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寫詩有什麼用?

小姐自然醒


你說呢?這個問題還真沒想過,細想起來,還真沒什麼用,不能吃,不能玩,如果不出名的話還不能變錢;但是,還是有人會喜歡寫,喜歡看,咋回事啊,只能用人各有志來解釋了吧。比如有人會吃會喝,但是又達不到美食家的境地,你說又有什麼用呢,酒囊飯袋而已,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有的人喜歡賭還老是輸,又有何用;有的人活著本身就一無是處,於國於家無用,可他還不是活著?


邢濤


我雖然不會寫,但是我熱愛詩歌,熱愛文學…

我白天干活,夜寫詩歌,風敲樓門,月斜寒窗

學寫五載,原創百首…通過寫詩上了省電視臺6次,省報刊四次…本人在大學工十五年,學寫五載,我發現大學生,寫詩的人少之又少、

原因(一)高考語文不寫詩,寫詩不掙錢,所以寫詩的人少…

原因(二)就是文學院的學生,大三、大四的百分之二十的學生寫出詩歌來…

那麼里科生更少…

詩是古國的傳統文化,應該發揚廣大,應該傳承下去,而不是越傳越窄…國家應該重是詩歌……

我現糗一首打油;

花甲憂恨才疏淺,銀鬢揮毫詩賦深。

淡茶醇酒書萬卷,清風閒問詩百篇。

悟空老師好,各位網友好,山師樓管



老魏160769903


我未退休前在單位也常寫的,常常是寫好後,壓在桌子玻璃板下,算是賣弄吧,我一個同事,他一天除了圍著老婆孩子轉外,對工作一向是不認真,但對我的小作頗有微詞,認為寫此類東西領導也不會多給一分錢的,其實我覺得寫一下只是對心情的發洩和放鬆,未必是壞事,至於有沒有用,就無所謂了。


下里巴人7938l652


會寫詩有什麼用呢?我想起了一個段子,說一批旅客去江邊看日落,太陽逐漸西沉,漫天彩霞絢爛,江面倒映著雲影,也染上了絢麗的色彩,兩相呼應,分外妖嬈,面對這樣的景色,在場的遊客都分外的有感覺。一個遊客說:“哇,好看,漂亮!”另一個遊客說:“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以感受一下整個感覺,這裡倒不是為了評判兩個遊客表達的好壞,樸實的表達與詩意的表達都是一種方式,並沒有優劣的區別,我只是想說明,詩詞可以給人一種文與景相和諧的意境美感。

也許有人會說,這也不是那遊客自己寫的呀。我不知道題主的“會”是哪種程度,詩詞的門檻其實不高,屬於易學難精的類型,會寫詩的前提是會讀詩,至少要對詩的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的,押韻也好,句式也好,不然也算不得詩。我認為會寫詩的人,對生活會多一點感性的觀察,會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苦和愁,也會更容易發現生活的甜和美。

我們長慣於問“有什麼用”,會寫詩有什麼用?會化學有什麼用?會唱歌有什麼用......何必這麼功利性呢?

從物質上講,存在即合理,技能存在就有其發揮作用的地方,有大有小,哪怕是最沒用的“屠龍之技”,把它用在舞臺表演上,也比不會的人演的像,會更有感染力。

從精神上講,很多技能不是為了有什麼用才去學的,有的只是純愛好,是給生活添色的,我想很多會寫詩的人,本身就不追求,甚至從來就沒想過“我會寫詩有什麼用”,更多的是,我喜歡,我想寫,就寫了,就是這麼簡單,非常的隨性。

如果硬要一個答案,想知道會寫詩有什麼用的話?我想說用處很多,我覺得最有用的,是它讓生活變得更有味道了。


飲墨書心


如果從實用的角度講,寫詩無用,因為靠詩詞發家的鳳毛麟角!但從生活的角度講,我們的生活又不能沒有詩。沒有了詩和遠方,人生還有什麼樂趣可言?詩是感情的凝聚,是思想的昇華,是生活的代言,是夢想的終結,是精神的家園,是歷史的傳承。假如沒有了詩,我想象不到我們這個民族會貧瘠到何種程度!

把酒賦唐詩,

此意有誰知?

身與俗事交,

神隨古人馳。

一嘆一吟哦,

半傷半嗔痴。

不覺西風起,

明月照竹枝。

把酒品宋詞,

纏綿語競痴。

一嘆一腸斷,

半吟半淚溼。

婉約閨閣事,

豪放大江時。

千古傷心客,

此情有誰知?

把酒嘆元曲,

扼腕長太息。

鐵騎三千里,

故園何處居。

山水不改性,

詩人寄東籬。

曲筆書幽思,

唏噓復唏噓。



揹著家的蝸牛3


說實話,會寫詩的人,咋一看的確沒什麼用處,所謂百無一用是文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不過,文人有文人的妙用。

一,在現實生活中,有素養、會寫詩的文人,對付現實生活中的一般工作,大多都比較輕鬆愉快,不像那些什麼都不會的大老粗,對工作茫無頭緒,不知從哪裡下手。

二,有素養會寫詩的人,可以在業餘時間,還可以陶冶情操,自娛自樂。

三,生活充實,對身體健康也有好處。

四,古代以文取士的道理,就是充分考慮到上述這些因素。


止水如心


寫詩有什麼用,能當飯吃嗎?能當錢花嗎?這是很多人都鄙視和輕看詩人的話,時間久矣!

