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以说方言或家乡土话自卑吗?为什么有些人以说普通话为傲呢?

小西老师


我自卑过,那是因为自己的精神内核不强大。足够强大的时候,弄懂了语言适用于交流,方言和普通话的隔阂就不那么泾渭分明了


苗政4


我要说:不会!No!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的家乡与籍贯。

我出生在上海市杨浦区,1954.03.23.生日,属马🐴。户籍籍贯注册是:江苏江都。属扬州市。

我父亲于十七岁上(大概是1918年吧。)带着奶奶、小姑来上海投奔嫁给上海人的大姑。以后就一直在上海工作、生活、成家、立业。我母亲则是在上海出生的。户籍籍贯是江苏扬州。(我俩舅舅一直住在西门平山堂那一带左近,老一辈过世后,我们下代逐渐往来就淡了。)

旧上海开埠初的市民组成,以宁波人同苏北人居多。因为各自爲生的习俗不同,居住也不十分混杂。而我父亲在华一印刷厂工作,(老板好像叫赵咏华。)而就近所居晋福里也以这两处人为主。依我看还是宁波人多。晋福里后两排房子则有不少江苏赣榆人。即上海人谓之的(北方人,因为他们粗犷的青口口音。)真正被上海人说成是(钢波银)的江北人,是指盐城、淮安的苏北人,倒并没有几户。

我所上的小学就在我家后面。(是昆明路小学的分校。)班里的同学绝大多数是宁波奉化人。溪口、裘村等地吧。由小在家,母亲跟我说上海话。父亲跟我说的则是扬州话、上海话兼而有之。七岁上学,同学们又都是宁波话,受其影响,日久天长。故而我每每在气急败坏之时,亦有宁波版的国骂~na.a.mo.xi.pi.脱口而出,一气呵成,毫无遲滞。

记得小时候,生活环境、家境条件较爲优雅点的人群。(我也只见到是以宁波人为主。)因为宁波人,在小市民人众里,基本上都是做生意的,比如拿钱顶个铺面,开家烟纸店、酱园、无线电行之类爲营生。当然比苏北乡亲们大都在码头、剃头店、公共浴室里干活收入要好一点。

他们往往看不起他们眼中的(钢波银)。波及引伸至年轻一代。习惯在言谈话语里,总拿些鸡毛蒜皮调侃叽歪苏北人。

我虽然说是江苏人,却从来没有感受到这莫名其妙的(地狱歧视)的屈辱。伙伴们知道我的籍贯,但不知爲何,他们都认为我没有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钢波腔)。天可怜见啊。是因为我的(语言天赋),还是因为我总是考试第一?

长大以后,曾经去安徽乡下呆过七八年。又學会了一口的安徽怀宁话和庐江话。我的语言切换能力又增加了额外的子系统。能够听懂华东几省的语言并不难。但我能够将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地方语言说得以假乱真,这应该是很难得了,生活中有时真的很管用。

完全成人后,世事观业已成熟。我始终对于因为操某种方言而被无端地看轻看低的恶俗,深深地不以为然。都是中国人,同文同种,有何高低贵贱?

平时我与人接触,多使用当地语言,便于交流嘛。但不会隐瞒自己的籍贯。我甚至爲自己的血脉之根感到骄傲。须知纯正的扬州话就是使用江苏语音的国语阿。没有一个词汇是由土语替代的。哪怕您是北京人,你如果听到一个扬州人在说天安门、痩西湖、跨海大桥、僧帽海豹、造船用材林、孟德尔逊。吐字和普通话完全一样!扬州话的字正腔圆,确实在长江下游独树一帜。名不虚传。

在宁波工作了近二十年,虽然说也时常回沪有事。却真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开调侃(钢波银)之类的庸俗玩笑。上海如今已经是真正的国际大都市了。也许有了新大陆好(发掘)?说话到末尾,来一句~尤忘那斯代?

孩子成年礼上,由~都由脑赛腾...起始?

得了,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自己首先是一个中国人!武汉的疫情至今,大家都看到了,全国人民的心是紧紧相连的。无论您说的是那方方言,我们的血液证明了都是炎黄的子孙。

我是中国人。我为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到自豪。


手机用户崔永方


方言,普通话都是中国话,个人觉得没什么区别,普通话最大的好处是方便沟通,以前常坐绿皮火车出行,除了始发站提早购票,能买到坐票,沿途各站少量的坐票和卧铺,当时是留给各大国企预留的,能买到的机会微乎其微从淄博上车,我会用普通话打听,有座的旅客到哪里下车,如果有回答济南到站的,我会跟他商量一下,我在他身边等站一会,等他下车后我坐这个位子。有时候在外地出差久了,普通话说习惯了,回到家乡,一时半会还改不过来。我闹过这么个笑话:在外地呆了快一个月,冬天凌晨四点多回到淄博周村,心里想着这时候回去,都在睡觉,不想打扰家人,慢慢从车站走回家吧,走到斜马路上,有家拉面馆刚刚营业,于是进去吃个拉面,再回去。一进门大姐看我背着包,以为我是外地的,就用普通话跟我打招呼:你好,吃饭吗?我当时也忘了是在家乡。张嘴就普通话回答:是啊,是啊。说完我也楞了,心里琢磨,我怎么也跟着她说起普通话来了?既然用普通话开始了对话,我就别再改家乡话了,于是下面我跟大姐的对话大家自行脑补一下吧。

大姐:吃拉面啊?粗的?还是细的?我:细的吧。大姐:拉面师傅还没来,你要等着吃我给你拉行吗?我:好的。一会给我端上来了,大姐嘴里还一个劲跟我客气:我拉的不好,挺粗的,你别嫌弃,凑合着吃吧。我:我 我~~~呕~~~。


雨中江湖


说说我自己!小时候自己是少数民族而感到自卑!读书的时候常常受到别的同学欺负,那时候的我们真的非常穷,从大山里出来外面,不怎么会说普通话,更加听不懂客家话!那些人就会取笑我们,小小自卑敏感的心,总是小心翼翼的独处着!

现在完全没有这种包袱,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说瑶话的瑶族姑娘!欢迎来到我的家乡世界过山瑶之乡,美丽的乳源!!!



嘟嘟喷喷


记得在2000年的时候,那时候广东务工潮流非常旺盛,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都往珠三角地区去奔,而那时候的情况,现在00后体会不到的。那时候在我爸工厂的都是以讲本地话,也就是白话(粤语)为主流,当您说普通话的时候,人家就会觉得您是一个捞佬,意识有一种二等人的感觉,很多四川,湖南等地的朋友都学着说着蹩脚的粤语,想融入这个生活工作圈。随着全国的文化不断的普及,和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大同文化是个趋势,哪怕每座城市的都有相似神似的地方,普通话已经普及全国,和各个省份的朋友沟通也有共同语言。导致有时回到老家讲白话也不习惯了,但是我个人觉得留下当地的方言也是当地的一种特色文化之一。文化的多样性才会铸就更多新的思想碰撞。



家父老龙


我觉得我的家乡话是一种只有听得懂人的暗语,因为发音特别,有些词语特殊。

去年刚上大一时,因为我是西班牙语专业的。我当着他们面与家人打电话时,他们以为我在讲西语,当时十分敬佩我

如今普通话太多,会一种小众的中国话特别酷,不会的人听不懂,当找到知音时十分惊喜与有共鸣


蹦蹦Cielo


我觉得要分场合吧;比如你孩子在城市上学,你去开家长会,别人都说普通话你却说方言,就算别人不笑你,你自己也肯定会不好意思。但这个不好意思肯定是怕给孩子丢人而不好意思,心理怪的是自己而不是你从小长大一直说的家乡话。

我河南我老公湖北,我们都是方言和普通话都会说,但我们的孩子就只会普通话;因为从小在外地长大没人教他们说家乡话,我和我老公没教是因为我听不懂他的湖北话,他也听不懂我的河南话,所以俩人相处就都说普通话,孩子也就只会说普通话了。

像我没在农村老家待着怎么都好,每次回老公老家我都不好意思说话,别人都说老家话就我不会,一张嘴就显得自己好另类,别人看你说普通话都会多看你两眼,会说你是外地的吧,还会说你都嫁过来这么久了怎么还不会说这里的话啊等等,搞的人很不好意思。而且别人说话你就只能像傻子一样的听着,去亲戚家也是,别人三五一群家乡话聊的很嗨,自己就傻不拉几的呆着。

所以,我觉得说普通话也好,方言也好,都没什么好自卑的,但要分场合。


小宋123


正好相反,我个人十分以会说方言或者说家乡话而自豪!我是客家人,所操的方言是客家话。客家话,可能算得上比较古老吧,调儿别致,很多字词的发音与普通话发音字差别较大,一开腔就给人一种脆生生活泼带劲的感觉,对许多听不懂的人来说有点像唱歌或者吵架吧。估计,特殊时期作为密码暗号可能也够好使的。因此,我还有过阿Q式的自得,把会说客家话权当作多掌握了一门“外语”——虽然出了客家人区域圈压根行不通。其实,因为外出求学及专业,加上又曾在北京工作过几年的原故,我的普通话其实说得也相当标准,回到老家买东西跟人讨价还价时,商贩们都会说我是什么“北佬”,如果不来几句方言,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不愿相信我跟他们是老乡的,只会左一句右一句地叫我“北佬”,而不是唤“阿妹(音似mai去声)”。我很执着于方言的“根”,甚至可以说是热爱!离开家乡,在外求学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每次回到老家,我最喜欢地便是穿梭大街小巷菜场夜市,大大声地热烈地跟各种人讲客家话,深切地体会藉由方言所获得的乡土亲近感受。换言之,我很害怕某一天,因为离开太久,没有机会去大声讲讲讲,会失去操这种语言的能力,会成为没有根的游子。这方面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我因为外婆家是桂林那边县城的,小时候暑假总在那过,也能讲一口很溜的桂林话,可后来长大了去得少了,渐渐的,就有点难以启齿了——因为很多音拗不过来,说得别扭——词不达意的不顺,以致慢慢的也不大多说了,感觉感情交流沟通都有了障碍。哎,心里很郁闷啊!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现在老家的人,也大多会说普通话,虽然是夹生饭式的客家话口音的普通话,大人还好,上学的小孩子们几乎是一张口就说普通话。讲真,我心里其实有点担忧,担忧家乡的方言会逐渐地趋于衰落以致最后成为尘封的历史记忆,虽然这当中有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虽然也未必会有如此悲观的结果,可我就是会不由自主的去想。毕竟,回顾更为漫长的五千年中华民族融合发展史,一套定于一统的文字系统对于历史上中国的最终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定乾坤的终极凝聚力的作用,因此,再往后的发展,就算是杞人忧天,这种趋势也不是没有可能。也正因为如此,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不失为一种保护方言的措施和方式。大学时代,有本《母语》杂志,似乎探讨的就是这个领域的问题。因为是临时回答,没有查阅资料来梳理深入思考,随兴所至的想到什么写什么。唠叨了这许多,最后还想表达的是,本人可能也理解不了讲普通话的人所谓的骄傲或者说“优越感”——虽然我深知现实难免如此。语言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操之在不同人当中,自然而然会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个性化色彩,但最终骄傲与否的,并不是语言本身,而在于人自身的价值理念,在于人的精气神。


猪猪316


其实刚开始去其他城市上学的时候会有一点,因为家乡话口音较重,说出来的普通话也不标准,时常会被别人取笑,别人会刻意模仿自己说普通话的时候,那时候就觉得自己很自卑,说自己要是不会说家乡话就好了。

可是随着现在自己越来越成长,很多事情都开始逐渐看得通透,才知道家乡话意味着的不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感情,有的话是用普通话说不出来的,那种感情只是家乡话才能传递。。

背井离乡之后,偶尔听到家乡话会突然感觉泪流满面,更多的是存在着浓浓的故乡情。


十三平米


沟通用方言或普通话都很正常,肯定是要区分场合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讲:说方言就自卑说普通话就骄傲。

从历史发展来讲,方言文化和中华文明共存,已经几千年的历史了,有很深的文化基础。而普通话是1955年才开始推行,虽起步晚,但是因为可操作性强,发展顺利且迅速。

从应用范围来讲,方言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只在所在区域流通,受众面窄;而普通话在全国推行,并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而全球推广,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受众面更广。

推广普通话是历史经济发展需要,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需要,并不是要抵制或者消灭方言,两者是共存的。

方言就是家乡土话,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汉族人口最多,分布也最广,所以汉语是主要语言,当然不同的地方口音不同,有着不同的方言文化。

我的老家是河北石家庄地区一个农村,相对于普通话来说,方言味不算重,可区别还是很明显。

我是上高中后才留意方言的,以县城的学校为坐标,同学们来自县城的东南西北各个村落,沟通中也闹过不少笑话,你可能会认为,一个县巴掌大地儿,方言能有多大区别?

你还真错了,就说同宿舍小丽吧,她家在县城南边不远的一个村子,我家在县城边上和G县交界处。有一次午饭是她说:“俺娘家弟弟就是不听话……”我和其他几个舍友都纳闷就打岔:她娘就是她妈,那不就是她亲弟弟呀,干嘛还绕弯子。后来才知道,她们村管自己爸爸的兄或弟的媳妇叫“娘”,按排行依次喊“大娘”“二娘”。而我们那直接叫“大伯大娘”“叔叔婶子”,差距很明显。

再比方问某事“行不行”,我们那说“毡不毡”(这里取同音字,音调一声),小丽那就会用“中不中”表达。豆瓣酱,我们老家叫“豆失”(不是豆豉“chi”,发音shi失去的“失”找不到对应的汉字),小丽她们就官方的“豆瓣酱”。我昨天刚写得散文煎“面皮儿”,小丽她们那叫摊“咸食”。

方圆只有几十里,就能看出明显区别。“不要”,我们老家常说“嫑(biao四声)”。比如“做好防护不要出门”,我们会省去一个字“做好防护嫑出门”这样子,感兴趣的话我的视频“大喇叭威武”里能听到。

我们那土话说出来,好多人可能都不懂。随便说几个:能带——鼻涕、骨能——动动地儿、阁老——角落、骨嘚下——蹲下、赶明儿——明天、过老明儿——后天、大过老明儿——大后天。

方言真很有趣,耐寻思。就像我第一次听说四川人把“鞋子”叫做“孩子”样的稀罕。

在我看来方言是一个人的血脉,她是根,是打落地就流淌着的血液,每一个细胞都有记忆的,无论人在哪里,方言是割舍不断的乡愁。

我想提下我的父亲,他50后高小文化,写一手好看的小楷。骨子里特有的清高被一声“爸”表达的淋漓尽致。他不允许我们叫他“爹”,必须叫“爸”。那个年代,全村的孩子都称呼父母“爹娘”,只有我家称呼“爸娘”,这个“爸”而且是单字,不叠音。

我考上大学那年,拿了录取书到家后。“敏,你坐这……”,父亲很严肃的把我叫到跟前。

“你到了外边,以后肯定要说普通话。可是你必须记住,踏进咱村口,必须说家里话,不能‘撇’,要不别说我不认你”。我点头。父亲说我们村某人有出息,后来在北京定居了,可是每次回老家,都说普通话,被人笑话,人不能忘了“本”,忘了“祖宗”。

我对父亲的说法无任何异议。的确,方言是维系我和父老乡亲们关系的黏合剂,是一种认同和接纳,更是一种情怀。

直到现在回老家,说起土话,村里婶子大娘都夸:“敏子在外边这么多年,音儿没变!”变?怎么会呢,倘若不允许我说老家话,那和不让认祖归宗有什么区别?

每一次,想起生养我的那方土地,就像个找到家的迷途孩子,总有热泪盈眶。我的乡土乡音,从我落地到现在的中年,从未远离。

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听闻的方言更多。蓝瘦香菇人们都知道。说说我所在的石家庄地区和唐山地区吧,就说“丈夫”这个词。唐山人称“对象”,而我们这婚前才叫“对象”。婚后叫法就本地区不同的县也有区别,庄里这称谁谁“老头儿”,我老家称谁谁“女婿”“汉们”。这几年赶时兴,“老公”倒是叫得出奇地一致。

人生四大喜就有“他乡遇故知”,又有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试想在异地他乡,突然一声乡音入耳,是怎样的一种惊喜啊。这时候会不自觉地用方言沟通,方言就是你在故乡的“身份证”。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刹那间从陌生到熟悉,相见恨晚的场景很动人,心意秒懂,一下子可以聊很久完后互通联络方式,以方便日后互相照应。

反过来讲,假如你要同一个人认老乡,当对方要求你说几句方言时,你却忘得一干二净,凭什么人家要认你?对方要么想你可能是山寨版图谋不轨,要么会想连祖宗都能忘的人,不值得深交。

方言先到这,我们谈谈普通话,普通话发源地是河北承德滦平,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开始采集,1955年全面向全国推广。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首选语言。

所以,除去说方言的情境之外,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值得骄傲的事,是形象是文明。

相对于方言来说,普通话是一种必须掌握的应用最宽泛的沟通工具,说好普通话也是一门生存技能。

中国在世界的地位越来越好,汉语也被极好的普及,这里的汉语肯定指普通话。在很多个国家,都设有汉语等级考试,就像我们大学时四级、六级、托福等英语考试一样,许多外国友人都在努力学习,以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为骄傲。

外国人尚且如此,身为国人,在故乡外的地方闯荡,会遇到来自天南海北人,掌握不好自己的母语,不说普通话,沟通就成了问题,显然很没面子。

总之,在老乡跟前说流利的方言,没有自卑反而很骄傲,没忘老祖宗。在外地的工作生活中,尤其面对外国友人时,说流利的普通话更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