少,這樣的教師確實存在,他們工作積極性不高,講吃講錢,工作效率也較差,但這只是少數。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剛入職的年輕人工資低,加上現在的年輕人都是獨生子女長大的,大多吃不了苦,抱怨教師不好當。加上現在留守學生多,問題學生多,校鬧多,更讓許多年輕人望而卻步。這就是教師奇缺的最主要原因。當然國家看到了這些問題,在想辦法,相信教師的未來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