尷尬地說,現在寫詩確實也沒用,也不被視錢如命的多數人青眼。詩歌換不來車,也換不來房,也換不來存款,換不來所謂的派頭和地位……

好像寫詩是浪費時間和生命,詩人壓根就不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可他們恰恰就忘了,在家國不幸,民族遭難之時,惟有詩人才能在現場,在第一時間裡用最簡短,最激情,最深刻,最抓心的藝術語言,撥動和震撼了千千萬顆痛苦和徬徨的心……

不僅是在大的場合,在人們日常的生活當中,詩歌的蹤影也頻頻出現不可或缺。

比如談戀愛,比如看風景,比如過中秋節,比如舉辦大型晚會,甚至在你最痛苦最寂寞的時候,都會有名人的詩句閃現,為什麼呢,不用我再說了吧,傳統,文化,血液,說起來太長了……

說句明白話,詩歌,尤其是好的詩歌是一種超於任何物質的高貴食糧,是我們精神世界的血液,它滋養著我們向著美好的遠方前行!

別忘了,在這個世界上不僅僅只有物質的滿足啊……、


高粱179816305


不管寫詩是否有用?興趣寫詩的人,自己有快樂就好。但儘量寫出點水平,規範一點。

問題關鍵是,頭條上有很多人在寫詩,仔細品賞一下,那是詩嗎?有的人自稱是詩人,很可笑,自以為是,寫了那麼幾首不倫不類的還認為是詩?如果按照古代詩人對詩的要求是相當嚴格的。哪有那麼容易寫好?比如,格律詩必須講究押韻,平仄,還有詞牌令不同,其詩作要求又不同。還有十六字令詩,很多人連押韻都不注意,只用幾個字,按格式排列,便成詩?笑話!簡直不是詩!如果連起碼的押韻都不講究,豈不是很容易嗎?

頭條上的很多所謂的詩,確實寫得很爛。我偶爾有興趣有靈感對一二句,但不敢輕易亂對詩,至少押韻得有。我比較興趣回答悟空問題。


天馬行空80476


這個問題問得好!寫詩到底有什麼作用?


閒暇之餘,也曾胡謅那麼幾句聊以自慰,美其名曰:此乃吾詩。恬不知恥按個標題,然後就在平臺上提交了,很有點猴子唱大戲的感覺!

記得有日提交了幾句,後來被一個友友狂數落一番:你就這水平?還是高級中學教師?本來就沒這方面才能,為啥還吹牛?坦白說,那友友說的也沒錯,只是當時著實有些如梗在咽。其實,我早已不是老師了,之所以有個標籤在那裡,真心不是我想放上去的,是申請時平臺要求,我就找出來這個放了十多年的證件來看看會不會通過,就這樣給按上去了。若純是從詩歌內容與形式上來評論,我也不會生氣的,畢竟寫的不好就是不好,不用狡辯,而且畢竟平臺高人一大把,人家願意指點,也是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嘛。可那友友把我那個標籤也一併數落了,這個叫人淡定不下來。


每個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是不一樣的,這個事實!那麼每個人看待文章詩歌的方式和角度也肯定會有差別。其實,我一直都覺得:詩歌也好,其他文藝作品也好,都是人的情感表達方式,它們重在言情言志,只要在那一刻能將自己心聲表達出來,這就夠了。或許很蹩腳,更或許會汙了高人法眼,但這不是阻止人學習和進步的攔路虎,更不應該成為人人表達的緊箍咒。

這個世界是有法則和規矩存在的,這點毋庸置疑,但所有的法則與規矩都是為活人服務的!我們可以去遵循,但這遵循的前提是我們必須先要表達出自己的意願與想法來,也就是我們必須得先做才會思考為什麼要去遵循並怎樣去遵循?而絕不該是先給個規律或法則來,然後把人的積極性與進取心直接從萌芽狀態扼殺掉。猶如人的成長,剛學習走路那會就告訴孩子:要穩要平要直。可你不先讓他抬腳,不讓他摔跤,他能學會麼?如果是一開始就把各種條框擺於人眼前,光去學習研究那些條框都夠人學習一輩子了,還作什麼詩寫什麼文?人人畏懼不前,甚至不敢言語,那麼文化談何繼承與發揚光大?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這是聖人語。言語表達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都沉默不言且不敢嘗試(萬馬齊喑究可哀)。興趣愛好也好,反思總結也好,就是學習摸索也好,只要不觸犯法律和平臺底線,那就盡情的展現吧!誰都不會是一出生就能出口成章的,誰都不可能阻止他人的學習與進取意願的!怕犯錯怕被人數落才是最大的過錯!而那些拿著標尺去衡量和要求別人的,要麼是職業習慣,那麼就是顯擺自己的高傲!

說了這一大堆,貌似偏離了主題。實則不然,寫詩也好創作其他文藝作品也好,作用是相通的,那就是言情言志皆出於心,均為表達之需要!同時也是提升自我之需要。


一刀斷髮


路過,順便發個言。[捂臉]我不敢把我寫的文字稱為“詩”,只能算是漢字。既不能當飯吃,也不能換錢花。但她卻是我煩悶無聊時可以訴說的知己;也是歡心雀躍是分享快樂的朋友。用簡短的文字訴說著生活中的苦辣酸甜,用真情實感書寫著生而為人的艱難。我喜歡偷偷的寫著充滿煙火氣的文字,表達著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這一刻,才是真的我。這一刻,我才快樂。

現實中一地雞毛,我也像其他人一樣疲於奔命,只有在文字裡可以瀟灑悠閒。



分享到:


相關文章: